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似乎比較像果苗……

  聶蓉蓉本來己經淡定了,此時被簫殤如此看著,頓時全身不自在起來。先上前給聶大太太,父母行了禮,到簫殤那裡時,她不由的深吸口氣,這才福身道:“見過大爺。”

  簫殤看著卻是笑了,道:“不必如此拘禮。”二口子過日子,太過與相敬如賓了,也就是沒情趣了。

  聶蓉蓉低頭不接話,退到旁邊。

  兩桌席面擺好,簫殤跟著聶二老爺入席,聶蓉蓉則跟著聶大太太到旁邊席上坐。兩桌離的並不遠,聶蓉蓉只要抬手就能看到簫殤的側臉,這讓她想起最初見簫殤時,似乎也是這樣。不過那時候她懼怕著這個兄長,就是後來很長一段時她也怕他,倒不是因為他本人做了什麼,而是堂兄妹之間的關係讓她更懼怕。

  “看到你們訂親了,我也放心了。”聶大太太突然說著,神情卻有幾分寂寞又有幾分安慰,好歹兒子沒有離她太遠,看看旁邊己經有大姑娘樣子的聶蓉蓉,她突然高興起來,笑著道:“等過幾年你們有了孩子,我還能幫你們看看孩子……”

  聶蓉蓉可以體諒聶大太太的心情,但臉還是一下子紅透了,她對與跟簫殤的未婚夫妻關係是很淡定了,但從未婚夫妻一下跑到孩子話題,真是挺讓人害羞的。

  旁邊席上簫殤雖然正跟聶二老爺說著話,卻是留意著這邊的動靜,起身過來看向聶大太太道:“母親放心,我是這幾年事情會比較多,等到我安頓下來成親之後,一定接你與我們同住。若是兒子有幸,得了一官半職,定然給母親請封誥命。”他不管姓什麼,聶大太太都是他娘,這一點不會改變。

  聶大太太聽得眼淚都要掉下來,卻是硬忍住了,只是笑著道:“好,我等你來接我那天。”

  中午飯畢,閒話一會簫殤就要走了,聶大太太也要同路跟著走。眾人起身相送之時,簫殤突然看向聶蓉蓉道:“我後天去海口,估摸著要大半年不能回來,你若有事,可以讓人捎到滙豐船行,他們自會帶信給我。”

  如此一說眾人都笑了,聶蓉蓉既覺得貼心,又有幾分害羞,點點頭當做答應。

  送到垂花門前,聶二老爺本想讓聶煬送他出門,簫殤卻是沒讓。又說到後天去海口的事,聶二老爺本想讓聶煬去送送,簫殤更不讓送,只是正好滙豐船行有貨船要走,他是跟船走,並不用相送。

  “岳父不用為我擔心,我外頭跑了這些年,早就熟門熟路。”簫殤笑著說,又道:“我不在的時候岳父要是有什麼為難的事,可以找滙豐船行在青陽的掌柜,他定會傾力相幫。”要掌柜也解決不了,又是要緊事,還可以到沈家去求助,大不了欠衛連舟人情。

  聶二老爺笑著道:“老門老戶的,能有什麼大事,你兩個弟弟都不是惹事的人,放心吧。”聶家在青陽是老門老戶了,就是有地皮無賴,也不敢找上門來。

  “保重。”簫殤拱手說著,隨即抬眼看向後頭站著的聶蓉蓉。

  聶蓉蓉一直看著他,四目相接的瞬間,聶蓉蓉輕動嘴唇,並不敢發聲,只是默默說了一句:好好照顧自己。

  簫殤似乎是聽到了,微微一笑,卻是扶著聶大太太出門走了。

  第109章

  聶二太太帶著聶蓉蓉花了兩天時間才把聘禮分類完畢,全部堆到後罩樓下邊三間,再加上二房原本的東西,左邊上頭三間己經堆滿。聶二太太親自把房門鎖好,鑰匙更是貼身收著,古玩玉器這些不好估價,五千銀子大元寶卻是實實在在,這回聘禮至少得上萬銀子。

  “大爺是個有情有義的,以後你也要好好孝順大伯母。”聶二太太又高興又是欣慰的說著,簫殤現在能如此恩養聶大太太,以後也肯定不會虧待了聶蓉蓉。

  “嗯,我定視伯娘與母親一般。”聶蓉蓉說著,其實就簫殤不那樣說,她一定會好好侍奉聶大太太。

  “男兒志在四方,大爺素來又有大志,以後等你出了閣……”聶二太太說著有幾分傷感,簫殤沒打算在青陽定居,聶蓉蓉出嫁之後肯定也不會留在青陽。

  聶蓉蓉聽得也有幾分傷感,正好柳姨娘進屋來,笑著接話道:“那太太多留大姑娘兩年不就好了。”

  聶二太太聽得笑笑,哪有留姑娘在家一輩子的。岔開話題道:“芸芸也大了,我正想著給她尋個女夫子,教她讀書識字。”

  柳姨娘頓時喜出望外,她如何不想自己女兒啟蒙讀書,只是剛剛搬過來,家裡事情也多,聶二太太天天忙的腳不沾地,找不到開口的機會。笑著道:“太太肯照顧芸芸,是她的造化,現在家裡事多,也不著這一會就尋到。”

  “家裡也收拾的差不多了。”聶二太太笑著說,至於外頭的鋪面,是聶二老爺和聶煬的事,她也就是問問,並不用去料理。笑著道:“芸芸也是一天大似一天了,雖然不用考狀元,但總要讀書識字,以後出了閣還要算帳管家,耽擱不得。”

  柳姨娘越發高興,這幾天她一直盤算著另外一件事,看聶二太太也高興,便道:“還有一件事,我正想著給太太說,又看太太忙,不敢開口。”

  “你說。”聶二太太說著。

  “老師教書總得有地方,再者芸芸年齡也大了,總是與我擠在一處也不合適。我想著後罩樓五間是隔開的,不如我住了右邊那套,上下四間屋倒也寬敞,太太不如給我住了。”柳姨娘笑著說。

  聶二太太則顯得有些猶豫,五間後罩樓雖然是連體而建,內里卻是分開的,左邊是上下六間,右邊是上四間,各有樓梯大門。她原本想的是讓聶芸芸住後頭去,聶二老爺常歇在柳姨娘屋裡,母女倆住一處是有點不太方便。道:“我原本想著再等兩年,讓芸芸住後頭。”

  後罩房一般都是當做倉庫或者下人住處,比正院的地位要低。要是單純說身份,聶芸芸這個正經小姐比柳姨娘高,但柳姨娘是聶芸芸生母,女兒住廂房,生母住後罩樓似乎也說不過去。

  “後罩樓和廚房、下人房挨著的,如何能讓芸芸住,她還是跟著太太好些,我只是個姨娘,有後罩樓住也是太太疼我了。”柳姨娘笑著說。

  後罩樓當然不如廂房好,也就因為廂房好所以才讓聶芸芸住。姑娘大了,先不說其他的,女夫子進門教書,一看姑娘跟下人們住一起,就不會很認真教。再者姑娘大了也學著當家理事,還是跟聶二太太住的近些好,將來談婆家的時候也是嫡母帶大的,總能占便宜。

  “也罷,不過芸芸還小,等過了年,開春之後再收拾也不遲。”聶二太太笑著說,既然是柳姨娘自己主動想去住後罩樓,那就隨她去吧。

  “謝太太恩典。”柳姨娘眉開眼笑的說著。

  聶二太太托人給聶芸芸找著老師,聶二老爺和聶煬去忙的腳不沾地,店面倒是盤的很快,聶二老爺過去一說,原主立即轉了。只是米店生意第一回做,中間許多門路都不曉得,要學習之處許多,馮惠姐的兩個兄長都是做這種小生意的,旁邊幫襯許多,給了許多好建議,不然只怕更是手忙腳亂。

  忙忙碌碌大半個月,盤店之後店面也要重新裝修,聶二老爺盯著這裡,還有就是算帳是他的老本行,現在則是繼續算。聶煬則是去了鄉下田莊,剛分到田產的時候就過去看過,當時跟佃農說的是按照舊數交銀兩就好,現在東家要開米鋪,銀子可能還要收一點,但還有一部分則是要用實物來抵。

  聶二太太不管外頭的事,馮惠姐卻是沒閒著,她不是不著急生孩子,但生不出來她也沒辦法。大夫,神婆都看了,各種偏方也吃著,但就是懷不生,她也是無可奈何。聶二太太是沒催她,但一直無子嗣,這不是長久之計。

  通房,姨娘,庶子庶女,正室還無所出。既使婆婆再和善,馮惠姐也知道自己前程艱難,正苦悶之時,馮惠姐看到了洪大奶奶方四,看看現在的方四,洪大爺早就不敢大聲說話,就連公婆待她更是客客氣氣,洪家族長見了她也要退讓三分。

  方四是有兒子,但就她就沒有兒子,洪家上下哪個敢違逆。這樣的榜樣,這樣勵志姐,馮惠姐覺得這才是自己的目標。與丈夫感情一般,兒子也沒有,與其在後院裡墨跡,真不如像方四這樣,自己掙錢,張羅生意,苦是苦了些,卻不用看人臉色。

  “這些日子你也跟著奔波辛苦,三餐跟不上點,更要好好補補。”聶二太太看著馮惠姐有幾分心疼的說著,扭頭吩咐旺財家的:“給廚房說一聲,晚上給大奶奶加道補品。”

  要是聶家男人十分能幹,馮惠姐也不用如此辛苦。要是馮惠姐能生兒子,也不用如此辛苦。女人有時候真是被逼的,不爭氣不努力就沒有活路。其實馮惠姐這樣也好,女人能夠自強自力的去討生活,總好過在內宅里看男人臉色,還要和顏歡笑的面對妾室通房、庶子庶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