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蓉蓉只覺得臉更紅了,仍然輕聲應了一聲,她倒不介意等,多久她都能等。

  “我早動身走,記得掛念我。”簫殤說著。

  聶蓉蓉小聲道:“你也一樣。”

  “什麼一樣?”簫殤故意問著。

  聶蓉蓉輕聲說著:“一樣掛念著我。”就像我這樣掛念你一樣。

  迎著晨起的清風,簫清和和簫凌雲帶著簫殤上路回直隸了,聶家眾人去送,聶二老爺一臉眼淚汪汪。唯獨聶大太太沒去,聶蓉蓉因為不方便與簫殤見面也沒去,在後院裡陪著聶大太太,聶大太太這幾天都是心情鬱悶,要哭不哭的模樣,直到今天卻是再也忍不住,終於哭了出來。

  “好孩子,我只是心情有點不好而己,沒什麼事,別為我擔心。”聶大太太說著,養了這些年的兒子飛了,換哪個娘心裡都不舒服。幸好沒有飛太遠,總還是聶家的女婿。又對聶蓉蓉道:“去看看你娘吧,我想自己靜一靜。”

  聶蓉蓉很想勸勸聶大太太,看聶大太太執意,也只得先前離開,想著中午時再過來。不管簫殤姓了什麼,以簫殤的性格,不會不認聶大太太這個娘。

  出了聶大太太的院門,從角門進到聶二太太院裡,相比較之下二房的氣氛歡喜了許多,大姑娘訂了門好事,簫殤成為二房的女婿了,不管從哪個角度說,這都是好事。 聶二太太才送完簫家人回來,看到聶蓉蓉進門,便招呼她坐下商議嫁妝的事。具體陪嫁多少她還沒跟聶二老爺商議過,但姑娘家出閣時的嫁衣,蓋頭,連床上用的東西都是娘家陪嫁,一般人家都是姑娘自己做。簫殤的年齡在那裡擺著,只怕聶蓉蓉成人禮之後就會議定婚期,出嫁的東西要做就早做,以聶二太太的意思,現在就開始挑布料,開始動手做。

  “三奶奶來了……”外頭婆子高聲傳話進來。

  聶二太太眉頭皺了一下,給聶蓉蓉使了眼色,讓她到裡間迴避。未出閣的姑娘比不得出嫁的媳婦,要時刻注意言行舉止,尤其是聶蓉蓉跟簫殤定親了,正在風頭上,此時更要低調,跟大肚子的嫂子吵起來,不管為了什麼,說出去都不是好事。

  聶蓉蓉起身進去。

  朱氏臨盆之期將近,兩個婆子扶著過來的,臉色十分難看,看到聶二太太並不行禮,逕自坐了下來。

  聶二太太看她如此,並不怪罪她的失禮,只是道:“三奶奶有什麼事?”

  “我想找二太太討個說法。”朱氏冷諷的說著。

  聶二太太明知故問道:“什麼說法?”

  “他既然不是姓聶的,憑什麼由他決定賣船行,大房既然已經絕戶,分家之前為何不說。”朱氏挺著大肚子,一臉憤憤不平說著。船行賣了,三房財產平分,簫殤拿著大房的錢去姓簫了,這根本就是預謀好的。

  “果然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不管大爺姓什麼,船行都是他撐起來的,家產也好,田產也好全都是他掙下的。按照最初分家的清單上三房只得十八兩銀子,現在得了幾萬兩,三奶奶仍然不知足。”聶二太太忍不住說著,這種人就屬於永遠滿足不了那種,從來都是別人欠她的,別人為她做任何事都是天經地義,從某方面說,她跟聶烴還真是兩口子。

  “是呀,簫大爺能掙錢,不然二房如何會許女兒,簫大爺本事不稀罕那點分家銀子,但大房絕戶了,那還不如便宜二房。”朱氏冷嘲熱諷的說著,道:“不要以為我不曉得二房打的什麼主意,二房有兩個兒子,大房絕戶了,只能過繼二房的兒子,這樣大房的財產也就落到二房手裡。大姑娘又許給了簫殤,這真是門好親事,二房既有了靠山又得雙份家財,好得很。”

  簫家人找過來時,她並不在場,後來從丫頭婆子那裡得了消息,又向聶烴確認,她當時就差點氣暈了。既然大房絕戶了,那財產就該二房和三房平分,少了三分之一的財產,她如何能咽下這口氣。

  饒是聶二太太好脾氣,此時也聽不下去,看向朱氏道:“三奶奶要是覺得哪裡不合你的意,大可以去官府告官,聶家已經分家,二房和三房不過是暫住一起,你跑來與我說這些,又有什麼意思。我勸三奶奶一句,你馬上就要生產,天大的事也先放一放。身體是自己的,孩子也是自己的,有個好歹來還是自己吃虧。”

  本來看朱氏挺著大肚子,她並不想跟朱氏計較,結果朱氏反而越說越過份。三房的孩子跟她有啥關係,自己都不心疼自己,指望著誰會體諒你。

  “三爺父母早亡,就都欺負我們,我沒有那麼好欺負,走著瞧。”朱氏氣沖沖地站身走了,實在討不到便宜也只能撤退,而且她也確實覺得有點不太舒服,臨盆在際,等她生下兒子再說吧。

  聶二太太對於這樣的威脅一點反應都沒給,朱氏到現在還不明白,家都分了,她肯定不會再管三房的事。

  從理智上說她挺希望朱氏鬧騰的,鬧騰的越狠,關係就越差,關係越差也就越疏遠。三房就是分家時得到了一大筆財產,朱氏和聶烴也未必能守得住,以後要是關係很好了,常常求上門來,對與二房未必是好事。相反的要是關係疏遠了,二房倒是可以理所當然拒絕三房的無理要求,鄰里議論起來更能占據制高點。

  朱氏氣沖沖的出了門,聶蓉蓉才從裡間出來。看聶二太太的臉色,剛想開口勸,就聽聶二太太轉頭吩旺財家的道:“你去新宅一趟,催催工匠們,正房的家具先收拾出來,早搬早心淨。”纏不清三房那就早點走,以後是好是歹就是他們自己的事了。

  旺財家的連連點頭,卻是忍不住道:“果然是小門小戶出身,只看到眼前的這些家產小利,其他的都看不到了。”也不看看現在是什麼情況了,朱氏還上門找聶二太太討說法,自己白得了東西還不知足呢。

  聶二太太看她一眼道:“去吧。”

  旺財家的趕緊閉嘴走了。

  第105章

  十天之後簫殤回來,帶了兩大箱的直隸特產,送到聶家拜見長輩送上東西,在聶大太太屋裡坐了一會他就走。倒不是覺得不方便,而是他要開始準備提親下聘,總不好在岳母娘家裡準備聘禮。住處己經尋好,在滙豐船行的辦事處落腳,銀子倒是好尋,欠條都不用打,直接從滙豐先借了一萬兩,只是聘禮所需東西瑣碎,要時間裝備。

  正巧滙豐船行又有貨船過來,掌柜早早飛鴿傳書給衛連舟,衛連舟便讓貨船捎了點東西過來,算是祝簫殤訂親之喜。

  “還是大爺的眼光好,看看這珠釵的樣式,還有這麼大的珍珠,真是見都沒見過的。”章婆子笑著的合不上嘴,以前簫殤只是答應給聶蓉蓉尋門親事,哪裡想到指的就是他自己,想想簫殤的賺錢本事,以後不可限量的榮華富貴,真是做夢都能笑醒。

  聶蓉蓉臉上含笑,心中卻如抹了蜜一般,不管簫殤送她什麼,她都喜歡。禮物拿到跟前了,各色釵環,樣樣精緻用心,是簫殤細挑的東西,如何不讓她更高興。

  聶二太太旁邊看著也十分高興,她就這麼一個女兒,能尋到一個好夫婿,如何不開心。讓章婆子把禮物收好先拿回屋裡,又揮手讓丫頭們退下。

  母女倆也沒在廳里坐,聶二太太攜手到聶蓉蓉到裡間榻上坐下,神色鄭重的道:“看到你了一個好歸宿,娘也開心,雖然離出嫁還有一兩年,但有話娘也要提前叮囑你。”

  聶蓉蓉也把笑容收了,道:“聽憑母親教誨。”

  “不管為的什麼,大爺向聶家提親,要娶你,你就要賢良淑德,夫妻和睦,不管何時都不要忘了妻子的本份。”聶二太太說著,簫殤提親的時候她還有點沒反應過來,這些日子過去了,細細想來這門親事真是應了一個詞,恰到好處。

  其實這也是婚姻的真諦,無數夫妻都是掀開蓋頭見的頭一面,過的美滿幸福的多了。人存在與社會,立足與社會,除了自己之外還有無數人與自己生活扯上千絲萬縷的關係,門當戶對四個字是真諦。放在聶蓉蓉身上也是一樣,簫殤想娶她,先是合適再是其他。

  “我曉得,請母親放心。”聶蓉蓉說著,許多事情非得尋根問由沒意思,簫殤娶她就足夠了。試想一下簫殤若是一直姓聶,她以後也肯定要另嫁他人,成親之後難道還要守著一段訴不出口的感情過一輩子嗎?答案很明顯,不會。

  女兒總是要出嫁,不管嫁給誰,日子都是要繼續往下過,她自覺得自己沒有逆天改命的本事,那就認命的活下去。沒有人能夠萬事遂心如願,與其去各種怨對,不如去思慮一下接下來的路。

  聶二太太聽得笑了,她倒不是對聶蓉蓉不放心,例行叮囑也是必須的。女子就是這樣,認命能不活,認性不能活,不是每個女子都有方四的本事,能夠劍走偏鋒那樣殺出一條血路來,平常女子能依靠仍然是丈夫,兒子,娘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