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事到如今,即使我心裡再不情願,也不能當即走掉,畢竟李阿姨這麼多年的鄰居,面子我還是要顧及的。於是對那個男人禮貌地點了一下頭,說了句:“李大哥好!”

  我抬頭看時,發現這人虎背熊腰,面龐黝黑,眼睛很大,是特別明顯的雙眼皮,可能是因為眼睛太大了,看起人來眼白面積比常人多些。

  我不是外貌協會,但對男人的外表還是有一定要求的,我喜歡的男人不一定要很帥很妖媚,但一定要清瘦儒雅。

  可眼前這位,顯然完全不符合我的審美,這可能就是平常所說的眼緣吧。不過可能在楊女士眼裡,這些都不重要,尤其是對我這樣一個沒有工作能力的離婚女人。

  李阿姨和楊女士互相對著眼神,率先坐到了後排,我也想隨後上車,不料楊女士卻一手將車門關上。

  李阿姨把頭探出車窗,“小愛,都坐後排太熱了,你到前面去。”

  無奈,我只好上了副駕駛的位置,知道了他們的“陰謀”,我渾身不自在,面無表情地看著窗外。

  就聽後排的李阿姨在和楊女士聊著天,“我們春波啊可是個善人,只要一有時間,就到寺里去捐功德。”

  開車的男人謙虛地應了一句,“姑姑這麼說我有點不好意思。”

  很顯然,李阿姨口中的善人指的就是我旁邊這位了,名字叫李春波,聽上去好親切,仿佛早些年有個叫《小芳》的歌,就是一個叫李春波的人唱的。

  楊女士也從旁附和,“多做善事的人,都會有福氣的,不過,以前怎麼沒看到他呢?”

  李阿姨一笑,“老楊,你怎麼糊塗了?我們經常去的玉泉寺全是女眾啊,我們習慣去這裡,可別人不一定習慣啊。”

  楊女士一敲腦袋,似恍然大悟,“對,你瞧我這記性。”

  李春波對後視鏡里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楊阿姨,我一般去城南的朝陽寺,如果您方便,我可以找個時間帶您去。”

  楊女士一聽這話,樂得合不攏嘴,這是李春波向跟她套近乎呢,也是對我中意的一種表現。

  我聽得出來,她們在有意無意地說給我聽,但我卻不以為然地腹誹道:人家大慈大悲的如來佛祖對眾生一視同仁,可憐楊女士學了幾年的佛法,怎麼還這樣嫌貧愛富,不惜出賣自己的女兒呢?

  不過,她應該從來沒有把我當成她的女兒,她這是把我當成搖錢樹了,硬生生把我塞給一個經濟條件還不錯的男人,而對我還滴著鮮血的內心熟視無睹。

  一路上,我緊閉牙關,由於頭一直轉向外側,脖子都酸了,可我還是不想看李春波一眼。

  他在千方百計地跟我搭著話,問我都有什麼愛好,喜歡到哪些地方旅遊,中意哪個牌子的手機等等。我有意無意地應著,實在不想深入聊什麼。

  坐在後排的李阿姨和楊女士也不像往常,抓著一個不管多麼無聊的話題都聊得昏天暗地了,她們儘量保持著肅靜,在特別關注著我們的對話,還不時地用眼神交流。

  大概我和李春波成了一對,她們一定會高興得徹夜難眠,可能這就是她們眼中的郎財女貌吧,這個財一定是財富的“財”。

  到了玉泉寺,李春波下車殷勤地為我開車門,對此,我感到極其不適應,好像我已經是他的女人了似的。

  玉泉寺並不大,因為人不多,院子裡很寂靜。見我們進門,一位穿著淺灰色素衣的年輕尼姑走出來,單手立於胸前,身體微向前傾,口中念念有詞,“阿彌陀佛,幾位施主裡面請。”

  我們一行人,隨著她向前走,沿著矮林里一條打掃得乾乾淨淨的小路,轉了彎,經過幾間寮房,便是一間丈室,也就是法師接待客人的地方。

  “施主,師父在等你們。”年輕的尼姑側立一旁,略微抬頭,對我們說。

  看她面容清秀,也就二十歲左右的樣子,說話慢條斯理,眼似一潭靜水,毫無波瀾,我不禁心生崇敬,是什麼讓一個二十歲的女孩子捨棄花樣年華,甘心歸於這沉寂的寺院之中呢?

  我有些糾結了,到底是應該為她放棄繁華世界而感到惋惜,還是應該為我在有苦有淚的凡塵中不斷掙扎和求索而噓唏呢?

  或許是我還迷惑於紅塵,註定繼續在愛恨情仇的路上顛沛流離。

  卷一 第43章 同病相憐

  正當我跟隨在她們後面即將進入丈室時,楊女士忽然站住,轉身對我和李春波說:“我們是接著上次的茬,來聽法師說法,你們就不用聽了。”

  李阿姨會意,對她侄子說:“春波啊,帶小愛四處走走。”

  然後兩個人轉身進了丈室,留下了我和李春波,幾乎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尷尬地四目相對。

  我們在寺院裡隨意逛了逛,經過了用來念經和做一些活動的大殿,尼姑們用來打坐的禪堂,和供著幾尊佛像的屋子。

  每到一處,門口都放著功德箱,李春波都無一例外地向裡面投了紅票子。

  到最後一個,他將手裡的幾張百元鈔遞給我,讓我親手放進去。

  我搖頭,“這怎麼能行呢?佛祖心知肚明,你的功德我不能搶。”

  “你親手布施,也算功德一件。”李春波倒是很會找理由。

  我接到錢,在投進功德箱的時候,嘴上說道:“阿彌陀佛,這是李春波施主的功德,我只是舉手之勞,不算數的。”

  他被我的這個舉動逗笑了,我也覺得自己有些傻,不禁也笑起來,漸漸地,氣氛好像沒那麼沉悶了。

  寺院很小,很快就轉完了,右側是一片小銀杏林,佛家把銀杏看成聖樹,有了它們,整個院子的確更加雅靜。

  林子的後面是一座矮山,從山上流下一股淙淙的泉水,雖然水流纖細,但常年溫熱,未曾間斷,生生不息,故而得名“玉泉寺”。

  我們在泉水旁邊的石凳上坐下來,望著眼前鬱鬱蔥蔥的山坡,感覺整個人都靜止了,心不再像平日那樣狂躁不安,別說,這真是個清心的好地方。

  只可惜,一想到今天被騙到這裡是來相親,我就說什麼都淡定不起來。楊女士和李阿姨簡直太有才,寺廟是什麼地方,居然用來相親,虧她們想得出來。

  想了想楊女士為我請的神,真是撓頭,和李阿姨多年的老鄰居了,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處理不好,鬧出什麼誤會來,還怎麼相處。

  我沉吟片刻,決定破釜沉舟,捅破這層窗戶紙。我想李春波心裡也是這樣想的吧,只是我們的方向正好相反而已。

  “李大哥,李阿姨今天特地找你來,陪我們逛這裡,是不是對你說了什麼與我有關的話?”我儘量在硬綁綁的石頭上擺出相對端莊的姿勢。

  李春波聽我這麼問,好像有些小小的意外,繼而又馬上點頭,“是,我的情況你也知道了吧,兩個月前離的婚,有一個男孩,十二歲了,下學期上初中。”

  他夠直接,這樣最好,免得我多費口舌。

  “李大哥,今天你花時間來見我,我感到很抱歉,因為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誤會。”我開門見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