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頁
不過當沈聰到達後,可以確定,這是一顆矮星,與太陽差不多的黃矮星。
只是很不幸運的是,降臨在它的行星惠蘭普127c上的遺澤,不知道是破壞力太強還是什麼原因,竟然將這個星球的生命給摧毀殆盡。
只留下些許殘骸。
也就是說,惠蘭普127c是一顆死星。
於是沈聰順利採集了所有的遺澤,沒有為它改名字,連衛星都沒有發she,就直接撕裂時空離開。
……
下一顆星球。
距離地球三十六光年,是一顆紅巨星,牧夫座α星。它的中文名字在地球上,被中國人所熟悉,叫做大角星。中國天文觀測者在天狼星從天空消失後,可以看到的最亮星星,就是這顆大角星。
它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恆星。
也是四象之一東方蒼龍的一隻角,列為二十八星宿之首,與北斗七星一起,作為指示方向的星星。
距離地球很遠,又是一顆紅巨星,沈聰得到幻影之翼的記憶時,很難相信這裡會存在有生命的星球。畢竟大角星質量不比太陽大多少,但直徑是太陽的21倍,亮度是太陽的215倍,恆星風的強度遠超太陽風。
在這樣的紅巨星輻she下,沒有厚重磁場保護的星球,幾乎不可能誕生生命。
但既然狂暴碎星者選擇了這裡,前面七顆星球又都證明確實有生命存在,沈聰只能相信這裡也有生命。
只不知道是低等生命還是高等生命。
“按道理說,紅巨星是離開主序期的恆星,屬於恆星的晚期。真要有生命演化,演化的時間絕對比地球長,要是發展出文明,文明應該很發達了。希望有比地球更發達的文明,這樣我才能取得更多的知識。”
知識就是前進的動力。
沈聰深刻認知到這一點。
……
大角星的行星數量,遠超沈聰的預料,從一個天文單位距離開始,到三百個天文單位外,排列著超過四十多顆大大小小的行星。
其中狂暴碎星者的遺澤,降落在第十三顆行星上。
這顆行星暫時以大角十三代稱。
大角十三位於36個天文單位之外的軌道上,這個距離大致相當於太陽系的冥王星軌道。是一顆有著濃厚大氣層的固態岩石星球,大小有十個地球那麼大,整體呈現黃褐色,可以看到大氣層正在不斷被恆星風吹散。
“以這樣的流失速度,要不了幾千年,大角十三的大氣層就得流失乾淨了。”
也就是說,不加以改變的話,大角十三孕育的生命,頂多還可以繁衍幾千年,然後就得滅絕。
裸露在恆星風的吹拂下,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如果大角十三的文明高度發達,說不定有辦法避免大氣層流失的危害……又或者,這裡已經被金屬文明代替,以金屬文明的高強度身軀,完全可以抗衡恆星風。不過大角十三並沒有衛星,第二種可能性更好一些。”
一個星球連衛星都沒有造出來,顯然科技不會多發達。
幾天之後。
沈聰進入大角十三的同步軌道,開始繞著大角十三進行轉動。這一轉動,許許多多此前沒料到的信息,迅速回饋過來。
大角十三也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鮮明立體的形象。
“土地沙化、河海乾涸、火山頻發、地震不斷。整個大角十三在被大角星加熱,破壞了原本的星球生態體系。”
“大氣層很厚,透過大氣層,可以在地表看到大角十三的生物活動跡象……這是一種類人形生物?”
畫面迅速放大。
解析度已經達到厘米級別。
沈聰可以很明顯看到,潛伏在山洞中的外星人部落附近,幾名似乎是獵人的外星人,穿著厚重的外骨骼裝置一樣的裝甲,扛著幾隻怪異的生物,向部落趕回去。看上去很落後,衣不蔽體,但外骨骼裝置卻盡顯高科技質感。
“這是一個發達文明!”
沈聰迅速做出了判斷。
僅僅從外骨骼裝置的機械結構上面,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這套外骨骼裝置,從力學層面來判斷,十分完美,地球的科技水平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發展機械文明的赤球,智慧蟲的機械水平同樣要落後很多。
外星人很快進了部落中,消失不見。
沈聰繼續尋找下一個外星人,不多時間掃過整個大角十三的地表。發現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外星人蹤跡,僅有少量的沙地生物在活動。而外星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地表之下,很少來到地表之上。
“真的很像地球人類,除了一些體表特徵的差異,整體風格幾乎是一致的。難道大角十三的演化過程,和地球相仿,在沒有發生災難之前,生活環境也與地球差不多?否則怎麼會有如此相似的物種出現?”
相比較於人類。
大角十三的外星人更加粗壯、魁梧,膚色以棕黃色為主,有細密的鱗片密布,身高大約相當於《普羅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工程師”那麼高,兩三米是有的。而它們的面部和五官,比較接近於猿人。
頭骨低平,眉骨突出,鼻翼寬闊,嘴巴突出,張口時可以看到牙齒尖銳。
沈聰從信息庫中調出猿人的復原圖,與大角十三外星人比較,發現兩者竟然格外的相似。這讓一個疑惑的念頭,在他的心中生出,無法按捺下去。
“該不會大角十三和地球關係,就跟《普羅米修斯》中一樣,是造物主和人類的關係?”
《普羅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在地球上喝下黑水,然後分解為最基本的DNA,創造了地球上的生命,因為環境的不同,演化出的人類和造物主之間,有點差別,但差別不大。
而大角十三的外星人。
從形態上來說,與人類的差別,比《普羅米修斯》中大不了多少。
這令沈聰不覺間懷疑,是不是大角十三外星人曾經造訪過地球,在地球上播撒了生命的種子。
這才造成了兩顆星球的智慧物種,神奇般的相似。
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間接證據。
那就是大角十三的文明遺蹟。
沈聰掃描發現,大角十三地表雖然已經嚴重沙化,卻有不少人為改造過的痕跡。譬如運河遺蹟、城市遺蹟、道路遺蹟、人造島遺蹟等等。這些殘存的遺蹟表明,曾經大角十三有過繁榮的地上文明。
不知道什麼原因,大角十三的地表環境開始惡化,外星人不得不躲進地下。
有可能它們就是預料到災難的發生,才坐飛船帶著生命種子,造訪了早期的地球。
“會是什麼樣的災難?明顯不是狂暴碎星者的遺澤帶來的改變,那點分量連地球都無法徹底毀滅,何況比地球大十倍的大角十三……極有可能是因為大角星吧?”沈聰看向星空中懸掛著的大角星。
這顆紅巨星呈現明亮的紅黃色,雖然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看上去還沒有太陽大,但亮度卻遠超太陽照耀在地球上的程度。
恆星風也比太陽風要狂暴。
“或許,曾經還在主序期的大角星,和太陽一樣溫和。不知道多少年前,它從主序期開始衰老,迅速跌落主序期,成為一顆紅巨星。成為紅巨星的大角星,給大角十三上的文明帶來了致命的毀滅。”
可以想像。
無數年前,恆星風帶來了毀滅的氣息。
大角十三上的“人類”,為了逃離這顆越來越狂暴的“太陽”,瘋狂遷徙外太空,而逃不走的,就只能躲在地下苟延殘喘。
不知道多少年過去。
大角十三的文明已經漸漸快要走到盡頭……也許曾經有一艘飛船,載著大角十三的希望,一船生命種子,造訪了地球。將生命種子灑在地球這顆更加美妙的星球上,等待著新的文明孕育。
“當然,這是我的腦補畫面。”
鋼鐵星球迅速分裂出一個分身,降落在大角十三的地表,分身變形,擬態成為一名仿真的大角十三外星人。
連外骨骼都模仿出來。
目視前方,眸子中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不管有什麼牽連,即便地球人類真的起源於大角十三,我也不會承認它們的合法地位。這裡的火種粒資源,一切都屬於我,誰也不能非法占有。”
第906章 沃波福的野糙
大角十三地表沙化嚴重,沈聰的分身行走在沙漠之中,向早已經確定好的目標前進。他的外骨骼裝置,是仿造外星人的外骨骼裝置。
只是試了試,感覺並不好用。
礙手礙腳。
畢竟他已經是場化狀態的身體,依靠火種能量推動,更加簡潔高效。
想著,外骨骼裝置迅速融入身體中,他恢復外星人的普通造型,繼續漫步沙海。很快就走到一處矮山位置,矮山可以看得出來,以前應該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山峰。現在剩下光禿禿的基座。
只是很不幸運的是,降臨在它的行星惠蘭普127c上的遺澤,不知道是破壞力太強還是什麼原因,竟然將這個星球的生命給摧毀殆盡。
只留下些許殘骸。
也就是說,惠蘭普127c是一顆死星。
於是沈聰順利採集了所有的遺澤,沒有為它改名字,連衛星都沒有發she,就直接撕裂時空離開。
……
下一顆星球。
距離地球三十六光年,是一顆紅巨星,牧夫座α星。它的中文名字在地球上,被中國人所熟悉,叫做大角星。中國天文觀測者在天狼星從天空消失後,可以看到的最亮星星,就是這顆大角星。
它是北天夜空中第一亮的恆星。
也是四象之一東方蒼龍的一隻角,列為二十八星宿之首,與北斗七星一起,作為指示方向的星星。
距離地球很遠,又是一顆紅巨星,沈聰得到幻影之翼的記憶時,很難相信這裡會存在有生命的星球。畢竟大角星質量不比太陽大多少,但直徑是太陽的21倍,亮度是太陽的215倍,恆星風的強度遠超太陽風。
在這樣的紅巨星輻she下,沒有厚重磁場保護的星球,幾乎不可能誕生生命。
但既然狂暴碎星者選擇了這裡,前面七顆星球又都證明確實有生命存在,沈聰只能相信這裡也有生命。
只不知道是低等生命還是高等生命。
“按道理說,紅巨星是離開主序期的恆星,屬於恆星的晚期。真要有生命演化,演化的時間絕對比地球長,要是發展出文明,文明應該很發達了。希望有比地球更發達的文明,這樣我才能取得更多的知識。”
知識就是前進的動力。
沈聰深刻認知到這一點。
……
大角星的行星數量,遠超沈聰的預料,從一個天文單位距離開始,到三百個天文單位外,排列著超過四十多顆大大小小的行星。
其中狂暴碎星者的遺澤,降落在第十三顆行星上。
這顆行星暫時以大角十三代稱。
大角十三位於36個天文單位之外的軌道上,這個距離大致相當於太陽系的冥王星軌道。是一顆有著濃厚大氣層的固態岩石星球,大小有十個地球那麼大,整體呈現黃褐色,可以看到大氣層正在不斷被恆星風吹散。
“以這樣的流失速度,要不了幾千年,大角十三的大氣層就得流失乾淨了。”
也就是說,不加以改變的話,大角十三孕育的生命,頂多還可以繁衍幾千年,然後就得滅絕。
裸露在恆星風的吹拂下,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如果大角十三的文明高度發達,說不定有辦法避免大氣層流失的危害……又或者,這裡已經被金屬文明代替,以金屬文明的高強度身軀,完全可以抗衡恆星風。不過大角十三並沒有衛星,第二種可能性更好一些。”
一個星球連衛星都沒有造出來,顯然科技不會多發達。
幾天之後。
沈聰進入大角十三的同步軌道,開始繞著大角十三進行轉動。這一轉動,許許多多此前沒料到的信息,迅速回饋過來。
大角十三也在他的腦海中,形成了一個鮮明立體的形象。
“土地沙化、河海乾涸、火山頻發、地震不斷。整個大角十三在被大角星加熱,破壞了原本的星球生態體系。”
“大氣層很厚,透過大氣層,可以在地表看到大角十三的生物活動跡象……這是一種類人形生物?”
畫面迅速放大。
解析度已經達到厘米級別。
沈聰可以很明顯看到,潛伏在山洞中的外星人部落附近,幾名似乎是獵人的外星人,穿著厚重的外骨骼裝置一樣的裝甲,扛著幾隻怪異的生物,向部落趕回去。看上去很落後,衣不蔽體,但外骨骼裝置卻盡顯高科技質感。
“這是一個發達文明!”
沈聰迅速做出了判斷。
僅僅從外骨骼裝置的機械結構上面,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因為這套外骨骼裝置,從力學層面來判斷,十分完美,地球的科技水平無法達到這樣的程度。發展機械文明的赤球,智慧蟲的機械水平同樣要落後很多。
外星人很快進了部落中,消失不見。
沈聰繼續尋找下一個外星人,不多時間掃過整個大角十三的地表。發現大部分地區已經沒有外星人蹤跡,僅有少量的沙地生物在活動。而外星人居住的地方,一般都是在地表之下,很少來到地表之上。
“真的很像地球人類,除了一些體表特徵的差異,整體風格幾乎是一致的。難道大角十三的演化過程,和地球相仿,在沒有發生災難之前,生活環境也與地球差不多?否則怎麼會有如此相似的物種出現?”
相比較於人類。
大角十三的外星人更加粗壯、魁梧,膚色以棕黃色為主,有細密的鱗片密布,身高大約相當於《普羅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工程師”那麼高,兩三米是有的。而它們的面部和五官,比較接近於猿人。
頭骨低平,眉骨突出,鼻翼寬闊,嘴巴突出,張口時可以看到牙齒尖銳。
沈聰從信息庫中調出猿人的復原圖,與大角十三外星人比較,發現兩者竟然格外的相似。這讓一個疑惑的念頭,在他的心中生出,無法按捺下去。
“該不會大角十三和地球關係,就跟《普羅米修斯》中一樣,是造物主和人類的關係?”
《普羅米修斯》中的外星人,在地球上喝下黑水,然後分解為最基本的DNA,創造了地球上的生命,因為環境的不同,演化出的人類和造物主之間,有點差別,但差別不大。
而大角十三的外星人。
從形態上來說,與人類的差別,比《普羅米修斯》中大不了多少。
這令沈聰不覺間懷疑,是不是大角十三外星人曾經造訪過地球,在地球上播撒了生命的種子。
這才造成了兩顆星球的智慧物種,神奇般的相似。
且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間接證據。
那就是大角十三的文明遺蹟。
沈聰掃描發現,大角十三地表雖然已經嚴重沙化,卻有不少人為改造過的痕跡。譬如運河遺蹟、城市遺蹟、道路遺蹟、人造島遺蹟等等。這些殘存的遺蹟表明,曾經大角十三有過繁榮的地上文明。
不知道什麼原因,大角十三的地表環境開始惡化,外星人不得不躲進地下。
有可能它們就是預料到災難的發生,才坐飛船帶著生命種子,造訪了早期的地球。
“會是什麼樣的災難?明顯不是狂暴碎星者的遺澤帶來的改變,那點分量連地球都無法徹底毀滅,何況比地球大十倍的大角十三……極有可能是因為大角星吧?”沈聰看向星空中懸掛著的大角星。
這顆紅巨星呈現明亮的紅黃色,雖然因為距離太過於遙遠,看上去還沒有太陽大,但亮度卻遠超太陽照耀在地球上的程度。
恆星風也比太陽風要狂暴。
“或許,曾經還在主序期的大角星,和太陽一樣溫和。不知道多少年前,它從主序期開始衰老,迅速跌落主序期,成為一顆紅巨星。成為紅巨星的大角星,給大角十三上的文明帶來了致命的毀滅。”
可以想像。
無數年前,恆星風帶來了毀滅的氣息。
大角十三上的“人類”,為了逃離這顆越來越狂暴的“太陽”,瘋狂遷徙外太空,而逃不走的,就只能躲在地下苟延殘喘。
不知道多少年過去。
大角十三的文明已經漸漸快要走到盡頭……也許曾經有一艘飛船,載著大角十三的希望,一船生命種子,造訪了地球。將生命種子灑在地球這顆更加美妙的星球上,等待著新的文明孕育。
“當然,這是我的腦補畫面。”
鋼鐵星球迅速分裂出一個分身,降落在大角十三的地表,分身變形,擬態成為一名仿真的大角十三外星人。
連外骨骼都模仿出來。
目視前方,眸子中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不管有什麼牽連,即便地球人類真的起源於大角十三,我也不會承認它們的合法地位。這裡的火種粒資源,一切都屬於我,誰也不能非法占有。”
第906章 沃波福的野糙
大角十三地表沙化嚴重,沈聰的分身行走在沙漠之中,向早已經確定好的目標前進。他的外骨骼裝置,是仿造外星人的外骨骼裝置。
只是試了試,感覺並不好用。
礙手礙腳。
畢竟他已經是場化狀態的身體,依靠火種能量推動,更加簡潔高效。
想著,外骨骼裝置迅速融入身體中,他恢復外星人的普通造型,繼續漫步沙海。很快就走到一處矮山位置,矮山可以看得出來,以前應該是一座非常高大的山峰。現在剩下光禿禿的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