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頁
到紀若塵終於憑自己力氣站起時,翼軒、文婉與魏無傷已消失在長階盡頭,白雲之間。
翼軒、文婉已不過數日之命,魏無傷表面看上去安然無恙,實際上內臟已盡數被九幽之火焚毀,又被修羅矛柄一擊,皆被震碎成灰,他妖力再強,也無力回天。此刻不過是倚仗著妖族超強的生命力在強自支撐而已。
生死一戰,雖不過瞬息間事,雙方已有惺惺相惜之意。怎奈所行路途背道而馳,這一戰,卻是不得不行,也不得不分出個生死來。
紀若塵待體內九幽之火稍有回覆,即收了文王山河鼎,躍起半空,搖搖晃晃向北方飛去。
太隱真人正從崖下將顧守真抱了上來,遙見紀若塵踏風而去,唯有長嘆。他尋了一處古木蔽蔭、奇石為畔的好所在,將顧守真輕輕放於地上,再解下道袍,為他蓋好。
做完這一切,太隱真人自懷中取出一面玉牌,摩挲片刻,然後將玉牌放於顧守真身畔,自己則馭氣飛空,向北方飛去。
這面玉牌,本是道德宗掌教真人的信物,臨行之前,紫陽真人特意交給太隱真人。雖不見於言,然其意自明。若紫陽真人此去不復返,則由太隱真人接任掌教之位。
現在,這面玉牌放在顧守真真人身旁。這是道德宗九脈真人之中,第三位殞落的真人。
風烈雲薄。
紀若塵踏風而行,文王山河鼎運轉不休,不住將周圍游散的天地靈氣汲入體內,九幽之火漸燃漸旺,他的速度也就越來越快,到後來直是勢若彗星。
只飛出千里,便見不遠處的空中風起雲湧,霞光金芒縱橫交織。定睛看去,竟是數以萬記的天兵結成環陣,正圍著中心處六人狠殺!萬千天兵如蝗如蟻,雖不斷化火隕落,卻是始終占據絕對上風。陣中央,六人上下左右不住移形換位,結成玄奧陣法,數以千計的光劍環繞著六人輪舞不休,天兵被斬,定會隕落。縱是幾個統兵仙將,也只能接下一兩劍來,身上仙火即會黯淡無光,不得不退後將息。然而天兵數量實在太多,哪怕是以千換一,也夠將陣中六人殺上好幾個來回了。
紀若塵此時九幽之火已是圓滿,靈覺幾已冠絕當世,一眼望去,已知以紫陽真人為首的六人所結陣式雖然凌厲無比,然而消耗也快。雖然六人修為皆已達真人之境,但最多還能支持一個時辰。
他足下再生熐炎,速度驟然提了數倍,直奔戰場,身形劃出一道長長弧線,斜斜自天兵陣尾掠過。修羅則自左而右,揮出一波極薄的冥焰火浪,瞬間已自天兵陣中切過!
冥焰火流雖薄,卻是無堅不摧,路途之上,無論天兵以身軀當之,還是以兵器格擋,皆毫無作用。冥火所過之處,一切成灰。
紀若塵一揮之間,已斬落千名天兵!
此時道德宗六真人也看到了紀若塵,戰陣之上,生死間隙,兩下里誰都沒有說話,只是互相以目示意。
紀若塵破陣而過後,更不停留,速度再增,直向崑崙而去。破風盪雲之際,他體內幾乎為之一空的九幽之火又重行燃起。
九幽之火圓滿,再得文王山河鼎之助,紀若塵實已是不朽不滅之軀。只消沒有立時灰飛煙滅,給他留下一絲火種,一日一夜後,便會復原如常。只消有靈氣甚至是死氣腐氣,皆會被九幽之火煉化,天下萬物,幾乎無一不可為九幽之火進補。
此時紀若塵心內不安越來越強烈,是以一擊之後再也不肯停留,直向崑崙趕去。紫陽真人等人自有自己的造化,這不是他可以負擔得來的。紀若塵便再有通天徹地之能,也不可能背負起所有人的因果輪迴。方才紫陽真人那慈祥、平和、決絕和告別的眼神已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紀若塵絕塵而去後,天兵仙將又將道德宗六人重行圍了個水泄不通。然而道德宗六人皆各有通玄手段,得了這一絲空隙,立時服丹回氣,本已漸漸見底的真元又恢復了不少。千劍運轉得重新圓轉如意。
紫陽真人手持法劍、踏斗布罡,鬚髮飛揚,臉上卻已泛起一陣異樣的潮紅。於六人之中,紫陽真人修為本就最低,又要主持全陣,因此真元消耗得最是迅速。
崑崙中央,安坐不動的禹狁忽然睜開眼來,雙眉微皺,潛心推算片刻,訝道:「本是四路大軍圍剿道德宗餘孽,怎麼只到了三路?餘下那一路到哪裡去了?居然連本座也推算不出,實是奇怪。」
困守塔中的顧清張開雙眼,淡道:「此間不知隱藏著多少大能之士,且看天機紛亂,已可窺得一斑,真君可休要折在了這裡。」
禹狁心中又是一動,雙眉鎖得更緊,奇道:「看來人間果然有些異士,居然能引下大天劫來!不過這次下來的該是天劫威力中排前三位的九霄紫雷,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該化灰了。」
禹狁忽然哈哈一笑,展顏道:「管他什麼大能之士,反正都要在九霄紫雷下化灰,本座何必自擾!何況本座神通手段,豈是你等下界小仙可知的?區區天機,測得出測不出又有何關係,還有誰能翻得出本座手心不成?且讓你看看本座手段!」
說罷,禹狁雙眉倒豎,千丈身軀忽然燃起沖天天火,足可握住整座峰巒的巨掌伸出,大喝一聲:「龍來!」
巨掌掌心中,剎那間風雲變幻,碧海蒼波倏忽閃過,一條足有百丈長的青龍已被巨掌從海中生生提出!
翼軒、文婉已不過數日之命,魏無傷表面看上去安然無恙,實際上內臟已盡數被九幽之火焚毀,又被修羅矛柄一擊,皆被震碎成灰,他妖力再強,也無力回天。此刻不過是倚仗著妖族超強的生命力在強自支撐而已。
生死一戰,雖不過瞬息間事,雙方已有惺惺相惜之意。怎奈所行路途背道而馳,這一戰,卻是不得不行,也不得不分出個生死來。
紀若塵待體內九幽之火稍有回覆,即收了文王山河鼎,躍起半空,搖搖晃晃向北方飛去。
太隱真人正從崖下將顧守真抱了上來,遙見紀若塵踏風而去,唯有長嘆。他尋了一處古木蔽蔭、奇石為畔的好所在,將顧守真輕輕放於地上,再解下道袍,為他蓋好。
做完這一切,太隱真人自懷中取出一面玉牌,摩挲片刻,然後將玉牌放於顧守真身畔,自己則馭氣飛空,向北方飛去。
這面玉牌,本是道德宗掌教真人的信物,臨行之前,紫陽真人特意交給太隱真人。雖不見於言,然其意自明。若紫陽真人此去不復返,則由太隱真人接任掌教之位。
現在,這面玉牌放在顧守真真人身旁。這是道德宗九脈真人之中,第三位殞落的真人。
風烈雲薄。
紀若塵踏風而行,文王山河鼎運轉不休,不住將周圍游散的天地靈氣汲入體內,九幽之火漸燃漸旺,他的速度也就越來越快,到後來直是勢若彗星。
只飛出千里,便見不遠處的空中風起雲湧,霞光金芒縱橫交織。定睛看去,竟是數以萬記的天兵結成環陣,正圍著中心處六人狠殺!萬千天兵如蝗如蟻,雖不斷化火隕落,卻是始終占據絕對上風。陣中央,六人上下左右不住移形換位,結成玄奧陣法,數以千計的光劍環繞著六人輪舞不休,天兵被斬,定會隕落。縱是幾個統兵仙將,也只能接下一兩劍來,身上仙火即會黯淡無光,不得不退後將息。然而天兵數量實在太多,哪怕是以千換一,也夠將陣中六人殺上好幾個來回了。
紀若塵此時九幽之火已是圓滿,靈覺幾已冠絕當世,一眼望去,已知以紫陽真人為首的六人所結陣式雖然凌厲無比,然而消耗也快。雖然六人修為皆已達真人之境,但最多還能支持一個時辰。
他足下再生熐炎,速度驟然提了數倍,直奔戰場,身形劃出一道長長弧線,斜斜自天兵陣尾掠過。修羅則自左而右,揮出一波極薄的冥焰火浪,瞬間已自天兵陣中切過!
冥焰火流雖薄,卻是無堅不摧,路途之上,無論天兵以身軀當之,還是以兵器格擋,皆毫無作用。冥火所過之處,一切成灰。
紀若塵一揮之間,已斬落千名天兵!
此時道德宗六真人也看到了紀若塵,戰陣之上,生死間隙,兩下里誰都沒有說話,只是互相以目示意。
紀若塵破陣而過後,更不停留,速度再增,直向崑崙而去。破風盪雲之際,他體內幾乎為之一空的九幽之火又重行燃起。
九幽之火圓滿,再得文王山河鼎之助,紀若塵實已是不朽不滅之軀。只消沒有立時灰飛煙滅,給他留下一絲火種,一日一夜後,便會復原如常。只消有靈氣甚至是死氣腐氣,皆會被九幽之火煉化,天下萬物,幾乎無一不可為九幽之火進補。
此時紀若塵心內不安越來越強烈,是以一擊之後再也不肯停留,直向崑崙趕去。紫陽真人等人自有自己的造化,這不是他可以負擔得來的。紀若塵便再有通天徹地之能,也不可能背負起所有人的因果輪迴。方才紫陽真人那慈祥、平和、決絕和告別的眼神已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紀若塵絕塵而去後,天兵仙將又將道德宗六人重行圍了個水泄不通。然而道德宗六人皆各有通玄手段,得了這一絲空隙,立時服丹回氣,本已漸漸見底的真元又恢復了不少。千劍運轉得重新圓轉如意。
紫陽真人手持法劍、踏斗布罡,鬚髮飛揚,臉上卻已泛起一陣異樣的潮紅。於六人之中,紫陽真人修為本就最低,又要主持全陣,因此真元消耗得最是迅速。
崑崙中央,安坐不動的禹狁忽然睜開眼來,雙眉微皺,潛心推算片刻,訝道:「本是四路大軍圍剿道德宗餘孽,怎麼只到了三路?餘下那一路到哪裡去了?居然連本座也推算不出,實是奇怪。」
困守塔中的顧清張開雙眼,淡道:「此間不知隱藏著多少大能之士,且看天機紛亂,已可窺得一斑,真君可休要折在了這裡。」
禹狁心中又是一動,雙眉鎖得更緊,奇道:「看來人間果然有些異士,居然能引下大天劫來!不過這次下來的該是天劫威力中排前三位的九霄紫雷,不管是什麼東西,都該化灰了。」
禹狁忽然哈哈一笑,展顏道:「管他什麼大能之士,反正都要在九霄紫雷下化灰,本座何必自擾!何況本座神通手段,豈是你等下界小仙可知的?區區天機,測得出測不出又有何關係,還有誰能翻得出本座手心不成?且讓你看看本座手段!」
說罷,禹狁雙眉倒豎,千丈身軀忽然燃起沖天天火,足可握住整座峰巒的巨掌伸出,大喝一聲:「龍來!」
巨掌掌心中,剎那間風雲變幻,碧海蒼波倏忽閃過,一條足有百丈長的青龍已被巨掌從海中生生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