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過了幾年,荷衣終於回來了一次,買了很多香燭紙錢來拜祭師傅。她只住了一天就走了。那時這裡已成一座空宅。
他告訴了老僕荷衣的死訊,老僕喟然長嘆,說主人的弟子零落江湖,過得都不順利,中途而歿者竟有四人之多。
最後,他終於問道:“老人家這裡可還有一些荷衣的遺物?”
老人睜著一雙混濁的眼睛,想了想,忽然問:“公子貴姓?”
“姓慕容。”
“你知道慕容丁一是誰麼?”
他怔怔地望著他,眼中淚光忽現,嗓音已有些嘶啞:“知道。——她是我的女兒。”
老人點點頭,茫然地看著前方:“荷衣把她埋在了主人的墓地里,你要去看一看麼?——你說遺物,這就是她留在這裡的唯一遺物。”
墓地就在山後。見了石碑上字才知道荷衣的師傅本名“陳定翬”,字“逸章”,“蜻蜓”只是武林中人給他起的別號。他的墳地右側,有一個矮矮的小墳,一塊小小的木碑,上面刻著的“慕容丁一”四字,結蚓塗鴉,大小不一,顯然是荷衣的手跡。
他在女兒的墓邊長坐苦思。
荷衣從來不提自己的往事,更不曾提起自己的師傅。除了“陳蜻蜓”三字,他對這個人一無所知。可她卻肯把自己的女兒埋在他的墓邊,可見他師傅生前,一定對她愛護有加。在她孤獨絕望的時候,他便是她第一個想起的人。
可是,她為什麼說把女兒埋在了壽寧?
他詢問老人可不可以讓他把丁一的遺骸帶回家鄉安葬,老人笑了:“她是你的女兒,當然可以。”
在那個墓里,他們挖到了一個裝著屍骸的錦匣。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上了鎖的純黑漆盒。
伴著那個錦匣,他獨自在荷衣住過的小屋裡坐了整整一夜。
往事cháo水般向他湧來,他反覆咀嚼其中的痛苦、辛酸和甜蜜。
那一夜,他放任自己,陷入到無邊無際的回憶與幻覺之中。
只有回憶他才能感覺到世界的存在。
只有幻覺才能將他帶回世界。
第二十章暗塵飛繞
這一年冬季飛雪連天,窗外梅清竹瘦,疏影橫斜。
正月剛過,屬於他的那一角院落已被積雪深埋。寒山聳立,北風凍住了cháo聲,往日的猿鳴鶴唳,均已消失不見。
他終日枯臥,形同殭屍。
整個冬季他拒見女兒。子悅為此哭鬧過多次,均被鳳嫂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哄了過去。有一次,子悅偷偷溜進院子,扒在臥室的窗外用手指摳動窗fèng,悄悄地叫道:“爹爹!爹爹!”
他聽見了,卻沒有回答。
謝停雲趕過來把她帶走,且千篇一律地勸道:“爹爹很忙,暫時不能見你。”
他聽見子悅忿忿地嚷道:“我才不信呢!一定是你們把我爹爹關起來了。我要見爹爹!我要見爹爹!”
後來她越鬧越凶,除夕那一夜,他不得不強自起身,到書房裡陪著女兒吃了一頓年飯。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提前三日開始服用那盒從波斯人手裡買來的“狄努通筋丸”。——藥效雖無誇口的那樣顯著,卻也算物有所值。當夜,雙臂果然疼痛驟減,可以勉強活動。可惜藥性並不能持久。除夕一過,一切恢復原樣。
為掩蓋病容,他先到熱水裡浸泡良久,以求臉上有些血色。又特意穿了件寬大的貂裘,遮住滿身嶙峋的瘦骨。即便如此,看見他的時子悅還是深受驚嚇。她原本是個野氣十足的丫頭,難得有片刻安寧。那天晚上,她緊緊地縮在他懷裡,老老實實地吃飯,顯得格外乖巧聽話。
臨走時她拉住他的衣袖,輕輕地問道:“爹爹,你會死麼?”
那雙充滿恐懼的眼睛刺痛了他。
他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臉:“不會,當然不會。”
那一刻,他的神智忽然又從迷茫與失落中清醒過來,發現他要擔心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他開始急切地盼望氣候轉暖,開始強迫自己吃飯,開始憎恨這令人絕望的冬季。
正月初三,久寂的庭院再次響起一陣帶雪的足音。他聽見有人邁著沉重的步伐在廊上徘徊,良久,方敲門而入。
在這個時候看見郭漆園——他感到有些詫異。
郭漆園負責雲夢谷對外的所有生意與財務,上月中旬帳目結算時,曾到這裡來向他匯報過一次總帳。接下來當是一個二十日的長假,他打算陪夫人回江陵省親。所以他以為郭漆園現在已在江陵。
而此時的郭漆園看上去臉色陰沉、心事重重。
他指著床邊的一把椅子,讓他坐下來說話。
遲疑了一下,郭漆園道:“有一件事……如若屬實,只怕會連累谷主和雲夢谷的聲譽。屬下思忖良久,不知當講不當講。”
他雙眉微蹙,問道:“出了什麼事?”
“谷主可曾聽說過‘夜女三更’這個人?”
他想了想,點點頭。
——這名字在木玄虛一案時他曾聽葉臨安提起過。記得當時葉臨安大發牢騷,說此女是滴夜樓里最昂貴的jì女,非但行蹤詭秘,對男客百般挑剔,且夜資過百,竟比他的年俸還高。
“我已不止一次聽人傳說,這位‘三更’姑娘來自雲夢谷,是雲夢谷里的一位大夫。”
眾所周知,雲夢谷里只有一位女大夫。郭漆園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吳悠”兩個字。然後他看了慕容無風一眼,發現他的臉上毫無表情。
做了幾十年的生意,郭漆園閱人無數,當然知道有些人驚訝時臉上的表情會很豐富,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
果然,沉默了片刻,慕容無風毫無所動,只是冷冷地從牙fèng里擠出來四個字:
“胡說八道。”
郭漆園道:“開始的時候我也不信,認為是謠傳。可事關吳大夫的聲譽,我不得不派人調查究竟是誰在背後散布流言——”
“這件事,你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聽說的?”慕容無風忽然打斷他的話,問道。
“兩年前,翁櫻堂曾悄悄告訴我,聽風樓里有位酒客家財萬貫、自命風流。到這裡想見三更姑娘,結果慘遭拒絕。他於心不甘,便僱人半夜盯梢。見她五更出門,乘轎離去,為避人耳目,在神農鎮的小巷裡穿梭了幾個回合,方停在一個叫做‘紫雲香’的胭脂鋪門口。盯梢的人以為三更就是胭脂鋪的女老闆柳亭亭。不料過了片刻,那女人又從另一個側門輕手輕腳地溜了出來,走進了隔壁的竹間館。”
慕容無風馬上道:“我記得吳大夫並不獨住,她的身邊一向有兩個丫環。”
這兩個丫環都是谷內老僕人的後代。初入雲夢谷時,吳悠年方二八,家門慘變,無依無靠,看上去十分孤零柔弱。他於心不忍,對她格外關照。特地吩咐趙謙和找了兩個伶俐的丫頭與她同住,照料她的起居。後來聽說三人極為相睦,情同姐妹,幾乎形影不離。
“是有兩個丫環。以前吳悠住在谷內與她們朝夕相伴。可自從陳大夫命她入駐竹間館後,她便自始至終一人獨居,從來不帶丫環們出谷。”
他繼續為她辯護:“就算是這個人進了竹間館,也不能證明她就是吳大夫。”
郭漆園表示同意:“我也這麼想。所以當時只把它當作無稽之談,並未深究。直到一個月前,又有一個人向我提起此事,我這才覺得蹊蹺。”
“哦?”
“因為這一次遇到她的人是蕭逵。”
他的神情不僅愕然,臉色也漸漸有些發白。
——蕭逵原籍新安,是近兩年入谷的年輕大夫。其人相貌英偉,才華橫溢,與蔡宣堪有一比。拜在蔡宣門下,兩人詩酒相得,亦師亦友,谷中人呼之為“蔡老二”。此君年少未婚,風流自賞,在女人中大有人緣。一次在手術中乍見吳悠,驚為天人,當夜詠出排句一百行,中有“且拋杯酒行歡夢,守拙獨為眼前人”之句在谷中傳誦。此後,蕭逵對吳悠大獻殷勤,為她寫下的詩詞就有厚厚兩冊。其聲勢之大,攻勢之猛,比之當年的蔡宣,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悶哼了一聲,道:“那種地方,蕭逵也去?”
“無非是年輕人獵奇之心作祟。他去的那天正逢縣衙里有一群捕快在滴夜樓拿人。兩人剛剛完事,聽見樓下一片吵嚷,有人舉著火把正在查房。三更姑娘怕露了行蹤,便匆匆告辭。而咱們的蕭大夫則順手在她的妝檯上拿了一件物事留作紀念。彼時屋內漆黑一團,他亦不知所拿何物。待出了大門,在燭光下一瞧,原來是只玉鐲。”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那個玉鐲,放在几上。
他臉色微變。
那是吳悠的玉鐲。據說,是她母親的遺物。每次手術前,她都會先把它除下來,用手帕包著,放在一個穩妥之處。手術之後認認真真地淨了手,再戴回去。一天若有五次手術,她就會將這種儀式一絲不苟地重複五次。有一次,蔡宣不小心將它碰倒在地,摔成兩半,眼見著吳悠的眼淚就要溢了出來,嚇得他連夜乘船趕到江陵請最好的金匠描補。那金匠果然了得,將斷口做了兩個金托,再用金鍊連接。金上又細細地刻了幾個佛像,惟妙惟肖。第五日趕回來見她,先自責三千,再陪上無數好話。——看在師兄的面上,吳悠不好發作,這才委委曲曲地收下了。所以只要是谷里常與她合作的大夫,無人不識得這隻珍貴的手鐲。
“也有可能是偷來的。”慕容無風自然也認得那隻手鐲,卻繼續為她辯白。
“我怕事情越鬧越大,也這麼跟蕭逵解釋,”郭漆園苦笑,“谷主可知道這位三更姑娘接客的規矩甚是古怪苛刻?她先要丈量客人的身高體寬,如不符合一個固定的尺寸,她拒不接見。”
慕容無風失笑:“有這樣的事?”
接下來的話卻令他笑不出。
“那個尺寸,”郭漆園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與谷主的身材正好相符。”
他大窘。
“更衣入室之前,男客會先飲一碗湯藥,令雙腿暫時酸軟。”
“那是為了防人用強——”
“她也這麼對客人解釋,”郭漆園管了幾十年的帳,心思縝密,不是十拿九穩的結論也不輕易出口,“我找人弄了一個樣品請蔡大夫檢查。他說這雖是常見的迷藥,難得的是劑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效程極短,無毒無害,尋常的大夫絕對配不出來。——而且,谷里除了吳悠和夫人,還有哪位女人會知道谷主的身高長短,且寸毫不差?”
他告訴了老僕荷衣的死訊,老僕喟然長嘆,說主人的弟子零落江湖,過得都不順利,中途而歿者竟有四人之多。
最後,他終於問道:“老人家這裡可還有一些荷衣的遺物?”
老人睜著一雙混濁的眼睛,想了想,忽然問:“公子貴姓?”
“姓慕容。”
“你知道慕容丁一是誰麼?”
他怔怔地望著他,眼中淚光忽現,嗓音已有些嘶啞:“知道。——她是我的女兒。”
老人點點頭,茫然地看著前方:“荷衣把她埋在了主人的墓地里,你要去看一看麼?——你說遺物,這就是她留在這裡的唯一遺物。”
墓地就在山後。見了石碑上字才知道荷衣的師傅本名“陳定翬”,字“逸章”,“蜻蜓”只是武林中人給他起的別號。他的墳地右側,有一個矮矮的小墳,一塊小小的木碑,上面刻著的“慕容丁一”四字,結蚓塗鴉,大小不一,顯然是荷衣的手跡。
他在女兒的墓邊長坐苦思。
荷衣從來不提自己的往事,更不曾提起自己的師傅。除了“陳蜻蜓”三字,他對這個人一無所知。可她卻肯把自己的女兒埋在他的墓邊,可見他師傅生前,一定對她愛護有加。在她孤獨絕望的時候,他便是她第一個想起的人。
可是,她為什麼說把女兒埋在了壽寧?
他詢問老人可不可以讓他把丁一的遺骸帶回家鄉安葬,老人笑了:“她是你的女兒,當然可以。”
在那個墓里,他們挖到了一個裝著屍骸的錦匣。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上了鎖的純黑漆盒。
伴著那個錦匣,他獨自在荷衣住過的小屋裡坐了整整一夜。
往事cháo水般向他湧來,他反覆咀嚼其中的痛苦、辛酸和甜蜜。
那一夜,他放任自己,陷入到無邊無際的回憶與幻覺之中。
只有回憶他才能感覺到世界的存在。
只有幻覺才能將他帶回世界。
第二十章暗塵飛繞
這一年冬季飛雪連天,窗外梅清竹瘦,疏影橫斜。
正月剛過,屬於他的那一角院落已被積雪深埋。寒山聳立,北風凍住了cháo聲,往日的猿鳴鶴唳,均已消失不見。
他終日枯臥,形同殭屍。
整個冬季他拒見女兒。子悅為此哭鬧過多次,均被鳳嫂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哄了過去。有一次,子悅偷偷溜進院子,扒在臥室的窗外用手指摳動窗fèng,悄悄地叫道:“爹爹!爹爹!”
他聽見了,卻沒有回答。
謝停雲趕過來把她帶走,且千篇一律地勸道:“爹爹很忙,暫時不能見你。”
他聽見子悅忿忿地嚷道:“我才不信呢!一定是你們把我爹爹關起來了。我要見爹爹!我要見爹爹!”
後來她越鬧越凶,除夕那一夜,他不得不強自起身,到書房裡陪著女兒吃了一頓年飯。
為了做到這一點,他提前三日開始服用那盒從波斯人手裡買來的“狄努通筋丸”。——藥效雖無誇口的那樣顯著,卻也算物有所值。當夜,雙臂果然疼痛驟減,可以勉強活動。可惜藥性並不能持久。除夕一過,一切恢復原樣。
為掩蓋病容,他先到熱水裡浸泡良久,以求臉上有些血色。又特意穿了件寬大的貂裘,遮住滿身嶙峋的瘦骨。即便如此,看見他的時子悅還是深受驚嚇。她原本是個野氣十足的丫頭,難得有片刻安寧。那天晚上,她緊緊地縮在他懷裡,老老實實地吃飯,顯得格外乖巧聽話。
臨走時她拉住他的衣袖,輕輕地問道:“爹爹,你會死麼?”
那雙充滿恐懼的眼睛刺痛了他。
他笑了笑,摸了摸她的臉:“不會,當然不會。”
那一刻,他的神智忽然又從迷茫與失落中清醒過來,發現他要擔心的事還有很多很多。
他開始急切地盼望氣候轉暖,開始強迫自己吃飯,開始憎恨這令人絕望的冬季。
正月初三,久寂的庭院再次響起一陣帶雪的足音。他聽見有人邁著沉重的步伐在廊上徘徊,良久,方敲門而入。
在這個時候看見郭漆園——他感到有些詫異。
郭漆園負責雲夢谷對外的所有生意與財務,上月中旬帳目結算時,曾到這裡來向他匯報過一次總帳。接下來當是一個二十日的長假,他打算陪夫人回江陵省親。所以他以為郭漆園現在已在江陵。
而此時的郭漆園看上去臉色陰沉、心事重重。
他指著床邊的一把椅子,讓他坐下來說話。
遲疑了一下,郭漆園道:“有一件事……如若屬實,只怕會連累谷主和雲夢谷的聲譽。屬下思忖良久,不知當講不當講。”
他雙眉微蹙,問道:“出了什麼事?”
“谷主可曾聽說過‘夜女三更’這個人?”
他想了想,點點頭。
——這名字在木玄虛一案時他曾聽葉臨安提起過。記得當時葉臨安大發牢騷,說此女是滴夜樓里最昂貴的jì女,非但行蹤詭秘,對男客百般挑剔,且夜資過百,竟比他的年俸還高。
“我已不止一次聽人傳說,這位‘三更’姑娘來自雲夢谷,是雲夢谷里的一位大夫。”
眾所周知,雲夢谷里只有一位女大夫。郭漆園小心翼翼地避開了“吳悠”兩個字。然後他看了慕容無風一眼,發現他的臉上毫無表情。
做了幾十年的生意,郭漆園閱人無數,當然知道有些人驚訝時臉上的表情會很豐富,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
果然,沉默了片刻,慕容無風毫無所動,只是冷冷地從牙fèng里擠出來四個字:
“胡說八道。”
郭漆園道:“開始的時候我也不信,認為是謠傳。可事關吳大夫的聲譽,我不得不派人調查究竟是誰在背後散布流言——”
“這件事,你是什麼時候第一次聽說的?”慕容無風忽然打斷他的話,問道。
“兩年前,翁櫻堂曾悄悄告訴我,聽風樓里有位酒客家財萬貫、自命風流。到這裡想見三更姑娘,結果慘遭拒絕。他於心不甘,便僱人半夜盯梢。見她五更出門,乘轎離去,為避人耳目,在神農鎮的小巷裡穿梭了幾個回合,方停在一個叫做‘紫雲香’的胭脂鋪門口。盯梢的人以為三更就是胭脂鋪的女老闆柳亭亭。不料過了片刻,那女人又從另一個側門輕手輕腳地溜了出來,走進了隔壁的竹間館。”
慕容無風馬上道:“我記得吳大夫並不獨住,她的身邊一向有兩個丫環。”
這兩個丫環都是谷內老僕人的後代。初入雲夢谷時,吳悠年方二八,家門慘變,無依無靠,看上去十分孤零柔弱。他於心不忍,對她格外關照。特地吩咐趙謙和找了兩個伶俐的丫頭與她同住,照料她的起居。後來聽說三人極為相睦,情同姐妹,幾乎形影不離。
“是有兩個丫環。以前吳悠住在谷內與她們朝夕相伴。可自從陳大夫命她入駐竹間館後,她便自始至終一人獨居,從來不帶丫環們出谷。”
他繼續為她辯護:“就算是這個人進了竹間館,也不能證明她就是吳大夫。”
郭漆園表示同意:“我也這麼想。所以當時只把它當作無稽之談,並未深究。直到一個月前,又有一個人向我提起此事,我這才覺得蹊蹺。”
“哦?”
“因為這一次遇到她的人是蕭逵。”
他的神情不僅愕然,臉色也漸漸有些發白。
——蕭逵原籍新安,是近兩年入谷的年輕大夫。其人相貌英偉,才華橫溢,與蔡宣堪有一比。拜在蔡宣門下,兩人詩酒相得,亦師亦友,谷中人呼之為“蔡老二”。此君年少未婚,風流自賞,在女人中大有人緣。一次在手術中乍見吳悠,驚為天人,當夜詠出排句一百行,中有“且拋杯酒行歡夢,守拙獨為眼前人”之句在谷中傳誦。此後,蕭逵對吳悠大獻殷勤,為她寫下的詩詞就有厚厚兩冊。其聲勢之大,攻勢之猛,比之當年的蔡宣,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悶哼了一聲,道:“那種地方,蕭逵也去?”
“無非是年輕人獵奇之心作祟。他去的那天正逢縣衙里有一群捕快在滴夜樓拿人。兩人剛剛完事,聽見樓下一片吵嚷,有人舉著火把正在查房。三更姑娘怕露了行蹤,便匆匆告辭。而咱們的蕭大夫則順手在她的妝檯上拿了一件物事留作紀念。彼時屋內漆黑一團,他亦不知所拿何物。待出了大門,在燭光下一瞧,原來是只玉鐲。”
說著,他從袖中掏出那個玉鐲,放在几上。
他臉色微變。
那是吳悠的玉鐲。據說,是她母親的遺物。每次手術前,她都會先把它除下來,用手帕包著,放在一個穩妥之處。手術之後認認真真地淨了手,再戴回去。一天若有五次手術,她就會將這種儀式一絲不苟地重複五次。有一次,蔡宣不小心將它碰倒在地,摔成兩半,眼見著吳悠的眼淚就要溢了出來,嚇得他連夜乘船趕到江陵請最好的金匠描補。那金匠果然了得,將斷口做了兩個金托,再用金鍊連接。金上又細細地刻了幾個佛像,惟妙惟肖。第五日趕回來見她,先自責三千,再陪上無數好話。——看在師兄的面上,吳悠不好發作,這才委委曲曲地收下了。所以只要是谷里常與她合作的大夫,無人不識得這隻珍貴的手鐲。
“也有可能是偷來的。”慕容無風自然也認得那隻手鐲,卻繼續為她辯白。
“我怕事情越鬧越大,也這麼跟蕭逵解釋,”郭漆園苦笑,“谷主可知道這位三更姑娘接客的規矩甚是古怪苛刻?她先要丈量客人的身高體寬,如不符合一個固定的尺寸,她拒不接見。”
慕容無風失笑:“有這樣的事?”
接下來的話卻令他笑不出。
“那個尺寸,”郭漆園小心翼翼地看了他一眼,“與谷主的身材正好相符。”
他大窘。
“更衣入室之前,男客會先飲一碗湯藥,令雙腿暫時酸軟。”
“那是為了防人用強——”
“她也這麼對客人解釋,”郭漆園管了幾十年的帳,心思縝密,不是十拿九穩的結論也不輕易出口,“我找人弄了一個樣品請蔡大夫檢查。他說這雖是常見的迷藥,難得的是劑量分寸拿捏得恰到好處,效程極短,無毒無害,尋常的大夫絕對配不出來。——而且,谷里除了吳悠和夫人,還有哪位女人會知道谷主的身高長短,且寸毫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