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香霸道:“這道聖諭奇峰突出,使我們陷入進退兩難之局。”

  台勒虛雲若無其事地道:“東宮是否在士氣上,遭到重挫?”

  香霸道:“這正是道尊最擔心的事。武三思聞法明現身,立即嚇得魂不附體,不住問道尊該怎麼辦。怎想得到武三思如此顧忌法明,有點像他怕武曌。到聖諭至,道尊說連張柬之、宇文朔等也失去方寸,道尊藉詞離開時,仍沒商量出妥善的應付辦法。我們該否今晚發動?唉!誰都看出,龍鷹在逼我們這麼做。”

  台勒虛雲啞然笑道:“我們犯上默啜同樣的錯誤,就是不論如何高估這位邪帝大哥,最後發覺仍是低估了他。幸好我們所處的位置,遠比默啜優勝。而現今唯一對龍鷹的有效奇器,就是‘大勢所趨’四字。”

  稍頓嘆道:“左武的犯錯被殺,正正顯示龍鷹的霹靂手段,可一記命中我們的要害。記著,永遠不可再讓他拿著弱點。”

  龍鷹猜估,左武該為“凌岸”。

  室內再一陣沉默。

  台勒虛雲的聲音在龍鷹熱切期待下,響起道:“目下誰勝誰負,言之尚早,不須改變計劃,交由張柬之去籌謀用策,他比我們熟悉龍鷹,龍鷹亦不得不給他幾分情面,關於名位各方面的安排,更不到我們插手。一切懸而未決的事,明天自告清楚分明。香爺不用為我傳話,沒有消息,就是沒有新的決定,他們會曉得仍是依早先定下的策略行事。”

  龍鷹知道磨下去該聽不到新東西,悄悄離開。

  第十四章 御道之戰

  龍鷹於戌時尾昂然進入皇城,當然沒有人敢攔阻,軍士們肅立致禮,人人雙目現出尊敬的神色。

  過端門,龍鷹立即加速,表面看速度步法一如常人,實則在數倍之上。心裡也為對方頭痛,想驅策這麼一支軍隊,在皇城內去攻擊由他和飛騎御衛護駕的聖神皇帝,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武攸宜也肯定沒這個膽量,更不用說見到女帝如耗子見貓的李顯。可是一旦讓“聖上”和龍鷹返上陽宮,等於放虎歸山,敵人所有部署,勢盡付東流,故精明如張柬之,雄才大略若宇文朔,給自己虛耍兩招,即告陣腳大亂。

  法明點醒後,龍鷹換了腦袋,再不講什麼仁義道德、天理人情,也沒閒情去尋求妥協,索性來個實力比拼、鬥智鬥力。

  他現在的手段,正深得兵家“應形於無窮”之旨。兵法的最高境界,就是靈活如神,千變萬化,用盡己方的優勢,招招針對敵方要害,“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對東宮集團與支持的各個派系,至乎其錯綜複雜的關係,龍鷹瞭然於胸臆,如果這樣仍不能勝個爽脆利落,他再不用到戰場去混了。正因給法明一言驚醒夢中人,提出“剛、柔、強、弱”四字真言,龍鷹“立地成佛”的回覆統帥本色。來個“因敵制勝”,如兵法所云的“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謂之神”,現今他正是在逼敵人變化,露出罩門死穴。

  和對方講道理是浪費時間,惟有以鐵腕對付,方有達致目標、完成任務的可能。他看通了。

  蹄聲驟起,兩百騎從御道直衝而至。

  龍鷹傲然立定,心叫厲害。

  他幾肯定這個果斷的行動,由宇文朔一手策劃,拿捏時間準確,掌握著最佳時機。眼前並非單一的行動,而是其全盤計劃的部分,就是趁他進入皇城,返回宮城的當兒,截殺自己於御道上。同一時間,李多祚指揮的、在三大禁軍系統里兵力最大的右羽林軍,兵逼玄武門,令守衛宮城的飛騎御衛動彈不得,坐看東宮盡起高手,截殺龍鷹於御道上。

  如能提著龍鷹的首級到玄武門給田歸道看,哪到田歸道不乖乖屈服,打開宮城的大後門。

  此時龍鷹離宮城正大門的則天門樓尚余逾里路程,對方的騎隊該埋伏在御道盡端兩旁的官署間,故甫發動,立將去路截斷敵騎分作四組,每組五十人,組與組間隔開十丈,有如四重激浪,往龍鷹潮沖直擊。

  可見之兵外,還有不可見之兵,大部分部署後方,從皇城南面掩過來,成鉗形之狀,當打頭陣的兩百騎與龍鷹短兵相接,他們將截斷龍鷹所有去路,把他重重包圍,教龍鷹插翼難飛。

  平時負責守衛的左羽林軍和巡邏隊伍,全被調離這個區域,集中往皇城外三門和靠近上陽宮的位置,截斷飛騎御衛來援的通道,封鎖皇城的三個出口。這是武攸宜辦得到的事,他有調防和配置手下將兵的權力。

  可以想像,當龍鷹踏入端門的一刻,醞釀多天的政變全面爆發。早在龍鷹現身之前,神都除宮城和上陽宮外,盡入對方手上,交通要道和重要官署,均被占據,二張一方的官員遭大舉逮捕拘禁,置宮城和郭城於控制下。否則怎能如此明目張胆的來伏殺龍鷹?

  可是對方卻有三個難以彌補的缺點,首先未能動用左羽林軍來對付自己,憑的是效忠東宮的世族和白道高手,倉卒成軍,說到底不過一群武功高強的烏合之眾。換過受嚴格訓練的禁軍,舉盾、持戟、張弓,四面八方結陣殺至,應付起來辛苦多了。

  其次是因過早發動,除主要通道的積雪被清理,大部分地方仍是積雪及膝,眾官署政堂的殿頂鋪霜蓋雪,滑溜溜的,無立足之處,故不能在制高處布置神箭手,大幅削弱對方包圍網的涵蓋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