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江老爺子將聖旨展開,又顫抖著將聖旨合上,狠狠在地上磕了三個頭,“臣謝主隆恩。”
皇帝點了點頭,又看相江詢,江詢忙低頭叩首。老皇帝只笑了笑,後又厲聲道:“江家小子,你最放肆!自作主張,謀害皇子,你當朕不知道麼?”
江詢低頭不語,老皇帝卻嘆了口氣:“你比你爺爺還讓朕不省心。罷了,朕也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江詢道:“定不辱使命!”
老皇帝點了點頭,便有一個宮女抱著一個三歲的孩子,停在江詢面前,江詢會意,把孩子抱在懷中。孩子熟睡著,眉頭不安的皺著,小臉長得甚是悽苦。
“朕的孫子。”老皇帝道:“現在是你的孩子了。”
江詢一怔,三皇子至今未娶,大皇子倒是妻妾成群。那這孩子……
“老大不懂事,沒趣個好名字,現在他大概也沒機會重取了。你給改個吧。”
皇帝的話印證了江詢的猜想。
江詢沉思一會,道:“滄海遺明珠。江遺如何?”
“滄海遺明珠,好罷。”說罷便低了頭。
江詢心頭一跳,試探著喚:“陛下?”
江老爺子頓時愴然叩首,哽咽道:“陛下啊……”
老皇帝已走完了他的一生。這一生,他未曾立後,未曾誅殺一位臣子,但也無一功績,怕是後來史家著述,也不會多寫他一句話。
江詢抱著江遺,攙扶著老爺子走出宮殿。
大太監見他們出來,竟紅了眼,低聲抽泣。
江朗上前來扶老爺子,並看了眼江詢和他手裡的孩子。
江詢看著他,道:“我兒子。”
江朗一愣,隨即低聲道:“也是我兒子。”
江老爺子重重一咳。
“陛下有令,閒雜人等不得靠近。”禁衛軍統領大喝道。
一人卻道:“孤乃父皇親子,前來護駕!”
院外吵雜起來,江詢與老爺子對視一眼,一齊出門。
三皇子披甲帶槍,騎在馬上,長得與老皇帝七分像,但眼角眉梢全是戾氣,薄唇一橫,顯得人十分涼薄。見到江家人出來,他臉色一黑,卻並沒發作,而是十分隱忍的下馬,大步上前扶起準備行禮的江老爺子。
江老爺子看了三皇子一眼,隨後將手中聖旨展開。
四周一靜,隨後全都跪地:“吾皇萬歲!”
江老爺子盯著聖旨半晌,卻是一個字也念不出來,隨後他走向三皇子,將聖旨遞給他。
三皇子伸手接過,面露喜色,展開後卻是白了臉,“父皇他……”
江老爺子卻退後三步,恭敬道:“陛下已崩,望殿下節哀。待後事料理完畢,可擇日登基。”
三皇子捏著聖旨,沒有說話,良久才低聲問:“這是父皇的意思,還是江老您自作主張?”
聖旨十分詳細,封江老爺子為太傅,逐江詢及其子至中州北境,不得返回。
而傳位與誰之處卻少了一字,是大,還是三?
是老皇帝的意思,還是江老爺子自作主張?畢竟兩人自由一同長大,師承一人,字跡如一,若說有誰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假傳聖旨,那只能是江老爺子,偏偏江老爺子又是皇帝心腹,絕不背叛。
江老爺子道:“自然是陛下的意思。”
三皇子舒了口氣,笑道:“那不知,江老可否……”
江老爺子看了眼三皇子,“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三皇子狠狠捏著聖旨,目光怨毒,掃過在場諸人,而看見江詢懷裡的孩子時,他幾乎失控暴走。畢竟前一刻,這個孩子的父親就是他拿劍殺死的。
老皇帝要保江老爺子,不管是他或是大皇子贏了,見了這份聖旨都得將江老爺子當成寶供起來,求他添字。否則這缺字聖旨來日被翻出,少不得青史要記你一個“名不正言不順”。
江老爺子倚老賣老,輕輕拍了拍三皇子的肩:“天,該亮了。殿下是不是該去清理清理這皇宮?”
三皇子點頭稱“好。”
老爺子便一揮手,帶著江詢、江朗、自己的便宜孫子和一干暗衛打道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爭取一章完結。耶
第12章 尾聲
“我要奶娘……”江遺紅著眼,雙手環著江詢的脖子。
江詢拍了拍孩子的頭,“奶娘回家了,你以後便跟爹爹過了。”
江遺揚起小臉,看到江詢臉上的疤痕又害怕得垂下,低聲問:“爹爹是什麼,和父王一樣嗎?”
“不。你沒有父王了。你現在只是江遺,江家子孫。”
江遺尚小,不解何意,只道是父王不要他了。不過他很少見到父王,但爹爹半月來都陪著他,爹爹比父王好。
“那爹爹你不能不要我呀。”江遺把頭埋在江詢頸窩。
“嗯。”
一旁,江朗將倆人衣物打包好,遞給下人裝箱,看見倆人膩歪,唇角勾出一抹淺笑,他那硬朗的臉上,頓時溢出些柔情來。
“詢之,都收拾好了。老爺子叫我們走之前,去祠堂拜一拜。”江朗把江詢接過來,江遺撲騰踢腳表示抗拒,被江朗一個嚴厲的眼神給定住了,乖乖抱住江朗脖子,僵著小身板,有些正襟危坐的味道。
江詢便去祠堂,祠堂青煙裊裊,先祖排位整齊排列著。
江詢跪下三叩首,禮畢,下人遞給他一個沉甸甸的木盒。
江詢打開木盒,裡面擺放著自己和江朗的牌位。
他顫著手指碰了碰,木質沉涼。
“擺上吧。”江詢嘆了口氣,“不肖子愧對列祖列宗。”
“老爺說,公子是帶罪離都,便不送了。”
“嗯。”
他是被先帝下旨逐出中州,按理本不該進祠堂,到底是爺爺偏心他。
雖說早有抽身的打算,但真到了這一刻卻仍眷戀,他跪了許久,才起身離開。
江朗已經備好馬車,江遺從車裡探出半個頭,歡快的叫:“爹爹快來!”
江詢輕輕一笑,上了馬車。江詢便駕車緩緩駛離都城。
五里短亭,有人相送。
那人身姿挺拔,一身道袍白如雪,冷而冽。
“洛道長。”江詢下馬車,沖江詢一拱手。
月前新帝登基,對刺殺一事不僅既往不咎,反而重用願投誠之人,文瑜揚得償所願,貼身侍奉新皇,任其驅使,其他人也各自謀得不錯的歸宿。
唯有洛祁真不願留下,重新穿上道袍,準備雲遊四方。
洛祁真沖他點了點頭,“江公子,山高水長,保重。”
“多謝道長。道長準備到何處去?”江詢細心的發現,洛祁真也背著包袱。
洛祁真望了望都城,落寞一笑,“我想先回師門看看,希望他們還能收留我這個叛道之人。”
皇帝點了點頭,又看相江詢,江詢忙低頭叩首。老皇帝只笑了笑,後又厲聲道:“江家小子,你最放肆!自作主張,謀害皇子,你當朕不知道麼?”
江詢低頭不語,老皇帝卻嘆了口氣:“你比你爺爺還讓朕不省心。罷了,朕也有一件事要你去做。”
江詢道:“定不辱使命!”
老皇帝點了點頭,便有一個宮女抱著一個三歲的孩子,停在江詢面前,江詢會意,把孩子抱在懷中。孩子熟睡著,眉頭不安的皺著,小臉長得甚是悽苦。
“朕的孫子。”老皇帝道:“現在是你的孩子了。”
江詢一怔,三皇子至今未娶,大皇子倒是妻妾成群。那這孩子……
“老大不懂事,沒趣個好名字,現在他大概也沒機會重取了。你給改個吧。”
皇帝的話印證了江詢的猜想。
江詢沉思一會,道:“滄海遺明珠。江遺如何?”
“滄海遺明珠,好罷。”說罷便低了頭。
江詢心頭一跳,試探著喚:“陛下?”
江老爺子頓時愴然叩首,哽咽道:“陛下啊……”
老皇帝已走完了他的一生。這一生,他未曾立後,未曾誅殺一位臣子,但也無一功績,怕是後來史家著述,也不會多寫他一句話。
江詢抱著江遺,攙扶著老爺子走出宮殿。
大太監見他們出來,竟紅了眼,低聲抽泣。
江朗上前來扶老爺子,並看了眼江詢和他手裡的孩子。
江詢看著他,道:“我兒子。”
江朗一愣,隨即低聲道:“也是我兒子。”
江老爺子重重一咳。
“陛下有令,閒雜人等不得靠近。”禁衛軍統領大喝道。
一人卻道:“孤乃父皇親子,前來護駕!”
院外吵雜起來,江詢與老爺子對視一眼,一齊出門。
三皇子披甲帶槍,騎在馬上,長得與老皇帝七分像,但眼角眉梢全是戾氣,薄唇一橫,顯得人十分涼薄。見到江家人出來,他臉色一黑,卻並沒發作,而是十分隱忍的下馬,大步上前扶起準備行禮的江老爺子。
江老爺子看了三皇子一眼,隨後將手中聖旨展開。
四周一靜,隨後全都跪地:“吾皇萬歲!”
江老爺子盯著聖旨半晌,卻是一個字也念不出來,隨後他走向三皇子,將聖旨遞給他。
三皇子伸手接過,面露喜色,展開後卻是白了臉,“父皇他……”
江老爺子卻退後三步,恭敬道:“陛下已崩,望殿下節哀。待後事料理完畢,可擇日登基。”
三皇子捏著聖旨,沒有說話,良久才低聲問:“這是父皇的意思,還是江老您自作主張?”
聖旨十分詳細,封江老爺子為太傅,逐江詢及其子至中州北境,不得返回。
而傳位與誰之處卻少了一字,是大,還是三?
是老皇帝的意思,還是江老爺子自作主張?畢竟兩人自由一同長大,師承一人,字跡如一,若說有誰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假傳聖旨,那只能是江老爺子,偏偏江老爺子又是皇帝心腹,絕不背叛。
江老爺子道:“自然是陛下的意思。”
三皇子舒了口氣,笑道:“那不知,江老可否……”
江老爺子看了眼三皇子,“這也是陛下的意思。”
三皇子狠狠捏著聖旨,目光怨毒,掃過在場諸人,而看見江詢懷裡的孩子時,他幾乎失控暴走。畢竟前一刻,這個孩子的父親就是他拿劍殺死的。
老皇帝要保江老爺子,不管是他或是大皇子贏了,見了這份聖旨都得將江老爺子當成寶供起來,求他添字。否則這缺字聖旨來日被翻出,少不得青史要記你一個“名不正言不順”。
江老爺子倚老賣老,輕輕拍了拍三皇子的肩:“天,該亮了。殿下是不是該去清理清理這皇宮?”
三皇子點頭稱“好。”
老爺子便一揮手,帶著江詢、江朗、自己的便宜孫子和一干暗衛打道回府。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爭取一章完結。耶
第12章 尾聲
“我要奶娘……”江遺紅著眼,雙手環著江詢的脖子。
江詢拍了拍孩子的頭,“奶娘回家了,你以後便跟爹爹過了。”
江遺揚起小臉,看到江詢臉上的疤痕又害怕得垂下,低聲問:“爹爹是什麼,和父王一樣嗎?”
“不。你沒有父王了。你現在只是江遺,江家子孫。”
江遺尚小,不解何意,只道是父王不要他了。不過他很少見到父王,但爹爹半月來都陪著他,爹爹比父王好。
“那爹爹你不能不要我呀。”江遺把頭埋在江詢頸窩。
“嗯。”
一旁,江朗將倆人衣物打包好,遞給下人裝箱,看見倆人膩歪,唇角勾出一抹淺笑,他那硬朗的臉上,頓時溢出些柔情來。
“詢之,都收拾好了。老爺子叫我們走之前,去祠堂拜一拜。”江朗把江詢接過來,江遺撲騰踢腳表示抗拒,被江朗一個嚴厲的眼神給定住了,乖乖抱住江朗脖子,僵著小身板,有些正襟危坐的味道。
江詢便去祠堂,祠堂青煙裊裊,先祖排位整齊排列著。
江詢跪下三叩首,禮畢,下人遞給他一個沉甸甸的木盒。
江詢打開木盒,裡面擺放著自己和江朗的牌位。
他顫著手指碰了碰,木質沉涼。
“擺上吧。”江詢嘆了口氣,“不肖子愧對列祖列宗。”
“老爺說,公子是帶罪離都,便不送了。”
“嗯。”
他是被先帝下旨逐出中州,按理本不該進祠堂,到底是爺爺偏心他。
雖說早有抽身的打算,但真到了這一刻卻仍眷戀,他跪了許久,才起身離開。
江朗已經備好馬車,江遺從車裡探出半個頭,歡快的叫:“爹爹快來!”
江詢輕輕一笑,上了馬車。江詢便駕車緩緩駛離都城。
五里短亭,有人相送。
那人身姿挺拔,一身道袍白如雪,冷而冽。
“洛道長。”江詢下馬車,沖江詢一拱手。
月前新帝登基,對刺殺一事不僅既往不咎,反而重用願投誠之人,文瑜揚得償所願,貼身侍奉新皇,任其驅使,其他人也各自謀得不錯的歸宿。
唯有洛祁真不願留下,重新穿上道袍,準備雲遊四方。
洛祁真沖他點了點頭,“江公子,山高水長,保重。”
“多謝道長。道長準備到何處去?”江詢細心的發現,洛祁真也背著包袱。
洛祁真望了望都城,落寞一笑,“我想先回師門看看,希望他們還能收留我這個叛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