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權婆子想了這麼久倒是有主意,道:“你過了年也十五了,二太太說了准我給你尋婆家,不如就在外頭尋一戶,到時候你出嫁,我跟著出去,二太太仁厚,只怕會准。”

  一般主子說任由父母尋婆家其實就是在小廝里尋,現在說要嫁到外頭去,是不允許的。現在不過是仗著聶家仁厚,想著求求恩典總有可能。與其在聶家這樣熬著,日日心驚膽顫,不如借著這樣出去。

  權秀蘭心中也是亂糟糟的一團,尤其是權婆子說到夫婿兩個字,她更沒主意。以前權婆子就跟她說過要當聶烴的姨娘,為了母女倆以後有個著落,她有種懵懂不太明白的感覺。直到這回方七的事情出來,刀己經架到脖子上,她突然間覺得日子好兇險。當丫頭不是侍侯好主人就行的了,弄不好就會像現在這樣被連累,稍微不好小命就沒有了。

  只是嫁到外頭去,那又會是什麼樣的天地,她也不曉得。想想以前權婆子說的,當了自由身有什麼好,還不如在大戶裡頭侍侯,有吃有喝,手裡還能有些錢使著。現在想想似乎也有道理,男人真的能靠的住嗎?像方七這樣,以為是溫柔公子,其實是yín魔,落得這樣的結果。

  第78章

  除夕守歲,初一拜年,聶蓉蓉被章婆子從床上拉起來的時候,人還有點犯迷糊,睡的太晚,起的太早,想不打哈欠也難。

  “姑娘醒醒,要跟著太太去拜年,哪能這麼無精打采的。”章婆子笑著說,讓月兒給聶蓉蓉穿著衣服,笑著又道:“等吃了中飯就可以歇會,姑娘那時候再睡吧。”

  聶蓉蓉打著哈欠道:“洗洗臉就好了。”

  小丫頭端水過來,洗臉之後果然清醒了許多,在梳妝檯前坐下來,聶蓉蓉看著鏡中的自己。又是一年過去,不但個子長高了許多,眉眼間也不再是幼女的純真,雖然有幾分青澀,卻開始慢慢的走向少女時代。

  “大爺給姑娘訂的那套頭面,姑娘就沒戴過,今天是過節,也該戴上才是。”章婆子笑著說,聶蓉蓉是一天大似一天,聶二太太雖然也給聶蓉蓉打了首飾,不過想著是小姑娘家,雖然也不錯,但跟聶殤送的那套比就差了些。一直以來聶蓉蓉都說那套頭面才貴重,平常場合帶不著,到正式場合再戴,這樣也顯得對聶殤的尊重。

  只是對與小姑娘來說,不管是家裡宴客,還是外出,都說不得重要場合。唯一一次重要的就是成人禮,但這套首飾似乎又不太合適了。正好今天初一,也算是正式場合了。

  說話間章婆子已經從柜子里把首飾拿出來,怕聶蓉蓉不同意,又道:“首飾的樣式流行的很快,姑娘若是一直放著,若是過世了,又要重新打。”

  聶蓉蓉看著章婆子手裡的匣子,確實很漂亮,但只是看著她覺得壓力,要是戴到頭上,想信一下千金鼎頂到頭上……不容聶蓉蓉說話,章婆子拿出簪子往聶蓉蓉頭上插,聶蓉蓉心也不再反對,不過也確實如章婆子所說,首飾好歹都要戴上一次,今天是初一,聶殤也不在,壓力相對小的多。

  一整套頭面肯定帶不完,挑了幾樣戴上,月兒拿來大氅給聶蓉蓉穿好。外頭天還是黑的,小丫頭挑著燈籠,早上先是祭祀,這些與她無關,她現在過去是一起吃早飯,在原本聶大太太的住處,聶大太太特意著人打掃了,昨日守歲就在那裡,今天早飯也在。

  聶蓉蓉過去時,前頭祭祀完畢,聶二老爺帶著眾人回來,眾人裡間落座說話,唯獨馮惠姐和方七站著張羅。新年第一頓飯是餃子,各色菜蔬也十分豐盛,媳婦們一盒一盒提上來,馮惠姐和方七幫著丫頭們擺桌。

  “三媳婦大病這一場,倒是病明白了。”聶大太太看著外頭忙碌的方七,口氣有幾分驚嘆。方七的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這樣的大節肯定不能容她在屋休養,不過能如此自覺,跟著馮惠姐一起忙碌,實在有些喜出望外。

  聶二太太笑著道:“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待她好她慢慢的也就明白了。前幾天還過來給我磕頭,說她病了這麼久,多虧得家裡照應著,請大夫看病,花了流水的銀子,還另送補品給她。”

  方七過來給她磕頭時,她心裡挺高興的,就是以前有些不愉快,媳婦都娶進門了。經過這回事方七能曉得聶家待她的好,以後好好跟聶烴過,這是方七的造化也是聶烴的造化。

  聶大太太聽得點點頭,道:“如此最好,以後小三好好成一家人,我們當伯娘也都放心了。”

  馮惠姐和方七把桌面收拾妥當,到屋裡請眾人入席,飯畢先是自家人拜年。聶大太太向來不出門,聶二太太帶上馮惠姐,聶蓉蓉出門行走,方七身上還不大好,並不跟著。

  聶家拜年向來是由近至遠,先去的是去周家,周太太跟周蕊也收拾妥當,廝見之後喝了杯茶,周太太帶著周蕊也坐車串門,兩家同路走,先去梁家坐一會,梁大太太沒出門,兒媳婦大了,她這個婆婆也可以在家裡閒著。

  “你兒媳婦也進門了,哪用你四處跑了,熬了這些年當上婆婆,還不在家裡享福。”梁大太太笑著聶二太太說著。一般來說,出門拜年都是兒媳婦輩去,婆婆輩的則是在家裡招呼來客,當然要是還沒兒媳婦的,像周太太這種肯定要出門了。

  聶二太太笑著道:“今年帶著惠姐認認門,明年我也在家裡享福。”

  馮惠姐也跟著笑著道:“是婆婆心疼我,怕我新媳婦害羞,眾人聽得都笑了。

  喝了杯茶,聶二太太和周太太也不能久坐,先去洪家坐了會,轉了一圈後最後去的沈家,想著沈太太兒子小肯定要自己出門,去早了家裡沒人,還不如晚去一會,大家也能坐下來說說話。

  沒想到車駕剛走到胡同里就走不動了,實在是門口停滿了車,車子進不去了。眾人只能下車徒步往裡走,走到沈家大門口,只見白太太帶著陸姑娘從裡頭進來,三家撞了個正著。聶二太太年前才見過白太太,周白兩家據說是拐彎親戚,初一相見雖然是別人家門口,自然也要停下互拜年見禮。

  白太太也沒小氣,周蕊和聶蓉蓉每人一個紅包,聶二太太和周太太自然也各有回禮。白太太拉住周蕊的手笑著道:“大姑娘是有大福氣的,生的這樣的容貌,尋到這樣的人家。”

  “白太太過獎了。”周蕊微笑說著。

  周太太心中也納悶,便笑著問白太太:“你怎麼那麼閒過來了?”

  沈家不就是個鹽商嗎,怎麼白太太也過來拜年。不管京城還是青陽,交際圈都是劃的很清楚,商戶跟商戶,文官跟文官,武官跟文官,沈家做鹽商,跟巡鹽御史,知府之類打交道關係好這是正常的,能做鹽商肯定都有關係後台。但守備屬於武官,是另外一個系統,跟沈家是八不沾九不連的才是。

  白太太卻是聲音壓低了道:“你們兩家是親家,難道還不曉得,連都指揮史太太都來拜年問候,我哪裡敢怠慢。”其實她也不曉得沈家有什麼後台,只是到上司家裡拜年時,發現上司家的太太們來了沈家,下屬的太太如何敢怠慢也跟著來了。

  聶二太太和周太太都是大驚,都使揮史是二品官員,地方上武官最大的,連他家都來了,那沈家的後台就大了。

  因為是沈家門口,不便留久站,也不好在沈家門口議論沈家。閒話了這麼幾句,也就各自走開,進到沈家門裡,管事一看是親家太太來了,如何敢怠慢,連忙派人進去傳話。

  周太太看門口車駕還多,曉得裡頭肯定忙活,也不等著人迎了,只讓婆子帶著她們過去,好歹過去打聲招呼就走。正往裡頭走著,就見沈家的林姨娘打扮的花枝招展,快步走上前來,滿臉笑著道:“給親家太太,聶二太太請安,太太裡頭招呼賓客,不能親自來迎,失禮了。”

  周太太笑著看向聶二太太道:“沒想到賓客這麼多,親家太太正廳里肯定人多,我們走了一路,不如先到偏廳里坐會喝杯茶。”沈太太招呼的肯定是官家太太,身份差這麼多還是不要去湊了,免得大過年的討了沒趣。

  聶二太太也點點頭,商戶人家的太太們還嫌她出身呢,官太太更是不必說,還是不要去湊了。

  林姨娘笑著道:“哪能請親家太太到偏廳坐,太太曉得了還不得打死我。若是親家太太不嫌棄,不如到花廳里坐會,我侍候親家太太。”

  “好,倒是麻煩你了。”周太太笑著說。

  林姨娘引著眾到花廳里坐下,又招呼丫頭倒茶上果盤,周太太看她忙碌不休,便笑著道:“這裡也沒旁人,你也坐下吧。”

  “親家太太面前,哪裡容我放肆,我站著陪著親家太太說話也是一樣的。”林姨娘笑著說,又讓著周蕊和聶蓉蓉吃果子,看向聶二太太和周太太道:“二位太太也轉一圈了,聽說最近的新聞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