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第一百六十八章 後宮之路(終章)
宮中切忌得意忘形。
如今日這般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日子,她並非未體驗過。
當年初承恩寵、得育長子之時,是多麼備受追捧;然而一著不慎,從那雲端跌落泥潭,也不過那一瞬的事兒。
德珍知道,越是這個時候,她越應該謹慎。
她也不敢冒險,因為身份低微,長子認她人為母,幼子百般困難生下,一個小小的人兒,每日湯藥不離,每每聽到那稚嫩的哭聲,她心都絞痛般難受。如今她不求阿哥穩固定位,哪怕是一個格格也行,只要能平安健康。
“主子,通貴人來了!”正是思緒中,一陣冷氣從門口襲來,卻是門口的厚重的錦簾被撩起,便見一襲鴉青羽緞的通貴人走了進來。
冬日漫長,自旬日前讓文白楊號出喜脈,佟貴妃一貫體恤人免了她請安,她自己也怕雪天路滑,便整日整日待在永和宮不出,最多也就在前面的院子走走。這些日子下來,委實也有些懨懨無聊,這一見通貴人來了,德珍不由一喜,忙從歪著的炕上起身,便要迎了上去,“通姐姐,可把你盼來了!”
“你這還不到三個月,正是最要緊的時候,快些坐下!”剛將身上的羽緞解下讓春雪收拾了,不想一抬頭就見德珍要掀被下炕,通貴人忙一個快步上前,攙著德珍重新躺下。
德珍也知自己莽撞了,這便重新躺下,半靠著身後的藏青團花大引枕笑道:“一個人閒得慌,白日老是瞌睡,難得見到通姐姐一時高興過頭了。”說話間,通貴人在德珍下首的繡墩上坐下,打笑道:“哦!?你這是嫌我來得少了!”
如是這般,二人說說笑笑一陣,自是還有不少貼心話要私下說。
一時,眾人退下,通貴人看了看窗外茫茫大雪,俯首小聲道:“還記得去年我同你說的事不?”
見通貴人一派謹慎,德珍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去年,通貴人重回太皇太后身邊後,多少能撞見些不為人知的消息。
自溫蘭入宮,未能如太皇太后願與佟貴妃分庭抗禮,太皇太后便有意在下次選秀前,定下四妃。
這四妃,雖不能與皇后相提並論,但入關之前也是公認的妻位,身份貴重不論,更有攝六宮之權。
妻,齊也,若能得登上這四妃之位,以後無論年華老去,還是來多少八旗貴女,她烏雅氏?德珍也不懼。
想到這一年來薦玉良、保靜秋母子、又護玉良生子,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麼?
德珍一把握住通貴人的手,忍不住急切道:“通姐姐,你的意思是要冊封四妃了?”語畢,似驚覺自己聲音過大,下意識再一次壓低嗓音,同樣俯首道:“通姐姐,我近來閉門不出,多少消息也有些封閉,不知最近可是有明確消息出來了?”這半年,宮中道是玄燁欲以定四妃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只是半年過去遲遲不見動靜,不免讓人多少有些擱到一邊。
通貴人看著德珍殷切的望著自己,想到自己在太皇太后那得的回應,她不由會心一笑,為德珍高興道:“恩,消息確定了,除夕之前皇上便會冊封四妃。”說到這裡,她微微一頓,前輕身子咬耳道:“而你德嬪,便在其中。”
“呼——”
言進耳中,饒是她汲汲營營已有一年有餘,但仍不敢相信她一介包衣出身,竟真有機會榮登四妃之位!
德珍忍不住倒吸口氣,忙又雙手牢牢捂住嘴巴。
通貴人知道德珍一路走來的辛酸,她捻了捻德珍腿上的毛毯,溫聲說道:“宮中子嗣不豐,如今皇上能又得兩阿哥,雖不是你生,但你功不可沒,太皇太后都看在眼裡。再則——”說到這裡,通貴人話一頓,移開目光,望著窗外冰冷的皚皚雪天,她的聲音也徹底冷了下來,“好不容易結束了蒙古女人的後宮,太皇太后豈會允許再出一個八旗勛貴的後宮?”
一言驚醒夢中人。
是了,當初自己敢賭這四妃之位,不是也看見玄燁這幾年雖最為倚重的還是八旗勛貴,但也開始啟用漢軍旗以及他們這些包衣。
而比起漢人,她到底還是滿人。
德珍一時心如電轉,還未言語,只見通貴人面上已破冰而笑,道:“再說,你如今又得喜脈,這接二連三的為皇家開枝散葉,比什麼出身都貴重,不晉你的晉誰的?”
通貴人一派語態輕鬆,儼然已是言之確鑿,四妃之位必有德珍一席。
但到底太過喜出望外,宮中生活的如履薄冰,讓德珍不切實見到聖旨的那一刻,她委實不敢全然放心。然而也許近來確實真的福運連連,上午通貴人才過來通氣,下午玄燁的聖旨便到了她的永和宮。
晉惠嬪納喇氏為惠妃,宜嬪郭絡羅氏為宜妃,榮嬪馬佳氏為榮妃,德嬪烏雅氏為德妃,並於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正式行冊封大典。
又母以子貴,子亦以母貴,惠妃生有皇長子,是為四妃之首。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卻又讓人喜難自禁。
“恭喜主子,晉為德妃。”
德珍高坐殿上,猶自恍惚難定,便見小許子領著永和宮闔宮上下齊齊跪下,高聲相賀。
時已近黃昏,四妃又同時頒下聖旨,後宮入夜宮規門禁深嚴,眾妃嬪不便立時親身前往道賀,畢竟先去誰處道賀卻是個問題。如是,一時間,雖不見門庭若市,但永和宮上下卻是久久難以平靜,一派喜慶洋洋。
晉為四妃之一,又誕下烏雅氏血脈的皇嗣阿哥,也算是對祖母的期盼、家族的寄予有所交待,德珍不覺也心下喜悅,當前又貼近年關,自然少不得看賞闔宮上下,命人備席賞了一眾。
這般一鬧下來,直至戌時三刻才眾相安靜下來。
“主子,累了吧!”見德珍面上有些蒼白,秋林不由關心道:“他們在外面院子裡吵著,估計是吵著主子了,這晚膳都沒怎麼用,奴婢還是去廚房把溫著的燕窩羹給您盛上吧!”
自己在內室,小許子他們在院子外,又怎會影響了她的進食?
不過是自己還沉浸在封妃的喜悅中,用不下晚膳罷了。
就是這會兒也全然不餓,但想到腹中的胎兒,心中便是一柔,又察覺回過心神之後,腹中似乎隱隱有幾分不適,但眼下時辰已晚,今天又有逢封妃,不知有多少眼睛盯著,還是等明一早再讓文白楊過來吧,這會兒就先暖暖胃也好,遂點了點頭。
秋林得話,屏退左右,又待服侍了德珍在炕上躺坐好,這方親自去小廚房取粥。
一時間,內室安靜了下來,只余無煙碳火靜靜燃著。
一個人這樣安靜得躺著,腹中竟越發疼痛起來,不過一眨眼的功夫,疼得已是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
“來人啊!”再是被今日的喜訊砸得頭昏眼花,腦子裡犯糊塗,也知自己眼下情況不好,德珍再顧不得其它,雙手緊緊按住小腹,大聲呼喊。
廊外當值的宮人聞聲入內,就見德珍臉色灰白的躺著那,雙手捂著腹部不動,不由大駭,喜兒搶先問道:“主子您怎麼,是不是動了胎氣?”又高聲喚小許子、秋林他們趕緊賴,秋林正端了燕窩粥過來,驚得手裡的粥“哐啷——”一聲碎落在地,說道:“肯定是動胎氣了,我這就去請文太醫!”
宮中切忌得意忘形。
如今日這般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日子,她並非未體驗過。
當年初承恩寵、得育長子之時,是多麼備受追捧;然而一著不慎,從那雲端跌落泥潭,也不過那一瞬的事兒。
德珍知道,越是這個時候,她越應該謹慎。
她也不敢冒險,因為身份低微,長子認她人為母,幼子百般困難生下,一個小小的人兒,每日湯藥不離,每每聽到那稚嫩的哭聲,她心都絞痛般難受。如今她不求阿哥穩固定位,哪怕是一個格格也行,只要能平安健康。
“主子,通貴人來了!”正是思緒中,一陣冷氣從門口襲來,卻是門口的厚重的錦簾被撩起,便見一襲鴉青羽緞的通貴人走了進來。
冬日漫長,自旬日前讓文白楊號出喜脈,佟貴妃一貫體恤人免了她請安,她自己也怕雪天路滑,便整日整日待在永和宮不出,最多也就在前面的院子走走。這些日子下來,委實也有些懨懨無聊,這一見通貴人來了,德珍不由一喜,忙從歪著的炕上起身,便要迎了上去,“通姐姐,可把你盼來了!”
“你這還不到三個月,正是最要緊的時候,快些坐下!”剛將身上的羽緞解下讓春雪收拾了,不想一抬頭就見德珍要掀被下炕,通貴人忙一個快步上前,攙著德珍重新躺下。
德珍也知自己莽撞了,這便重新躺下,半靠著身後的藏青團花大引枕笑道:“一個人閒得慌,白日老是瞌睡,難得見到通姐姐一時高興過頭了。”說話間,通貴人在德珍下首的繡墩上坐下,打笑道:“哦!?你這是嫌我來得少了!”
如是這般,二人說說笑笑一陣,自是還有不少貼心話要私下說。
一時,眾人退下,通貴人看了看窗外茫茫大雪,俯首小聲道:“還記得去年我同你說的事不?”
見通貴人一派謹慎,德珍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
去年,通貴人重回太皇太后身邊後,多少能撞見些不為人知的消息。
自溫蘭入宮,未能如太皇太后願與佟貴妃分庭抗禮,太皇太后便有意在下次選秀前,定下四妃。
這四妃,雖不能與皇后相提並論,但入關之前也是公認的妻位,身份貴重不論,更有攝六宮之權。
妻,齊也,若能得登上這四妃之位,以後無論年華老去,還是來多少八旗貴女,她烏雅氏?德珍也不懼。
想到這一年來薦玉良、保靜秋母子、又護玉良生子,不就是為了這一天麼?
德珍一把握住通貴人的手,忍不住急切道:“通姐姐,你的意思是要冊封四妃了?”語畢,似驚覺自己聲音過大,下意識再一次壓低嗓音,同樣俯首道:“通姐姐,我近來閉門不出,多少消息也有些封閉,不知最近可是有明確消息出來了?”這半年,宮中道是玄燁欲以定四妃的消息早已不脛而走,只是半年過去遲遲不見動靜,不免讓人多少有些擱到一邊。
通貴人看著德珍殷切的望著自己,想到自己在太皇太后那得的回應,她不由會心一笑,為德珍高興道:“恩,消息確定了,除夕之前皇上便會冊封四妃。”說到這裡,她微微一頓,前輕身子咬耳道:“而你德嬪,便在其中。”
“呼——”
言進耳中,饒是她汲汲營營已有一年有餘,但仍不敢相信她一介包衣出身,竟真有機會榮登四妃之位!
德珍忍不住倒吸口氣,忙又雙手牢牢捂住嘴巴。
通貴人知道德珍一路走來的辛酸,她捻了捻德珍腿上的毛毯,溫聲說道:“宮中子嗣不豐,如今皇上能又得兩阿哥,雖不是你生,但你功不可沒,太皇太后都看在眼裡。再則——”說到這裡,通貴人話一頓,移開目光,望著窗外冰冷的皚皚雪天,她的聲音也徹底冷了下來,“好不容易結束了蒙古女人的後宮,太皇太后豈會允許再出一個八旗勛貴的後宮?”
一言驚醒夢中人。
是了,當初自己敢賭這四妃之位,不是也看見玄燁這幾年雖最為倚重的還是八旗勛貴,但也開始啟用漢軍旗以及他們這些包衣。
而比起漢人,她到底還是滿人。
德珍一時心如電轉,還未言語,只見通貴人面上已破冰而笑,道:“再說,你如今又得喜脈,這接二連三的為皇家開枝散葉,比什麼出身都貴重,不晉你的晉誰的?”
通貴人一派語態輕鬆,儼然已是言之確鑿,四妃之位必有德珍一席。
但到底太過喜出望外,宮中生活的如履薄冰,讓德珍不切實見到聖旨的那一刻,她委實不敢全然放心。然而也許近來確實真的福運連連,上午通貴人才過來通氣,下午玄燁的聖旨便到了她的永和宮。
晉惠嬪納喇氏為惠妃,宜嬪郭絡羅氏為宜妃,榮嬪馬佳氏為榮妃,德嬪烏雅氏為德妃,並於康熙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正式行冊封大典。
又母以子貴,子亦以母貴,惠妃生有皇長子,是為四妃之首。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卻又讓人喜難自禁。
“恭喜主子,晉為德妃。”
德珍高坐殿上,猶自恍惚難定,便見小許子領著永和宮闔宮上下齊齊跪下,高聲相賀。
時已近黃昏,四妃又同時頒下聖旨,後宮入夜宮規門禁深嚴,眾妃嬪不便立時親身前往道賀,畢竟先去誰處道賀卻是個問題。如是,一時間,雖不見門庭若市,但永和宮上下卻是久久難以平靜,一派喜慶洋洋。
晉為四妃之一,又誕下烏雅氏血脈的皇嗣阿哥,也算是對祖母的期盼、家族的寄予有所交待,德珍不覺也心下喜悅,當前又貼近年關,自然少不得看賞闔宮上下,命人備席賞了一眾。
這般一鬧下來,直至戌時三刻才眾相安靜下來。
“主子,累了吧!”見德珍面上有些蒼白,秋林不由關心道:“他們在外面院子裡吵著,估計是吵著主子了,這晚膳都沒怎麼用,奴婢還是去廚房把溫著的燕窩羹給您盛上吧!”
自己在內室,小許子他們在院子外,又怎會影響了她的進食?
不過是自己還沉浸在封妃的喜悅中,用不下晚膳罷了。
就是這會兒也全然不餓,但想到腹中的胎兒,心中便是一柔,又察覺回過心神之後,腹中似乎隱隱有幾分不適,但眼下時辰已晚,今天又有逢封妃,不知有多少眼睛盯著,還是等明一早再讓文白楊過來吧,這會兒就先暖暖胃也好,遂點了點頭。
秋林得話,屏退左右,又待服侍了德珍在炕上躺坐好,這方親自去小廚房取粥。
一時間,內室安靜了下來,只余無煙碳火靜靜燃著。
一個人這樣安靜得躺著,腹中竟越發疼痛起來,不過一眨眼的功夫,疼得已是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出。
“來人啊!”再是被今日的喜訊砸得頭昏眼花,腦子裡犯糊塗,也知自己眼下情況不好,德珍再顧不得其它,雙手緊緊按住小腹,大聲呼喊。
廊外當值的宮人聞聲入內,就見德珍臉色灰白的躺著那,雙手捂著腹部不動,不由大駭,喜兒搶先問道:“主子您怎麼,是不是動了胎氣?”又高聲喚小許子、秋林他們趕緊賴,秋林正端了燕窩粥過來,驚得手裡的粥“哐啷——”一聲碎落在地,說道:“肯定是動胎氣了,我這就去請文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