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我的陛下!
他無限傷心地舔舐著皇帝的唇角,撬開緊咬的牙關,含著藥湯,一點一點給皇帝渡了進去。
陛下……我的陛下……泓陪你……一直陪著你……永遠陪著你……快點好起來吧……
他當夜餵了兩回藥,天亮時容胤發了一身的汗,體溫漸降。醫官說這是好轉的症狀,泓心尖劇顫,緊握著容胤的手,默默地求了他一萬遍。醫官加重了分量,白天又餵了幾回,晚上容胤再次發汗,把寢衣都浸濕了。泓突然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如此,陛下夜裡發汗,醒來便要喝水,還把他拉到了床上。這一回是真真正正要好了,他滿懷喜悅,忙餵了好多水下去。到了次日果然退燒,昏昏沉沉醒過來一回。醫官又換了方子滋補,接連三副藥劑下去,終於把容胤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
這一下泓如獲至寶,把容胤捧手心裡萬千溫存。容胤病里稀里糊塗,做了無數怪夢,一忽兒夢到自己和泓同去了沅江,一忽兒雲行之又來搶泓。自己在夢裡也不是個皇帝,無權無勢,急得直冒汗。等他真正清醒,見泓就在身邊,天下無人能搶走,不由銘感五內,萬般慶幸自己當了皇帝。他趁病提了好多無理要求,泓都一一答應,端茶倒水,照顧得無微不至,又給了無數的親吻寵愛。
虛弱暴躁的皇帝終於被安撫得溜光水滑,心滿意足,喝過藥就趴在泓身上,嬌氣的揉著眼睛。泓怕他掛憂,便輕聲把這幾日宮裡外朝諸般安排說給他聽,又告訴他太子監國等事。容胤聽到這個卻觸動了愁腸,想到先皇,先先皇一概短命,說不定自己也快到了時候,便嘆了口氣道:“是該預備了。太子要培養,也得給你安排個好出路。”
泓半抬起身子,鄭重其事的說:“陛下若大行,臣就做陛下的引路人。”
容胤心下一震,失聲道:“胡說!”
他說完立時起身,緊抓著泓的肩膀逼問:“你做了?做沒做?”
泓分毫不讓,和容胤互相凝視,道:“做了。”
容胤呼吸一窒。
所謂引路人,引的是冥路。
帝王尊貴,往生路上雖然神鬼不侵,卻也要走一段無光的幽冥道路。引路人,便是用來在那時候給帝王照明的。凶禮莊重,自皇帝晏駕當日起,引路人就要斷絕水糧,日日飽飲清油。內外俱淨後再浸入油缸,苦熬四十九日,浸得里外潤透後白蠟封裹,隨帝王梓宮一同入葬,拿來以身為燭燃一團火,為帝王引路。這個炮製法子極為痛苦,引路人若非自願,易成厲鬼,因此若有人願意引路,須得先登名,完成一套繁複儀式,在神鬼面前自證決心。
容胤凝視著泓,一時間只覺心肝俱碎。
這是他的愛人。他的另一半。他不求正果,卻只要作盞燈籠。
容胤千言萬語無法盡訴,只是微顫著雙唇,低聲道:“我的泓!”
自登基那日起,他的陵墓就開始修建了。極盡恢宏榮華,萬般堂皇錦繡。他們身份差若雲泥,泓如果想和自己同穴,這是……唯一的方式。
他陪他在人世白頭。然後願經千錘百鍊,忍那洗髓銷骨之苦,把自己做成燈籠,多陪他走一段。
他們走過冥路,就會分別。泓神魂寂滅,他則有神佛來接。依舊御輦扈從,前往極樂永生。
如果真的有幽冥,他將在大光明前,看著他的泓魂消魄散。
容胤霎時熱淚盈眶,又低聲叫道:“我的泓!”
泓抬起眼睛,微微笑了。
容胤斂下了滿腔淚意,輕聲道:“我不要你引路。我要你與我同葬。我要你好好活著,將來功高震主,權勢滔天。我要這全天下皆拜你為師。”
他指了指案几上的科舉考卷,道:“這些人,將來就是你的根基。等到了那時候,我就賜服,以家主身份,納你入皇族,與你共歸皇家陵墓。我要和你在一起,一起長生,一起轉世,到哪裡都在一起。”
泓怔怔想了半天,問:“會有那一天嗎?”
容胤答:“會的,一定會。我已經看到了。”
泓輕聲道:“那陛下要活得久一點,等著我。”
容胤道:“好。”
他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在黎明前款款相親,磨蹭著臉頰和脖頸,親密地緊貼在一起。
年輕皇帝第一次撬動世家體制的嘗試,就這樣一半成功一半失敗的結束了。他在位期間做了無數次這樣的嘗試,有時候成功,大部分失敗。他錙銖盡較,寸寸堅守,直等到滿朝拋撒的火種風來燎原,青澀的少年們成長起來,成為他座下最堅實的力量。他的理念終生未改,終於以一己之力,推動這個古老的王朝緩緩轉了方向,得見到天下大同。他在位期間一直未立後宮,引來朝野非議無數,可這不過是他帝王生涯眾多煩惱中最甜蜜的一種。他扶著泓穩紮穩打,陪著他摔跟頭也陪他勝利,和他吵架也和他恩愛,兩人心意互通,畢生再未相疑。
雲行之後來到底良心難安,向泓坦白了事情首尾。泓悚然而驚,終於明白了什麼叫逢事多想。他回宮向皇帝請罪,容胤一笑置之,卻又細細給他講解其中關竅。泓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鬥爭中迅速成長,到底磨練出一副玲瓏心腸。他和皇帝默契十足,在朝中有唱有和,明暗相應,終於把科舉扶持了起來。他主持兩闈,親點鼎甲,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經他關照,分流向九邦朝野。他得列三公輔國,果真成了九邦座師,被天下人記念。也果然片語成旨,權勢熏天。
雲行之兩個姐妹都和皇族聯姻,在朝中根基穩固。他自己入仕從政,作風凌厲,手段圓融,保住了雲氏百年富貴。他繼任家主後站到了泓的對立面,兩個人一輩子都在相爭相鬥,互相坑害,卻又偶爾私下約在酒樓,聊些風花雪月。
雲婉最終與太后母家聯姻,作起了大家主母。夫家人丁稀少,她卻福澤綿長,進門就開枝散葉,一輩子安穩順達,養育了十一個子女。世人皆羨其多福,傳為佳話。
展眉終身未嫁,留在了聚水閣。她搜亡求佚,校刻圖籍,拯救了無數古籍珍本。她為天下學子編纂書典,從開蒙識字到朝廷取士皆有涉及。她編校過的書籍被後世稱為眉本,成為學者著書立說的典範。泱泱歷史大浪淘沙,多少英雄豪傑湮滅了輝煌,消失了痕跡,唯她的姓名萬古流芳,使父親劉盈也不被遺忘。
陸德海在經略督事只呆了兩年,很快就得到更好機會,換到了樞密院。他眼亮手快,極善借勢,在世家中見fèng插針,遊刃有餘,廣為結交拉攏,終於打入皇城圈子。他姬妾成群,生養眾多,子又生孫,滿門隆盛,成為真真正正的世家大族。
這一日他和眾家主歡宴,席間就有人聊起舊事,說起科舉這一塊如今大熱,經手人個個高升,感嘆陸大人當年若留下搞科舉,現在怕也可以和輔國公比肩。
陸德海心中微酸,就哈哈一笑,剔著牙故作感慨,嘆道:“上頭沒人,難迎抽插啊。”
眾人皆知輔國公侍君,此時心照不宣,都曖昧地笑了起來。這幾位都是仕途上到頂了的,平日裡放浪形骸,道聽途說了不少艷事,這時就拿出來一一品鑑取樂。大家正得趣,突然一人拍桌子指著陸德海道:“非也非也!陸大人你上頭也是有人的,就是看你樂不樂意抽插了。”
此言語驚四座,大家就爭問根底,那人故作高深,道:“要放十幾年前,這話我不敢說。現在都過去了,說說無礙。咱們陸大人,當年那可真真正正是盛寵啊!”
陸德海哈哈大笑,問:“寵從何來啊。”
那人見大家都當兒戲,反倒較上了勁,認認真真道:“陸大人你記不記得,當年你察舉一品,是誰家引薦?”
他問得無禮,陸德海不由一怔。那引劵是皇帝親賜,多年來他一直引以為傲,珍之藏之,未曾示人,現下被人問起,倒是不好回答。
正遲疑間,那人哈哈一笑,道:“不好說了是不是?你不說我說,咱們陸大人的引劵,當年可是聖上拿一族的富貴換的!”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眾人忙問根底。
那人得了追捧很得意,便給大家細細講解。原來當年世家權大,聖上想提拔誰,也得走個迂迴。皇族本無引劵,皇帝便在朝中找了家根基淺薄的,刻意捧抬提拔,等那家成了一品,出的第一張引劵,便給了陸德海。此事辦得隱秘,朝中本無人知曉,他表妹嫁入那家十幾年,才知道點內情。眼下皇權一統,聖上行事不再受世家掣肘,這樁舊事也才漸漸透了出來。
他講完,又指著陸德海,感嘆道:“引劵也不是什麼重要東西,聖上本可隨便叫哪家送一張;你們道為何如此大費周折?只因當時朝中皆看出身,陸大人拿了誰家的引薦,難免受那家掣肘。聖上這才自己捧出一家,秘密出引,叫咱們陸大人到皇城來,自由自在不受人牽制。你們論論,這聖眷算不算濃厚?拿出來和輔國公也可以比一比啊!”
等他講完,陸德海已經呆了,怔怔道:“有……這等事!”
那人得意了,一點頭道:“千真萬確,決不欺瞞。當年聖上根基尚淺,為了叫你入朝,不知道費了多大功夫!這才叫聖眷隆重,千金相托啊!你們說說,陸大人算不算上頭有人?”
眾人立時轟然贊同,又開起玩笑,說和輔國公相比,他上面雖然有人,卻是懶迎抽插。
陸德海滿心震動,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在混水裡趟了半輩子,內幕一提,他就明白了這種提拔意味著什麼。
真真正正的天子股肱!
當年聖上勢單力薄,花這麼大力氣拎他入朝,是要栽培羽翼,以借騰雲之力。幾十年裡朝廷治灕江,開科舉,平北疆亂軍,又收西南十二州,件件都是輝煌大業,樣樣有人扛旗作急先鋒。他看著那些人藉此德高望重,留名青史,也曾羨慕聖眷隆重,暗嘆自己不如人。
他本可和那些人一樣,甚至和輔國公一樣,成為國家重器,立不世偉業!
幾十年裡風雨動盪,如今樁樁件件都到眼前。
“你若藏大賢能,就必有匡輔之時。”
那聲音莊嚴肅重,一遍遍再次響起。陸德海驀地戰慄,手上一抖,杯中美酒灑了一半。
當年他唱衰科舉,找關係調出了火坑。他一走,輔國公就頂了上去,沒幾年便做大,如今桃李滿天下,朝堂半數文武,見了他都得尊稱一聲座師。他悔之不迭,只得怪自己沒眼光。後來治水忙了兩年,事務繁瑣,過手全是薄名微利。他看著這日子不到頭,便又跳到了樞密院。在樞密院他有了點權力,眾世家都來逢迎。他便藉此廣為結交,娶了大族女兒,如願紮下根基。
他無限傷心地舔舐著皇帝的唇角,撬開緊咬的牙關,含著藥湯,一點一點給皇帝渡了進去。
陛下……我的陛下……泓陪你……一直陪著你……永遠陪著你……快點好起來吧……
他當夜餵了兩回藥,天亮時容胤發了一身的汗,體溫漸降。醫官說這是好轉的症狀,泓心尖劇顫,緊握著容胤的手,默默地求了他一萬遍。醫官加重了分量,白天又餵了幾回,晚上容胤再次發汗,把寢衣都浸濕了。泓突然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如此,陛下夜裡發汗,醒來便要喝水,還把他拉到了床上。這一回是真真正正要好了,他滿懷喜悅,忙餵了好多水下去。到了次日果然退燒,昏昏沉沉醒過來一回。醫官又換了方子滋補,接連三副藥劑下去,終於把容胤從鬼門關上拉了回來。
這一下泓如獲至寶,把容胤捧手心裡萬千溫存。容胤病里稀里糊塗,做了無數怪夢,一忽兒夢到自己和泓同去了沅江,一忽兒雲行之又來搶泓。自己在夢裡也不是個皇帝,無權無勢,急得直冒汗。等他真正清醒,見泓就在身邊,天下無人能搶走,不由銘感五內,萬般慶幸自己當了皇帝。他趁病提了好多無理要求,泓都一一答應,端茶倒水,照顧得無微不至,又給了無數的親吻寵愛。
虛弱暴躁的皇帝終於被安撫得溜光水滑,心滿意足,喝過藥就趴在泓身上,嬌氣的揉著眼睛。泓怕他掛憂,便輕聲把這幾日宮裡外朝諸般安排說給他聽,又告訴他太子監國等事。容胤聽到這個卻觸動了愁腸,想到先皇,先先皇一概短命,說不定自己也快到了時候,便嘆了口氣道:“是該預備了。太子要培養,也得給你安排個好出路。”
泓半抬起身子,鄭重其事的說:“陛下若大行,臣就做陛下的引路人。”
容胤心下一震,失聲道:“胡說!”
他說完立時起身,緊抓著泓的肩膀逼問:“你做了?做沒做?”
泓分毫不讓,和容胤互相凝視,道:“做了。”
容胤呼吸一窒。
所謂引路人,引的是冥路。
帝王尊貴,往生路上雖然神鬼不侵,卻也要走一段無光的幽冥道路。引路人,便是用來在那時候給帝王照明的。凶禮莊重,自皇帝晏駕當日起,引路人就要斷絕水糧,日日飽飲清油。內外俱淨後再浸入油缸,苦熬四十九日,浸得里外潤透後白蠟封裹,隨帝王梓宮一同入葬,拿來以身為燭燃一團火,為帝王引路。這個炮製法子極為痛苦,引路人若非自願,易成厲鬼,因此若有人願意引路,須得先登名,完成一套繁複儀式,在神鬼面前自證決心。
容胤凝視著泓,一時間只覺心肝俱碎。
這是他的愛人。他的另一半。他不求正果,卻只要作盞燈籠。
容胤千言萬語無法盡訴,只是微顫著雙唇,低聲道:“我的泓!”
自登基那日起,他的陵墓就開始修建了。極盡恢宏榮華,萬般堂皇錦繡。他們身份差若雲泥,泓如果想和自己同穴,這是……唯一的方式。
他陪他在人世白頭。然後願經千錘百鍊,忍那洗髓銷骨之苦,把自己做成燈籠,多陪他走一段。
他們走過冥路,就會分別。泓神魂寂滅,他則有神佛來接。依舊御輦扈從,前往極樂永生。
如果真的有幽冥,他將在大光明前,看著他的泓魂消魄散。
容胤霎時熱淚盈眶,又低聲叫道:“我的泓!”
泓抬起眼睛,微微笑了。
容胤斂下了滿腔淚意,輕聲道:“我不要你引路。我要你與我同葬。我要你好好活著,將來功高震主,權勢滔天。我要這全天下皆拜你為師。”
他指了指案几上的科舉考卷,道:“這些人,將來就是你的根基。等到了那時候,我就賜服,以家主身份,納你入皇族,與你共歸皇家陵墓。我要和你在一起,一起長生,一起轉世,到哪裡都在一起。”
泓怔怔想了半天,問:“會有那一天嗎?”
容胤答:“會的,一定會。我已經看到了。”
泓輕聲道:“那陛下要活得久一點,等著我。”
容胤道:“好。”
他們懷著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在黎明前款款相親,磨蹭著臉頰和脖頸,親密地緊貼在一起。
年輕皇帝第一次撬動世家體制的嘗試,就這樣一半成功一半失敗的結束了。他在位期間做了無數次這樣的嘗試,有時候成功,大部分失敗。他錙銖盡較,寸寸堅守,直等到滿朝拋撒的火種風來燎原,青澀的少年們成長起來,成為他座下最堅實的力量。他的理念終生未改,終於以一己之力,推動這個古老的王朝緩緩轉了方向,得見到天下大同。他在位期間一直未立後宮,引來朝野非議無數,可這不過是他帝王生涯眾多煩惱中最甜蜜的一種。他扶著泓穩紮穩打,陪著他摔跟頭也陪他勝利,和他吵架也和他恩愛,兩人心意互通,畢生再未相疑。
雲行之後來到底良心難安,向泓坦白了事情首尾。泓悚然而驚,終於明白了什麼叫逢事多想。他回宮向皇帝請罪,容胤一笑置之,卻又細細給他講解其中關竅。泓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鬥爭中迅速成長,到底磨練出一副玲瓏心腸。他和皇帝默契十足,在朝中有唱有和,明暗相應,終於把科舉扶持了起來。他主持兩闈,親點鼎甲,一批又一批的學子經他關照,分流向九邦朝野。他得列三公輔國,果真成了九邦座師,被天下人記念。也果然片語成旨,權勢熏天。
雲行之兩個姐妹都和皇族聯姻,在朝中根基穩固。他自己入仕從政,作風凌厲,手段圓融,保住了雲氏百年富貴。他繼任家主後站到了泓的對立面,兩個人一輩子都在相爭相鬥,互相坑害,卻又偶爾私下約在酒樓,聊些風花雪月。
雲婉最終與太后母家聯姻,作起了大家主母。夫家人丁稀少,她卻福澤綿長,進門就開枝散葉,一輩子安穩順達,養育了十一個子女。世人皆羨其多福,傳為佳話。
展眉終身未嫁,留在了聚水閣。她搜亡求佚,校刻圖籍,拯救了無數古籍珍本。她為天下學子編纂書典,從開蒙識字到朝廷取士皆有涉及。她編校過的書籍被後世稱為眉本,成為學者著書立說的典範。泱泱歷史大浪淘沙,多少英雄豪傑湮滅了輝煌,消失了痕跡,唯她的姓名萬古流芳,使父親劉盈也不被遺忘。
陸德海在經略督事只呆了兩年,很快就得到更好機會,換到了樞密院。他眼亮手快,極善借勢,在世家中見fèng插針,遊刃有餘,廣為結交拉攏,終於打入皇城圈子。他姬妾成群,生養眾多,子又生孫,滿門隆盛,成為真真正正的世家大族。
這一日他和眾家主歡宴,席間就有人聊起舊事,說起科舉這一塊如今大熱,經手人個個高升,感嘆陸大人當年若留下搞科舉,現在怕也可以和輔國公比肩。
陸德海心中微酸,就哈哈一笑,剔著牙故作感慨,嘆道:“上頭沒人,難迎抽插啊。”
眾人皆知輔國公侍君,此時心照不宣,都曖昧地笑了起來。這幾位都是仕途上到頂了的,平日裡放浪形骸,道聽途說了不少艷事,這時就拿出來一一品鑑取樂。大家正得趣,突然一人拍桌子指著陸德海道:“非也非也!陸大人你上頭也是有人的,就是看你樂不樂意抽插了。”
此言語驚四座,大家就爭問根底,那人故作高深,道:“要放十幾年前,這話我不敢說。現在都過去了,說說無礙。咱們陸大人,當年那可真真正正是盛寵啊!”
陸德海哈哈大笑,問:“寵從何來啊。”
那人見大家都當兒戲,反倒較上了勁,認認真真道:“陸大人你記不記得,當年你察舉一品,是誰家引薦?”
他問得無禮,陸德海不由一怔。那引劵是皇帝親賜,多年來他一直引以為傲,珍之藏之,未曾示人,現下被人問起,倒是不好回答。
正遲疑間,那人哈哈一笑,道:“不好說了是不是?你不說我說,咱們陸大人的引劵,當年可是聖上拿一族的富貴換的!”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眾人忙問根底。
那人得了追捧很得意,便給大家細細講解。原來當年世家權大,聖上想提拔誰,也得走個迂迴。皇族本無引劵,皇帝便在朝中找了家根基淺薄的,刻意捧抬提拔,等那家成了一品,出的第一張引劵,便給了陸德海。此事辦得隱秘,朝中本無人知曉,他表妹嫁入那家十幾年,才知道點內情。眼下皇權一統,聖上行事不再受世家掣肘,這樁舊事也才漸漸透了出來。
他講完,又指著陸德海,感嘆道:“引劵也不是什麼重要東西,聖上本可隨便叫哪家送一張;你們道為何如此大費周折?只因當時朝中皆看出身,陸大人拿了誰家的引薦,難免受那家掣肘。聖上這才自己捧出一家,秘密出引,叫咱們陸大人到皇城來,自由自在不受人牽制。你們論論,這聖眷算不算濃厚?拿出來和輔國公也可以比一比啊!”
等他講完,陸德海已經呆了,怔怔道:“有……這等事!”
那人得意了,一點頭道:“千真萬確,決不欺瞞。當年聖上根基尚淺,為了叫你入朝,不知道費了多大功夫!這才叫聖眷隆重,千金相托啊!你們說說,陸大人算不算上頭有人?”
眾人立時轟然贊同,又開起玩笑,說和輔國公相比,他上面雖然有人,卻是懶迎抽插。
陸德海滿心震動,再也說不出話來。
他在混水裡趟了半輩子,內幕一提,他就明白了這種提拔意味著什麼。
真真正正的天子股肱!
當年聖上勢單力薄,花這麼大力氣拎他入朝,是要栽培羽翼,以借騰雲之力。幾十年裡朝廷治灕江,開科舉,平北疆亂軍,又收西南十二州,件件都是輝煌大業,樣樣有人扛旗作急先鋒。他看著那些人藉此德高望重,留名青史,也曾羨慕聖眷隆重,暗嘆自己不如人。
他本可和那些人一樣,甚至和輔國公一樣,成為國家重器,立不世偉業!
幾十年裡風雨動盪,如今樁樁件件都到眼前。
“你若藏大賢能,就必有匡輔之時。”
那聲音莊嚴肅重,一遍遍再次響起。陸德海驀地戰慄,手上一抖,杯中美酒灑了一半。
當年他唱衰科舉,找關係調出了火坑。他一走,輔國公就頂了上去,沒幾年便做大,如今桃李滿天下,朝堂半數文武,見了他都得尊稱一聲座師。他悔之不迭,只得怪自己沒眼光。後來治水忙了兩年,事務繁瑣,過手全是薄名微利。他看著這日子不到頭,便又跳到了樞密院。在樞密院他有了點權力,眾世家都來逢迎。他便藉此廣為結交,娶了大族女兒,如願紮下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