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段文鴦仿佛察覺他心頭所感,竟還反過來安慰他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沈道長也不必太傷懷了,其實當日郁藹從我師弟那裡拿了相見歡給你下毒時,譚元春也沒少從中煽風點火,我不敢說郁藹是因為他才下定決心暗害於你的,但挑撥離間的話說多了,總歸是有些作用的罷。”
沈嶠:“你有何證據?”
段文鴦笑道:“自然沒有,昆邪與郁藹已死,難道我還能去地府將他們找來對質不成?這話不過是當日我從我師弟口中得知,是真是假,沈道長自己去問譚元春好了!”
說罷他抽身撤手,口中唿哨一聲,那幾名突厥高手似是得了命令,緊隨其後,幾人很快朝著來時的方向離開。
段文鴦頭也不回,聲音遙遙傳來:“方才上山時,玄都山弟子死了兩個,都是合歡宗的人殺的,我可沒有殺人,只傷了他們而已,沈道長去看傷口便知,可別把帳算在我段某頭上!”
蕭瑟大怒:“無恥之徒!”
來是一起來的,走卻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最可惡的是,對方臨走還要坑他們一把。
桑景行和白茸都走了個乾淨,現在連段文鴦也帶人離開,剩下的合歡宗弟子如何還有戰意,紛紛心神渙散,被玄都山眾人窺准破綻,殺了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最後合歡宗在場十三人,只有蕭瑟與其餘兩人倉皇逃離,剩下十個人,都被心頭憤怒的玄都山眾人當場留下性命。
孔增一瘸一拐走過來,向沈嶠請罪:“孔增無能,未能留下段文鴦。”
沈嶠的目光掃過其他人,許多人也都面露愧色尷尬,有的不敢與他對視,紛紛移開視線,低下頭。
沈嶠很明白,這些人之所以露出這樣的神色,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能留下段文鴦和蕭瑟等人的性命,更是因為他們當初在沈嶠落難的時候,沒有主動盡力去支持他,而選擇了站在郁藹一邊。
如今時過境遷,塵埃落定,許多人自然也明白,郁藹所謂與突厥人合作,帶領玄都山重新入世,重新占據天下第一道門的位置,都是鏡中花水中月,起點錯了,基石不穩,從那以後自然一步步走向深淵。
然而誰又能想到,當日不信佛道的宇文邕,會盛年bào病而亡?誰會想到,qiáng盛一時的齊國會被周國吞併,但宇文邕的繼任者宇文贇,不僅沒能將父親的基業發揚光大,反倒使得江山在自己手中拱手讓人,北方改朝換代,而沈嶠卻因扶助新朝有功,而被封為通微元妙真人,連帶玄都山乃至道門,也因此在隋朝有了一席之地,從今往後道統傳承,代代不滅。
隋朝一反周齊時期對突厥的弱勢,直接與突厥交惡,雙方關係劍拔弩張,郁藹想要藉助突厥之勢實現玄都山崛起的願望,最終也沒能視線,世事多變,這些當初誰又能夠料到?
正因為想不到,所以許多人心中有愧,不敢面對沈嶠,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其實本性並不壞。
沈嶠自然也知道,當初郁藹能夠順利接任掌教,其中不乏幾位長老的支持,連帶這山上大多數弟子,也都覺得郁藹更適合當這個掌教,若要追究起來,恐怕只能將這些人都逐出師門,那對玄都山的影響太大了,人至察則無徒,有些事qíng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話,就不宜過分較真。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沈嶠雖然經歷過許多坎坷,但他對這些舊日同門或晚輩,心中並無太多怨恨,也沒有什麼報復或揚眉吐氣的想法。
當年他從師尊手中接過玄都山掌教之位,卻沒能守住,本身就是他的失職,不自省卻反倒將罪責歸咎在別人身上,這不是沈嶠的作風。
所以他對孔增道:“當日郁藹下毒害我,此事自然門規難容,但如今他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這些事qíng就不追究了,我自會帶他的屍首在歷代祖師牌位面前請罪。”
說及此,沈嶠話鋒一轉,“不過從今往後,我希望玄都山上下,能夠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若再有勾結外人,一律按照師門戒律來處置,任何人不得輕饒。”
他早已今非昔比,這番話中不乏森森寒意,氣勢冷然,眾人心頭震懾,忙恭聲應是。
至此,也無須重新辦什麼繼任大典,自然而然,眾人已經默認了沈嶠的掌教身份。
三清殿外一片láng藉,許多人開始收拾殘局,沈嶠叫孔增帶了人一路下山,去找那些原本應該在山下值守的弟子,有受傷的就療傷,被殺了的就安置屍體,擇日下葬。
他原本就是掌教,這些事qíng做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有條不紊。
就在這時,邊沿梅回來了:“譚元春已經捉住了,劉長老將他送至你們關人的刑堂,等候你去發落。”
沈嶠看見他身上血跡斑斑,口角也溢出鮮血,忙問:“你受傷了?”
邊沿梅擺擺手:“不妨事,劉長老傷得比我更重。”
他沒好意思承認自己身為晏無師的弟子,卻連個譚元春都沒拿下。
沈嶠拿出傷藥:“我的內功與你路子相反,不好為你運功療傷。”
邊沿梅接過來道謝一聲,又笑道:“無妨,傷勢不重,運功幾日便可痊癒,你還是去看看譚元春罷,我猜你有不好話要問他。”
沈嶠的確有不少話想問,但當他一步步走進刑堂,由遠及近,看見被綁在柱子上,形容láng狽的譚元春時,卻忽然覺得什麼也不必問了。
反是譚元春面色冷漠,見他進來之後一言不發,不由冷笑一聲:“看見我如今下場,你想必很是快慰?”
沈嶠靜默半晌,對旁邊負責看守的玄都山弟子道:“給他解綁,再搬個座墊來。”
弟子有點惶惑:“掌教……?”
沈嶠:“無妨,有我在,不會有事。”
左右弟子上前,依言將人解綁,又搬來座墊安放。
沈嶠將他們揮退,與譚元春相對而坐。
譚元春原本打定主意絕不開口,誰知等了許久,卻等不到對方隻言片語,反倒有些焦躁起來:“你到底要與我說什麼,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痛快些罷!”
沈嶠:“我不知道說什麼。”
譚元春:“成王敗寇,何必假作慈悲?”
沈嶠不為所動,平靜道:“大師兄,你我師兄弟數十載,打從我進師門起,每當師尊不在身邊,就是你帶著我,我們之間相處的時日,比郁藹袁瑛他們任何一個人還要長,我自以為很了解你,可結果並不是,但你對我,應該是很了解的,我是不是假作慈悲,你也應該清楚,又何必想要故意激怒我呢?”
兩人四目相對,譚元春很輕易就望入對方眼底。
黝黑明澈,仿佛一眼就能看透,像從前一樣,從未改變過。
他時刻準備豎起來的毛刺一絲絲褪去,少了冷漠與桀驁的神色,最後僅僅剩下一潭死水。
譚元春閉了閉眼:“你準備如何處置我?殺了我給郁藹償命嗎?”
沈嶠:“段文鴦臨走前曾對我說,當日你曾在郁藹耳邊以言語挑唆,最終促使他對我下毒。”
譚元春:“不錯。”
對方乾脆的承認,讓沈嶠放在膝上的手微微一顫。
譚元春的眼睛沒有漏過這個細節,他嘴角揚起嘲諷弧度:“難不成時至今日,在你心中還對我這個大師兄有所期待?我聽說你在外頭吃了不少苦,一個武功全廢的瞎子會遇到什麼事qíng,我幾乎能想像得到,不過你不僅能熬過來,武功還得以恢復,這卻是我沒有料到的。恭喜你,阿嶠,師尊曾經說過,武功一道,不外乎循序漸進,但有一種qíng況例外,便是破而後立,得到機緣,心境武道都得以突飛猛進,不在常例,想必你已經領悟到了師尊所說的這一層,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含笑瞑目了。”
沈嶠:“為什麼?”
譚元春知道他問的是上一句:“沒有為什麼,打從師尊將掌教之位交給你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很不痛快,郁藹的事qíng不過剛好是一個契機,我不必自己動手,只需要順水推舟,何樂而不為呢?你看,就連郁藹也沒發現我是故意挑動他心底對你的不滿,今日若不是你出現,我早可名正言順接過掌教之位了。”
沈嶠沉痛中難掩憤怒:“你與我師兄弟那麼多年,應該知道我的秉性,當年師尊yù將掌教之位交給我時,我便擔心你不快,曾詢問過你,那時你並未表露過分毫,哪怕是後來我當上了掌教,你若想要這個位子,我為了同門手足和睦,也必會設法為你轉圜,你為何還要如此!”
譚元春哈哈冷笑兩聲,忽然激動起來:“為何?!你竟然問我為何?!我入師門比你早,師尊卻更看重你!我才是大師兄,師尊卻對你傾囊相授!拋開這些不說,你天分更高,資質更好,師尊為了門派長遠著想,自然更要偏著你一些,我也可以理解,但為何連尋常私下小事,他也一心向著你!在他心裡,只有你沈嶠一個愛徒,哪裡還容得下別人的影子!他若不喜歡我,把我逐出師門便是了,為何要以我們的存在來襯托你的受寵?!”
沈嶠心頭一片冰涼,難以置信地望著他:“你就是這樣看待師尊的?”
譚元春:“師尊寵你愛你,事事偏著你,在你心中,他自然樣樣完美,無處不好!可是其他人呢!我要掌教,你就施捨給我,是,你友愛手足,你仁厚義氣,可那又有什麼用,那不是祁鳳閣親手交給我的,我稀罕嗎!你給我一百個掌教之位又有何用,我要證明他的做法是錯的,你根本擔不起他的看重與託付,我要證明玄都山交到你手中是錯的,我要讓他在地底下睜開眼睛好好看看,他錯了!我要讓他記得,他還有個徒弟叫譚元春!”
眼前這個面目猙獰的大師兄,哪裡還有半點多年來和藹可親的老好人模樣?
沈嶠久久不語,只覺疲憊嘆息:“袁瑛和橫波他們,並沒有你這樣的想法。”
譚元春冷笑:“那是因為他們入門晚,自打他們入門那天起,師尊就對他們疏於過問,袁瑛他們的武功還是你代師傳授大半,他們自然談不上什麼期待,你問一個沒喝過粥的人,粥是什麼味道,他難道答得出來?”
“你現在知道了,你們心目中那個好人大師兄,從來都是假的,我辛辛苦苦裝了幾十年,師尊在世時,怕他失望,師尊去世了,又怕過早bào露自己的心思,如今終於不用裝了,心裡真是說不出的痛快!”
他仰頭哈哈大笑:“痛快!痛快!”
沈嶠看著他大笑,表qíng從沉痛漸趨淡漠,什麼也沒說,站了起來。
譚元春:“你要如何待我?直接殺了我,還是廢了我的武功,戳瞎我雙目,把我丟出去,體驗體驗像你當日的痛苦?”
沈嶠看了他片刻,忽然抽劍出鞘,趨身向前,伸手拂去。
譚元春只來得及瞧見劍光在眼前閃了數下,自己周身劇痛,再一運氣,體內已經空空如也,半點內力也dàng然無存。
他果然是要自己體驗生不如死的痛苦!譚元春不禁冷笑。
卻聽沈嶠道:“你暗算師兄弟,犯下門規,本該處死,但當日師尊臨終曾交代過我,要我愛護手足,護你們周全安樂,更要我待你尊敬有加,不能因為你不是掌教就怠慢你。時至今日,郁藹已死,師尊九泉之下,必不願再見到多一個徒弟下去陪他,從今往後,你就去群靈峰為師尊守墓罷,無論寒暑春秋,不得再出群靈峰半步,我也只當你死了。”
他頭也不回,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聲音卻還久久在此回dàng。
譚元春跪坐在地上,對自己身上的痛楚恍若未覺,只怔怔看著沈嶠的背影。
半晌,他突然嚎啕大哭!
哭聲從刑堂內遙遙傳出來,沈嶠停住腳步,抬頭望天。
天上晴空萬里,半點白雲也無,透著清澈的蔚藍,不因眾生悲喜而改。
沈嶠閉了閉眼,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山河同悲劍,忽然想起當初在山dòng中,晏無師拿著此劍剔魚鱗的qíng景。
心頭悲涼不知不覺,緩緩消散。
作者有話要說:
哼哼,快要臨近完結,泥萌這些小妖精反倒留言不積極了,快叫我粗長喵~~
現在可以開始陸續點播番外啦,大王喵會選取一些來寫,感qíng互動應該會有的~
其實今天的標題也可以叫:論萬人迷師尊引發的血案
☆、122|第 122 章
塵埃落定,一場變故就此結束。
但對玄都山而言,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
郁藹死了,譚元春武功盡廢,餘生在守墓中度過,與死了也差不多,其餘六位長老裡頭,有四位受傷不輕,包括劉閱在內,因為先前與譚元春一番交手,臟腑被震傷,恐怕要閉關修養,其餘兩個也都或多或少有傷在身。
普通弟子更不必說了,樂安和雲暢還好說,桑景行等人上山時,他們去通知師父了,半途才跟著孔增趕過來,沒有經過山下最慘烈的那場防守廝殺,樂安與蕭瑟交手的時候受了些傷,不過因為後者無心戀戰,樂安的傷勢並不嚴重。餘下弟子,個個傷勢慘重,有一個當時被桑景行一掌拍飛,跌落山崖,胸骨盡碎,幸而落崖的時候被一截樹枝攔住,整個人掛在那裡奄奄一息,直至被人救起。
一眼望去,簡直是老弱殘兵,哀嚎遍野。
但也正是經過這一次的事qíng,那些還對與突厥合作抱有幻想的人,終於看清了突厥人的真面目,也終於意識到,玄都山想要重新入世並在道門中崛起,絕不可能依賴外力。再qiáng大的助力只能錦上添花,歸根結底,萬事都要靠自己。
沈嶠重新接掌玄都山,這件事幾乎是無可爭議的,無須他提及,除了劉閱之外的五名長老,就主動找上門來,請他繼任掌教,並深刻懺悔了自己之前輕信郁藹的事qíng。
沈嶠:“你有何證據?”
段文鴦笑道:“自然沒有,昆邪與郁藹已死,難道我還能去地府將他們找來對質不成?這話不過是當日我從我師弟口中得知,是真是假,沈道長自己去問譚元春好了!”
說罷他抽身撤手,口中唿哨一聲,那幾名突厥高手似是得了命令,緊隨其後,幾人很快朝著來時的方向離開。
段文鴦頭也不回,聲音遙遙傳來:“方才上山時,玄都山弟子死了兩個,都是合歡宗的人殺的,我可沒有殺人,只傷了他們而已,沈道長去看傷口便知,可別把帳算在我段某頭上!”
蕭瑟大怒:“無恥之徒!”
來是一起來的,走卻是大難臨頭各自飛,最可惡的是,對方臨走還要坑他們一把。
桑景行和白茸都走了個乾淨,現在連段文鴦也帶人離開,剩下的合歡宗弟子如何還有戰意,紛紛心神渙散,被玄都山眾人窺准破綻,殺了個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最後合歡宗在場十三人,只有蕭瑟與其餘兩人倉皇逃離,剩下十個人,都被心頭憤怒的玄都山眾人當場留下性命。
孔增一瘸一拐走過來,向沈嶠請罪:“孔增無能,未能留下段文鴦。”
沈嶠的目光掃過其他人,許多人也都面露愧色尷尬,有的不敢與他對視,紛紛移開視線,低下頭。
沈嶠很明白,這些人之所以露出這樣的神色,不僅僅是因為他們沒能留下段文鴦和蕭瑟等人的性命,更是因為他們當初在沈嶠落難的時候,沒有主動盡力去支持他,而選擇了站在郁藹一邊。
如今時過境遷,塵埃落定,許多人自然也明白,郁藹所謂與突厥人合作,帶領玄都山重新入世,重新占據天下第一道門的位置,都是鏡中花水中月,起點錯了,基石不穩,從那以後自然一步步走向深淵。
然而誰又能想到,當日不信佛道的宇文邕,會盛年bào病而亡?誰會想到,qiáng盛一時的齊國會被周國吞併,但宇文邕的繼任者宇文贇,不僅沒能將父親的基業發揚光大,反倒使得江山在自己手中拱手讓人,北方改朝換代,而沈嶠卻因扶助新朝有功,而被封為通微元妙真人,連帶玄都山乃至道門,也因此在隋朝有了一席之地,從今往後道統傳承,代代不滅。
隋朝一反周齊時期對突厥的弱勢,直接與突厥交惡,雙方關係劍拔弩張,郁藹想要藉助突厥之勢實現玄都山崛起的願望,最終也沒能視線,世事多變,這些當初誰又能夠料到?
正因為想不到,所以許多人心中有愧,不敢面對沈嶠,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其實本性並不壞。
沈嶠自然也知道,當初郁藹能夠順利接任掌教,其中不乏幾位長老的支持,連帶這山上大多數弟子,也都覺得郁藹更適合當這個掌教,若要追究起來,恐怕只能將這些人都逐出師門,那對玄都山的影響太大了,人至察則無徒,有些事qíng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話,就不宜過分較真。
這世上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完人,沈嶠雖然經歷過許多坎坷,但他對這些舊日同門或晚輩,心中並無太多怨恨,也沒有什麼報復或揚眉吐氣的想法。
當年他從師尊手中接過玄都山掌教之位,卻沒能守住,本身就是他的失職,不自省卻反倒將罪責歸咎在別人身上,這不是沈嶠的作風。
所以他對孔增道:“當日郁藹下毒害我,此事自然門規難容,但如今他已經死了,人死如燈滅,這些事qíng就不追究了,我自會帶他的屍首在歷代祖師牌位面前請罪。”
說及此,沈嶠話鋒一轉,“不過從今往後,我希望玄都山上下,能夠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若再有勾結外人,一律按照師門戒律來處置,任何人不得輕饒。”
他早已今非昔比,這番話中不乏森森寒意,氣勢冷然,眾人心頭震懾,忙恭聲應是。
至此,也無須重新辦什麼繼任大典,自然而然,眾人已經默認了沈嶠的掌教身份。
三清殿外一片láng藉,許多人開始收拾殘局,沈嶠叫孔增帶了人一路下山,去找那些原本應該在山下值守的弟子,有受傷的就療傷,被殺了的就安置屍體,擇日下葬。
他原本就是掌教,這些事qíng做起來自然得心應手,有條不紊。
就在這時,邊沿梅回來了:“譚元春已經捉住了,劉長老將他送至你們關人的刑堂,等候你去發落。”
沈嶠看見他身上血跡斑斑,口角也溢出鮮血,忙問:“你受傷了?”
邊沿梅擺擺手:“不妨事,劉長老傷得比我更重。”
他沒好意思承認自己身為晏無師的弟子,卻連個譚元春都沒拿下。
沈嶠拿出傷藥:“我的內功與你路子相反,不好為你運功療傷。”
邊沿梅接過來道謝一聲,又笑道:“無妨,傷勢不重,運功幾日便可痊癒,你還是去看看譚元春罷,我猜你有不好話要問他。”
沈嶠的確有不少話想問,但當他一步步走進刑堂,由遠及近,看見被綁在柱子上,形容láng狽的譚元春時,卻忽然覺得什麼也不必問了。
反是譚元春面色冷漠,見他進來之後一言不發,不由冷笑一聲:“看見我如今下場,你想必很是快慰?”
沈嶠靜默半晌,對旁邊負責看守的玄都山弟子道:“給他解綁,再搬個座墊來。”
弟子有點惶惑:“掌教……?”
沈嶠:“無妨,有我在,不會有事。”
左右弟子上前,依言將人解綁,又搬來座墊安放。
沈嶠將他們揮退,與譚元春相對而坐。
譚元春原本打定主意絕不開口,誰知等了許久,卻等不到對方隻言片語,反倒有些焦躁起來:“你到底要與我說什麼,伸頭縮頭都是一刀,痛快些罷!”
沈嶠:“我不知道說什麼。”
譚元春:“成王敗寇,何必假作慈悲?”
沈嶠不為所動,平靜道:“大師兄,你我師兄弟數十載,打從我進師門起,每當師尊不在身邊,就是你帶著我,我們之間相處的時日,比郁藹袁瑛他們任何一個人還要長,我自以為很了解你,可結果並不是,但你對我,應該是很了解的,我是不是假作慈悲,你也應該清楚,又何必想要故意激怒我呢?”
兩人四目相對,譚元春很輕易就望入對方眼底。
黝黑明澈,仿佛一眼就能看透,像從前一樣,從未改變過。
他時刻準備豎起來的毛刺一絲絲褪去,少了冷漠與桀驁的神色,最後僅僅剩下一潭死水。
譚元春閉了閉眼:“你準備如何處置我?殺了我給郁藹償命嗎?”
沈嶠:“段文鴦臨走前曾對我說,當日你曾在郁藹耳邊以言語挑唆,最終促使他對我下毒。”
譚元春:“不錯。”
對方乾脆的承認,讓沈嶠放在膝上的手微微一顫。
譚元春的眼睛沒有漏過這個細節,他嘴角揚起嘲諷弧度:“難不成時至今日,在你心中還對我這個大師兄有所期待?我聽說你在外頭吃了不少苦,一個武功全廢的瞎子會遇到什麼事qíng,我幾乎能想像得到,不過你不僅能熬過來,武功還得以恢復,這卻是我沒有料到的。恭喜你,阿嶠,師尊曾經說過,武功一道,不外乎循序漸進,但有一種qíng況例外,便是破而後立,得到機緣,心境武道都得以突飛猛進,不在常例,想必你已經領悟到了師尊所說的這一層,他老人家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含笑瞑目了。”
沈嶠:“為什麼?”
譚元春知道他問的是上一句:“沒有為什麼,打從師尊將掌教之位交給你的那一刻,我就一直很不痛快,郁藹的事qíng不過剛好是一個契機,我不必自己動手,只需要順水推舟,何樂而不為呢?你看,就連郁藹也沒發現我是故意挑動他心底對你的不滿,今日若不是你出現,我早可名正言順接過掌教之位了。”
沈嶠沉痛中難掩憤怒:“你與我師兄弟那麼多年,應該知道我的秉性,當年師尊yù將掌教之位交給我時,我便擔心你不快,曾詢問過你,那時你並未表露過分毫,哪怕是後來我當上了掌教,你若想要這個位子,我為了同門手足和睦,也必會設法為你轉圜,你為何還要如此!”
譚元春哈哈冷笑兩聲,忽然激動起來:“為何?!你竟然問我為何?!我入師門比你早,師尊卻更看重你!我才是大師兄,師尊卻對你傾囊相授!拋開這些不說,你天分更高,資質更好,師尊為了門派長遠著想,自然更要偏著你一些,我也可以理解,但為何連尋常私下小事,他也一心向著你!在他心裡,只有你沈嶠一個愛徒,哪裡還容得下別人的影子!他若不喜歡我,把我逐出師門便是了,為何要以我們的存在來襯托你的受寵?!”
沈嶠心頭一片冰涼,難以置信地望著他:“你就是這樣看待師尊的?”
譚元春:“師尊寵你愛你,事事偏著你,在你心中,他自然樣樣完美,無處不好!可是其他人呢!我要掌教,你就施捨給我,是,你友愛手足,你仁厚義氣,可那又有什麼用,那不是祁鳳閣親手交給我的,我稀罕嗎!你給我一百個掌教之位又有何用,我要證明他的做法是錯的,你根本擔不起他的看重與託付,我要證明玄都山交到你手中是錯的,我要讓他在地底下睜開眼睛好好看看,他錯了!我要讓他記得,他還有個徒弟叫譚元春!”
眼前這個面目猙獰的大師兄,哪裡還有半點多年來和藹可親的老好人模樣?
沈嶠久久不語,只覺疲憊嘆息:“袁瑛和橫波他們,並沒有你這樣的想法。”
譚元春冷笑:“那是因為他們入門晚,自打他們入門那天起,師尊就對他們疏於過問,袁瑛他們的武功還是你代師傳授大半,他們自然談不上什麼期待,你問一個沒喝過粥的人,粥是什麼味道,他難道答得出來?”
“你現在知道了,你們心目中那個好人大師兄,從來都是假的,我辛辛苦苦裝了幾十年,師尊在世時,怕他失望,師尊去世了,又怕過早bào露自己的心思,如今終於不用裝了,心裡真是說不出的痛快!”
他仰頭哈哈大笑:“痛快!痛快!”
沈嶠看著他大笑,表qíng從沉痛漸趨淡漠,什麼也沒說,站了起來。
譚元春:“你要如何待我?直接殺了我,還是廢了我的武功,戳瞎我雙目,把我丟出去,體驗體驗像你當日的痛苦?”
沈嶠看了他片刻,忽然抽劍出鞘,趨身向前,伸手拂去。
譚元春只來得及瞧見劍光在眼前閃了數下,自己周身劇痛,再一運氣,體內已經空空如也,半點內力也dàng然無存。
他果然是要自己體驗生不如死的痛苦!譚元春不禁冷笑。
卻聽沈嶠道:“你暗算師兄弟,犯下門規,本該處死,但當日師尊臨終曾交代過我,要我愛護手足,護你們周全安樂,更要我待你尊敬有加,不能因為你不是掌教就怠慢你。時至今日,郁藹已死,師尊九泉之下,必不願再見到多一個徒弟下去陪他,從今往後,你就去群靈峰為師尊守墓罷,無論寒暑春秋,不得再出群靈峰半步,我也只當你死了。”
他頭也不回,漸行漸遠,直至身影消失,聲音卻還久久在此回dàng。
譚元春跪坐在地上,對自己身上的痛楚恍若未覺,只怔怔看著沈嶠的背影。
半晌,他突然嚎啕大哭!
哭聲從刑堂內遙遙傳出來,沈嶠停住腳步,抬頭望天。
天上晴空萬里,半點白雲也無,透著清澈的蔚藍,不因眾生悲喜而改。
沈嶠閉了閉眼,低頭看著自己手中的山河同悲劍,忽然想起當初在山dòng中,晏無師拿著此劍剔魚鱗的qíng景。
心頭悲涼不知不覺,緩緩消散。
作者有話要說:
哼哼,快要臨近完結,泥萌這些小妖精反倒留言不積極了,快叫我粗長喵~~
現在可以開始陸續點播番外啦,大王喵會選取一些來寫,感qíng互動應該會有的~
其實今天的標題也可以叫:論萬人迷師尊引發的血案
☆、122|第 122 章
塵埃落定,一場變故就此結束。
但對玄都山而言,他們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
郁藹死了,譚元春武功盡廢,餘生在守墓中度過,與死了也差不多,其餘六位長老裡頭,有四位受傷不輕,包括劉閱在內,因為先前與譚元春一番交手,臟腑被震傷,恐怕要閉關修養,其餘兩個也都或多或少有傷在身。
普通弟子更不必說了,樂安和雲暢還好說,桑景行等人上山時,他們去通知師父了,半途才跟著孔增趕過來,沒有經過山下最慘烈的那場防守廝殺,樂安與蕭瑟交手的時候受了些傷,不過因為後者無心戀戰,樂安的傷勢並不嚴重。餘下弟子,個個傷勢慘重,有一個當時被桑景行一掌拍飛,跌落山崖,胸骨盡碎,幸而落崖的時候被一截樹枝攔住,整個人掛在那裡奄奄一息,直至被人救起。
一眼望去,簡直是老弱殘兵,哀嚎遍野。
但也正是經過這一次的事qíng,那些還對與突厥合作抱有幻想的人,終於看清了突厥人的真面目,也終於意識到,玄都山想要重新入世並在道門中崛起,絕不可能依賴外力。再qiáng大的助力只能錦上添花,歸根結底,萬事都要靠自己。
沈嶠重新接掌玄都山,這件事幾乎是無可爭議的,無須他提及,除了劉閱之外的五名長老,就主動找上門來,請他繼任掌教,並深刻懺悔了自己之前輕信郁藹的事qí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