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傳聞那宋貴妃嬌媚無雙,又通音律;入宮多載,獨攬陛下恩露;連帶著宋貴妃的親兄長也無法無天,在京城成了位炙手可熱的大人物。

  這樣的人家,說難聽點,是“色供之家”,著實不大配的上寧王府。可寧王偏偏相中了宋家的女兒,貴妃那位養在深閨的妹妹,也真是叫人驚詫。

  興許,這位未來的寧王妃也如貴妃娘娘一般,嬌媚無雙,動人心意吧。

  消息傳到薛家時,薛大夫人韋氏正與薛靜容仔細相看著幾幅男子畫卷。大夫人將畫卷徐徐鋪開,指著卷上的男子畫像道:“容兒,這位余公子,勤勉上進,又有才學。前時你在外祖母的壽宴上見過的,你可歡喜?”

  薛靜容淡淡瞥一眼那余公子的畫像,敷衍道:“母親若覺得好,那便是好。”

  韋氏心底一喜,忙將畫像捲起來,扎條小紅綢做個標記,讓嬤嬤仔細收起了。繼而,又徐徐展開下一幅畫卷,道:“上頭這個潘二公子,相貌也是一等一的好,不輸給寧王。官職如今低了些,但他祖父與你祖父共事,左右來日差不到哪兒去。且潘家的大夫人,與娘也有些交情……”

  韋氏說了一大堆話,薛靜容卻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韋氏見狀,心底委屈,小聲道:“容兒,娘知道你心底事。但那寧王如今已訂了親,不日就要娶王妃過門了。你呀,還是趕緊忘了吧。”

  薛靜容嘲諷一笑:“娶的誰?”

  韋氏嘆一口氣,道:“宋氏之女。他們宋家雖不是什麼百年名閥,但在教養女兒一事上,到底有些厲害。出了個貴妃也就罷了,如今還出了個寧王妃。”

  薛靜容聞言,笑聲漸起:“……娘,你覺得好笑不好笑?”

  韋氏心底苦著,話說不出口。

  “我竟然不如宋家的女兒。”薛靜容眼眶一紅,聲音喃喃,“……罷了,婚姻之事,全憑母親做主吧。”

  韋氏素來優柔,聞言也微紅眼眶,道:“那過幾日,就請余公子來家中做客吧。”

  第62章 喜鵲

  一月半後,宋家。

  天色過午,屋外春光伴詩意明媚,幾隻雀兒在枝上悠悠啼鳴。位於內院的福壽堂里,一派繁忙之景。手捧錦盒的婢女進進出出,院內喧囂人沸。

  唐笑語坐在銅鏡前,慢慢地抿上艷紅的口脂。兩個梳頭婆正仔細地捋著她的髮髻,端正地將一頂珠冠壓下。

  一片珠翠清音泠泠而響,纖細的金枝流蘇垂落在她眼前。老嬤嬤看了又看,仍覺得不滿意,又將一支絞金絲的步搖斜斜插入她鬢間,這才道:“做新娘子的,頭上就該戴這些才喜慶。”

  另一個老嬤嬤也附和道:“二小姐貌美,與這些珠玉首飾都相襯。”

  唐笑語被那沉重的發冠壓低了頭,只輕輕垂了眼帘,小聲應一句。她的雙手縮在繡滿並蒂芙蓉的大紅袖袍間,謹小慎微,指尖染了鳳仙硃砂,艷麗奪目。

  她現在的身份,是即將嫁給寧王的宋家二小姐。

  宋家很樂得討下為唐笑語備嫁這件差事——多一個女兒,既討好了皇帝,又與寧王府搭上了關節。再怎麼算,也是穩賺不賠。

  唐笑語一到宋家,宋家人便親熱無比,里里外外的,俱是貼著她噓寒問暖。宋大夫人也就罷了,至多是人精一些,掐著寧王的命脈哄著她;但宋家的老夫人卻是真喜愛唐笑語的,覺得她生的討喜,可可愛愛,常會忍不住多關切幾句。

  唐笑語還從未過過這樣的日子。

  在宋家備嫁的一月余,她依稀覺得自己是重投了一世胎,當真做了富貴人家的小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總叫她有些不適應。但一想到日後嫁給霍景,伴在那人身旁,少不得要習慣這樣的日子,她便也釋然了。

  日子緊過慢過,就到了出嫁這天。黃昏時是大吉的時辰,她便要出門了。此刻,趁著天尚未昏暗的時刻,整個宋家都在仔細著上轎前的準備。

  伺候的老嬤嬤抖開了一張精工巧繡的紅蓋頭,正要拿來,就聽得外頭丫鬟道:“貴妃娘娘來了,人已過了月洞門了!”

  唐笑語微驚,扶著發冠,連忙起身相迎。待遙遙見得宋貴妃的身影,她便與幾個僕婢一道行禮:“見過貴妃娘娘。”

  “自家姊妹,客氣什麼?”宋貴妃施施然跨入門檻,“知道今日是妹妹出閣,陛下特地給了恩准,叫本宮回家為妹妹添一支髮簪做嫁妝。”

  面前人到底是貴妃之尊,縱她口中姐妹親熱,但唐笑語的心依舊是忐忑的。於是,她只靦腆道:“謝過貴妃娘娘。”

  宋貴妃穿著一襲杏色衣裙,華鬢如雲,朱唇粉腮,美似瓊宮仙子。她親昵地拉起唐笑語的手,在小桌邊坐下,仿佛當真是深閨中一道長大的好姊妹般。

  “笑語妹妹,今日你要出閣了,本宮多少要和你叮囑幾句。你過了門,要侍奉夫君,賢良淑德;不可妒忌招搖,惹是生非。咱們宋家的女兒,都嫁入了霍氏王族;出門在外,總不能墮了天家的顏面。”

  說罷了,宋貴妃從身後的宮女手中,接過一隻木匣子;仔細打開了匣蓋,裡頭便露出一支垂著紫珊瑚珠的髮釵來。她笑吟吟地將此物遞交給唐笑語,壓低聲音,道:“這支髮釵,名‘紫氣天垂’,乃是陛下所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