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娃娃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來:“謝謝容家姐姐!”

  自此,容月的住所多了一個小童,可愛得緊,可總也沒人敢多說什麼--聽聞容月一直住在此處,前朝便是如此,不知活過了多少歲月的姑娘連皺紋都不見分毫,如今這小童更不只是從何出冒出。

  容月倒也不打算一直將相思留著,待長孫懿與王聆歌百年後歸了本位,她便將相思送走,那二位的糾葛解開與否也與她無關,從前的情分更是不必記下。

  旁的仙人度過劫難,尚可回歸來處,她卻還要繼續在這深宮之中蹉跎時光,無人敢犯,卻也無人敢近。

  沒有原諒,也不會有人為她引路,接她回家。

  作者有話要說:  嗯,長孫懿跟王聆歌原本是好友,就是中間有點誤會,這次是下凡歷劫的,順帶冰釋前嫌。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辛苦了~

  ☆、蕭止裴懷笙篇

  嶺南小院,白髮老人坐在躺椅上,只看著小院的門口,身邊立著的青年總忍不住勸他:“舅舅,天冷,您回屋吧。”

  老人抬頭看過青年一眼,又重新看著門檐:“你回去吧,我自個兒心裡有數,也叫你母親不必擔憂我,媳婦臨盆,你不在身邊也總不是個事。”

  青年喉頭一哽,想起了當年老人講過的,他出生的時候,母親疼了大半夜,愣是沒掉出一滴眼淚,母親的淚,都在當初聽聞父親噩耗的時候落光了。

  他沒動靜,老人也不管他,只在他兀自教導:“即選了這條路,便好好走著,天下安穩,百姓也才有著落。”

  “你也不必勸我,她說過,飛雪盈門之日,便是她歸來之時。我得等她回來。”

  青年心裡無由來地一酸,想起的是母親說過的老人的當年,說過的那位絕代風華的女子,也想起了穿街走巷時無意聽見的高牆內傳出來的戲詞,曾經的故事,都叫人編做了戲本,當初權傾一時的定國長公主裴懷笙,背走了所有的罵名——如今這位定國長公主已與常人無異,那位卻再也擺不脫

  連帶眼前的老人,也被一句“才華橫溢,奈何愚忠”定了一切。

  如今嶺南蕭家已經不再是嶺南蕭家,天降明主,蕭氏族人入世,唯獨這大逆不道的一位,被除去了名姓。

  那帝王也曾請過他,可他固執地不願出山,說什麼“蕭氏兒女此生只事一朝君”,可他的前半生,分明連事君的機會都不曾有過,他的忠誠,最終只被判作愚忠。

  卻無人知曉,而今朝中的能臣之一,卻是他手把手教出來,送入了這朝堂,他希望妹妹的孩子,能代替他父母看一場太平盛世。

  公平麼?不知。

  甘願麼?甘願。

  青年忍了忍,終究還是問出了口:“舅舅……殿下是個什麼樣的人?”

  當初他問過母親,舅舅是個什麼樣的人,母親說出的話,與那些戲文里的評價一般無二:“愚忠。”

  而今,他看見老人極淺地笑了笑,說出的還是帶了那兩個熟悉又刺耳的字:“她啊,愚忠。”

  明知天下人不會感激她,卻還是要背負叛國之名,從那城牆之上,一躍而下,可不是愚忠?

  ……

  驟然一個白點飄過,看不真切,青年未能回過神,老人卻愣愣地看向了門口。

  未能紛紛揚揚,不比當初見過的鵝毛大雪,可那星星點點,不是雨,也不是冰雹——那分明是雪。

  蕭止怔然看著門口,也不知是不是幻覺,熟悉不過的身影,面容仍停留在了離開之時,年輕,鮮活,漂亮得緊。

  姑娘站在雪中,朝他微微笑:“我回來了。”

  ——阿止,待到飛雪盈門之日,便是懷笙歸來之時。

  ……

  嶺南的上一場雪,是百年以前,百年難得一遇,而今,依舊沒能給地面鋪上薄薄的一層。

  雪中,有人故去,也有人迎來新生,青年站在院中,聽著屋中的啼哭,與母親講述了這件事,聽的人不過微微點頭,生死,平淡無奇。

  那一年,他有了一兒一女,一名聽雪,一名知春。

  聽雪,知春。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篇可以說是我的私心了,原本沈源的故事是單獨的一篇,可如今也真的寫不了了,就把結局放出來。

  感謝看到這裡的你,辛苦了,真的辛苦了。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