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就這樣,仙女老師的名頭一炮打響了。
☆、三三 三年為期
陳宛開始了對整個年級大刀闊斧地改造,首先她聯繫了各科的任課老師,了解他們的長處和愛好,然後鼓勵他們指導孩子的課外小組,半個月內,高一年級就出現了大大小小四五十多個興趣小組,有報社、園藝、金工、生物、烹飪多種,每個老師都指導興趣小組,每個學生都在興趣小組之中,光是孩子自己辦手工報的小組就有兩三個,報紙的立場各不相同,關注的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幾家報紙之間還常常出現論戰,這種鍛鍊下來,到了高二,孩子們的氣質有了明顯的改變。
陳宛還在校園裡開闢了菜園,種植了葡萄架,她還告訴孩子們,只要人人都種下一棵樹,十年後整個城市就會綠樹如茵,今天栽種的月季,綻放之後就可以贈給母親,只有愛自己母親的人,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陳宛在教學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當數理化的老師發現陳宛精通理科,當史地政的老師發現陳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們才佩服陳宛的意志,原來她早就打算獻身給中學教育,所以讀博的時候找來了高中各科的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三年下來,她已經成為了一個高考通。陳宛的博學讓她指導各科的改革成為了可能。她找來英語老師,和她們一起探討,一個單詞要重複多少遍學生才能記住,如果十五遍可以做到,就絕不讓學生重複二十遍,她還和數學老師開會,探討一題多解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影響,她還……總之,教學在她的影響下成為了一種科學的藝術,每一個步驟都有實驗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唯有閱讀閱讀再閱讀。陳宛在每一個班都辦起了圖書角,鼓勵學生捐書,又拉來社會贊助,很快她的高中年級圖書室也辦了起來,不僅有最新的報刊雜誌,也有砥礪人心的世界名著、引人入勝的武俠言情、波瀾壯闊的科幻,孩子們談論的話題也從微博熱搜轉為了林語堂、譚恩美、劉慈欣,女孩子體悟安娜卡列琳娜的美,男孩子也在日記本中寫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轉眼三年過去,陳宛收穫了累累碩果,不僅高考上線人數突破了記錄,而且還有學生在各種競賽中獲獎,二中有史以來第一次超越一中。
“給我們帶來奇蹟的,就是仙女呀!”
孩子們圍繞著她,她感到一種特別的幸福。
她還記得上一世她來到二中的情形,那時候她剛流過一次產,段裴夜不歸宿,她每天鬱鬱寡歡,有孩子心疼她的心事,送了她一朵向日葵,說“希望陳老師每天的笑容就好像大大的太陽”。她離開二中的時候,那是一場慘敗,但是孩子們卻為她做了精美的手工、親手做了巧克力鮮花、以及無數張寫著留戀不舍的紙條,這些孩子成績很差,但是他們比任何人都懂得感情。
她對二中的改造被認為是卓有成效的,很快被總結成方法進行推廣,她也成了該市的教育明星,拿獎拿到手軟。她在二中的職位變成了教務主任,對所有年級負責,雖然很累,但是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孩子,就是她的初心。
“你真的打算一直呆在中學嗎?你可是TOP2的博士。”黃染打電話問她。
彼時黃染已經和鍾志遠結婚,並且孕育了兩個孩子,他們兩的感情非常好,工作也收入可觀,兩人都知道沒有考研小組就沒有他們的美好生活,所以一直和陳宛保持著聯繫。
陳宛淡淡笑著:“呆在中學,可以影響那些孩子的一生。”
“那要不你調到北城去吧?那邊教育質量很高,你去了也不辜負自己的才華。”
“二中的孩子更需要我。”
陳宛沒有多做解釋,她知道自己的選擇在很多人看來是愚蠢的,但是她不會忘記上一世,自己是看著孩子們的貼心小紙條,才度過了一個個難眠的夜晚。上一世,她只在二中呆了兩年,卻深深地喜歡上了孩子,也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她沒有把那群孩子送入高考,而且她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讓這些孩子擺脫成為墊腳石的命運。
而這一世,她用知識完善了自己,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這大概就是自己重生的意義了吧?至少,她身邊的人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
日子如流水不可復返,當她看到十歲的李茹的時候,她才意識到畢業已經十年了。李茹的髮辮被精心地打理過,不像她印象中的乾瘦,臉上兩個酒窩,展示著她的幸福。錢麗娜有些發福了,她臉上堆著笑容,高聲道:“陳校長,還是你有本事!”
陳宛成為二中的副校長,只花了十年。陳宛對錢麗娜拙劣的恭維沒有任何感觸,她已經洞悉了她的意圖,錢麗娜是想把未滿十二歲的李茹送到二中的初中來讀書。
“別看她年紀小,但是她可聰明著呢!絕對不會跟不上班,她現在的老師都說教不了她,所以我才想求求你。”錢麗娜笑著,“她還會背圓周率呢。”說完她拍了拍李茹的腦袋,“快背啊!”
一連串數字從李茹的紅唇里吐了出來,陳宛打斷她,笑道:“我能和你單獨聊聊嗎?”
“李茹,你需要別人救救你嗎?”
陳宛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除了她自己,誰也不能了解她的邏輯所在,但是這句話她不得不問,陳宛想知道,她的重生是否真的救了這個孩子。
☆、三三 三年為期
陳宛開始了對整個年級大刀闊斧地改造,首先她聯繫了各科的任課老師,了解他們的長處和愛好,然後鼓勵他們指導孩子的課外小組,半個月內,高一年級就出現了大大小小四五十多個興趣小組,有報社、園藝、金工、生物、烹飪多種,每個老師都指導興趣小組,每個學生都在興趣小組之中,光是孩子自己辦手工報的小組就有兩三個,報紙的立場各不相同,關注的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幾家報紙之間還常常出現論戰,這種鍛鍊下來,到了高二,孩子們的氣質有了明顯的改變。
陳宛還在校園裡開闢了菜園,種植了葡萄架,她還告訴孩子們,只要人人都種下一棵樹,十年後整個城市就會綠樹如茵,今天栽種的月季,綻放之後就可以贈給母親,只有愛自己母親的人,才能體會到這個世界的美好。
陳宛在教學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當數理化的老師發現陳宛精通理科,當史地政的老師發現陳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們才佩服陳宛的意志,原來她早就打算獻身給中學教育,所以讀博的時候找來了高中各科的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三年下來,她已經成為了一個高考通。陳宛的博學讓她指導各科的改革成為了可能。她找來英語老師,和她們一起探討,一個單詞要重複多少遍學生才能記住,如果十五遍可以做到,就絕不讓學生重複二十遍,她還和數學老師開會,探討一題多解對學生理解能力的影響,她還……總之,教學在她的影響下成為了一種科學的藝術,每一個步驟都有實驗的基礎。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讓孩子變聰明的方法唯有閱讀閱讀再閱讀。陳宛在每一個班都辦起了圖書角,鼓勵學生捐書,又拉來社會贊助,很快她的高中年級圖書室也辦了起來,不僅有最新的報刊雜誌,也有砥礪人心的世界名著、引人入勝的武俠言情、波瀾壯闊的科幻,孩子們談論的話題也從微博熱搜轉為了林語堂、譚恩美、劉慈欣,女孩子體悟安娜卡列琳娜的美,男孩子也在日記本中寫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轉眼三年過去,陳宛收穫了累累碩果,不僅高考上線人數突破了記錄,而且還有學生在各種競賽中獲獎,二中有史以來第一次超越一中。
“給我們帶來奇蹟的,就是仙女呀!”
孩子們圍繞著她,她感到一種特別的幸福。
她還記得上一世她來到二中的情形,那時候她剛流過一次產,段裴夜不歸宿,她每天鬱鬱寡歡,有孩子心疼她的心事,送了她一朵向日葵,說“希望陳老師每天的笑容就好像大大的太陽”。她離開二中的時候,那是一場慘敗,但是孩子們卻為她做了精美的手工、親手做了巧克力鮮花、以及無數張寫著留戀不舍的紙條,這些孩子成績很差,但是他們比任何人都懂得感情。
她對二中的改造被認為是卓有成效的,很快被總結成方法進行推廣,她也成了該市的教育明星,拿獎拿到手軟。她在二中的職位變成了教務主任,對所有年級負責,雖然很累,但是能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孩子,就是她的初心。
“你真的打算一直呆在中學嗎?你可是TOP2的博士。”黃染打電話問她。
彼時黃染已經和鍾志遠結婚,並且孕育了兩個孩子,他們兩的感情非常好,工作也收入可觀,兩人都知道沒有考研小組就沒有他們的美好生活,所以一直和陳宛保持著聯繫。
陳宛淡淡笑著:“呆在中學,可以影響那些孩子的一生。”
“那要不你調到北城去吧?那邊教育質量很高,你去了也不辜負自己的才華。”
“二中的孩子更需要我。”
陳宛沒有多做解釋,她知道自己的選擇在很多人看來是愚蠢的,但是她不會忘記上一世,自己是看著孩子們的貼心小紙條,才度過了一個個難眠的夜晚。上一世,她只在二中呆了兩年,卻深深地喜歡上了孩子,也留下了一個最大的遺憾,那就是她沒有把那群孩子送入高考,而且她也沒有足夠的能力讓這些孩子擺脫成為墊腳石的命運。
而這一世,她用知識完善了自己,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中去,這大概就是自己重生的意義了吧?至少,她身邊的人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著。
日子如流水不可復返,當她看到十歲的李茹的時候,她才意識到畢業已經十年了。李茹的髮辮被精心地打理過,不像她印象中的乾瘦,臉上兩個酒窩,展示著她的幸福。錢麗娜有些發福了,她臉上堆著笑容,高聲道:“陳校長,還是你有本事!”
陳宛成為二中的副校長,只花了十年。陳宛對錢麗娜拙劣的恭維沒有任何感觸,她已經洞悉了她的意圖,錢麗娜是想把未滿十二歲的李茹送到二中的初中來讀書。
“別看她年紀小,但是她可聰明著呢!絕對不會跟不上班,她現在的老師都說教不了她,所以我才想求求你。”錢麗娜笑著,“她還會背圓周率呢。”說完她拍了拍李茹的腦袋,“快背啊!”
一連串數字從李茹的紅唇里吐了出來,陳宛打斷她,笑道:“我能和你單獨聊聊嗎?”
“李茹,你需要別人救救你嗎?”
陳宛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除了她自己,誰也不能了解她的邏輯所在,但是這句話她不得不問,陳宛想知道,她的重生是否真的救了這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