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他嘆口氣搖了搖頭,將灰掃落在一個盒子裡,那小盒子裡已經積了新新舊舊的一層灰。等到這個小盒子被積滿,他就該好好算一算帳,兩個都要算。不過,如果在這個小盒子裡的灰積滿之前,那兩個知道適可而止,那麼先前的投機取巧陽奉陰違,就能一筆勾銷。
全看她們是否能懸崖勒馬,梅道長就靜靜看著。
“娘,咱們今天去哪個樂坊?還是去斛珠館和斛珠姐姐一起玩遊戲?不然去西市,上次那兩個駝隊不是說會帶更多有趣的東西來嗎?還有波斯商隊應該也回來了,咱們去找那幾個會跳飛天舞的波斯姐姐吧!”
小寶元興致勃勃的詢問娘親,絲毫沒有察覺親爹的虎視眈眈。
武禎剛想回答,路邊一騎飛馬停在他們身邊。
“禎姐,正想找你呢!”馬上的趙郎君說。
武禎:“怎麼了?”
趙郎君:“快去看看梅四吧,他這回是真要剃度出家了!”
一聽這剃度二字,武禎就猜到發生了什麼,頓感牙疼,“他現在在哪呢?”
趙郎君:“在沉香寺。”
武禎攏了攏懷裡的兒子,“你小堂叔又鬧事兒,咱們先去看他,再去看波斯姐姐。”
小寶元:“行吧,那咱們快點去。”
娘倆達成共識,武禎抱著兒子騎馬來到沉香寺,見了迎客的小沙彌就問:“有沒有一個長得不錯的傻郎君過來要在你們寺里剃度出家的?”
小沙彌被她的表情嚇到了,老老實實回答:“有啊,有一個……”
武禎:“那你們給他剃了沒?”
小沙彌趕緊搖頭,武禎扼腕,十分可惜道:“你們怎麼不乾脆給那小子剃了!”
“唉,這可不行的!”小沙彌嚴肅道:“那郎君又沒拿出官府發放的度牒,我們可是正規的寺廟,怎麼能隨隨便便給人剃度!”
武禎點點頭,拍拍他的肩,越過他往內走。
等她找到梅四那傢伙,卻見他在沉香寺後用來招待旅客的到雲堂,和一個年輕郎君相談甚歡。
“這是我畫的花妖,你看過白蛇郎的《妖鬼札記》嗎?裡面就有寫到花妖,諸花妖都有描述,你看這個,茶花妖,我覺得茶花當屬白為好。”
聽梅四這麼說,那本來在喝茶的年輕郎君放下茶杯道:“不,當然是紅茶花最好。”
武禎認出來這年輕郎君是誰了,他名叫裴靜玄,是從前皇后給女兒沅真公主看好的駙馬人選,不過後來因為沅真公主拒絕,這個年輕狀元郎也不怕死的當著皇后的面拒絕了這樁婚事,所以作罷。
武禎也是因此,才對這人有了些印象。敢那麼直截了當的拒絕皇后,放棄公主,這小子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聽說他從前家貧,又沒有什麼其他親人,來到長安後就一直借住在這個寺廟裡,不知為何直到現在當了官還沒有搬出去另找宅子。
聽著屋內兩人為了白茶紅茶爭論起來,武禎多瞄了一眼客室前長著的那株繁茂紅山茶,紅山茶被她看的葉子抖了抖,武禎這才輕聲笑道:“怕什麼,你在這裡這麼多年了,又沒幹什麼壞事,我難不成還會拔了你不成。”
完了她又感嘆,“一個愛白山茶,一個愛紅山茶,也是緣分。”
小寶元奇怪:“娘,你在跟誰說話?”
武禎:“娘在自言自語。”
說完,她就進了屋內。
“梅四。”
梅四一聽到她的聲音,立即變成了一條苦瓜,放下手中的畫冊書籍。
“禎姐,你怎麼來了。”
一盞茶的功夫後,梅四跟在武禎身後乖乖的出了沉香寺的山門。
“我回去就給你送一份度牒,你下次要出家記得帶上,不然人家不給你剃度。”武禎似笑非笑的說。
梅四:“禎姐,你就別挖苦我了,你知道我就是說說而已,又不會真剃,剃了再長出來要好久的,我被柳御史打出門,已經很慘了。”
武禎笑出聲,“被打出來三次了,你還要去柳家提親?”
梅四說起這個就神色激昂堅定:“當然要去!從發現柳家娘子就是白蛇郎之後,我就決定一定要娶她!”
武禎挪揄:“怎麼,你不怕蛇了?”
梅四撓頭,“其實,我在家裡養了一條蛇,每天逼著自己摸一下,熟悉了以後就好了。”
武禎忍笑,覺得小蛇要是知道了,可能會更生氣,說不定直接半夜就去他家把他養的那條蛇揣回去燉了吃了。
“行,那你繼續努力吧。”武禎也不多說,只最後叮囑了一句:“你下次再說要出家,我可不管你。”
梅四臉一紅,保證:“不會的!”想想又苦著臉添了句“只要柳御史不要再把我打出門。”
解決了這事,武禎繼續帶兒子去看金髮碧眼的波斯小姐姐,小寶元瞅瞅離去的小堂叔,問:“小堂叔什麼時候能娶到他喜歡的人啊?”
武禎愛憐的摸著兒子腦袋,“說不定等以後你都娶了夫人,他還娶不到呢。”
小寶元:“聽上去好可憐。”
武禎:“所以下次帶你去和小蛇玩,你給他說點好話。”
小寶元:“這是不可以的,什麼事都只能靠自己,爹說的。”
武禎毫無負擔的改口:“行吧,你爹說得都對,那就不說了。”
母子二人說著話,往西市去。路邊的海棠花開得好,不時有花瓣落在兩人的身上。小寶元抬頭看著娘親笑盈盈的臉,還有那紅霞一樣的海棠花,感覺腦門一涼。
武禎低頭,吹落了兒子腦門上的一片粉色花瓣。
“今年的花朝節又快到了,你爹說他第一次見我就是在花朝節……”武禎忽然想起什麼,攛掇起兒子:“你下回問問你爹,在哪看到的我。”
小寶元噘嘴給了親娘一個拒絕的眼神。
“你要是問出來了,娘帶你去看馬球賽。”
“好,不許騙我!”
再次達成共識的母子兩露出一個相似的笑容,身影消失在長街盡頭。
遠處玉帶池邊又是一年花樹滿蓋,畫舫小舟首尾相連,載滿了賞花的人,各坊市熙熙攘攘熱鬧無比,車馬行人絡繹不絕,酒肆酒旗招展,還有不息的樂聲遍響整個長安。
認真工作的梅郎君不知道,他夫人和兒子正一邊看著金髮美人跳舞,一邊合計著要從他嘴裡套話。
(正文完)
全看她們是否能懸崖勒馬,梅道長就靜靜看著。
“娘,咱們今天去哪個樂坊?還是去斛珠館和斛珠姐姐一起玩遊戲?不然去西市,上次那兩個駝隊不是說會帶更多有趣的東西來嗎?還有波斯商隊應該也回來了,咱們去找那幾個會跳飛天舞的波斯姐姐吧!”
小寶元興致勃勃的詢問娘親,絲毫沒有察覺親爹的虎視眈眈。
武禎剛想回答,路邊一騎飛馬停在他們身邊。
“禎姐,正想找你呢!”馬上的趙郎君說。
武禎:“怎麼了?”
趙郎君:“快去看看梅四吧,他這回是真要剃度出家了!”
一聽這剃度二字,武禎就猜到發生了什麼,頓感牙疼,“他現在在哪呢?”
趙郎君:“在沉香寺。”
武禎攏了攏懷裡的兒子,“你小堂叔又鬧事兒,咱們先去看他,再去看波斯姐姐。”
小寶元:“行吧,那咱們快點去。”
娘倆達成共識,武禎抱著兒子騎馬來到沉香寺,見了迎客的小沙彌就問:“有沒有一個長得不錯的傻郎君過來要在你們寺里剃度出家的?”
小沙彌被她的表情嚇到了,老老實實回答:“有啊,有一個……”
武禎:“那你們給他剃了沒?”
小沙彌趕緊搖頭,武禎扼腕,十分可惜道:“你們怎麼不乾脆給那小子剃了!”
“唉,這可不行的!”小沙彌嚴肅道:“那郎君又沒拿出官府發放的度牒,我們可是正規的寺廟,怎麼能隨隨便便給人剃度!”
武禎點點頭,拍拍他的肩,越過他往內走。
等她找到梅四那傢伙,卻見他在沉香寺後用來招待旅客的到雲堂,和一個年輕郎君相談甚歡。
“這是我畫的花妖,你看過白蛇郎的《妖鬼札記》嗎?裡面就有寫到花妖,諸花妖都有描述,你看這個,茶花妖,我覺得茶花當屬白為好。”
聽梅四這麼說,那本來在喝茶的年輕郎君放下茶杯道:“不,當然是紅茶花最好。”
武禎認出來這年輕郎君是誰了,他名叫裴靜玄,是從前皇后給女兒沅真公主看好的駙馬人選,不過後來因為沅真公主拒絕,這個年輕狀元郎也不怕死的當著皇后的面拒絕了這樁婚事,所以作罷。
武禎也是因此,才對這人有了些印象。敢那麼直截了當的拒絕皇后,放棄公主,這小子也不是什麼簡單人物。聽說他從前家貧,又沒有什麼其他親人,來到長安後就一直借住在這個寺廟裡,不知為何直到現在當了官還沒有搬出去另找宅子。
聽著屋內兩人為了白茶紅茶爭論起來,武禎多瞄了一眼客室前長著的那株繁茂紅山茶,紅山茶被她看的葉子抖了抖,武禎這才輕聲笑道:“怕什麼,你在這裡這麼多年了,又沒幹什麼壞事,我難不成還會拔了你不成。”
完了她又感嘆,“一個愛白山茶,一個愛紅山茶,也是緣分。”
小寶元奇怪:“娘,你在跟誰說話?”
武禎:“娘在自言自語。”
說完,她就進了屋內。
“梅四。”
梅四一聽到她的聲音,立即變成了一條苦瓜,放下手中的畫冊書籍。
“禎姐,你怎麼來了。”
一盞茶的功夫後,梅四跟在武禎身後乖乖的出了沉香寺的山門。
“我回去就給你送一份度牒,你下次要出家記得帶上,不然人家不給你剃度。”武禎似笑非笑的說。
梅四:“禎姐,你就別挖苦我了,你知道我就是說說而已,又不會真剃,剃了再長出來要好久的,我被柳御史打出門,已經很慘了。”
武禎笑出聲,“被打出來三次了,你還要去柳家提親?”
梅四說起這個就神色激昂堅定:“當然要去!從發現柳家娘子就是白蛇郎之後,我就決定一定要娶她!”
武禎挪揄:“怎麼,你不怕蛇了?”
梅四撓頭,“其實,我在家裡養了一條蛇,每天逼著自己摸一下,熟悉了以後就好了。”
武禎忍笑,覺得小蛇要是知道了,可能會更生氣,說不定直接半夜就去他家把他養的那條蛇揣回去燉了吃了。
“行,那你繼續努力吧。”武禎也不多說,只最後叮囑了一句:“你下次再說要出家,我可不管你。”
梅四臉一紅,保證:“不會的!”想想又苦著臉添了句“只要柳御史不要再把我打出門。”
解決了這事,武禎繼續帶兒子去看金髮碧眼的波斯小姐姐,小寶元瞅瞅離去的小堂叔,問:“小堂叔什麼時候能娶到他喜歡的人啊?”
武禎愛憐的摸著兒子腦袋,“說不定等以後你都娶了夫人,他還娶不到呢。”
小寶元:“聽上去好可憐。”
武禎:“所以下次帶你去和小蛇玩,你給他說點好話。”
小寶元:“這是不可以的,什麼事都只能靠自己,爹說的。”
武禎毫無負擔的改口:“行吧,你爹說得都對,那就不說了。”
母子二人說著話,往西市去。路邊的海棠花開得好,不時有花瓣落在兩人的身上。小寶元抬頭看著娘親笑盈盈的臉,還有那紅霞一樣的海棠花,感覺腦門一涼。
武禎低頭,吹落了兒子腦門上的一片粉色花瓣。
“今年的花朝節又快到了,你爹說他第一次見我就是在花朝節……”武禎忽然想起什麼,攛掇起兒子:“你下回問問你爹,在哪看到的我。”
小寶元噘嘴給了親娘一個拒絕的眼神。
“你要是問出來了,娘帶你去看馬球賽。”
“好,不許騙我!”
再次達成共識的母子兩露出一個相似的笑容,身影消失在長街盡頭。
遠處玉帶池邊又是一年花樹滿蓋,畫舫小舟首尾相連,載滿了賞花的人,各坊市熙熙攘攘熱鬧無比,車馬行人絡繹不絕,酒肆酒旗招展,還有不息的樂聲遍響整個長安。
認真工作的梅郎君不知道,他夫人和兒子正一邊看著金髮美人跳舞,一邊合計著要從他嘴裡套話。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