第443頁
宋琰不再多言,一個女子便有這般心懷天下的心胸,而自己還桎梏在個人恩怨裡頭,似乎有些慚愧。
他沉吟下來,只點點頭:“是件好事。”
景榮笑笑,她和這位同父異母的二哥,從前並無交集,只這一兩年來,二人才漸漸有了來往。
但自從先帝退位以來,這位二哥的性子更加寡淡了。
“二哥婚後有什麼打算?”景榮閒閒問道。
宋琰卻頭一次仔細思索起來。
就在一個時辰前,他還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可現在,外頭碧天白雲,紅花綠樹,看上去都生動又精彩。
或許,他也該出去走走了?
“也許會求個閒散的差使吧。”
宋琰淡淡道。
景榮有些訝異地抬頭看向他,隨即淺淺笑了笑。
二哥這是想通了?
“若放不下,就扛起來,若抗不起來,就乾脆放下。”宋琰看著天高雲淡,補充兩句。
景榮嘴角笑意擴大,悟了啊,又一個悟的。
“其實,一直有個問題很想問你。”許是要離開了,景榮忍不住想多說幾句。
“你說。”宋琰淡淡道。
“你後悔嗎?”
宋琰背起手,暗自嘆了一口氣,這是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糾纏他的問題。
後悔什麼呢?後悔和宋璵相爭?
不,不後悔。
那是娘的心愿,他怎會忤逆娘?
後悔把宋珩帶進這漩渦中?
可若不是宋珩,他早已死在西疆。
後悔沒早些下手奪位?
可以宋珩的心智算計,他真奪得過來?
他有些懷疑。
宋琰緩緩邁開步子,往前走去。
“若是重來一遍,恐怕我仍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走上同樣的路。再說了,這世間,何曾真有後悔藥呢?”
景榮抬頭望向悠遠的天空,“怕是真有,也說不定呢。”
☆、番外4:歸去來兮(1)
紹元六年,春。
桃花谷內紅雲蔽天,映得一曲溪水都泛著嬌艷,乘舟逆流而上,微風挾著甜香拂面,讓人幾疑此水路可升仙。
一隊烏木小舟行至飛瀑前,船速稍減。
靈芝與宋珩均著微服,在一眾影衛護送下到此,離船登岸,往岸邊山石上一處小亭行去。
“你們來了?”亭中楊陶身著雪色廣袖羅裙,長發散肩,笑吟吟看著二人,就和她初見靈芝時一般模樣。
二人齊齊拜下去,久久不起身。
楊陶見他們這般舉止,輕輕嘆一口氣,“早就說好了,待麟兒三歲時,便讓我去想去的地方,不是嗎?”
“您想去什麼地方都行,可您……”宋珩充滿男子氣概的面容更添英偉,此時卻浮現一層陰雲,微紅了眼眶。
靈芝更是揪心。
楊陶想去的地方,偏偏不是這大周朝任何一個地方,是勇戾太子宋淵所去的地方。
雖他們已答應了楊陶給她試用“歸去來兮”香,可仍想在最後一刻,讓楊陶轉變想法。
可是楊陶的決定,又豈是他們能左右的?
楊陶親自扶他二人起身,站到宋珩身前,微微仰頭,伸手撫平他緊蹙的眉心,溫柔一笑,“我兒,如今也有妻有兒,娘已能放心。”
她又走到靈芝身前,見她眼眶蓄淚,輕輕扶上她雙肩,“若珩兒和你不在一起,你會不會想去找他?”
靈芝微怔,轉頭和宋珩對看一眼,無話。
她當然會。
楊陶會心一笑:“這兩年,謝謝你們讓我自由自在在宮外遊蕩,可這世間越美,我便越覺心酸。”
她轉身往前走到亭邊,憑欄而望,漫山胭霞美得如仙似幻,那又如何?
她只希望和那人一起看。
楊陶背對著二人,語聲中略帶惆悵:“我並不是想去死,我只是想試試那香。若說這世間有人能制出《天香譜》上所有的香,那靈芝必是其中之一。你們放心。”
她轉過身來,微微一笑:“那香也沒說,若是失敗人就會死啊,或許不能讓我歸去,我便又回來了呢?”
宋珩垂頭不語。
楊陶早在宋謹死後就與靈芝商量過,想親身試用《天香譜》中第八十一味香:歸去來兮。
宋珩與靈芝千方百計用各種藉口拖了她這麼多年,比如制不出來,比如等抱孫子,比如等孫子能記事。
一直拖了六年,楊陶終提出最後的鄭重要求,她一定要試試那香,不想再等。
宋珩與靈芝百般糾結,用了那香究竟會如何?
誰也不知道。
他們怎麼敢在楊陶身上試呢?
楊陶撩起衫裙下擺,盤腿坐在亭中茶案前蒲團上,眼中閃過一抹光,微笑看向靈芝:“來吧,趁春光正好。”
宋珩轉頭看向靈芝,終點了點頭。
畢竟,這是娘的心愿。
靈芝輕頷首,坐到楊陶對面,從袖中取出香盒,放到案上,淒淒看向楊陶。
宋珩也坐到她旁邊,看向楊陶,“讓他們都上來吧?”
楊陶點點頭。
宋珩轉身與大雙吩咐了幾句。
片刻後,又有幾人進到亭內。
“祖母!”兩歲多的麟兒奶聲奶氣,在奶娘懷中拼命晃著小短腿,張開雙臂朝楊陶掙扎著。
楊陶笑眼彎成一條線,“哎,乖麟兒。”
麟兒順利地從奶娘懷中掙扎出來,落到楊陶懷中的剎那,便一頭扎進去,埋著小臉蹭了又蹭。
嘴裡不停喊著:“祖母,果果,果果,果果。”
靈芝笑著替他解釋:“他記得聖女果是您給他種的,他的那盆去冬結了果,他可喜歡了。”
楊陶也笑了,摸著麟兒圓乎乎的大腦袋,側過臉貼上他還帶著奶香的小臉,柔聲道:“乖麟兒,喜歡種果子呀,祖母的本事都教給你娘了,以後讓你娘教你。”
“娘娘!”跟在麟兒身後的槿姝等人,都是長久跟在楊陶身邊的人,比宋珩與楊陶相處的時日更長。
此時齊齊跪了一地,暗自垂淚。
楊陶讓麟兒起身去了宋珩身邊,笑著道:“你們這一個個的是怎麼了?我平日說過的話可還記得?”
眾人不語。
楊陶朝宋珩一挑眉,“你看,你在此,她們都不敢說話了。”
宋珩歉然一笑,往後一揮,“娘娘問什麼,你們自管真心回話,說什麼都可以。”
眾人這才微微抬身。
槿姝磕了一個頭,低低答道:“記得,您說過,每個人到這世間走一趟,就是不斷地和人告別,朋友、親人、子女、夫妻,總有分別的時候,可也總有再見的時候。”
“既如此,還傷心什麼?”楊陶面上含笑。
槿姝拿帕子擦了淚,低聲辯了一句:“可分別總有分別時候的傷心,再見的時候,奴婢等人自會高興。”
楊陶啞然失笑,“你這丫頭,成了將軍夫人,膽子愈加大了。”
他沉吟下來,只點點頭:“是件好事。”
景榮笑笑,她和這位同父異母的二哥,從前並無交集,只這一兩年來,二人才漸漸有了來往。
但自從先帝退位以來,這位二哥的性子更加寡淡了。
“二哥婚後有什麼打算?”景榮閒閒問道。
宋琰卻頭一次仔細思索起來。
就在一個時辰前,他還抱著得過且過的想法,可現在,外頭碧天白雲,紅花綠樹,看上去都生動又精彩。
或許,他也該出去走走了?
“也許會求個閒散的差使吧。”
宋琰淡淡道。
景榮有些訝異地抬頭看向他,隨即淺淺笑了笑。
二哥這是想通了?
“若放不下,就扛起來,若抗不起來,就乾脆放下。”宋琰看著天高雲淡,補充兩句。
景榮嘴角笑意擴大,悟了啊,又一個悟的。
“其實,一直有個問題很想問你。”許是要離開了,景榮忍不住想多說幾句。
“你說。”宋琰淡淡道。
“你後悔嗎?”
宋琰背起手,暗自嘆了一口氣,這是這些日子以來,一直在糾纏他的問題。
後悔什麼呢?後悔和宋璵相爭?
不,不後悔。
那是娘的心愿,他怎會忤逆娘?
後悔把宋珩帶進這漩渦中?
可若不是宋珩,他早已死在西疆。
後悔沒早些下手奪位?
可以宋珩的心智算計,他真奪得過來?
他有些懷疑。
宋琰緩緩邁開步子,往前走去。
“若是重來一遍,恐怕我仍舊會做出同樣的選擇,走上同樣的路。再說了,這世間,何曾真有後悔藥呢?”
景榮抬頭望向悠遠的天空,“怕是真有,也說不定呢。”
☆、番外4:歸去來兮(1)
紹元六年,春。
桃花谷內紅雲蔽天,映得一曲溪水都泛著嬌艷,乘舟逆流而上,微風挾著甜香拂面,讓人幾疑此水路可升仙。
一隊烏木小舟行至飛瀑前,船速稍減。
靈芝與宋珩均著微服,在一眾影衛護送下到此,離船登岸,往岸邊山石上一處小亭行去。
“你們來了?”亭中楊陶身著雪色廣袖羅裙,長發散肩,笑吟吟看著二人,就和她初見靈芝時一般模樣。
二人齊齊拜下去,久久不起身。
楊陶見他們這般舉止,輕輕嘆一口氣,“早就說好了,待麟兒三歲時,便讓我去想去的地方,不是嗎?”
“您想去什麼地方都行,可您……”宋珩充滿男子氣概的面容更添英偉,此時卻浮現一層陰雲,微紅了眼眶。
靈芝更是揪心。
楊陶想去的地方,偏偏不是這大周朝任何一個地方,是勇戾太子宋淵所去的地方。
雖他們已答應了楊陶給她試用“歸去來兮”香,可仍想在最後一刻,讓楊陶轉變想法。
可是楊陶的決定,又豈是他們能左右的?
楊陶親自扶他二人起身,站到宋珩身前,微微仰頭,伸手撫平他緊蹙的眉心,溫柔一笑,“我兒,如今也有妻有兒,娘已能放心。”
她又走到靈芝身前,見她眼眶蓄淚,輕輕扶上她雙肩,“若珩兒和你不在一起,你會不會想去找他?”
靈芝微怔,轉頭和宋珩對看一眼,無話。
她當然會。
楊陶會心一笑:“這兩年,謝謝你們讓我自由自在在宮外遊蕩,可這世間越美,我便越覺心酸。”
她轉身往前走到亭邊,憑欄而望,漫山胭霞美得如仙似幻,那又如何?
她只希望和那人一起看。
楊陶背對著二人,語聲中略帶惆悵:“我並不是想去死,我只是想試試那香。若說這世間有人能制出《天香譜》上所有的香,那靈芝必是其中之一。你們放心。”
她轉過身來,微微一笑:“那香也沒說,若是失敗人就會死啊,或許不能讓我歸去,我便又回來了呢?”
宋珩垂頭不語。
楊陶早在宋謹死後就與靈芝商量過,想親身試用《天香譜》中第八十一味香:歸去來兮。
宋珩與靈芝千方百計用各種藉口拖了她這麼多年,比如制不出來,比如等抱孫子,比如等孫子能記事。
一直拖了六年,楊陶終提出最後的鄭重要求,她一定要試試那香,不想再等。
宋珩與靈芝百般糾結,用了那香究竟會如何?
誰也不知道。
他們怎麼敢在楊陶身上試呢?
楊陶撩起衫裙下擺,盤腿坐在亭中茶案前蒲團上,眼中閃過一抹光,微笑看向靈芝:“來吧,趁春光正好。”
宋珩轉頭看向靈芝,終點了點頭。
畢竟,這是娘的心愿。
靈芝輕頷首,坐到楊陶對面,從袖中取出香盒,放到案上,淒淒看向楊陶。
宋珩也坐到她旁邊,看向楊陶,“讓他們都上來吧?”
楊陶點點頭。
宋珩轉身與大雙吩咐了幾句。
片刻後,又有幾人進到亭內。
“祖母!”兩歲多的麟兒奶聲奶氣,在奶娘懷中拼命晃著小短腿,張開雙臂朝楊陶掙扎著。
楊陶笑眼彎成一條線,“哎,乖麟兒。”
麟兒順利地從奶娘懷中掙扎出來,落到楊陶懷中的剎那,便一頭扎進去,埋著小臉蹭了又蹭。
嘴裡不停喊著:“祖母,果果,果果,果果。”
靈芝笑著替他解釋:“他記得聖女果是您給他種的,他的那盆去冬結了果,他可喜歡了。”
楊陶也笑了,摸著麟兒圓乎乎的大腦袋,側過臉貼上他還帶著奶香的小臉,柔聲道:“乖麟兒,喜歡種果子呀,祖母的本事都教給你娘了,以後讓你娘教你。”
“娘娘!”跟在麟兒身後的槿姝等人,都是長久跟在楊陶身邊的人,比宋珩與楊陶相處的時日更長。
此時齊齊跪了一地,暗自垂淚。
楊陶讓麟兒起身去了宋珩身邊,笑著道:“你們這一個個的是怎麼了?我平日說過的話可還記得?”
眾人不語。
楊陶朝宋珩一挑眉,“你看,你在此,她們都不敢說話了。”
宋珩歉然一笑,往後一揮,“娘娘問什麼,你們自管真心回話,說什麼都可以。”
眾人這才微微抬身。
槿姝磕了一個頭,低低答道:“記得,您說過,每個人到這世間走一趟,就是不斷地和人告別,朋友、親人、子女、夫妻,總有分別的時候,可也總有再見的時候。”
“既如此,還傷心什麼?”楊陶面上含笑。
槿姝拿帕子擦了淚,低聲辯了一句:“可分別總有分別時候的傷心,再見的時候,奴婢等人自會高興。”
楊陶啞然失笑,“你這丫頭,成了將軍夫人,膽子愈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