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年前三爺走時,說要出門經商,把家裡的錢都拿走了。結果出門不久,他就在外頭弄了個兩頭大,根本就不打算回來了。”朱氏痛哭說著,她會知道是因為跟著聶烴出門的小廝寫信回家說的,然後消息傳到她這裡,她才真的害怕了。

  分家的時候她並沒有場,現銀和地契全部都在聶烴手上,當時朱氏並沒有太在意,她跟聶烴雖然不和,但叫是夫妻,在誰上都是一樣。後來聶烴說是出門經商,手裡拿錢更是理所當然,朱氏怎麼也沒想到聶烴如此狠心,就這麼一走不回頭了。她一個婦道人家,就是有父兄,跑到外頭去找聶烴,硬拉他回來,這也很不現實。

  “父親,馬己經準備好了。”聶煬上前說著,直視無視朱氏。

  聶二老爺點點頭,直接饒開朱氏道:“走吧,我們也得回去。”

  朱氏看聶二老爺這個反應,又哭喊著道:“哥兒著了涼,一直都不太好,請大夫吃藥,總是不見效,病病弱弱,我一個婦道人家,實在沒辦法,伯父,救命啊。”

  聶二老爺腳步稍稍停了一下,最終還是跟著聶煬到墳地門口上馬走了。想當年三弟夫妻雙亡,留下聶烴,不管是大房還是二房對聶烴都是盡心照顧,結果照顧到娶妻生子了,大房和二房都落下了不是,別人家的孩子不好養,哪怕是親侄子都不行。己經受過一回深刻教訓,像朱氏這樣的親戚,既然斷了路,那就斷到底吧,實在是沾不起。

  完全無視朱氏的哭喊,聶家眾人上了車,聶大太太帶著聶蓉蓉,聶烘一輛車,聶二太太帶著馮惠姐,聶芸芸,柳姨娘坐後頭一輛。朱氏見狀仍然不死心,還想追上來,卻是被旺財家的小心拉開了,道:“三奶奶還是靠邊站站,不然馬車撞到你了,如何賠的起你。”

  朱氏痛哭著道:“好嫂子,我真的知道錯了,你跟二太太說說……”

  “三奶奶啊,莫把別人當傻子。”旺財家的皮笑肉不笑的打斷朱氏的話,道:“是真知錯,還是指著大房和二房出頭找回三爺,你心裡明鏡似的,何必讓我一個下人點破。”

  女人的依靠不外乎是娘家,男人,兒子,朱家不給力這是肯定的,兒子還小靠不上,結果男人又跑了。聶烴要是納妾,朱氏還可能不怕,結果聶烴弄了個兩頭大,人在外頭定居,朱氏就是頂著正室的名頭,要是聶烴打定主意不管不問,也就是變相遺棄朱氏母子倆。

  朱氏這時候真怕了,過來求大房和二房,先是哭著道歉說可憐,等到二房原諒之後,馬上就要求聶二老爺出面去找回聶烴。就是聶烴執意不歸,朱氏也可以帶著孩子賴過來,就是以後聶烴帶著外頭女人回來了,她跟聶家族宗關係好,在這種名份大事上,聶烴未必拗的過聶二老爺。

  朱氏哭的更傷心,拉著旺財家的,一臉懺悔的道:“以前我是真傻,就那麼輕信三爺的話,跟伯娘們過不去,我是真知道錯了。”

  她真沒想到聶烴那樣的無情無義,對老婆沒情義就算了,連剛出生的兒子都不要了,甩甩手走了。她要是早知道有今天,她肯定早早抱住大房和二房的大腿。像這種事鬧到官府都沒用,倒是宗族裡有長輩肯出面,對她更有利。

  旺財家的聽笑了,道:“三奶奶不傻,三奶奶心裡明白很。”

  聶家大房和二房把聶烴撫養成人,娶了兩個媳婦,分家時又給了大筆銀子,結果聶烴仍然覺得虧了,慫著媳婦到處抹黑把他養大的伯娘。這種無情無義之人,拋妻棄子,並不算太意外,要是真心誠意對待朱氏,那才是邪門。

  想想朱氏嫁聶烴的理由,不就是看上錢了嗎,要是朱家開始時抱著的心思單純一點,也不會這樣。只能說這對夫妻配的很,你半斤,我八兩,誰也不說誰。

  “我一個女兒帶著兒子要怎麼生活啊!!”朱氏大哭起來,她嫁的是姓聶的,要是聶烴真要遺棄她與兒子,她必須得找個依靠才行,不然她下輩子可要怎麼過。

  旺財家的笑著道:“三奶奶騙誰呢,你不是有嫁妝嗎,當初三千銀子下聘,那筆銀子是抬回來的,其他的財產三爺能帶走,這筆錢三爺沒帶走吧。”

  雖然聶二太太嚴令不准與三房任何人扯上關係,但三房搬遷之後放走了許多下人,朱氏現在還使著四五個丫頭婆子,這都是聶家的老人,旺財家的當過管事,哪個不認識。下人遇上了,最大的樂趣就是說下人的閒話,朱氏把三千銀子放到床後頭的事她都知道。

  朱氏本來嚎啕大哭的臉多少僵了一下,這才道:“我一個女人帶著孩子……”

  “三奶奶還是省著些吧。”旺財家的打斷朱氏的話,撫養一個聶烴己經夠噁心半輩子了,聶二太太就真是聖母轉世,也絕對不會去沾朱氏以及朱氏的孩子。又道:“別說三爺只是外出,就是你們真和離了,你要再嫁,也絕對不會有人去管你兒子。親爹娘都活著,這回怎麼也賴不到別人身上。”

  朱氏又是一怔,其實她真有想過,要是聶烴真不打算再回來,她還如此年輕,肯定會帶著銀子再嫁,至於孩子肯定交給姓聶的。

  旺財家的看前頭車隊走遠了,不想跟朱氏浪費多少時間,道:“三奶奶只想想年前那一頓,還是那一頓沒打夠,想再鬧一場。”

  朱氏不自覺得縮了一下脖子,挨了那一頓打,她半個月都沒從床上下來,後怕了很長時間。那不是因為那一頓,她豈會先懺悔求饒,肯定是抱著孩子殺上門來,指責聶二太太教養不力,居然養出這麼個玩意,然後再吵著讓聶二老爺出頭去找聶烴回來。

  “我勸三奶奶一句,三千銀子也不少了,夠過日子的了。”旺財家的說著,想想朱家一年一百多銀子的進項,三千銀子夠活三十年了,朱氏只是不知足。不過朱氏上趕著嫁聶烴那種玩意,本來就是圖錢,現在連錢都沒有了,讓她帶著兒子守活寡,如何能樂意。

  說完這句,旺財家的也不理朱氏,三步並兩步,追上聶家的大部隊走了。

  朱氏木在當場,一時間沒了主意。

  聶大太太初四早上就回去了,初四以後就是赴宴吃年酒,以及自家擺年酒,聶大太太向來不喜熱鬧的場合,便要告辭回去。聶蓉蓉本想跟著一起去,定親的姑娘並不用出外行走,她可以過去陪著聶大太太。

  聶大太太卻是不讓她跟著,笑著道:“姑娘出嫁後事務更多,趁著現在多跟你娘學學,以後有得你忙呢。”

  聶蓉蓉聽得漲紅了臉,聶大太太摸摸她的頭,神情有幾分意味深長,道:“你大哥一個人很累,你替著他些。”

  她也不知道簫殤要走到哪一步,但是她能料到未來的路上簫殤要承擔以及付的艱辛與痛苦,聶蓉蓉在他身邊,只希望能給他分擔一些。

  “嗯。”聶蓉蓉輕聲答應著。

  年酒吃完沒幾天就是元宵節,聶家擺了兩桌酒宴,雖然沒叫彈唱助興,聶蓉蓉卻是彈了好幾曲,也算是熱鬧。等到散了席,柳姨娘就有點坐不住了,元宵佳節,花燈滿街,洪家更是早就放出消息說要放幾個時辰的煙花,還在舞龍舞獅的大隊,柳姨娘實在不想錯過了。

  “想去就去吧,不過芸芸還小,街上人多就別帶著去了。家裡的丫頭媳婦們誰想跟著就去吧,街上走時小心些。”聶二太太笑著說,年齡大了,體力跟不上,過年己經讓她疲憊不堪,實是逛不動街。

  聶蓉蓉笑著道:“我也不去了,我陪著母親。”

  聶芸芸倒是很想跟著去,剛想開口,聶二太太就笑著道:“芸芸還是在家吧,街上人多,跟著去的人少,怕擠到了。”

  這不是以前沒分家的時候了,出了個門前呼後擁,男僕小廝,丫頭婆子一大堆。現在就柳姨娘帶著幾個丫頭婆子去,下人們玩興來了,也未必顧的上,安全期間聶芸芸還是在家的好。

  柳姨娘本想帶著女兒去,現聽聶二太太這麼說,也跟著道:“芸芸好好在家時,我給你捎花燈回來。”

  聶芸芸雖然有幾分失望,但母親跟嫡母都如此說了,也只得點頭。

  聶二太太看看一直沒說話的馮惠姐道:“想逛就去逛逛吧。”

  馮惠姐笑著道:“我也不去了,陪著太太說說話。”從年前米鋪開張,她就沒得清閒一會,別說外頭舞龍,就是真龍來了,她也不想去看。

  聶二太太點點頭,看向柳姨娘道:“那你去吧,早去早回,看人多就回來,別擠到了。”

  “是。”柳姨娘應著,帶著丫頭們去了。

  丫頭們把桌子收拾完畢,端上果碟,倒上茶,聶二太太自己也是十分疲倦,看看馮惠姐也累了,便對聶煬道:“你們也去歇著吧,明天米鋪開張,事情還多著呢。”對於後宅來說過了元宵節就能歇一歇了,但外頭的店鋪卻是才開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