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之前暗殺阿初一事,楊蓉心裡有鬼,近日躲著不敢見楊琰。

  出嫁前夕,皇太后召楊琰進宮。

  “好久沒看到你了,最近在忙些什麼?”

  “回祖母,不過是幫著大哥處置國事,再者就是忙些妹妹的婚事。”楊琰溫和的笑道,看太后朝他招了招手,於是乖巧的坐到她的身側。

  “你呀,少在哀家這裡裝蒜,蓉兒傻乎乎的不知道,你以為哀家看不出來?”太后斜眼看著他,微微笑道:“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毀一樁婚,你硬是拆散人家恩愛夫妻,人家便是用這個藉口打咱們,也說得過去。”

  楊琰陪著笑道:“什麼事都瞞不過您。不過,我還不是為妹妹好。”

  “為你妹妹好!”太后冷冷道,伸手敲了敲他的腦袋:“你當那燕人是好糊弄的麼?蓉兒這樣嫁過去,怎能得到善待?”

  “他根基未穩,自然要依仗我大晉,怎能不善待我妹妹。”楊琰信口道:“到時候再給他添加點麻煩,鬧出點事,也不得不對蓉兒好了。”

  “哼。”太后道:“蓉兒這般鬧騰,哀家便也由著她去了。左右你們兄妹幾個,沒一個省心的!哀家要見見她。”

  楊琰的笑容漸漸淡了,他神色凝重,道:“祖母……”

  “你擔心什麼?哀家又不是你家悍婦,又不會拿她怎麼樣。”太后淡淡道:“你去準備一下吧。”

  當阿初見到太后時,微微一愣。

  她只覺眼前這個老太太有些眼熟,卻忽然想不起來她是誰。等到周邊人提醒,才提裙下拜。

  “你這孩子……”

  屏退了眾人,太后幽幽一嘆。她看了看垂頭跪在地上的阿初,問:“你心裡可有恨?”

  阿初不語。

  半響,太后道:“也罷,問你這樣的問題,哀家何嘗不是明知故問。哀家雖然有心憐你,但他們畢竟是哀家的孫輩。只是哀家也不能看著他這麼胡鬧下去。哀家只問一句,你現在可有什麼想法?”

  阿初垂淚道:“請太后垂恩,讓阿初歸家。”

  “歸家?哪個家?”

  她有些茫然。是啊,哪個家?孟家回不去了,她早應該是個“死人”;景王府回不去了,那裡人去燕散小樓空。除此之外,天大地大,她還能去哪裡?哪裡,又還能容得下她?縱然太后恩准她以庶人之身回到民間,可她逃得過楊琰嗎?

  “我、我……”

  “蓉兒即將遠嫁,你若是不願意跟阿琰,可以跟著哀家。”太后輕撫她的秀髮,道:“哀家會收你為干孫女,給你一個名分,也讓阿琰死心。”

  阿初怔怔道:“真的?”

  只要能離開這座活死人墓,去哪裡,都可以。

  太后笑道:“當然。”

  楊琰的手伸得再長,也伸不到太后的身邊。

  太后重新賜她一名,喚作沄沄,只說是昔日故人之女,如今收養在身邊,當親孫女一樣對待。又喊來楊琰兄妹幾人來“認親”,眾人神色複雜,唯楊琰神色最為悲憤。

  楊蓉嚇得臉色煞白,心道好啊,你這賤人竟然還沒死,怎麼還成了皇祖母的干孫女,和自己平起平坐?再看一眼和自己合謀害人的大哥,都有些忐忑。

  唯有楊思錦神色如常,像是早已知道此事一樣。

  “沄沄,”太后微微笑道:“去拜見你的諸位哥哥姐姐,從此之後,也別叫什麼王爺公主了,都是自家兄妹。”

  阿初低聲道:“是。”她依次行禮,見大哥楊承眼神躲閃,神色淡淡;老二楊琰咬牙切齒,老三楊符還在走神;楊思錦頗為不屑,楊蓉心懷鬼胎。她靜靜地退到了一邊,竟真的安心侍奉起太后。

  時光如梭,轉眼間入冬了。

  皇帝的病癒發重了,楊承、楊琰兩位年長的皇子便日日在寢宮裡侍疾,終日不離左右。楊蓉到底是沒有嫁到北燕去,臨行前,北燕傳來信使,燕帝斷然拒絕了這門婚事。

  隨後,樓家便屢屢侵犯燕境,兩軍正打的不可開支。晉國也沒心思插手這件事,如今皇嗣未定,人心莫測。

  阿初看皇帝的光景,到底是不行了,總是昏迷著,哪怕湯藥也無濟於事。

  偶爾清醒,卻只是念著一個名字,好像叫什麼“阿音”。聽說那是楊琰他們生母的名字,皇帝說胡話的時候,又總說,對不起。

  有時又聽宮人竊竊私語,說長子楊承原本不是先皇后的親子,是今上還沒稱帝時身邊的一個丫鬟所生,後來寄養在先皇后的名下。故而今上遲遲不立太子,他內心怕是只想把皇位留給嫡子楊琰吶。

  消息傳得久了,就連太后也聽到了。她震怒不已,立刻讓人徹查,順便將楊承喊來。

  近日的謠言滿天飛,楊承奉命前來,正好迎面撞見阿初。她叫了聲皇兄,楊承站著問她:“妹妹,你可知祖母喊我何事?”

  阿初乖巧道:“無事,不過是請皇兄別多心罷了。”

  楊承聽完後更是心事重重,就連太后一番安慰,也不能打消他心底的疑慮。他心道如非如此,父皇為何不將皇位傳給自己?他越想越是起疑,又害怕。

  不過,若非此事,他也打算動手了。

  如今在宮裡能和自己內應的,也只有小妹楊蓉。

  他到底是反了。

  小年那天,楊承率兵包圍了皇城。

  皇帝在彌留之際,身邊只有嫡妻留下的最小的兒子楊符,也是平日裡最沒存在感的孩子。他眼眶裡有淚,一滴滴落到枕上。外面的喊打喊殺聲他怎能不聞,他咳嗽了一陣子,道:“外面、外面……”

  太監看他迴光返照,哪裡敢說實話,只是說:“陛下您聽錯了。”

  偏偏楊符是個老實孩子,道:“大哥和二哥在打架呢。”

  “哈哈哈!朕早就料到了……”皇帝笑著望著帳頂,喃喃道:“打吧,不互相砍幾刀,怎知道誰能有本事坐這個天下……符兒……”

  “孩兒在。”

  “朕給你兩道聖旨,待會誰打贏了,你燒了另一份。”皇帝看在他,道:“你是個好孩子,咳,咳,可惜啊……”

  楊符默然不語,等他再度抬眼去看皇帝,驚道:“父皇,父皇!”

  皇帝已經去了!

  他跪在床榻旁,一側,還有倆已經備好的聖旨。他低聲啜泣著,忽然伸手擦乾了眼淚,抓起來看了一眼,就將寫有楊承名字的那份丟進了火盆。

  “殿下,您!”太監震驚道。

  “大哥怎能抗得過二哥呢。”他嘆了聲,閉目道:“等著吧,很快,就有答案了。”

  楊符所料不差,老大果然是敗了。

  楊承被當場誅殺,楊符拿出皇帝遺旨後,楊琰當仁不讓的接了。牽扯到謀逆案的皇親貴戚都得到了株連,包括楊蓉在內的數人。楊承的家眷,除了被挑進後宮來的,其餘的都慘遭滅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