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頁
趙彬收回手,低下頭。電梯到了一樓,他走出電梯,猶豫了一會兒,最終沒有再回去找羅銘遙。
他來的時候心情那麼輕快,走的時候卻如此沉重。他在醫院門口回望這熟悉的幾棟住院大樓。冰冷的建築沒有溫情和美感可言,它們屹立在這裡,如此高大。對病人而言,這是一個救命的地方,也許是希望的豐碑;對此時的趙彬而言,它們就像加在這個職業上的枷鎖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這一刻他才真切地體會到,做一個醫生,自己犧牲了多少。他總是想這些付出是應該的,羅銘遙會理解——羅銘遙也的確理解。但是理解和包容就夠了嗎?他們之間,已經錯過了那麼多時間,他們最好的時光都為這個職業付出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他們連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安慰的機會都沒有。
四月開始,疫情進一步好轉,C市現存確診病例一度清零,後來又因為一波境外輸入,上升了一次。不過到月底時候,現存確診人數再次清零,還在醫學觀察隔離的人數也僅有37人。形勢大好,C市管制也逐漸放鬆,人少的開放場合,已經可以不帶口罩。趙彬他們小區里,晨練的大爺們早就放飛了。
武漢的疫情也好轉起來,在四月八號宣布解封。C大附院先後派去了六批人援鄂,現在也開始分批回撤。李盼秋他們第一批去的人,已經呆了兩個多月,解封後也就是第一批回來。他們走之前現在武漢隔離了兩周,才坐上飛機。C市為他們開了專機過去接人回家,一路上各種凱旋儀式。機場的水門,路上的夾道歡迎,醫院的凱旋大會,援鄂醫生們捧著花激動地直掉眼淚
趙彬的大學同學群裡面,刷爆了現場直播的圖片、視頻,大學同學們各種慶祝「英雄同學」凱旋歸來。李勇波作為醫務科人員,在現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直接在台下前排就坐,手機鏡頭對準李盼秋一陣猛拍。可惜他的拍照技術被各種鄙視,一大堆照片裡面,一半都是糊掉的,還有一半沒有糊的,都可以直接截圖做表情包。不少現場圍觀同志要求他讓出位置,不要再破壞此時氣氛,降低醫生們顏值。還有更閒的,已經用上了李盼秋的表情包:快給老娘滾開.jpg
那邊活動現場,醫院領導已經講話完畢,開始請各位援鄂醫生講話。幾個人你我推了一番,就推到了李盼秋手裡。畢竟是隊裡年齡最小的。
李盼秋也不扭捏,接過話筒來,說道:「我先來就先幫大家起個頭,我是這裡年齡最小的,資歷最淺的,這次去武漢,真的,可能會是我一生最難忘的經歷。今天我們在機場,還看到鍾南山院士的發言,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也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在這場疫情面前,每個人的力量都很渺小,如果不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做不到今天的結果。很多人稱讚我們醫生是英雄,但是我看到的,在武漢每一個人,死去的人,認真活著的人,都是英雄。我們要感謝武漢的醫生、護士和其他所有醫務工作人員,感謝所有在疫情中一起努力的普通人,每一個人的付出,才換來這場戰疫的勝利!」
台下傳來熱情的掌聲。其他人也陸續發言。最後主持人拿過話筒,問道:「現在各位英雄們回來了,我想問,你們回來了,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援鄂醫生們對望兩眼,不知所措。
主持人露出神秘微笑:「來吧,李醫生,你第一個發言,就你第一個說!」
李盼秋只好又接過話筒:「第一件事啊,想吃一頓好的!」
台下發出笑聲,陸續有人吼著食品的名字:「烤鴨」、「灌湯包」、「火鍋」、「燒烤」……
主持人也笑著問:「想和誰一起吃呢?」
李盼秋一愣,臉上笑容乍然收了:「我想……我想和我老公一起。我覺得特別對不起他。這一次去武漢,說走就走,一去就時兩個月,事先都沒有跟他商量。過春節,他一個人在家,為我擔心了那麼久。我必須下來陪他好好吃一頓,補回我們錯過的那麼多時間。」
台下想起斷斷續續的掌聲。
在掌聲之中,遲彥廷走到她面前。李盼秋哭花了眼,和他擁抱在一起。
作者有話說:
送人回鄉下經過也是我ICU師姐提供。
第17章 主訴:被發現意識障礙1小時
羅銘遙在行政樓上看著樓下的熱鬧,李盼秋和遲彥廷擁抱在一起時,他也紅了眼眶。他捏著手裡的申請單,深吸一口氣,走進了科教科辦公室。
四月份,趙彬下了老總,上普通班。雖然疫情緩解了不少,他也完全沒有輕鬆下來。疫情退潮,普通疾病繼續,之前因為疫情耽誤診治的病人,陸續開始回涌到急診。每天接診病人數量開始和疫情之前看齊。除此之外,還要輪值發熱門診,排班仍然很密集,高強度的工作磨得他沒有精力想其他事情。
之前從呼吸科回來,他心情低落了很久,他想要和羅銘遙談一談他們的現狀,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時間,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無解的難題要從何談起。擱置到現在,他只是稍微想通了一點,因為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必須讓步。總有一方要做出犧牲。如果他想要和羅銘遙有更多時間在一起,那就必須讓出工作。他想了想,突然覺得,也許在分院是個好的機會。疫情結束以後,急診科工作恢復正常,青北院區的工作量比本部小,會輕鬆很多。他如果再熬一下,做了帶組,輪值夜班比現在頻率低,在家的時間又能更多。趁著這個機會,羅銘遙規培以後,可以爭取和他一起來分院,那麼他們可以攢點錢就在這邊買房子,這樣就能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
他來的時候心情那麼輕快,走的時候卻如此沉重。他在醫院門口回望這熟悉的幾棟住院大樓。冰冷的建築沒有溫情和美感可言,它們屹立在這裡,如此高大。對病人而言,這是一個救命的地方,也許是希望的豐碑;對此時的趙彬而言,它們就像加在這個職業上的枷鎖一樣壓得人喘不過氣。這一刻他才真切地體會到,做一個醫生,自己犧牲了多少。他總是想這些付出是應該的,羅銘遙會理解——羅銘遙也的確理解。但是理解和包容就夠了嗎?他們之間,已經錯過了那麼多時間,他們最好的時光都為這個職業付出了,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他們連在一起相互依靠、相互安慰的機會都沒有。
四月開始,疫情進一步好轉,C市現存確診病例一度清零,後來又因為一波境外輸入,上升了一次。不過到月底時候,現存確診人數再次清零,還在醫學觀察隔離的人數也僅有37人。形勢大好,C市管制也逐漸放鬆,人少的開放場合,已經可以不帶口罩。趙彬他們小區里,晨練的大爺們早就放飛了。
武漢的疫情也好轉起來,在四月八號宣布解封。C大附院先後派去了六批人援鄂,現在也開始分批回撤。李盼秋他們第一批去的人,已經呆了兩個多月,解封後也就是第一批回來。他們走之前現在武漢隔離了兩周,才坐上飛機。C市為他們開了專機過去接人回家,一路上各種凱旋儀式。機場的水門,路上的夾道歡迎,醫院的凱旋大會,援鄂醫生們捧著花激動地直掉眼淚
趙彬的大學同學群裡面,刷爆了現場直播的圖片、視頻,大學同學們各種慶祝「英雄同學」凱旋歸來。李勇波作為醫務科人員,在現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直接在台下前排就坐,手機鏡頭對準李盼秋一陣猛拍。可惜他的拍照技術被各種鄙視,一大堆照片裡面,一半都是糊掉的,還有一半沒有糊的,都可以直接截圖做表情包。不少現場圍觀同志要求他讓出位置,不要再破壞此時氣氛,降低醫生們顏值。還有更閒的,已經用上了李盼秋的表情包:快給老娘滾開.jpg
那邊活動現場,醫院領導已經講話完畢,開始請各位援鄂醫生講話。幾個人你我推了一番,就推到了李盼秋手裡。畢竟是隊裡年齡最小的。
李盼秋也不扭捏,接過話筒來,說道:「我先來就先幫大家起個頭,我是這裡年齡最小的,資歷最淺的,這次去武漢,真的,可能會是我一生最難忘的經歷。今天我們在機場,還看到鍾南山院士的發言,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也是我最真實的感受。在這場疫情面前,每個人的力量都很渺小,如果不是所有人一起努力,做不到今天的結果。很多人稱讚我們醫生是英雄,但是我看到的,在武漢每一個人,死去的人,認真活著的人,都是英雄。我們要感謝武漢的醫生、護士和其他所有醫務工作人員,感謝所有在疫情中一起努力的普通人,每一個人的付出,才換來這場戰疫的勝利!」
台下傳來熱情的掌聲。其他人也陸續發言。最後主持人拿過話筒,問道:「現在各位英雄們回來了,我想問,你們回來了,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援鄂醫生們對望兩眼,不知所措。
主持人露出神秘微笑:「來吧,李醫生,你第一個發言,就你第一個說!」
李盼秋只好又接過話筒:「第一件事啊,想吃一頓好的!」
台下發出笑聲,陸續有人吼著食品的名字:「烤鴨」、「灌湯包」、「火鍋」、「燒烤」……
主持人也笑著問:「想和誰一起吃呢?」
李盼秋一愣,臉上笑容乍然收了:「我想……我想和我老公一起。我覺得特別對不起他。這一次去武漢,說走就走,一去就時兩個月,事先都沒有跟他商量。過春節,他一個人在家,為我擔心了那麼久。我必須下來陪他好好吃一頓,補回我們錯過的那麼多時間。」
台下想起斷斷續續的掌聲。
在掌聲之中,遲彥廷走到她面前。李盼秋哭花了眼,和他擁抱在一起。
作者有話說:
送人回鄉下經過也是我ICU師姐提供。
第17章 主訴:被發現意識障礙1小時
羅銘遙在行政樓上看著樓下的熱鬧,李盼秋和遲彥廷擁抱在一起時,他也紅了眼眶。他捏著手裡的申請單,深吸一口氣,走進了科教科辦公室。
四月份,趙彬下了老總,上普通班。雖然疫情緩解了不少,他也完全沒有輕鬆下來。疫情退潮,普通疾病繼續,之前因為疫情耽誤診治的病人,陸續開始回涌到急診。每天接診病人數量開始和疫情之前看齊。除此之外,還要輪值發熱門診,排班仍然很密集,高強度的工作磨得他沒有精力想其他事情。
之前從呼吸科回來,他心情低落了很久,他想要和羅銘遙談一談他們的現狀,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時間,而且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個無解的難題要從何談起。擱置到現在,他只是稍微想通了一點,因為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所以必須讓步。總有一方要做出犧牲。如果他想要和羅銘遙有更多時間在一起,那就必須讓出工作。他想了想,突然覺得,也許在分院是個好的機會。疫情結束以後,急診科工作恢復正常,青北院區的工作量比本部小,會輕鬆很多。他如果再熬一下,做了帶組,輪值夜班比現在頻率低,在家的時間又能更多。趁著這個機會,羅銘遙規培以後,可以爭取和他一起來分院,那麼他們可以攢點錢就在這邊買房子,這樣就能達到一個比較完美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