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頁
※※※
初更。
右羽林軍開始注進分隔玄武門城和圓壁城間的隔城曜儀城。
打頭陣是兩組前後各三排的長戟甲盾兵,一式步軍,用的是高及人身的大木盾,戟手藏其後,陣式明顯針對弩弓和龍鷹的摺疊弓設計。
於離玄武門三百步許的距離立穩陣腳後,敵方的領袖在騎兵擁衛、火炬照明里,徐徐策騎經圓璧城南門進入曜儀城,停駐戟盾陣的後方,甲冑鮮明,氣勢如虹,比起守在玄武門牆不到六百人的飛騎御衛,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兵力在十倍以上。
龍鷹和符太在牆頭居高臨下,默默監視。龍鷹另一邊是田歸道。
符太冷哼道:“如要捉拿叛黨,眼前景象是鐵證如山,站在最前的張柬之、敬暉、袁恕己、桓彥范、崔玄暐五人,或是叛黨的領袖,李多祚都要位於他們之後,宇文朔、河間王、洞玄子全躲在最後方,武氏子弟一個不見,也見不到李族的任何人,河間王當然不算數。”
不待龍鷹答他,往下喝道:“爾等於夜深人靜之時,竟敢陳兵宮禁,驚擾聖駕,欲謀反乎?”
旁邊的龍鷹向他豎起拇指,贊他說得一針見血,拳拳到肉。
張柬之向袁怨己打個眼色,後者好整以暇地道:“敢問太醫,你說的話,能代表田將軍嗎?”
言下之意,就是在現今的情況下,只有負責宮城保安的田歸道有說話的資格,連龍鷹的話也不算數。
田歸道低聲道:“此人沉迷神仙之術,好服黃金。”
龍鷹哂道:“老袁你是第一天到宮城來混的嗎?誰站在牆頭上,誰就有說話的資格。還不明白!”
符太鼓掌贊道:“說得精彩,可喝醒任何仍在做白日夢的蠢人。”
列陣城下,千軍萬馬營造出來的逼人氣勢,在兩人一唱一和,閒聊式的談笑中,頓然被壓伏下去。
張柬之阻止袁恕己反唇相譏,沉住氣道:“張易之、張昌宗亂臣賊子,趁聖上病重,挾持聖上,意圖謀反,臣等奉太子令誅之,請鷹爺明鑑。”
桓彥范按捺不住地怒道:“聖神皇帝病危,太子自該執行監國之職,現今宮禁內妖魔當道,奸佞橫行,殿中監立即給本官開門,否則所有罪責,均落在田將軍身上。”
龍鷹喝道:“休說廢話,有我龍鷹在,仍是持節帶符代駕出征的身份,不獨這道玄武門,即使禁軍三系,亦須聽本人指揮,否則等同叛上作反,哪到桓大人將罪責推在田將軍身上?”
雙方說話,再不留情面。
桓彥范暗指龍鷹和符太為妖孽,激起龍鷹的憤慨,再不留口。至於符節等物,早歸還女帝,不過在這個非常時候,如何證實?
符太陰惻惻笑道:“奇怪啊奇怪!太子殿下若如桓大人說的這般關心他母皇,竟不親來督師,有違倫常之道。莫不成太子早已遇害,桓大人則是假持太子之令,打的是肅奸除妖的旗號,實則為叛亂造反?”
一直肅立候命以千計的右羽林軍,現出騷動之象,你看我,我看你的,還有人交頭接耳,響起耳語的“嗡嗡”之聲。
一邊高舉討伐二張的正義大旗,是自稱奉太子之命的重臣大將;一邊是中土威望最高,有新少帥之稱的龍鷹。相持之下,軍心不穩必然事也。李顯在政治上確眾望所歸,龍鷹卻為軍事上無可置疑、街知巷聞的至尊大帥,有著對等的號召力。
張柬之一方吃虧的是李顯龜縮東宮,“生死未卜”,龍鷹則傲立牆頭,背後尚有情況不明的女帝,一天她尚未駕崩,諭旨壓下來,又有龍鷹這位有力的執行人,最後仍要看女帝的意旨。
龍鷹用的仍是“威懾”,不用動刀動槍,已癱瘓了右羽林軍攻打玄武門的行動。
不過剛易折,柔易曲,必須應剛則剛,該柔則柔,剛柔並用,水火相濟,示強後來個恰到好處的示弱。
不容對方有發言的機會,龍鷹緊接著符太的話,道:“李大將軍萬勿輕舉妄動。大將軍該比任何人清楚,一旦龍某彎弓射箭,盾牌如同廢物,恐怕在兩千步的範圍內,人人變活靶,大將軍更是誅三族的重罪。不過,姑念大家曾並肩沙場,龍某人有個兩全其美的提議。”
李多祚回應道:“請鷹爺賜示。”
這句話,等若承認龍鷹非是虛言恫嚇。他始終是有豐富沙場經驗的人,且曾置身前線,曉得龍鷹有著鬼神莫測其機的軍事手段。比之風城,玄武城的堅固遠有過之,而右羽林軍的總實力肯定在宗密智的聯軍之下,且欠攻城的工具器械,只要想到當年龍鷹憑百人之力,使宗密智飲恨敗逃,現時守牆的是持有強弩,飛騎御衛精銳里的精銳,加上無敵戰帥,敢攻城者肯定是不知自量的瘋子。
一直沒有發言的張柬之開腔了,揚聲道:“希望鷹爺開出的條件,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龍鷹心忖這叫敬酒不吃吃罰酒,在早前的談判里,張柬之寸步不讓,且容別人伏擊他,務要置他於死,此時見勢頭不對,方肯談條件。不過由於與張柬之沒有齟齬,張柬之開腔發言,大大沖淡劍拔弩張的氣氛。
龍鷹欣然道:“大家相識一場,又多番合作共事,龍某人怎會故意為難張相。條件簡單易行,只要太子殿下親臨此地,我龍鷹立即交出玄武門。”
初更。
右羽林軍開始注進分隔玄武門城和圓壁城間的隔城曜儀城。
打頭陣是兩組前後各三排的長戟甲盾兵,一式步軍,用的是高及人身的大木盾,戟手藏其後,陣式明顯針對弩弓和龍鷹的摺疊弓設計。
於離玄武門三百步許的距離立穩陣腳後,敵方的領袖在騎兵擁衛、火炬照明里,徐徐策騎經圓璧城南門進入曜儀城,停駐戟盾陣的後方,甲冑鮮明,氣勢如虹,比起守在玄武門牆不到六百人的飛騎御衛,有著壓倒性的優勢,兵力在十倍以上。
龍鷹和符太在牆頭居高臨下,默默監視。龍鷹另一邊是田歸道。
符太冷哼道:“如要捉拿叛黨,眼前景象是鐵證如山,站在最前的張柬之、敬暉、袁恕己、桓彥范、崔玄暐五人,或是叛黨的領袖,李多祚都要位於他們之後,宇文朔、河間王、洞玄子全躲在最後方,武氏子弟一個不見,也見不到李族的任何人,河間王當然不算數。”
不待龍鷹答他,往下喝道:“爾等於夜深人靜之時,竟敢陳兵宮禁,驚擾聖駕,欲謀反乎?”
旁邊的龍鷹向他豎起拇指,贊他說得一針見血,拳拳到肉。
張柬之向袁怨己打個眼色,後者好整以暇地道:“敢問太醫,你說的話,能代表田將軍嗎?”
言下之意,就是在現今的情況下,只有負責宮城保安的田歸道有說話的資格,連龍鷹的話也不算數。
田歸道低聲道:“此人沉迷神仙之術,好服黃金。”
龍鷹哂道:“老袁你是第一天到宮城來混的嗎?誰站在牆頭上,誰就有說話的資格。還不明白!”
符太鼓掌贊道:“說得精彩,可喝醒任何仍在做白日夢的蠢人。”
列陣城下,千軍萬馬營造出來的逼人氣勢,在兩人一唱一和,閒聊式的談笑中,頓然被壓伏下去。
張柬之阻止袁恕己反唇相譏,沉住氣道:“張易之、張昌宗亂臣賊子,趁聖上病重,挾持聖上,意圖謀反,臣等奉太子令誅之,請鷹爺明鑑。”
桓彥范按捺不住地怒道:“聖神皇帝病危,太子自該執行監國之職,現今宮禁內妖魔當道,奸佞橫行,殿中監立即給本官開門,否則所有罪責,均落在田將軍身上。”
龍鷹喝道:“休說廢話,有我龍鷹在,仍是持節帶符代駕出征的身份,不獨這道玄武門,即使禁軍三系,亦須聽本人指揮,否則等同叛上作反,哪到桓大人將罪責推在田將軍身上?”
雙方說話,再不留情面。
桓彥范暗指龍鷹和符太為妖孽,激起龍鷹的憤慨,再不留口。至於符節等物,早歸還女帝,不過在這個非常時候,如何證實?
符太陰惻惻笑道:“奇怪啊奇怪!太子殿下若如桓大人說的這般關心他母皇,竟不親來督師,有違倫常之道。莫不成太子早已遇害,桓大人則是假持太子之令,打的是肅奸除妖的旗號,實則為叛亂造反?”
一直肅立候命以千計的右羽林軍,現出騷動之象,你看我,我看你的,還有人交頭接耳,響起耳語的“嗡嗡”之聲。
一邊高舉討伐二張的正義大旗,是自稱奉太子之命的重臣大將;一邊是中土威望最高,有新少帥之稱的龍鷹。相持之下,軍心不穩必然事也。李顯在政治上確眾望所歸,龍鷹卻為軍事上無可置疑、街知巷聞的至尊大帥,有著對等的號召力。
張柬之一方吃虧的是李顯龜縮東宮,“生死未卜”,龍鷹則傲立牆頭,背後尚有情況不明的女帝,一天她尚未駕崩,諭旨壓下來,又有龍鷹這位有力的執行人,最後仍要看女帝的意旨。
龍鷹用的仍是“威懾”,不用動刀動槍,已癱瘓了右羽林軍攻打玄武門的行動。
不過剛易折,柔易曲,必須應剛則剛,該柔則柔,剛柔並用,水火相濟,示強後來個恰到好處的示弱。
不容對方有發言的機會,龍鷹緊接著符太的話,道:“李大將軍萬勿輕舉妄動。大將軍該比任何人清楚,一旦龍某彎弓射箭,盾牌如同廢物,恐怕在兩千步的範圍內,人人變活靶,大將軍更是誅三族的重罪。不過,姑念大家曾並肩沙場,龍某人有個兩全其美的提議。”
李多祚回應道:“請鷹爺賜示。”
這句話,等若承認龍鷹非是虛言恫嚇。他始終是有豐富沙場經驗的人,且曾置身前線,曉得龍鷹有著鬼神莫測其機的軍事手段。比之風城,玄武城的堅固遠有過之,而右羽林軍的總實力肯定在宗密智的聯軍之下,且欠攻城的工具器械,只要想到當年龍鷹憑百人之力,使宗密智飲恨敗逃,現時守牆的是持有強弩,飛騎御衛精銳里的精銳,加上無敵戰帥,敢攻城者肯定是不知自量的瘋子。
一直沒有發言的張柬之開腔了,揚聲道:“希望鷹爺開出的條件,是大家可以接受的。”
龍鷹心忖這叫敬酒不吃吃罰酒,在早前的談判里,張柬之寸步不讓,且容別人伏擊他,務要置他於死,此時見勢頭不對,方肯談條件。不過由於與張柬之沒有齟齬,張柬之開腔發言,大大沖淡劍拔弩張的氣氛。
龍鷹欣然道:“大家相識一場,又多番合作共事,龍某人怎會故意為難張相。條件簡單易行,只要太子殿下親臨此地,我龍鷹立即交出玄武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