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本以為等待她的是再甜蜜不過的將來,在最初的兩三年間是這樣的,兩人還有了一個孩子。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手裡的錢卻是越來越少。孩子一歲多時還添了一場大病,積蓄花個底朝天,孩子也去了。
孩子的早夭讓洪娘子悲痛欲絕,然後更嚴峻的問題來了,沒錢了,吃什麼。邱燕除了唱戲之外沒有其他本事,上街賣個菜都不會,兩人又是大手大腳慣了的,一直以來都是坐吃山空,現在真空了,洪娘子頓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就在這個時候,邱燕的師兄來尋邱燕,邱燕的師兄雖然沒有邱燕唱的好,卻比邱燕有頭腦的多,自己組建了戲班,因為找不到台柱就來請邱燕出山。洪娘子十分不願意邱燕唱戲,經過兩三年的洗禮,洪娘子也沒以前那麼傻了。邱燕隱姓埋名沒人知道他是樂籍,若是他出山了,那樂籍的身份就瞞不住了,她也會跟著成為樂籍。
邱燕卻是一直哄她,跟她道歉,說自己多麼多麼無能,沒有讓她過上好生活。這一切都是他的錯,沒有那個本事卻把她帶出來,結果連孩子都保不住。
如此一說洪娘子也心軟了,而且生計確實是問題,她在家的時候連繡活都做不好。而且就是做繡活那才能掙幾個錢,哪裡能用的。邱燕的執意,生計的奔波,洪娘子便跟著邱燕一起上京,到京城之後,在她不知道的時候,邱燕已經給她在教坊登記。回來之後還跟她說,她也是會唱彈說書的,以後也可以到大戶人家走穴掙錢。
洪娘子哪裡肯依,為此跟邱燕鬧了起來。邱燕也因為連日的不順心脾氣暴躁起來,想當年他那樣紅的角,結果連找個茶館落腳都找不到地方。爭吵之間邱燕就說了實話,當初是洪娘子主動來勾搭他的,他當時因為堂會唱多了,身體不好本來就要休養的,一個自帶錢財的美貌小姐送上門來,他如何會拒絕。
他本來就是下九流的戲子,當他的娘子肯定就是這樣,他既沒有騙她錢財,又沒有把她轉賣他人,這些年來對她也是溫柔體貼。錢花光了就要掙錢,他現在年長不好找活,洪娘子年輕有才藝,出來幹活掙錢也不算過份。
如此一番吵鬧洪娘子算是徹底明白了,但明白又有什麼用,她已經是樂籍。邱燕年長唱不上角了,只能在戲班裡打雜,掙不了多少錢,倒是脾氣越來越來壞。總覺得自己不得志,自己明明那樣有才,為什麼現在就不行了。
洪娘子心碎之後,生活卻是要繼續,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吃飯,沒錢要吃什麼。然後就開始走穴賣藝生涯,彈唱說書討得太太奶奶們喜歡,有時候一句話不好還會被責打,這麼久以來她一直都想,為什麼會這樣,她為什麼會落到現在的地步。
“唉……”聶二太太聽洪娘子斷斷續續的說完,不自覺得嘆口氣。
看看洪娘子現在這樣,要說可憐也是挺可憐的。女子嫁人之後的生活是很苦逼,但是想打破這種傳統,這種制度對人的約束,這就不是一個小女子能做到的了。方四日經夠逆天了,但她仍然是洪家媳婦,給洪家生了兒子。
洪娘子哭了一陣,問道:“不知道家中父母,兄妹都好嗎?”
“現在都挺好的。”聶二太太說著,想想當初洪太太帶著洪娘子出門,給她尋婆家,嫡母當成這樣也算是對的起她了,結果洪娘子的事出來,洪太太氣病了幾個月。
“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他們。”洪娘子痛哭起來,她聽戲文聽多了,一直都覺得閨閣小姐是多麼的壓抑,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成親之後就更加苦逼。但現在她願意折壽二十年去過以前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她真的過夠了,也過怕了。
聶大太太直接道:“你回青陽肯定是浸豬籠。”
洪娘子聽得一震,臉色更白了,道:“父親……父親如此惱我嗎?”
“不是,現在洪家是洪大奶奶當家。”聶大太太說著,道:“找不到你就算了,被抓到了,肯定是浸豬籠。”
洪娘子身子不自覺得晃了晃,她也知道她現在這個樣子是沒臉回家的,但有夢總比沒夢強。有時候晚上做起夢起來,她會夢到回到了過去,她還是待字閨中的洪家二姑娘,她還有光明的前途,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好像在爛泥堆里,怎麼也爬不出去。
“開弓沒有回頭箭,想想當年你那樣一走了之,你的父母兄妹承受了多少。已經淪落的如此,那就只能繼續下去,洪家早沒你這個女兒了。”聶大太太說著。
對洪娘子說不上同情之類的,但既然是認識的,總是要好心提醒一句。這話並不是嚇唬洪娘子,洪娘子敢回青陽,方四肯定會把她當眾浸豬籠清洗洪家的名聲,洪家的女兒是犯了錯,但洪家也已經法辦了。
洪娘子捂著嘴痛哭起來,沒什麼哭聲,身體卻是顫抖的厲害,眼淚嘩嘩地往下掉。看著卻更是可憐,可悲。
聶二太太輕嘆口氣,從手上褪下來一個金鐲子,讓丫頭塞給洪娘子,道:“事世無常,以後自家珍重。”
洪娘子看看金鐲子,有幾分發傻,有點沒反應過來。
聶蓉蓉早使眼色,月兒拿了二十兩銀子過來,此時也遞給洪娘子,道:“總是認識一場,小小心意。”
倒是旁邊牙婆,聽了一肚子八卦,愣神過來卻是明白聶家的意思,既然是熟人,聶家肯定不好意思讓洪娘子在聶家服務。估計也是心裡膈應,好好的小姐能跟著戲子跑,這肯定是腦子裡養魚的貨,家裡還有姑娘,肯定不能放她在家裡。
“難得太太們大方,洪娘子也磕個頭吧。”牙婆笑著說。
洪娘子還有點愣神,聶大太太就笑著道:“勞煩媽媽走一趟,家裡人也不少,足夠熱鬧,不用再請彈唱。”說著,婆子也把荷包遞上。
牙婆接到荷包,雖然沒拿到中介,總算賺了個車馬錢。看洪娘子仍然不動,便笑著道:“娘子啊,此一時彼一時,快快磕頭謝了恩,我再幫你找下家。”
洪娘子木然站起身來,磕了個頭,起身的卻是道:“太太若是有緣見到我父親,還望告知一聲,說我平安。”
聶二太太抿抿嘴沒說話,聶大太太卻是道:“何苦呢,就是洪老爺知道你的狀況,也不會派人來接你回家。有些錯可以犯,有些錯卻是絕對不能犯,從你跟著戲子跑那天,你就不可能再回去。要是還想活著,那老實看看現狀,別再去那些虛無的美夢。”
“我還能怎麼活……我還能怎麼……”洪娘子哭著直接癱到地上。
聶大太太沒說話,牙婆上前把洪娘子扶了起來,道:“娘子要怎麼活是娘子的事,就別打擾太太奶奶們休息,我們該走了。”
半扶半摻,牙婆扶著痛哭的洪娘子走了。
等到兩人出了屋,聶二太太就嘆了口氣,卻是道:“以後姑娘家還是少聽些書,看看都聽成什麼樣了。”
聶大太太卻是道:“哪有不聽書不聽戲,不怪書,只怕這位洪二姑娘腦子不好。”就像聶二太太問洪娘子是不是被拐賣的,實在是覺得太不可思議,所以才有此一問——沒再請彈唱到家裡,倒是幾回閒時聶芸芸很自告奮勇的彈了幾曲,也順道練練琴藝。新年越來越近,過年氣氛越濃,全家上下都在熱鬧歡喜中。年酒的帖子是聶大太太擬的,也不能一直人生地不熟,不請男客,只請堂客,該請的也得請了。
除夕守歲,初一四處走動著拜年,五品以上的誥命要進宮朝賀,簫家住宅旁邊沒有五品官,聶蓉蓉挺著大肚子行動不便,聶大太太就帶著聶芸芸四處轉轉,還去了簫清和家裡一趟。
簫清和和簫凌雲都同門拜年去了,簫清和的太太喬氏在家裡,喬氏是小門小戶出身,應酬貴婦們多少覺得有些累,看到聶大太太和聶芸芸來了倒是十分開心,還給聶芸芸一個大大的紅包。
“嫂子沒事了只管帶著侄女過來玩,我平常在家裡也是十分清閒。”喬氏笑著說,這話倒是真的,簫清和是天天忙,見面的時候都少,家裡也沒什麼人,親友也少了,其實她也是不知道跟這些貴族太太們交往。
聶大太太笑著道:“簫太太閒了,也只管往家裡去,正好一起說說笑笑。”
喬氏笑著答應,家裡人少事就少,出門到侄兒家裡逛逛也好。
一來二去,兩家熟捻起來,你來我往十分經常。四月底,聶蓉蓉第二個兒子出世,滿家歡喜。聶大太太給遠在海口的簫殤寫了信,聶二太太也往二房報了喜。洗三之時,喬氏和簫雲靈帶了厚禮過來,還有旁邊鄰居不少也來湊趣……唯一糾結的是遠在海口的簫殤,聶大太太寫信報喜,簫殤的回信里中卻是充滿鬱結之氣,連兒子的名字都沒起。聶大太太懶得搭理他,家裡照樣熱熱鬧鬧。
孩子的早夭讓洪娘子悲痛欲絕,然後更嚴峻的問題來了,沒錢了,吃什麼。邱燕除了唱戲之外沒有其他本事,上街賣個菜都不會,兩人又是大手大腳慣了的,一直以來都是坐吃山空,現在真空了,洪娘子頓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就在這個時候,邱燕的師兄來尋邱燕,邱燕的師兄雖然沒有邱燕唱的好,卻比邱燕有頭腦的多,自己組建了戲班,因為找不到台柱就來請邱燕出山。洪娘子十分不願意邱燕唱戲,經過兩三年的洗禮,洪娘子也沒以前那麼傻了。邱燕隱姓埋名沒人知道他是樂籍,若是他出山了,那樂籍的身份就瞞不住了,她也會跟著成為樂籍。
邱燕卻是一直哄她,跟她道歉,說自己多麼多麼無能,沒有讓她過上好生活。這一切都是他的錯,沒有那個本事卻把她帶出來,結果連孩子都保不住。
如此一說洪娘子也心軟了,而且生計確實是問題,她在家的時候連繡活都做不好。而且就是做繡活那才能掙幾個錢,哪裡能用的。邱燕的執意,生計的奔波,洪娘子便跟著邱燕一起上京,到京城之後,在她不知道的時候,邱燕已經給她在教坊登記。回來之後還跟她說,她也是會唱彈說書的,以後也可以到大戶人家走穴掙錢。
洪娘子哪裡肯依,為此跟邱燕鬧了起來。邱燕也因為連日的不順心脾氣暴躁起來,想當年他那樣紅的角,結果連找個茶館落腳都找不到地方。爭吵之間邱燕就說了實話,當初是洪娘子主動來勾搭他的,他當時因為堂會唱多了,身體不好本來就要休養的,一個自帶錢財的美貌小姐送上門來,他如何會拒絕。
他本來就是下九流的戲子,當他的娘子肯定就是這樣,他既沒有騙她錢財,又沒有把她轉賣他人,這些年來對她也是溫柔體貼。錢花光了就要掙錢,他現在年長不好找活,洪娘子年輕有才藝,出來幹活掙錢也不算過份。
如此一番吵鬧洪娘子算是徹底明白了,但明白又有什麼用,她已經是樂籍。邱燕年長唱不上角了,只能在戲班裡打雜,掙不了多少錢,倒是脾氣越來越來壞。總覺得自己不得志,自己明明那樣有才,為什麼現在就不行了。
洪娘子心碎之後,生活卻是要繼續,每天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吃飯,沒錢要吃什麼。然後就開始走穴賣藝生涯,彈唱說書討得太太奶奶們喜歡,有時候一句話不好還會被責打,這麼久以來她一直都想,為什麼會這樣,她為什麼會落到現在的地步。
“唉……”聶二太太聽洪娘子斷斷續續的說完,不自覺得嘆口氣。
看看洪娘子現在這樣,要說可憐也是挺可憐的。女子嫁人之後的生活是很苦逼,但是想打破這種傳統,這種制度對人的約束,這就不是一個小女子能做到的了。方四日經夠逆天了,但她仍然是洪家媳婦,給洪家生了兒子。
洪娘子哭了一陣,問道:“不知道家中父母,兄妹都好嗎?”
“現在都挺好的。”聶二太太說著,想想當初洪太太帶著洪娘子出門,給她尋婆家,嫡母當成這樣也算是對的起她了,結果洪娘子的事出來,洪太太氣病了幾個月。
“我這輩子……也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他們。”洪娘子痛哭起來,她聽戲文聽多了,一直都覺得閨閣小姐是多麼的壓抑,這樣不行那樣不行,成親之後就更加苦逼。但現在她願意折壽二十年去過以前的生活,現在的生活她真的過夠了,也過怕了。
聶大太太直接道:“你回青陽肯定是浸豬籠。”
洪娘子聽得一震,臉色更白了,道:“父親……父親如此惱我嗎?”
“不是,現在洪家是洪大奶奶當家。”聶大太太說著,道:“找不到你就算了,被抓到了,肯定是浸豬籠。”
洪娘子身子不自覺得晃了晃,她也知道她現在這個樣子是沒臉回家的,但有夢總比沒夢強。有時候晚上做起夢起來,她會夢到回到了過去,她還是待字閨中的洪家二姑娘,她還有光明的前途,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好像在爛泥堆里,怎麼也爬不出去。
“開弓沒有回頭箭,想想當年你那樣一走了之,你的父母兄妹承受了多少。已經淪落的如此,那就只能繼續下去,洪家早沒你這個女兒了。”聶大太太說著。
對洪娘子說不上同情之類的,但既然是認識的,總是要好心提醒一句。這話並不是嚇唬洪娘子,洪娘子敢回青陽,方四肯定會把她當眾浸豬籠清洗洪家的名聲,洪家的女兒是犯了錯,但洪家也已經法辦了。
洪娘子捂著嘴痛哭起來,沒什麼哭聲,身體卻是顫抖的厲害,眼淚嘩嘩地往下掉。看著卻更是可憐,可悲。
聶二太太輕嘆口氣,從手上褪下來一個金鐲子,讓丫頭塞給洪娘子,道:“事世無常,以後自家珍重。”
洪娘子看看金鐲子,有幾分發傻,有點沒反應過來。
聶蓉蓉早使眼色,月兒拿了二十兩銀子過來,此時也遞給洪娘子,道:“總是認識一場,小小心意。”
倒是旁邊牙婆,聽了一肚子八卦,愣神過來卻是明白聶家的意思,既然是熟人,聶家肯定不好意思讓洪娘子在聶家服務。估計也是心裡膈應,好好的小姐能跟著戲子跑,這肯定是腦子裡養魚的貨,家裡還有姑娘,肯定不能放她在家裡。
“難得太太們大方,洪娘子也磕個頭吧。”牙婆笑著說。
洪娘子還有點愣神,聶大太太就笑著道:“勞煩媽媽走一趟,家裡人也不少,足夠熱鬧,不用再請彈唱。”說著,婆子也把荷包遞上。
牙婆接到荷包,雖然沒拿到中介,總算賺了個車馬錢。看洪娘子仍然不動,便笑著道:“娘子啊,此一時彼一時,快快磕頭謝了恩,我再幫你找下家。”
洪娘子木然站起身來,磕了個頭,起身的卻是道:“太太若是有緣見到我父親,還望告知一聲,說我平安。”
聶二太太抿抿嘴沒說話,聶大太太卻是道:“何苦呢,就是洪老爺知道你的狀況,也不會派人來接你回家。有些錯可以犯,有些錯卻是絕對不能犯,從你跟著戲子跑那天,你就不可能再回去。要是還想活著,那老實看看現狀,別再去那些虛無的美夢。”
“我還能怎麼活……我還能怎麼……”洪娘子哭著直接癱到地上。
聶大太太沒說話,牙婆上前把洪娘子扶了起來,道:“娘子要怎麼活是娘子的事,就別打擾太太奶奶們休息,我們該走了。”
半扶半摻,牙婆扶著痛哭的洪娘子走了。
等到兩人出了屋,聶二太太就嘆了口氣,卻是道:“以後姑娘家還是少聽些書,看看都聽成什麼樣了。”
聶大太太卻是道:“哪有不聽書不聽戲,不怪書,只怕這位洪二姑娘腦子不好。”就像聶二太太問洪娘子是不是被拐賣的,實在是覺得太不可思議,所以才有此一問——沒再請彈唱到家裡,倒是幾回閒時聶芸芸很自告奮勇的彈了幾曲,也順道練練琴藝。新年越來越近,過年氣氛越濃,全家上下都在熱鬧歡喜中。年酒的帖子是聶大太太擬的,也不能一直人生地不熟,不請男客,只請堂客,該請的也得請了。
除夕守歲,初一四處走動著拜年,五品以上的誥命要進宮朝賀,簫家住宅旁邊沒有五品官,聶蓉蓉挺著大肚子行動不便,聶大太太就帶著聶芸芸四處轉轉,還去了簫清和家裡一趟。
簫清和和簫凌雲都同門拜年去了,簫清和的太太喬氏在家裡,喬氏是小門小戶出身,應酬貴婦們多少覺得有些累,看到聶大太太和聶芸芸來了倒是十分開心,還給聶芸芸一個大大的紅包。
“嫂子沒事了只管帶著侄女過來玩,我平常在家裡也是十分清閒。”喬氏笑著說,這話倒是真的,簫清和是天天忙,見面的時候都少,家裡也沒什麼人,親友也少了,其實她也是不知道跟這些貴族太太們交往。
聶大太太笑著道:“簫太太閒了,也只管往家裡去,正好一起說說笑笑。”
喬氏笑著答應,家裡人少事就少,出門到侄兒家裡逛逛也好。
一來二去,兩家熟捻起來,你來我往十分經常。四月底,聶蓉蓉第二個兒子出世,滿家歡喜。聶大太太給遠在海口的簫殤寫了信,聶二太太也往二房報了喜。洗三之時,喬氏和簫雲靈帶了厚禮過來,還有旁邊鄰居不少也來湊趣……唯一糾結的是遠在海口的簫殤,聶大太太寫信報喜,簫殤的回信里中卻是充滿鬱結之氣,連兒子的名字都沒起。聶大太太懶得搭理他,家裡照樣熱熱鬧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