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篇文章是在那一年的高考以後寫的,看得她有種感同身受的難過。越是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往上走的機會越多,階層固化之後,貧窮的人似乎只能終其一生原地打轉,因為人生的艱難,一重高過一重,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難扛了。

  “寒門再難出貴子,這個說法本身就有問題。”訾靜言略一思索,認真地和她探討起了這個問題,“自古以來,魚躍龍門都是一件難事,並不是到了今天才難的。”

  “……嗯。”他說的是事實,但正因為這樣,才更讓人覺得無法呼吸。

  “有的人不明白為什麼這個時代漸漸被所謂的‘富二代’占據了上層,但其實很好理解。因為他們從小就擁有比別人更優良的教育資源。”訾靜言給她舉了個例子,“BBC拍了一部紀錄片叫《49未知天命》,跟蹤訪問了十二個在英國來自不同社會階層的七歲小孩,從孤兒院、中產階級一直到上層社會的孩子,導演每七年會對他們做一次重訪,一直到05年他們四十九歲的時候。你覺得結果會是怎樣的?”

  “有人改變了嗎?”雙兗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訾靜言的回答卻讓她的心慢慢沉了下去,“結果是,沒有任何變化。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她有些無力地追問了一句,“就沒有……什麼例外嗎?”

  “當然有。”訾靜言肯定得很快,“這個時代是最好的時代,它給了所有人平等的機會去創新和開拓,儘管他們擁有的物質基礎不一樣,往上走的難度也不盡相同。但是,與之相對地,也會有人選擇往下走。”

  “往下走?”

  “十幾年前,浙江台有一個很出名的主持人,叫亞妮,她做的專訪欄目阿婆每一期都看。現在很少有人提起她了,但在那個時候,她是國內最知名的主持人之一,沒人能想到她會放棄事業去了太行山。”

  而且一待就是十年,她的消失還讓凌霂雲很是惆悵了一陣,覺得沒有好節目看了。

  訾靜言接著道,“她在太行山拍了一部電影,內容是關於沒眼人的。”

  雙兗試著從字面意思去理解,“是……盲人嗎?”

  “唱太行山小調的盲人賣唱隊伍。”訾靜言頷首道,“在抗戰時期,他們也是抗日軍隊的特殊情報隊。但是到了21世紀,這個傳統,或者說這門技藝,已經快要消失了。為了記錄下他們的生活,06年亞妮上了太行山,直到今天,這部電影都還沒拍完。”

  也就是說,亞妮現在還在太行山上,已經將近十年了。拋開了舞台上的光鮮亮麗,也拋開了她優渥富足的生活。

  雙兗很吃驚,“那她家裡人呢?這麼長的時間裡都沒見過面嗎?”

  “差不多吧。”訾靜言的神情變得有些悠遠,“我去過太行山,如果不是親眼見到,很難相信世界上還有這樣的淨土。”

  西部民歌里最具生命色彩的遼州小調在沒眼人走山的盲棍聲中響起,刺透了山林風聲,穿行過太行山上的每一個日日夜夜。

  震撼人心的歌,震撼人心的人。對天空唱,對大地唱,對風霜唱,對雨雪也唱,他們是行走在塵網之外的人。

  眼沒了,心就亮了。

  雙兗聯想到了三中的夏令營,每次說起這些事,訾靜言的話就會多上很多,向她展示著那些區別於世俗的觀念。

  “貧富差距的確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但是有些東西的價值不是能用錢來衡量的。”訾靜言說完這句話,開始總結陳詞,“或許這麼說會顯得太過理想化,但是文化傳承這種事,最需要的就是這些理想主義者。”

  毫無疑問,訾靜言也是這樣的一個理想主義者。他的話語、他的行為,總能一次又一次地打動雙兗,他在用他的眼睛帶她看世界——一個只存在於理想主義者眼裡的世界。

  有點殘酷,也很現實,但更多的都是美好的一面。

  在她不知道的地方,有人生於俗世卻不染凡塵,懷著最質樸簡單的自由與快樂,發自內心唱著最綿長柔情的歌,天高地闊,靈魂通透。

  在她知道的地方,這樣的人就在眼前。道之所存,雖千萬人吾往矣。

  他就是她的道。

  三千世界裡,她只願意為了他所在的那一方披荊斬棘,窮盡一生。

  作者有話要說:

  除了電影,亞妮還寫了一本書,就叫《沒眼人》。

  查了一下藏族名姓,意外地發現了楚臣這個名字,還挺好聽的。

  ☆、第三十三章

  下午四點半,博物館開始清場,五點他們出了天|安門廣場,出發去全聚德吃烤鴨。晚上訾靜言把雙兗送回了酒店,道別的時候,她很不舍,一步三回頭,走進酒店大門之後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隨即就飛快地扭開了頭,忙不迭地奔進了酒店的電梯。

  剛才……訾靜言坐在車裡,竟然也在看著她。對視的瞬間,她看見他皺了皺眉。

  她是不是做得太明顯了?他發現什麼了嗎?

  她既希望他發現,又害怕他發現,一時間心亂如麻,感覺心臟都快從胸腔里跳出來了。

  電梯停下之後,她下意識地跟著別人走了出去,看到完全不對的房間門牌號她才反應了過來,用力在自己的臉上拍了兩下,倒回去繼續等電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