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頁
唐笑語:……?
他又想說啥了?
///
“微臣見過陛下。”
“都是自家人,拉拉家常罷了,虛禮便不必了。小禮子,給寧王與二公子看座。”
朝光殿中,皇帝坐在龍椅上,遙遙一抬手,免了霍景、霍源的禮節。新正初一,宮中不朝,皇帝隨意地披著件外袍,面前還擺一碗湯圓,瞧著甚是閒肆。
閒話了一陣子,皇帝記起唐笑語的事兒來,便問道:“寧王,朕與你說的那宋家的事,你商談的如何了?”
此言一出,曹氏與霍源俱是支起了耳朵。霍景見他們母子二人目光窺伺,微微蹙眉,便不大願意開口。
皇帝掃一眼霍源母子,心底明白。當下,便抬手道:“太妃,母后近來時常惦記著你,你去她那裡走動一番,與她說說話吧。朕國務纏身,不能常在母后跟前盡孝道,想來她也是冷清孤寂。”
難得有見到太后的機會,還是陛下親口說的,曹氏喜不自勝,連忙領了霍源,低頭應是,匆匆出了朝光殿。
人清淨了,皇帝再次詢問:“叫那唐姑娘做宋家義女的事兒,商量的如何了?”
霍景半天憋不出一個字,好半晌才道:“還不曾談妥,給陛下添麻煩了。”
皇帝愣了下,竟覺得十分好笑:“寧王平日裡殺伐果決,叫朕看的都讚許不已。沒想到,在女人一事上,竟如此掣肘。”
霍景覺得顏面略損,眉頭跳個不停,只得說:“到底不好逼迫人家。”
皇帝是從沒見過霍景這模樣,心裡覺得有趣不已,便說:“無妨,你慢慢問便是。朕已問過貴妃的意思了,她說家裡無姊妹,若憑空多添個好妹妹,那她也歡喜。”
貴妃從來都順著皇帝的心意說話,自然不會反對。
霍景聲音低下去:“請陛下再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一定問出口。”
“鬧了半天,你竟是沒敢問。”皇帝哈哈大笑,“真是難得,真是難得。”
///
與此同時,太后宮中。
聽聞面前的曹氏母子,是由皇帝打發過來的,薛太后有些頭疼。但人都已在宮中坐下了,茶水騰騰冒著熱氣,她也不好驅趕。
“源兒,你母妃與太后有些話要說。你先出去瞧瞧外頭的景色,散散心罷。”曹氏擔心霍源亂說話壞了大事,請安之後,便叫霍源先出去。
霍源也恰好不想陪老太婆們打機鋒,打了個呵欠,人便懶洋洋地跨了出去。
殿外雖冷,但景色也佳。只是這太后的宮裡,多的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宮人,都是伺候了太后半輩子的嬤嬤們,讓霍源覺得頗為無趣。
就在這時,他瞥見一旁的側殿裡,似乎有一道倩影飄過。下意識地,霍源便上前一步。待定睛一看,他的一顆心瞬間狂跳起來。
薛太后的娘家女兒薛靜容,正立在畫屏之前。她身上的衣裳沾了茶水污漬,幾個宮女手中捧著更換的冬裝。
只可惜,霍源遠遠只看了一眼,宮女便將門合了起來。
霍源的血氣上涌,前夜受辱的憤怒,瞬時占滿了他的腦海。
就是這個心比天高的臭娘們,做著嫁給大哥做寧王妃的春秋大夢,對自己亂加羞辱。她那高傲輕蔑的眼神,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正殿裡,曹氏還在喃喃地念叨著。
“太后娘娘,我們源兒到底也是個有上進心的,還望太后娘娘能幫著拉扯一把。”曹氏捻著佛珠,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我願為太后祈福長壽安康,盡心盡力…”
薛太后聽得愈發煩了。
就在此時,偏殿處傳來一聲尖叫。薛太后耳朵尖,認出那是屬於薛靜容的嗓音,當下便倏忽站起,焦急問道:“靜容?怎麼回事?快去看看!”
幾個嬤嬤、宮女面面相覷,面色也焦急起來。
一行人急匆匆趕到了偏殿,卻見半開的門扇外,一個宮女暈倒在地,額角腫起一個血包。而半開的門扇後,紗屏歪倒,一片狼藉。
這副場景,顯然在意料之外。
“靜容!”太后心口一跳,顫顫巍巍地推開門。眼前景象,叫老太后險些直接暈過去。
只見薛靜容瑟縮在地,身上只穿一件單薄裡衣,香肩半露。一張姣美臉蛋花容失色,慘白一片,手中還舉著個花瓶,瑟瑟發抖。
在她身前不遠處,霍源大字型仰倒在地,俊俏的臉上一片滴答血痕。
曹氏見到霍源這副慘狀,尖叫一聲,忙不迭地撲上去,摸著他染血的臉,哭叫起來:“源兒!源兒,你這是怎麼了?快,快人吶!叫太醫,源兒!我的兒啊……”
奴婢們叫太醫的叫太醫,拿帕子的拿帕子。側殿裡,登時一片忙亂。
另一頭,老太后也是領著幾個嬤嬤到了薛靜容身旁。薛靜容嚇得渾身發抖,聽到熟悉的太后聲音,失手丟了花瓶,撲到薛太后的懷裡,嗚嗚哭泣了起來,委屈不止。
“太后娘娘!您要為靜容做主啊……靜容正在更衣,這無禮之徒便擅自闖入,意圖對靜容不軌…他打暈了彩兒,也不知彩兒她…她可還活著……”
聽著薛靜容的哭訴之聲,薛太后的面孔拉的老長,聲音也發起抖來。
他又想說啥了?
///
“微臣見過陛下。”
“都是自家人,拉拉家常罷了,虛禮便不必了。小禮子,給寧王與二公子看座。”
朝光殿中,皇帝坐在龍椅上,遙遙一抬手,免了霍景、霍源的禮節。新正初一,宮中不朝,皇帝隨意地披著件外袍,面前還擺一碗湯圓,瞧著甚是閒肆。
閒話了一陣子,皇帝記起唐笑語的事兒來,便問道:“寧王,朕與你說的那宋家的事,你商談的如何了?”
此言一出,曹氏與霍源俱是支起了耳朵。霍景見他們母子二人目光窺伺,微微蹙眉,便不大願意開口。
皇帝掃一眼霍源母子,心底明白。當下,便抬手道:“太妃,母后近來時常惦記著你,你去她那裡走動一番,與她說說話吧。朕國務纏身,不能常在母后跟前盡孝道,想來她也是冷清孤寂。”
難得有見到太后的機會,還是陛下親口說的,曹氏喜不自勝,連忙領了霍源,低頭應是,匆匆出了朝光殿。
人清淨了,皇帝再次詢問:“叫那唐姑娘做宋家義女的事兒,商量的如何了?”
霍景半天憋不出一個字,好半晌才道:“還不曾談妥,給陛下添麻煩了。”
皇帝愣了下,竟覺得十分好笑:“寧王平日裡殺伐果決,叫朕看的都讚許不已。沒想到,在女人一事上,竟如此掣肘。”
霍景覺得顏面略損,眉頭跳個不停,只得說:“到底不好逼迫人家。”
皇帝是從沒見過霍景這模樣,心裡覺得有趣不已,便說:“無妨,你慢慢問便是。朕已問過貴妃的意思了,她說家裡無姊妹,若憑空多添個好妹妹,那她也歡喜。”
貴妃從來都順著皇帝的心意說話,自然不會反對。
霍景聲音低下去:“請陛下再給臣一些時間。臣一定…一定問出口。”
“鬧了半天,你竟是沒敢問。”皇帝哈哈大笑,“真是難得,真是難得。”
///
與此同時,太后宮中。
聽聞面前的曹氏母子,是由皇帝打發過來的,薛太后有些頭疼。但人都已在宮中坐下了,茶水騰騰冒著熱氣,她也不好驅趕。
“源兒,你母妃與太后有些話要說。你先出去瞧瞧外頭的景色,散散心罷。”曹氏擔心霍源亂說話壞了大事,請安之後,便叫霍源先出去。
霍源也恰好不想陪老太婆們打機鋒,打了個呵欠,人便懶洋洋地跨了出去。
殿外雖冷,但景色也佳。只是這太后的宮裡,多的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宮人,都是伺候了太后半輩子的嬤嬤們,讓霍源覺得頗為無趣。
就在這時,他瞥見一旁的側殿裡,似乎有一道倩影飄過。下意識地,霍源便上前一步。待定睛一看,他的一顆心瞬間狂跳起來。
薛太后的娘家女兒薛靜容,正立在畫屏之前。她身上的衣裳沾了茶水污漬,幾個宮女手中捧著更換的冬裝。
只可惜,霍源遠遠只看了一眼,宮女便將門合了起來。
霍源的血氣上涌,前夜受辱的憤怒,瞬時占滿了他的腦海。
就是這個心比天高的臭娘們,做著嫁給大哥做寧王妃的春秋大夢,對自己亂加羞辱。她那高傲輕蔑的眼神,自己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正殿裡,曹氏還在喃喃地念叨著。
“太后娘娘,我們源兒到底也是個有上進心的,還望太后娘娘能幫著拉扯一把。”曹氏捻著佛珠,一副苦口婆心的樣子,“我願為太后祈福長壽安康,盡心盡力…”
薛太后聽得愈發煩了。
就在此時,偏殿處傳來一聲尖叫。薛太后耳朵尖,認出那是屬於薛靜容的嗓音,當下便倏忽站起,焦急問道:“靜容?怎麼回事?快去看看!”
幾個嬤嬤、宮女面面相覷,面色也焦急起來。
一行人急匆匆趕到了偏殿,卻見半開的門扇外,一個宮女暈倒在地,額角腫起一個血包。而半開的門扇後,紗屏歪倒,一片狼藉。
這副場景,顯然在意料之外。
“靜容!”太后心口一跳,顫顫巍巍地推開門。眼前景象,叫老太后險些直接暈過去。
只見薛靜容瑟縮在地,身上只穿一件單薄裡衣,香肩半露。一張姣美臉蛋花容失色,慘白一片,手中還舉著個花瓶,瑟瑟發抖。
在她身前不遠處,霍源大字型仰倒在地,俊俏的臉上一片滴答血痕。
曹氏見到霍源這副慘狀,尖叫一聲,忙不迭地撲上去,摸著他染血的臉,哭叫起來:“源兒!源兒,你這是怎麼了?快,快人吶!叫太醫,源兒!我的兒啊……”
奴婢們叫太醫的叫太醫,拿帕子的拿帕子。側殿裡,登時一片忙亂。
另一頭,老太后也是領著幾個嬤嬤到了薛靜容身旁。薛靜容嚇得渾身發抖,聽到熟悉的太后聲音,失手丟了花瓶,撲到薛太后的懷裡,嗚嗚哭泣了起來,委屈不止。
“太后娘娘!您要為靜容做主啊……靜容正在更衣,這無禮之徒便擅自闖入,意圖對靜容不軌…他打暈了彩兒,也不知彩兒她…她可還活著……”
聽著薛靜容的哭訴之聲,薛太后的面孔拉的老長,聲音也發起抖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