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洪夫人聽得笑了,道:“親家太太說的是,自家的丫頭要是還管不好,我這個主母也太挫了些。”

  “母親……”馮惠姐嗔怪著,打斷洪夫人的話。丫頭是自家的丫頭,聶二太太沒有哪裡對不起她。

  洪夫人輕嘆口氣,拉住她的手,又給聶二太太賠不是道:“親家太太別笑話,也別生氣。惠姐沒有多大的能耐,也沒有得力的父兄扶持,就是我這個老婆子……還有多少好活。我曉得親家太太是好人,姑爺也是老實人,但再好再老識,總沒有血緣親子來的好。親家傳話來說,臘梅生了個兒子,我足足有兩夜沒有合上眼。”

  說著洪夫人眼淚就要掉下來。

  馮惠姐聽得心中更是難受,低聲道:“母親說什麼呢,今天大喜的日子……”

  “有什麼喜,你心裡有多喜。”洪夫人直言說著,又看看聶大太太道:“傻丫頭,這裡又沒有外人,這時候還要裝賢良,你要裝到什麼時候去。”

  看看聶大太太,在親子夭折之後,當時聶大老爺肯定還有生育能力,就是聶大太太不能生了,完全可以納妾,或者過繼,結果聶大太太沒做,只是收養了簫殤為養子。對與男人來說家族血脈延續也許很重要,但對與女人,抱養的孤兒真比庶出好的多。

  要是旁人在跟前,她肯定不會這麼說,現在當著聶大太太的面,這份委屈就可以說,因為聶大太太能理解。

  聶大太太聽得笑了,有幾分打趣的道:“也是,何必裝這個賢良,說起來我還是罪人呢,大房絕戶都是我的錯。”

  “要是大嫂都是罪人,二房三房這些受了大房如此多恩惠的,更是無地自容了。”聶二太太順著接話,笑著看向洪夫人道:“親家太太放心,只要有我一日,肯定不會委屈了媳婦。”她明白洪夫人的憂慮,但孩子己經出生了,事實己經存在,她能保證的也只有這個。

  洪夫人向來是見好就收,馬上笑著道:“有親家太太這話我就放心了,我女兒交給你,實在放心的很。”

  她是真擔心女兒會受委屈,但女人受不受委屈,一半是看運氣一半也要看自己。要是自己長了張包子臉,臉上寫著快點來欺負我吧,不用付出代價的,那被欺負了也是無話可說。幸好惠姐不是這樣,女人的路要自己走,是好是歹一樣把握在自己手裡。

  眾人都笑了,洪夫人起身又道:“臘梅的月子滿了吧,說起來也該好好打賞她,不管怎麼說給姑爺生了個兒子,這是件大功勞,讓惠姐也有了依靠。”

  臘梅的兒子出生,洪夫人兩夜沒合眼是真的,卻是憂喜參半。女兒總是要有兒子的,自己生不出來就要妾室生。臘梅生了個兒子,至少解了馮惠姐眼前之憂,自家的下人生的孩子,要是馮惠姐以後生不出來了,以後還要靠著這個孩子。

  “哪裡還能讓親家太太去看。”聶二太太笑著道,轉身對身邊的丫頭道:“去叫臘梅過來,給太太們請安。”

  臘梅來的很快,今天剛滿月,本來說要出來侍侯。馮惠姐看天氣冷,剛滿月又怕她吹了風,便讓她在屋裡歇著,按老嬤嬤們說的,生完孩子前頭三個月都要注意些,只是頭一個月最要緊。

  “給太太們請安。”臘梅進屋跪下磕頭,她娘是洪夫人的陪嫁,先從洪家到馮家,後來洪夫人和離,她們一家也跟著回到洪家,她又跟著馮惠姐陪嫁到聶家,現在她們一家老小還都在洪家。

  洪夫人親自扶她起來,笑著道:“比原本胖了許多。”

  “姑娘照看我,是我的福氣。”臘梅一臉感激的說著,這是實話,馮惠姐真沒虧她,坐月子期間還拿出私房錢給她燉補品。

  這些還不算,前幾天她娘過來看她,說洪夫人給方四進言,放了她兩個小侄子的身契,自家兄嫂也從田莊裡調出來,改到城裡店鋪里幫忙打下手,雖然累了些,但比在田裡賣苦力好的多。而且她娘過來,馮惠姐又另外給了打賞,很給了幾分體面。

  “你是洪家的家生女兒,從小侍侯惠姐到大,跟著她讀書識字,說是下人,我拿你也是當女兒看的。以後你跟姑娘和和氣氣,照顧順哥兒,彼此依靠,我也就放心了。”洪夫人拉著臘梅的手笑著說。

  臘梅道:“太太與我一家都有大恩,我就是做牛做馬都難報。”她在大家族中生活了這些年,妾室要如何站隊,她比誰都清楚,就是不清楚看看柳姨娘也能曉得。

  “傻丫頭,哪裡要你做牛做馬了。”洪夫人不禁笑著,道:“我只想你跟姑娘和和氣氣的,到底是順哥兒的親娘,怎麼也會虧待你。”

  正說著話,梢間裡順哥兒醒了,哭了起來。臘梅聽到孩子哭聲就伸頭往裡看,馮惠姐笑著道:“去看看吧,現在出了月子了,也能多帶帶了。”

  “是。”臘梅含眼說著,這個孩子,生出的時候看了一眼,今早上抱過來時看了一眼,其他時候再沒見過了。

  第127章

  鞭炮聲中新年來了,大房一直住在城外,聶大太太也向來不喜熱鬧,年是要過,年酒就不請了,又累又麻煩,簫殤正月十六就要上京,實在沒必要浪費時間和精力宴客招呼。至於收到的年酒回貼,簫殤親自寫了回貼,感謝邀請,離的太遠就不去打擾了,同時說明大房今年不請年酒。

  二十九祭祀,簫殤把祭品放到供桌上,聶大太太旁邊看著。合規矩也好,不合規也罷,大房就這麼一個兒子,不管簫殤姓了什麼,每年祭祀和上墳燒紙,都是簫殤的事。

  到了除夕晚上,廚房收拾出來三桌飯菜,大房的下人本來就沒幾個,都是跟著聶大太太許多年的老人,再加上聶蓉蓉的陪嫁,也是自己的心腹。過年本來就是大家團圓的日子,有家可回的都放回去過年,剩下的就大家一起坐下吃飯。所謂主子下人說白一點也就是錢的事,都是人,哪來的這麼多三六九等。

  磕頭拜年,聶大太太給了聶蓉蓉一個大紅包,頭一年的新媳婦,肯定要給的。兩人拜完,下人們上前磕頭拜年,聶大太太照樣給了打賞。歡歡喜喜的吃了年夜飯,到守歲的時候,聶大太太就有些撐不住。過年事宜是聶蓉蓉和簫殤準備的,她現在一點都不操勞,就是這樣也擋不住疲憊,現在是不服老不行了。

  因為住在城外,初一不用四處轉著拜年,聶蓉蓉仍然早早起來。初一晚不得,趕上早年一年都早,倒是簫殤起床的時候十分怨念,他常年外頭奔波,外頭過年都是常有的,初一或者十五對他都沒差。聶大太太起個大早,她現在是過個年少個年,熱熱鬧鬧的倒也好。

  簫殤和聶蓉蓉上前磕頭拜年,聶大太太招手讓他們起來,卻是道:“難得熱鬧,我們也出門走走。”

  聶大太太住的城外,離城裡是遠了些,並不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真要是跟深山老林似的,簫殤也不放心聶大太太住。聶大太太旁邊就是村莊,說起來也是富農,家裡都有田地,農忙的時候還要雇用短工。

  富貴人家的太太聶大太太未必有興趣搭理,倒是這些富農人家的太太們,聶大太太有幾個非常聊的來的。想想聶家沒發家之前,也就是這樣的身份,比較有共同話題。

  聶蓉蓉拿來大毛衣服給聶大太太披上,簫殤扶著聶大太太,下人都沒帶,一家三口走著出門去。今天初一,正是出門互相拜年的時候,聶大太太帶上兒子媳婦出門去,一路都是招呼聲。聶大太太高興的與人說著,這是我兒子,這是我媳婦,眾人也都是一起恭喜。

  “真好啊。”聶大太太拉著聶蓉蓉的手說著,兒子媳婦陪著,溜彎散步,多少老人家的日子都是這樣過的。

  “以後我常陪母親出來走走。”聶蓉蓉笑著說,簫殤要大事要做,她幫不上忙,那至少要好好照顧聶大太太。

  簫殤看著走的時間不短了,聶大太太臉上也有幾分倦色,便道:“以後蓉蓉會常陪母親出來,今天就先回去吧。”

  “嗯,我也累了。”聶大太太說著,只是這麼幾步路就累了,不服老也不行了。

  初二簫殤和聶蓉蓉一起回娘家,初三兩房人一起上墳燒紙。聶二老另外備了祭品擺到聶三老爺和聶三太太墳前,燒紙的時候眼裡還有一絲眼光,過年聶烴都不回來,初三上墳更是忘了,地下的弟弟和弟妹,不知道會不會傷心。

  “也不知道小三在外頭怎麼樣。”聶二老爺有幾分自言自語的說著。

  眾人該幹嘛幹嘛,沒人搭理他。

  大房不用吃年酒,接下來的日子自然清閒,應該說是聶大太太清閒,聶蓉蓉和簫殤真不清閒,尤其是聶蓉蓉,晚上睡覺時她真的很有衝動把簫殤踢下床,真的太無恥了,看著那樣正經嚴肅的人,怎麼就能如此無恥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