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眾人收拾妥當,依次坐好,簫太太帶著喬五爺來了。喬五爺個頭不算高,不過十五歲還有再長高的可能性,五官俊秀,謙遜有禮。聶二老爺看著十分滿意,聶二太太問了幾句,旁邊聶大太太也跟著問了起來。

  喬五爺對答有度,聶二太太這才放心些,父親早亡的孩子,有一種是會站出來承擔責任,還有一種則是正好相反,母親愛護過度,倒成了裙媽仔,凡事聽母親調度,一點主意都沒有。看喬五爺這樣,至少不是第二種。才能之類的,現在這樣真看不出來,不過家世不錯,田莊收入很穩定,以後日子再苦也有限度。

  簡單的敘話之後,簫太太就帶著喬五爺走了,這才是頭一面,簫家又都是女眷,沒有留下吃飯的道理。聶二太太和聶蓉蓉親送簫太太出門,臨上車之時簫太太還笑著道:“不是我娘家人的好話,我這個侄兒是最體貼的。”

  聶二太太也笑著道:“喬五爺確實是細心體貼。”會知道體貼親娘的兒子,只要不是愚孝,對老婆還是不錯的。

  “那我等聶二太太的消息。”簫太太笑著上車走了。

  聶家消息給的很快,聶二老爺覺得不錯,沒怎麼考慮就同意了。在他看來,庶出女兒嫁個小地主也算可以了,聶二太太也覺得挺合適,喬五爺平平常常,但聶芸芸本身也不是十分出彩,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直隸離青陽不算遠,離京城更近,不管是回娘家還是上京都容易。

  “有個探花夫人當姑姑,靠山也有了。”聶大太太笑著說,這門親事也算對得起聶芸芸了。

  第143章

  聶二太太派人給簫太太遞了話,聶家同意婚事。簫太太也是滿心歡喜,作媒成功總是好事一件,連忙給直隸的喬太太寫了信,姑姑可以帶著侄兒去相親,但真正要操辦親事了,姑姑也就是打個下手,正主卻是喬太太。

  喬太太早年喪夫,獨立撫養兒子成人,性格堅毅剛強。雖然沒有開疆擴土的地本事,但家業總是守住了,沒被人占去一分。現在獨子到議親的年齡,喬太太也是滿地打聽,既想姑娘家世好些,又想姑娘人好,但喬五爺這樣的條件能找到十分合意的也難。

  現在簫太太做媒,說了聶家姑娘,喬太太雖然沒見過,卻是信的過簫太太的眼光。要是信不過簫太太也不敢做這個媒,現在聶家同意了,喬太太便親自上京來,給兒子訂親,也順道會會親家。

  “喬太太不是難纏的婆婆,你也該放心了。”聶二太太笑著對柳姨娘說著,那天她說過柳姨娘之後,柳姨娘雖然沒有再說反對的話,神情卻顯得有些淡淡的,也不像以前那樣歡快了。雖然沒明說,只怕對喬家的親事不太滿意。

  柳姨娘低頭半晌才道:“太太是嫡母,做主理所當然。喬家的婚事很妥當,芸芸能尋到這麼一件親事,也算是造化。”

  細想喬家的親事,聶芸芸不能說虧。尤其是相親那天,聶芸芸其實躲在後頭看過的,對喬五爺的長相舉止也十分滿意。就是嫌喬家窮,但所謂的窮富,也很難定義的了,京城官宦仕家,月用過萬的不在少數。再比如沒分家前的聶家,每月月用也過兩千兩,而分家之後二房的年總收入包括原本米鋪的利潤才不過兩千兩。

  有田有房有車有丫頭,基本的硬體都能達標,真正決定日子好過的是細節。鍋里蒸的是梗米還是一般白米,做飯是粗使婆子還是名廚高手,各房頭有沒有專門的分工。要是聶蓉蓉對比著,柳姨娘多少還能高興些,喬家一年的年收入未必有聶蓉蓉的月用多,衣服,首飾,打賞下人,漫手使錢才是真好。

  “你心裡還是覺得不痛快。”聶二太太有幾分嘆氣的說著,停了一下才道:“你跟了我半輩子,我不會虧待你女兒。”

  “太太多心了,開始時我是覺得喬家窮,後來想想又不是吃不上飯,總是要日子遂心些才好。”柳姨娘說到這裡,不由的停了一下,這才慢慢的說下去。

  真正讓她鬱悶的不是喬家窮,而是聶芸芸的婚事,不管是相看,還是詢問,或者後來操辦,都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妾的本份是什麼她當然知道,她一直視聶二太太為恩人,侍侯她也很樂意。但聶芸芸確實是她十月懷胎,從小帶到大的,說視如生命都不過為。結果到女兒最重要的事上,她就是下人了。

  她當了這些年妾,從來覺得當妾不好,直到此時,她心中多少有幾分後悔之意。她要是正室,就可以自己相女婿,自己操持女兒婚事,以後女兒生了孩子也可以叫她外祖母,而不是現在這樣,全線旁觀。

  聶二太太拍拍柳姨娘的手,道:“人生之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誰能樣樣順心呢。就是蓉蓉,嫁的如此好了,卻是擋不住女婿不在家。”

  柳姨娘默然一會才道:“多謝太太這些年的照顧。”

  “半輩子都過來了,還說這些。”聶二太太笑著說,道:“別想這些有的沒的,喬家的意思是現在把婚事訂下來,我年齡也大了,許多事情也是想不周全,你也幫著我來看看。”

  “嗯。”柳姨娘點頭說著。

  喬五爺與聶芸芸的年齡都不大,只是先訂下親事,離正式下聘迎娶還早。且兩家都不在京城,媒婆跑了幾天,交換了庚帖,寫下婚書也就完事了。喬太太想著家中有事,也沒再京城久留,便告辭帶著喬五爺走了,臨走之前還上門跟聶二太太說了一聲。聶蓉蓉便擺了酒席,在家裡熱鬧了大半天。

  送走喬家,聶二太太也有走的意思,聶蓉蓉的孩子生了,聶芸芸的婚事也訂下來了。就是女婿不在家,總在女婿家裡住著也不是事。

  “眼看著天氣熱了,路上肯定辛苦,反正家裡也沒什麼事,父親和母親不如等夏天過去了再走也不遲。”聶蓉蓉笑著說。

  聶大太太也道:“蓉蓉說的是,老大信上說幾年內都回不來,家裡只剩下我們娘們幾個也是寂寞,不如你們再留兩個月,等到暑熱過去了,路上也方便些。”

  聶二老爺並不想走,實在是上京一趟,好歹也該走走玩玩,若是就這樣回去有些可惜。便道:“就是,現在天氣太熱,再等等走不遲。”

  聶二太太看聶二老爺一眼,知道他是想玩玩,便道:“也罷,那就八月吧。”

  女子不好出門亂逛,男人就可以了,聶芸芸的婚事也完了,聶二老爺就真的能撒歡了。趁著天氣還沒那麼熱的時候,帶著小廝早出晚歸,回來的時候倒是沒空過手,各種各樣的小玩意,給自家人捎的禮物,聶蓉蓉,聶大太太,兩個外孫都沒落下。

  聶二太太看到東西,對聶二老爺的不耐煩也算消了許多,夫妻這麼多年,聶二老爺也不是沒有優點,一輩子過去了大半,兒女都成了家,還去生聶二老爺的氣,實在是沒必要。

  轉眼到了八月底,天氣舒慡,聶二太太也開始打包收拾行李,來的時候東西並不多。走的時候東西就多了,聶二老爺逛了這麼久,買了許多東西,送給大房一部分,還有一部分是給二房人捎的,此時也要一併帶回去。

  聶大太太和聶蓉蓉自然不會小氣,準備了不少禮物給二房眾人捎回去,是自家的心意,聶二太太也不好拒絕,又打包收拾了一大堆。

  正翻著黃曆查出行之日,簫太太打發人送來一張貼子,約眾人去青雲庵逛逛。夏天不是合適出門的季節,終於等到秋高氣慡之時,簫太太便想出門走走。青雲庵是皇家庵堂,最合適女眷們去,一個人太無聊,便約了簫雲靈和聶蓉蓉眾人。

  “難得的機會,一起去逛逛吧。”聶大太太說著,青雲庵這種皇家庵堂,不是什麼人都能去的。身份錢財都得有,要不是探花夫人邀約,侯府媳婦跟隨,她們還真去不了。

  聶二太太顯得有些猶豫,她知道機會難得,但要是地位差太多了,也沒必要上前去湊。

  聶蓉蓉笑著道:“母親都跟簫太太結親了,只是一起去逛庵堂而己。”

  “也是,逛個廟而己。”聶二太太笑著說,道:“那就逛了再回去,總是來京一趟。”

  聶蓉蓉跟簫太太寫了回貼,說自家準時過去,還是全家一起出動,連聶二老爺都要一起過去,實在是聶二老爺的年齡擺在這裡,混到女眷里也無所謂了。

  三方約定在青雲庵相見,提前碰頭實在太麻煩。簫太太和簫雲靈都給青陽庵送過消息,京城的貴族太多,一些公共場合都會先預約,免得遇上冤家了。

  提前兩天開始收拾,女眷們穿身上的衣服,另外包的東西,各身的貼身丫頭都要收拾。小兒子太小,怕閃了風,只帶著暉哥兒,奶媽衣服東西,各色零碎東西,只是這些就收拾了大半車。又因為集體出門,車駕不夠,管家又出去雇了車,為是半天忙碌。

  到了正日子,東西該裝車的裝車,一應收拾妥當正要上車走。簫太太卻是派人送來消息,不是取消行程,是先來說一聲,鎮遠侯府今天也要去青雲庵上香,簫清和跟鎮遠侯府沒啥關係,但簫雲靈的婆家跟鎮遠侯府關係十分好,撞上打個招呼就好,也不用太當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