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頁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此舉險之又險,稍有不慎,二百騎兵便有如石沉大海,葬身於韃靼大軍腹地之中。
好在二百騎兵皆是訓練有素,來去如風,斬殺哈魯台之後,迅即撤退。
哈魯台身死,韃靼大軍群龍無首,節節潰敗,只得投降,交出太子與丁琰。
五軍總都督統軍修整數日,大軍啟程,返回京都。
丁璨帶了一千精兵,時刻護衛在太子近側。
果然甫一進關,就遭到了暗襲。
殺手一行十來人,黑衣蒙面,無顧左右,直向太子所乘車駕而來。
未曾得手,又再捲土重來。
如此反覆數次,十人只餘下最後一人。
這一日,大軍已行至大同府境內。
是晚,丁璨在太子身邊敘話至夜深,告退出來。
夜色深重,月光黯淡,濃墨般的黑暗裡,有一雙眼睛,陰沉幽暗,閃著森然寒光,像是鷹。
丁璨已有所察覺。
一路上與此人交手數次,知他武功不在自己之下。
不動聲色,縱身向上一躍,腳尖輕點廊下圍欄,飛身踏上了房頂。
抽出腰間雁翅刀,迷濛月色下,一道寒光閃過。
雁翅刀,雖名為刀,實則長不過二尺,寬不過寸許,刀身以精鋼鑄造,雖看似輕薄,卻是銷鐵如泥。
那殺手執劍應對,一時之間刀光劍影,此起彼伏。
丁璨終究略勝那殺手一籌。
阿栗聞聲趕來時,殺手已逃之夭夭。
回到房內,雁翅刀上血跡斑斑,阿栗拿清水洗淨,再用絹布擦乾。
“爺,他死了沒?”
丁璨淡笑道:“傷了要害,想來是沒命再回去見晉王了。”
阿栗也笑,“爺怎麼這樣肯定他就是晉王的人?”
丁璨將茶盞擱在了桌上,從阿栗手中取過雁翅刀,收了起來。
“我不僅肯定他是晉王的人,經過這幾回交手,我發現他就是那一年鹽稅案發後,在滄州城外,欲暗殺佟白禮的人”
阿栗臉上的笑不由僵住,臉色也白了。
“那時對佟白禮和關銘下手的,竟是晉王?!”
丁璨點頭微笑,“當時我就曾疑心,那向關銘投毒的獄卒雖交待是受魏王指使,但是我總無法相信魏王會有這等膽量,敢暗殺朝廷命官,這罪名相比於貪墨兩淮鹽稅銀子,可謂是天壤之別。魏王雖跋扈,卻並不蠢笨,他難道不知鹽稅案事破之後,至多是被聖上責罰而已,但是暗殺朝廷命官,那便是觸怒龍顏的逆天之舉,無異於是挑戰聖上威權,聖上豈能容他?”
阿栗怔然半晌,才道:“如此說來,是晉王故意趁機嫁禍於魏王,讓聖上以為是魏王想要殺人滅口?”
丁璨眸光清明,淡淡一笑,道:“聖上何等明智之人,難道看不出其中關竅?所以在鹽稅案上,只是對魏王略施小懲,輕描淡寫而過。但是聖上心裡總還是有些疑慮,所以暗殺一案上,曾催著問了我幾次”
阿栗仍有不解,“聖上既疑心晉王,如今為何還要授他監國理政之權?”
屋內燭火昏暗,丁璨的笑意也顯得有些悵然。
“權柄既可授之,亦可隨時取之。聖上心性,最不喜臣工玩弄權術,行詭秘之舉以晉王之才,本堪為一國之君,只是可惜啊,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一百五十一章 今生來世(結局)
離開大同,又再向京都行進。
路途中,有金羽衛探子密報。
聖駕病重,恐危矣。三千羽林軍已被晉王調離宮城,以中軍兵士五千,設伏於宮城外。另遣前軍與中軍都督領兵八萬,於京都城外紮營待命。
接了密報,丁璨心中不禁沉重。
看來到了京都,還有一場惡戰。
*
距京都城百里處,五軍總都督領大軍駐營待命,太子留於軍中。
為免將士無謂折損,丁璨獨自進城,去見元曦。
元曦卻並不在晉王府。
丁璨便往延義坊甲字巷十九號來。
雖是私宅,外間卻布滿了暗衛,見丁璨一人獨來,便放了他進去。
此時正是黃昏,暮色四合,晚霞淺淡如金,灑落在庭院裡。那一樹桂花長得極好,枝幹高大,綠葉蔥鬱。
這樣清靜的所在,並不像個皇子的私宅。
倒有些像江南的小院,粉牆黛瓦,牆角長著新綠的苔,幾隻小雀兒唧喳著在房檐上爭逐。
一小女子伴在元曦身側,於樹下小酌。
那小女子的容貌映入眼中,丁璨不由怔住。待走近些,瞬即恍然。
並不是小丫頭,只是個眉目間與小丫頭有四五分相似的女子罷了。
再看著元曦時,眼神里不禁流露出幾分惋嘆。
元曦輕拈酒杯,淺飲一口,笑道:“國舅來了---國舅果然膽魄過人,竟敢只身前來相見。”
丁璨負手靜立,默了片刻,道:“我已迎回太子,你又何須再多做無謂的爭鬥,將那些兵馬都撤了吧。”
“太子?太子在何處?”元曦眼風輕飄,看了丁璨一眼,“太子早已於數年前戰亡於邊境了啊國舅怎不記得了?”
丁璨微微一笑,“太子究竟是生是死,殿下已是心知肚明。”
此舉險之又險,稍有不慎,二百騎兵便有如石沉大海,葬身於韃靼大軍腹地之中。
好在二百騎兵皆是訓練有素,來去如風,斬殺哈魯台之後,迅即撤退。
哈魯台身死,韃靼大軍群龍無首,節節潰敗,只得投降,交出太子與丁琰。
五軍總都督統軍修整數日,大軍啟程,返回京都。
丁璨帶了一千精兵,時刻護衛在太子近側。
果然甫一進關,就遭到了暗襲。
殺手一行十來人,黑衣蒙面,無顧左右,直向太子所乘車駕而來。
未曾得手,又再捲土重來。
如此反覆數次,十人只餘下最後一人。
這一日,大軍已行至大同府境內。
是晚,丁璨在太子身邊敘話至夜深,告退出來。
夜色深重,月光黯淡,濃墨般的黑暗裡,有一雙眼睛,陰沉幽暗,閃著森然寒光,像是鷹。
丁璨已有所察覺。
一路上與此人交手數次,知他武功不在自己之下。
不動聲色,縱身向上一躍,腳尖輕點廊下圍欄,飛身踏上了房頂。
抽出腰間雁翅刀,迷濛月色下,一道寒光閃過。
雁翅刀,雖名為刀,實則長不過二尺,寬不過寸許,刀身以精鋼鑄造,雖看似輕薄,卻是銷鐵如泥。
那殺手執劍應對,一時之間刀光劍影,此起彼伏。
丁璨終究略勝那殺手一籌。
阿栗聞聲趕來時,殺手已逃之夭夭。
回到房內,雁翅刀上血跡斑斑,阿栗拿清水洗淨,再用絹布擦乾。
“爺,他死了沒?”
丁璨淡笑道:“傷了要害,想來是沒命再回去見晉王了。”
阿栗也笑,“爺怎麼這樣肯定他就是晉王的人?”
丁璨將茶盞擱在了桌上,從阿栗手中取過雁翅刀,收了起來。
“我不僅肯定他是晉王的人,經過這幾回交手,我發現他就是那一年鹽稅案發後,在滄州城外,欲暗殺佟白禮的人”
阿栗臉上的笑不由僵住,臉色也白了。
“那時對佟白禮和關銘下手的,竟是晉王?!”
丁璨點頭微笑,“當時我就曾疑心,那向關銘投毒的獄卒雖交待是受魏王指使,但是我總無法相信魏王會有這等膽量,敢暗殺朝廷命官,這罪名相比於貪墨兩淮鹽稅銀子,可謂是天壤之別。魏王雖跋扈,卻並不蠢笨,他難道不知鹽稅案事破之後,至多是被聖上責罰而已,但是暗殺朝廷命官,那便是觸怒龍顏的逆天之舉,無異於是挑戰聖上威權,聖上豈能容他?”
阿栗怔然半晌,才道:“如此說來,是晉王故意趁機嫁禍於魏王,讓聖上以為是魏王想要殺人滅口?”
丁璨眸光清明,淡淡一笑,道:“聖上何等明智之人,難道看不出其中關竅?所以在鹽稅案上,只是對魏王略施小懲,輕描淡寫而過。但是聖上心裡總還是有些疑慮,所以暗殺一案上,曾催著問了我幾次”
阿栗仍有不解,“聖上既疑心晉王,如今為何還要授他監國理政之權?”
屋內燭火昏暗,丁璨的笑意也顯得有些悵然。
“權柄既可授之,亦可隨時取之。聖上心性,最不喜臣工玩弄權術,行詭秘之舉以晉王之才,本堪為一國之君,只是可惜啊,他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一百五十一章 今生來世(結局)
離開大同,又再向京都行進。
路途中,有金羽衛探子密報。
聖駕病重,恐危矣。三千羽林軍已被晉王調離宮城,以中軍兵士五千,設伏於宮城外。另遣前軍與中軍都督領兵八萬,於京都城外紮營待命。
接了密報,丁璨心中不禁沉重。
看來到了京都,還有一場惡戰。
*
距京都城百里處,五軍總都督領大軍駐營待命,太子留於軍中。
為免將士無謂折損,丁璨獨自進城,去見元曦。
元曦卻並不在晉王府。
丁璨便往延義坊甲字巷十九號來。
雖是私宅,外間卻布滿了暗衛,見丁璨一人獨來,便放了他進去。
此時正是黃昏,暮色四合,晚霞淺淡如金,灑落在庭院裡。那一樹桂花長得極好,枝幹高大,綠葉蔥鬱。
這樣清靜的所在,並不像個皇子的私宅。
倒有些像江南的小院,粉牆黛瓦,牆角長著新綠的苔,幾隻小雀兒唧喳著在房檐上爭逐。
一小女子伴在元曦身側,於樹下小酌。
那小女子的容貌映入眼中,丁璨不由怔住。待走近些,瞬即恍然。
並不是小丫頭,只是個眉目間與小丫頭有四五分相似的女子罷了。
再看著元曦時,眼神里不禁流露出幾分惋嘆。
元曦輕拈酒杯,淺飲一口,笑道:“國舅來了---國舅果然膽魄過人,竟敢只身前來相見。”
丁璨負手靜立,默了片刻,道:“我已迎回太子,你又何須再多做無謂的爭鬥,將那些兵馬都撤了吧。”
“太子?太子在何處?”元曦眼風輕飄,看了丁璨一眼,“太子早已於數年前戰亡於邊境了啊國舅怎不記得了?”
丁璨微微一笑,“太子究竟是生是死,殿下已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