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娘!!”暉哥兒看著聶蓉蓉頓時大叫起來。

  聶蓉蓉走上前接過暉哥兒,看看聶二老爺又看看中年男子。

  “我只是看這孩子可愛,所以才來抱抱。”中年男子笑著解釋著,他真不是拐孩子的。

  聶二老爺笑著道:“是暉哥兒認生。”

  中年男子看看聶蓉蓉,又看看暉哥兒,笑著道;“哥兒聰明。”

  聶蓉蓉聽得笑笑,看向中年男子的目光卻不禁有幾分審視,雖然很冒昧,卻還是問道:“這位老爺是?”

  不等中年男子回話,就聽旁邊傳來一個聲音道:“侯爺在這呢,讓小人好找。”

  聶二老爺和聶蓉蓉的臉色俱變,尤其是聶蓉蓉,盯著顧侯爺好像能燒出兩個洞來。聶二老爺則是驚訝與竟然遇上大人物了,對與一般的平民百姓來說,侯爺,駙馬爺什麼的實在太太太大了。

  “哇~~”暉哥兒再次放聲大哭起來。

  顧侯爺看到暉哥兒大哭,顧不上管身邊的人,便想哄哄他。聶蓉蓉卻是直接抱著暉哥兒轉身走了,聶二老爺奇怪女兒的行為,朝顧侯爺笑笑,也跟著走了。顧侯爺還想說些什麼,卻是沒好意思追上去。

  “暉哥兒,乖……”聶蓉蓉輕聲說著,眼淚卻在眼框裡打起轉,憤怒,委屈,仇視擠壓在一起了,更多卻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茫然。這一路上她想了這麼多,恨了這麼多,積累了那麼多的情緒,結果就這樣看到了顧侯爺,而她能做的也就是抱著孩子走開。

  一拳打到棉花?這要是更加痛苦,她完全明白為什麼簫殤那樣的奮鬥,明明就是宅男卻能常年不歸年,努力再努力,實在是敵人太強大,連碰觸的資格都沒有。

  聶二老爺追了上來,他是男客,雖然年齡大了,但也不能隨便亂逛,剛把簫家帶的東西指揮小廝抬到青雲庵知客處,出來就看到暉哥兒被個顧侯爺抱著,他倒不是覺得顧侯爺是拐孩子的,奶媽還在旁邊站著呢,但暉哥兒哭起來了,他便順手接了過來。

  “人家只是看孩子可愛抱一抱,你摔什麼臉子啊。”聶二老爺不禁上前說著。

  聶蓉蓉把眼淚忍回去,卻是道:“父親沒聽到旁邊人如何叫他,侯門大族,豈是我們這些平頭百姓可高攀。連簫太太,正經探花夫人都遠著些,我們何必自討沒趣。婆婆剛才聽到暉哥兒哭了,我抱他過去。”

  聶二老爺也不再說什麼,跟著走了。

  從早上逛到下午,除了聶蓉蓉外,眾人也算開心,各自坐車回府。聶二太太年齡也不小了,逛了這麼一天,倒是歇了兩天才歇過來。二房要帶走的東西己經準備妥當,聶二太太也挑好上路的日子。

  就在此時,禮部集體頒發的誥封詔書卻是下來了,簫殤因海戰有功,現在前線任從五品官位,聶大太太做為養母教養兒子有功,朝廷獎勵從五品誥命。

  聖旨傳到簫家時,眾人都有點反應不過來,實是是一直平民百姓,突然間說要接聖旨,都有點摸不著頭腦。直到小太監過來了,簫家才知道要擺香案,宣讀聖旨,鳳冠霞帔和詔書一起下來,聶大太太接到鳳冠霞帔時,卻是忍不住哭了起來。

  她是養母,並且簫殤還認祖歸宗了,給嫡母或者生母請封誥命是理所當然不說,也更加順理成章。給養母請封……當然也有,所花的功夫卻要多許多,並且本人功勞還得十分大,想換取殊榮必須要付出常人付不出的代價。她相信自己兒子的本事,但她也曉得這封詔書,簫殤必然付出了許多代價。

  “大嫂養了一個好兒子。”聶二太太說著,看聶大太太流淚,她心中也有幾分感觸。女人能得到誥命是這個時代女人最高的榮耀,簫殤替聶大太太掙回來了,這是他的孝心。

  聶蓉蓉看著聶大太太也道:“大爺視母親為生母,為您請封誥命那是理所當然之事。”

  “是呀,我這一生也算是圓滿了。”聶大太太擦擦眼淚,笑了起來。

  第145章

  簫雲靈生子,聶芸芸出嫁,似乎只是眨下眼的時間,暉哥兒和然哥兒(小兒子)己經到了要讀私塾的年齡。若是只有聶芸芸一個人,她肯定憂心兩個兒子的教育,幸好還有聶大太太。

  聶大太太原本身體不好是憂思過度,總想著就剩下自己一個老太婆,活著還有什麼勁。現在兒子雖然不在,但媳婦,孫子在眼前,尤其是還有一個重要任務教養孫子,幹勁全部提起來了,做為市井間長大,並且能輔助丈夫打天下的婦人,她自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式。

  “簫大人為了出力征戰沙場,實在是難得的熱血兒郎。王妃人在京城,曉得簫家兩位少爺也到讀書的年齡,想請兩位小爺入私孰念書。”王府管事恭敬的說著,海戰是鄭王府挑頭,但想打贏就必須要將士們齊心,前線的事鄭王妃幫不上忙,卻也沒閒著。

  王府的地方如此大,更是不差錢,京城的上戰場的武官家屬也不少,大珠的武官薪俸就是個杯具,各種苦逼的不行。就是有戰事補貼,武官的地位一直很低下,而且上戰場的武官基本上沒啥家世可言,男人不在,家裡可能就剩下婦孺。

  戰爭還不知道要多久,鄭王妃早就開始各種關切活動,缺錢給錢,家裡有事就幫忙。有孩子要入學的,就乾脆辦了全免費的私孰。管吃管住管穿,所有費用全部有鄭王府提供。

  聶蓉蓉早曉得鄭王府的做法,雖然簫家不用鄭王府幫助,但這幾年逢年過節的,鄭王府都會派人來問侯,各種禮也沒斷過。就是曉得鄭王妃是為了前線戰士的心,但這種做法並不討厭,簫家是不差事,差錢的人家卻不少。

  “勞王妃掛心了,我正為暉哥兒與然哥兒上學之事操心,王妃美意正好解了我眼前之困。”取蓉蓉笑著說,京城是擁有全國最好的資源,但使用好資源除了有錢還是不夠的。簫殤己經是正五品,連帶著她和聶大太太也擁有了五品誥命,放到小地方很夠看,放在京城根本就是小菜一碟。

  管事聽得也欣喜,把準備好的兩份文房四寶之類全部拿上來,說這是鄭王妃的小心意,知道簫家不差錢,這些東西只是表示一下心意。說定正式上學的日期,管事的走了。

  “去那裡念書也好,鄭王府倒是很厚道,請的老現都是舉人,管的也嚴。”聶大太太說著,把兩個孩子送到那裡念書倒是很好,入讀的孩子家境都差不多,老師也能下狠心管教。更重要的是鄭王妃十分上心,這幾年收了不少學生,在京城的風評也不錯。

  聶蓉蓉笑著道:“兩個哥兒有好地方讀書,我也放心了。”不然只憑她們想給兒子尋個讀書的地方還真不容易。

  秋高氣慡,學生入學之時,暉哥兒和然哥兒的衣服東西全部打點妥當,兄弟倆一輛馬車,兩個車齡大的跟車,每人一個貼身使喚的小廝。衣服,讀書用的東西全部由聶蓉蓉打包收拾好給小廝們帶好,又千萬叮囑要好好念書,不可淘氣。

  把兩個孩子打發走,聶大太太和聶蓉蓉是徹底清閒了,鬆口氣之餘卻又覺有點空。聶大太太還好,畢竟年齡在這裡擺著,聶蓉蓉就真的有點無所事從了。

  “閒了你也常出門去逛逛,年紀輕輕的就這樣悶在家裡。”聶大太太有幾分心疼的說著,簫殤一走就是幾年,書信回來的都少,目前來說沒有回歸的跡象。聶蓉蓉現在的年齡還不算大,但再這樣等下去的,女人最美好的青春也就要沒有了。

  聶蓉蓉笑著道:“家裡也挺好,陪著母親說說話。”

  聶大太太看看聶蓉蓉,好一會才問:“老大上封是什麼時候?”

  “三個月前了,一次大勝戰之後寫的。”聶蓉蓉說著,簫殤在最前線,以他的官職捎封家書肯定沒問題。但打的如火如荼時,如何能記的起來寫信。也是沒啥可寫的,戰爭這種事情,她和聶大太太都不懂,除了讓她們白白擔心。

  “唉。”聶大太太重重的嘆口氣,看向聶蓉蓉的目光有幾分內疚,道:“你大哥啊……”

  “大哥是有正經事,我陪著母親也很好。”聶蓉蓉笑著說,人生之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女人更是天生比別人苦一些。跟旁人比起來她這輩子己經十分順心,用最美好的青春去等待男人回來是很苦,但要簫殤還記得回家的路,她就願意一直等待下去。

  “虧得你能坐的住。”聶大太太也跟著笑了起來,又嘆氣道:“兩個哥兒都要上學了,卻連父親的容貌都不記得。”

  “等以後大哥回來了,有他們父子在一起的日子。”聶蓉蓉笑著說。

  婆媳兩個一起吃了午飯,平常有兩個孩子鬧騰著,有些是覺得煩了些,但突然間不在家裡了,更覺得清靜過頭了。

  私孰早上是一個半時辰,中午管飯,提供休息的地方,下午則有老師教習一些基本健身強體的課目,來上學的都是武官家的子弟,指望著個個教成高手肯定不成,但也會教一下基本的功夫。考慮到孩子年齡小,下午也就是一個時辰,也不會太晚回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