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3、用旁人視角寫了結尾,因為覺得在魏昭想明白、打算和公良至一起對抗黑龍成為英雄的時候,劇情已經推到了最高點,詳細寫怎麼打魔龍以及今後如何如何顯得有些累贅。詳情是:魏昭和公良至組隊幹掉了黑龍,公良至作為捕龍印把黑龍的魂魄拘走消化掉了,也快速升級但根基不穩。一年後魏昭基本恢復了,他們一起去幹掉了白正雲等等遺留的仇人。在公良至基本穩定下來之後兩人回去當了乾天谷的長老(見師姐視角番外),而到了最近十多年他們才有能力給恢復過來的龍珠公良曦保留記憶地重塑身體。總之,到正文開始的時間段,已經是兩個化神境界穩定、女兒平安、能共創一界的人生贏家老夫老夫了XD
4、黑龍必須死的啊,想感化它就和企圖感化天災/天敵一樣不靠譜,它和魏昭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也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血脈天性——要求誰去喜歡自己被偷竊產生的、敵對關係的血脈和指望誰去愛準備毀滅世界、沒一毛錢情感聯繫、基本就是巨型怪物的血親太扯啦
下個坑是地下城,奇幻劇情向故事。還會寫耽美噠,來收藏黑糖的專欄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新坑了呢XD
第71章 番外-拜母
今日的項陽城陰雲密布。
魏將軍府的大門緊閉,連從門外走過的人都一個個行色匆匆。叫賣的小販們避開了這條街,老住民們向那裡投去複雜的眼神,連最無知的遊人也不會靠近將軍府前那兩座聞名瑞國的石獅子,鑑於半數禁衛軍圍住了將軍府,嚴苛地盤問每一個出入者。
已經七日了。
明面上,說是要保護將軍府,可誰不曉得魏家的家丁都能拉出去打仗呢?只能怪天時地利人和樣樣與魏府過不去,魏三將軍帶著神武軍的主力被一場百年難見的暴風雨困在了南荒,魏小將軍帶兵去救,不久後也音訊全無,地方大員聲稱他們通了敵。誰信啊?項陽的百姓不信,可好些重要的官員信;魏氏舊部都不信,可皇帝看上去將信將疑。於是魏大將軍前些日子辭了官,可惜老家就在項陽,也沒法“還鄉”。
就算有地方去,也沒人想背著叛徒的名頭離開。上到不情不願交還兵符的魏大將軍,下到府里那些恨不得披甲請戰的老兵們,沒一個肯告老還鄉。魏家上下都是武將,忠勇善戰,然而既沒有野心也沒有在朝堂上周轉的靈活手腕,這樣一個聲名赫赫的武將世家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紅火到今日,不得不說已經氣運極盛。
魏老太君躺在床榻上,一樣能感覺到府中山雨欲來的氣氛——沒人會拿這事叨擾病中的老人,可魏老太太這把年紀啦,她哪裡可能一無所知?她雖沒上過戰場,卻是將軍的妻子,將軍的母親,她知道空氣中的噩耗是什麼味道。
魏老太太依稀覺得自己在等人,卻病得有些糊塗了,想不起這回在等誰。她這輩子絕大多數時間在等人,等著丈夫和孩子們凱旋而歸,或者送回殘缺的屍骸,一面旗子,一些衣冠。
是魏老將軍嗎?不,他還沒老得不能上戰場時就留在了南荒,家裡的老大單人單騎把他從蠻族旗子上搶回來。這事兒沒人敢跟魏夫人說,但她也聽過街上的話本。家裡人那陣子都小心翼翼怕她哀傷難耐,其實她比他們以為的平靜許多。魏老將軍抱怨過自己遲鈍起來的身手,抱怨過受傷不能出戰的每一天,魏夫人心裡曉得,比起在床上壽終正寢,丈夫大概更願意死在戰場上。
何況,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魏老將軍與魏老太君其實不太熟,現在她都不記得丈夫的臉了。他們婚前素未謀面,婚後聚少離多,一個終日駐守南疆,一個成天在項陽操持家務,也算得舉案齊眉。
那麼是魏大將軍嗎?
不,老大傷了腿,之後神武軍的衣缽交給了老二、老三。魏老太君仔細想了想自己在等哪個,想得頭疼也沒想出來。
魏老將軍訓兒子像練兵,毫不客氣,在家都行軍令,讓兒子們叫自己將軍。他把才四歲的大兒子拎走那會兒魏夫人就沒法攔著,後來更沒辦法了。大兒子跟丈夫上戰場那天婆婆找她去說了一夜話,隨時準備喪子的老夫人寬慰著今後也要擔心這個的兒媳婦,第二天魏夫人就得擦乾眼淚,繼續當魏府端莊的女主人。
魏老將軍是個相當專橫的丈夫和父親,他說兒子們今後得跟他一起上戰場,兒子們就得上,這是魏府長盛不衰的唯一要訣,也是瑞國安然無恙的重要條件煉魔嗜血。魏夫人對此無能為力,她插不上話,只能盡力給在外面受苦受累的孩子們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從大兒子到二兒子,從二兒子到三兒子,魏家的男丁總是這麼在父親手底下長大的,魏夫人一度以為事情不會有所改變。
事實上,轉機在最後來了。
有那麼一天,魏老將軍帶回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那孩子這么小,頭上沒幾根毛,包著他的被子裹得亂七八糟。魏夫人詢問地看向丈夫,向來獨斷專行丈夫臉上,居然千載難逢地露出一絲躊躇來。
“這是我的兒子。”魏老將軍不太自在地說,“叫……叫魏昭。”
“妾身知道了。”魏夫人接過那個因為抱著的姿勢不對而快要哭起來的孩子,問道,“這就帶他去見母親?”
“不!”魏老將軍忙說,目光複雜地看了嬰孩一眼,“上個族譜就夠了,記在你名下。你好好教養他。”
說罷,他像放下一樁心事,轉身匆匆走了。
魏夫人只當丈夫羞於接回外室又對孩子抱有愧疚,這孩子的生母沒準是個賤籍,甚至是個異族,但交到魏夫人手中便是她的孩子——瞧這娃娃黑瘦的模樣,顯然沒被好好照顧過。她把那亂七八糟的襁褓理了理,看看四下無人,伸手點了點嬰孩要哭不哭的臉蛋,悄聲說:“別急,這就把你養胖。”
她做到了大概一半。
取名魏昭的孩子胃口很大,飛快地長了牙,給什麼吃什麼,吃什麼都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這難免要讓投餵者心中軟成一片。他長了牙就亂啃(咬人頗疼),能走路就亂跑,活蹦亂跳得像只猴兒,又因為吃得好鍛鍊得好,完全不胖,反倒小小年紀就壯得像頭小牛犢。魏夫人私下掂量過一兩次,這孩子是個實心的,等累得要人抱回去的時候,那重量簡直讓人咂舌。
魏老將軍沒訓小兒子,可能是對老來子多了一兩分慈愛容忍,魏昭是幾兄弟里唯一放養的一個。他不用被逼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滿身旺盛的精力揮灑在所有他感興趣的地方。他四五歲就把偌大一個將軍府摸了個遍,知道哪一棵樹的樹杈適合在上面爬,哪一個牆角下有著隱秘的狗洞——接著,沒人能阻止他溜出去了,捉魏昭比捉賊還難。
端莊的魏夫人為他柳眉倒豎的次數比此前半輩子還多,好幾次都想衝過去擰他耳朵。可偏生這比誰都頑皮的孩子又比誰都狡猾,每次都在魏夫人要忍不住前撒嬌賣乖,噓寒問暖,賠禮道歉,能對他生氣超過半天的人,一定有一副鐵石心腸。
沒人不喜歡魏昭,魏老將軍的母親開始對這外室之子頗有微詞,後來一見他就笑得見牙不見眼;老大老二老三一度摩拳擦掌想讓小弟弟也吃他們當年吃過的苦頭,結果一個個對小弟的機靈勇敢讚不絕口,都成了不錯的哥哥;項陽城老看見魏小公子的人多半心裡把他當自家的子侄輩兒看待,他們都說,這孩子長大了一定也很有出息,和他的父親、他的哥哥們一樣。
魏夫人當然也很喜歡魏昭,卻不希望他和父親、哥哥們一樣。她用勺子給這孩子餵過奶糊糊,給他fèng過虎頭鞋,在樹下看他盪過鞦韆,夏日給他打過扇,冬日為他煲過湯。她看他從那麼瘦弱的小可憐長成個虎頭虎腦的搗蛋鬼,從走兩步會腳軟的麵團變成能舞長槍的小少年,聽他叫自己母親,聽他用掉了兩顆辱牙的漏風聲音給她說笑話……那是她的孩子,第一個由她一手養大的男孩。
魏昭為了降服烈馬摔斷胳膊那一回,魏夫人一邊板著臉餵他吃藥,一邊想著:要是魏將軍要她的小兒子也送上戰場,哪怕像個潑婦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她也非要攔著丈夫不可。
“娘?”魏昭怯生生地說,一口喝光了藥,擺出一張可憐兮兮的苦臉。魏夫人嘆了口氣,他便厚著臉皮粘過來說自己錯了,又說這次只是意外,絕對沒有下次。“何況我不是成功了嗎?”魏昭說,雙眼閃著興奮的光,“嘿,等我一好,一定要讓母親看看兒子騎起馬來何等英姿勃發!”
魏夫人又忍不住要嘆氣,她心知自己能拼命攔住任何把小兒子推進危險里的人,除了魏昭自己山河圖仙家莊園。
後來如何了?
魏老太君睜開了眼睛。
她方才眼前黑了好一陣,似乎聽見僕人們兵荒馬亂地叫嚷著什麼。這會兒她睜眼,卻發現室內一片安靜,沒有一個侍女,只有一個男人半跪在她床頭邊。那個成年男人十分英俊,更重要的是十分熟悉,魏老太君努力思索著,那人面上的神情便悲傷起來了。
他不知做了什麼,魏老太君感到腦中的迷霧散去了許多,甚至能想起死了幾十年的丈夫長得什麼樣。這人並不像丈夫,也不像老大,不像老二,不像老三,他事實上長得和魏家人並不像,魏夫人的臉卻亮了起來。她顫巍巍伸出手,按住了對方的手背。
“昭兒?”老太太快活地喊道,“啊呀,你長大啦。”
“母親。”她多年不見的小兒子露齒一笑,精神極了,看著真是個棒小伙,和她想過的一樣,“我還當您認不出我了呢。”
“什麼瞎話!”魏夫人嗤之以鼻道,“哪裡有當娘的認不出兒子的?”
她想起來了,這些日子以來反反覆覆努力回顧的人生從破敗的舊畫卷變得鮮亮如初。她想起父母、丈夫和兒孫如何先一步離去,記憶中的小兒子為何先一步離去——他被仙人帶走啦!魏老太太想起自己在等待那些早逝的鬼魂前來接她,想起自己還懷著一絲希望在等待,等那個被仙人偷走的孩子,在她離開之前,回來看她一眼。
魏老太高興極了,她枯瘦的手用力拍著孩子的手背,末了又擔憂起來,她一個深閨婦人都知道仙凡有別,上了山的人是不能與凡人有多少瓜葛的。她問:“仙人不會生你氣吧?”
“無妨。”魏昭笑道,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兒子可厲害了,他們現在可攔不住我。”
“現在?”
“以前嘛,唔,開始兒子想著要修成大器再衣錦還鄉,後來又倒了個大霉……”
魏昭給老母親講了個精彩的故事,講得又快又好聽,比哪個說書人的話本都好聽,把老太太逗得直笑。他又說侄子那兒不必擔心,還在空中畫出一面鏡子,讓老太太看敵軍如何也被一場雷雨驅散。鏡子那面的雲上有仙人笑著對魏老太君點頭,魏昭介紹他為同門師兄。
4、黑龍必須死的啊,想感化它就和企圖感化天災/天敵一樣不靠譜,它和魏昭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也不存在什麼所謂的血脈天性——要求誰去喜歡自己被偷竊產生的、敵對關係的血脈和指望誰去愛準備毀滅世界、沒一毛錢情感聯繫、基本就是巨型怪物的血親太扯啦
下個坑是地下城,奇幻劇情向故事。還會寫耽美噠,來收藏黑糖的專欄吧!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開新坑了呢XD
第71章 番外-拜母
今日的項陽城陰雲密布。
魏將軍府的大門緊閉,連從門外走過的人都一個個行色匆匆。叫賣的小販們避開了這條街,老住民們向那裡投去複雜的眼神,連最無知的遊人也不會靠近將軍府前那兩座聞名瑞國的石獅子,鑑於半數禁衛軍圍住了將軍府,嚴苛地盤問每一個出入者。
已經七日了。
明面上,說是要保護將軍府,可誰不曉得魏家的家丁都能拉出去打仗呢?只能怪天時地利人和樣樣與魏府過不去,魏三將軍帶著神武軍的主力被一場百年難見的暴風雨困在了南荒,魏小將軍帶兵去救,不久後也音訊全無,地方大員聲稱他們通了敵。誰信啊?項陽的百姓不信,可好些重要的官員信;魏氏舊部都不信,可皇帝看上去將信將疑。於是魏大將軍前些日子辭了官,可惜老家就在項陽,也沒法“還鄉”。
就算有地方去,也沒人想背著叛徒的名頭離開。上到不情不願交還兵符的魏大將軍,下到府里那些恨不得披甲請戰的老兵們,沒一個肯告老還鄉。魏家上下都是武將,忠勇善戰,然而既沒有野心也沒有在朝堂上周轉的靈活手腕,這樣一個聲名赫赫的武將世家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紅火到今日,不得不說已經氣運極盛。
魏老太君躺在床榻上,一樣能感覺到府中山雨欲來的氣氛——沒人會拿這事叨擾病中的老人,可魏老太太這把年紀啦,她哪裡可能一無所知?她雖沒上過戰場,卻是將軍的妻子,將軍的母親,她知道空氣中的噩耗是什麼味道。
魏老太太依稀覺得自己在等人,卻病得有些糊塗了,想不起這回在等誰。她這輩子絕大多數時間在等人,等著丈夫和孩子們凱旋而歸,或者送回殘缺的屍骸,一面旗子,一些衣冠。
是魏老將軍嗎?不,他還沒老得不能上戰場時就留在了南荒,家裡的老大單人單騎把他從蠻族旗子上搶回來。這事兒沒人敢跟魏夫人說,但她也聽過街上的話本。家裡人那陣子都小心翼翼怕她哀傷難耐,其實她比他們以為的平靜許多。魏老將軍抱怨過自己遲鈍起來的身手,抱怨過受傷不能出戰的每一天,魏夫人心裡曉得,比起在床上壽終正寢,丈夫大概更願意死在戰場上。
何況,說句不太好聽的話,魏老將軍與魏老太君其實不太熟,現在她都不記得丈夫的臉了。他們婚前素未謀面,婚後聚少離多,一個終日駐守南疆,一個成天在項陽操持家務,也算得舉案齊眉。
那麼是魏大將軍嗎?
不,老大傷了腿,之後神武軍的衣缽交給了老二、老三。魏老太君仔細想了想自己在等哪個,想得頭疼也沒想出來。
魏老將軍訓兒子像練兵,毫不客氣,在家都行軍令,讓兒子們叫自己將軍。他把才四歲的大兒子拎走那會兒魏夫人就沒法攔著,後來更沒辦法了。大兒子跟丈夫上戰場那天婆婆找她去說了一夜話,隨時準備喪子的老夫人寬慰著今後也要擔心這個的兒媳婦,第二天魏夫人就得擦乾眼淚,繼續當魏府端莊的女主人。
魏老將軍是個相當專橫的丈夫和父親,他說兒子們今後得跟他一起上戰場,兒子們就得上,這是魏府長盛不衰的唯一要訣,也是瑞國安然無恙的重要條件煉魔嗜血。魏夫人對此無能為力,她插不上話,只能盡力給在外面受苦受累的孩子們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從大兒子到二兒子,從二兒子到三兒子,魏家的男丁總是這麼在父親手底下長大的,魏夫人一度以為事情不會有所改變。
事實上,轉機在最後來了。
有那麼一天,魏老將軍帶回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那孩子這么小,頭上沒幾根毛,包著他的被子裹得亂七八糟。魏夫人詢問地看向丈夫,向來獨斷專行丈夫臉上,居然千載難逢地露出一絲躊躇來。
“這是我的兒子。”魏老將軍不太自在地說,“叫……叫魏昭。”
“妾身知道了。”魏夫人接過那個因為抱著的姿勢不對而快要哭起來的孩子,問道,“這就帶他去見母親?”
“不!”魏老將軍忙說,目光複雜地看了嬰孩一眼,“上個族譜就夠了,記在你名下。你好好教養他。”
說罷,他像放下一樁心事,轉身匆匆走了。
魏夫人只當丈夫羞於接回外室又對孩子抱有愧疚,這孩子的生母沒準是個賤籍,甚至是個異族,但交到魏夫人手中便是她的孩子——瞧這娃娃黑瘦的模樣,顯然沒被好好照顧過。她把那亂七八糟的襁褓理了理,看看四下無人,伸手點了點嬰孩要哭不哭的臉蛋,悄聲說:“別急,這就把你養胖。”
她做到了大概一半。
取名魏昭的孩子胃口很大,飛快地長了牙,給什麼吃什麼,吃什麼都一副津津有味的樣子,這難免要讓投餵者心中軟成一片。他長了牙就亂啃(咬人頗疼),能走路就亂跑,活蹦亂跳得像只猴兒,又因為吃得好鍛鍊得好,完全不胖,反倒小小年紀就壯得像頭小牛犢。魏夫人私下掂量過一兩次,這孩子是個實心的,等累得要人抱回去的時候,那重量簡直讓人咂舌。
魏老將軍沒訓小兒子,可能是對老來子多了一兩分慈愛容忍,魏昭是幾兄弟里唯一放養的一個。他不用被逼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滿身旺盛的精力揮灑在所有他感興趣的地方。他四五歲就把偌大一個將軍府摸了個遍,知道哪一棵樹的樹杈適合在上面爬,哪一個牆角下有著隱秘的狗洞——接著,沒人能阻止他溜出去了,捉魏昭比捉賊還難。
端莊的魏夫人為他柳眉倒豎的次數比此前半輩子還多,好幾次都想衝過去擰他耳朵。可偏生這比誰都頑皮的孩子又比誰都狡猾,每次都在魏夫人要忍不住前撒嬌賣乖,噓寒問暖,賠禮道歉,能對他生氣超過半天的人,一定有一副鐵石心腸。
沒人不喜歡魏昭,魏老將軍的母親開始對這外室之子頗有微詞,後來一見他就笑得見牙不見眼;老大老二老三一度摩拳擦掌想讓小弟弟也吃他們當年吃過的苦頭,結果一個個對小弟的機靈勇敢讚不絕口,都成了不錯的哥哥;項陽城老看見魏小公子的人多半心裡把他當自家的子侄輩兒看待,他們都說,這孩子長大了一定也很有出息,和他的父親、他的哥哥們一樣。
魏夫人當然也很喜歡魏昭,卻不希望他和父親、哥哥們一樣。她用勺子給這孩子餵過奶糊糊,給他fèng過虎頭鞋,在樹下看他盪過鞦韆,夏日給他打過扇,冬日為他煲過湯。她看他從那麼瘦弱的小可憐長成個虎頭虎腦的搗蛋鬼,從走兩步會腳軟的麵團變成能舞長槍的小少年,聽他叫自己母親,聽他用掉了兩顆辱牙的漏風聲音給她說笑話……那是她的孩子,第一個由她一手養大的男孩。
魏昭為了降服烈馬摔斷胳膊那一回,魏夫人一邊板著臉餵他吃藥,一邊想著:要是魏將軍要她的小兒子也送上戰場,哪怕像個潑婦一樣一哭二鬧三上吊,她也非要攔著丈夫不可。
“娘?”魏昭怯生生地說,一口喝光了藥,擺出一張可憐兮兮的苦臉。魏夫人嘆了口氣,他便厚著臉皮粘過來說自己錯了,又說這次只是意外,絕對沒有下次。“何況我不是成功了嗎?”魏昭說,雙眼閃著興奮的光,“嘿,等我一好,一定要讓母親看看兒子騎起馬來何等英姿勃發!”
魏夫人又忍不住要嘆氣,她心知自己能拼命攔住任何把小兒子推進危險里的人,除了魏昭自己山河圖仙家莊園。
後來如何了?
魏老太君睜開了眼睛。
她方才眼前黑了好一陣,似乎聽見僕人們兵荒馬亂地叫嚷著什麼。這會兒她睜眼,卻發現室內一片安靜,沒有一個侍女,只有一個男人半跪在她床頭邊。那個成年男人十分英俊,更重要的是十分熟悉,魏老太君努力思索著,那人面上的神情便悲傷起來了。
他不知做了什麼,魏老太君感到腦中的迷霧散去了許多,甚至能想起死了幾十年的丈夫長得什麼樣。這人並不像丈夫,也不像老大,不像老二,不像老三,他事實上長得和魏家人並不像,魏夫人的臉卻亮了起來。她顫巍巍伸出手,按住了對方的手背。
“昭兒?”老太太快活地喊道,“啊呀,你長大啦。”
“母親。”她多年不見的小兒子露齒一笑,精神極了,看著真是個棒小伙,和她想過的一樣,“我還當您認不出我了呢。”
“什麼瞎話!”魏夫人嗤之以鼻道,“哪裡有當娘的認不出兒子的?”
她想起來了,這些日子以來反反覆覆努力回顧的人生從破敗的舊畫卷變得鮮亮如初。她想起父母、丈夫和兒孫如何先一步離去,記憶中的小兒子為何先一步離去——他被仙人帶走啦!魏老太太想起自己在等待那些早逝的鬼魂前來接她,想起自己還懷著一絲希望在等待,等那個被仙人偷走的孩子,在她離開之前,回來看她一眼。
魏老太高興極了,她枯瘦的手用力拍著孩子的手背,末了又擔憂起來,她一個深閨婦人都知道仙凡有別,上了山的人是不能與凡人有多少瓜葛的。她問:“仙人不會生你氣吧?”
“無妨。”魏昭笑道,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兒子可厲害了,他們現在可攔不住我。”
“現在?”
“以前嘛,唔,開始兒子想著要修成大器再衣錦還鄉,後來又倒了個大霉……”
魏昭給老母親講了個精彩的故事,講得又快又好聽,比哪個說書人的話本都好聽,把老太太逗得直笑。他又說侄子那兒不必擔心,還在空中畫出一面鏡子,讓老太太看敵軍如何也被一場雷雨驅散。鏡子那面的雲上有仙人笑著對魏老太君點頭,魏昭介紹他為同門師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