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大概因為同樣的原因,陳煥之已經多次在媒體前表示退役後不會進入體制內,所以從這方面也無法向她施加壓力。

  唯一能吸引陳煥之至今的就是榮譽。

  她已經得到了田徑場上所有能得的冠軍,現在每一次登場唯一的懸念就是能否勝過之前的自己,正如她每一次打破世界紀錄的時候所說“這還不是我的極限,我想我還能更快。”

  而她的成績已經將近一年沒有提升過了。

  她的極限到了嗎?

  那個奇蹟的少女,帶給世人無限驚奇的少女,她的極限也到了嗎?

  於美紅想起這件事就覺得有些恍惚。

  其實一個女田徑運動員的巔峰一般出現在20到24歲之間,如喬伊娜的29歲10秒49、傑特爾的30歲10秒64,都是大器晚成的個例,陳煥之在27歲的時候還能打破自己的世界紀錄,已經是個奇蹟,而這也是她在13世莫斯科世錦賽後改進了技術的結果。

  今年冬天陳煥之輾轉於美國和歐洲,見了好幾個世界頂尖的短跑訓練大師,向他們尋求意見,但結果無一例外,都說現在改進技術對她的意義已經不大,她如今無論起跑還是加速都已漸趨完美。即使理論上存在更完美的技術,那也並不適合她。

  然後就是昨天,陳煥之鄭重地告知她,打算退役。

  徐指導焦躁地在房間裡轉了一圈,問於美紅,“她想什麼時候退役,東京奧運會之後?”

  於美紅苦笑,“今年賽季結束後。”

  徐指導幾乎要跳起來,“不可能!她胡鬧麼這不是!就算要退役怎麼也得準備個兩三年啊!”

  兩三年把GG合同處理一下,該到期的到期,該調整的調整,提前製造輿論給全國觀眾做心理準備,讓隊裡把她的接班人培養一下,隨便準備準備就到2019年,既然離奧運會只有一年,那當然得把奧運會的任務圓滿完成了,奧運會後第二年又是世錦賽,又可以順便參加個世錦賽,這樣東一下西一下,怎麼也拖到她三十一二歲了。

  但這也是正常流程,怎麼能就提前兩三個月,說退役就退役呢?!

  “這不可能!這也太不負責任了!”徐指導已經氣急敗壞了。

  於美紅猶豫了一下,“其實小陳還說,她覺得她的存在反而阻礙了咱們女子短跑的發展,我覺得這也不是沒道理。”

  徐指導都氣笑了,“她這理由找得就有點離譜了,小於你是知道的,十年前咱們女子短跑什麼氣象,現在是什麼氣象。”

  “但我也這樣認為。”

  於美紅語速很慢,看得出來她不是在遲疑,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03年蘇方方就跑過11秒25,可到了十四年後的現在,咱們能跑進11秒的除了陳煥之只有退役前的元繪雲,現役的一個都沒有。世界田壇是個什麼情景,04年,奧運年,全年跑進11秒的成績只有十幾個,10秒9以內的就一個,現在呢,跑不到10秒8以內連世錦賽決賽都進不了,這是什麼進步幅度!”

  “就算只說國內,看男子100米好了,11年才破10秒17,今年已經把紀錄提到9秒92了,六年把我們十四年的路都走完了,進步最快的時候就是小蘇和小張兩個人你追我趕互相競爭的時候。但女子100米不一樣,陳煥之跟自己競爭,別人不敢跟她競爭。有她在的比賽就沒有懸念,她拿A標參賽,其他B標的人就沒有參賽資格,她帶動著世界田壇都跟著她加速跑,但是我們國內跟不上。她跑得太快、跑得太遠,而我們的基礎太薄弱,真的追不上。”

  這些事情徐指導不是沒想過,事實上他負責的接力在這方面體現得更加明顯。在陳煥之的身影籠罩下,所有其他人都黯然無光,接力隊員換了一茬又一茬,觀眾們只記得陳煥之,可誰能看出來她們要在訓練中多刻苦才能跟得上陳煥之的節奏,才能在與她交接的時候讓她發揮出自己的速度。

  “競技體育是這樣的。”徐指導說,“你說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素,陳煥之這樣的存在肯定是利大於弊,比賽沒人看,我們訓練再刻苦、成績再好,有什麼用?沒GG沒贊助,成績進步再大、發展得再好,孩子們退役了還是苦哈哈,她們訓練這麼多年,退役了難道接著吃苦?現在這樣雖然說是成績發展看起來慢一點,但有關注度在,上面就給撥設備、撥資金,我們請洋教練也好、去外訓也好,成績慢慢總會起來的,關鍵是待遇有保證。小陳退役了,過個三五年關注度就下去了,到時候又成了比賽贈票都贈不出去的情形,該怎麼辦。”

  “再說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面是下了政治任務的,她這本來是穩拿的三塊金牌,她一退役,誰能頂上,這個窟窿怎麼填?”

  於美紅苦笑,“可她也不可能一輩子不退役呀。再說,那時候她都31歲了,真的還能穩拿三塊金牌?別到時候……”

  於美紅閉嘴了,但她的意思大家都懂。

  別到時候反而成了風口浪尖上的一隻小羊。

  28歲的陳煥之已經不能進步,31歲的陳煥之還能保持現在的成績嗎?

  徐指導點起了一根煙,他又想到了李雪茹,他最得意的大弟子,她職業生涯的最後一場比賽,18歲以後的最差成績,電子計時牌前的蕭索背影。

  為什麼要讓她參賽呢?明明那一年她的腳踝已經傷痕累累。徐指導想,是了,是因為非她不可,哪怕她已經英雄末路,可是在眾人的記憶中,她仍是那個十年難得一見、稱霸亞洲的李雪茹,沒有人能接受她不戰而退。

  “跟小陳說吧,如果她堅持,她可以打退役報告。”徐指導說,“但教練組的意見是不同意。”

  “不會有人同意的。”

  第174章

  陳煥之接到劉鑫源電話的時候都給氣笑了,“他們怎麼這麼快就把您給找來了呀,晚上就跑半決賽和決賽,是真相信我心理素質,不怕我翻船呀。”

  說得劉鑫源挺不好意思,“唉,這不是你從沒翻過船嘛。反正你知道我這個意思就行了,你要有心情咱們就聊兩句,沒心情就好好休息,養精蓄銳晚上好好跑,省隊裡這幫小姑娘們都打算晚上熬夜看你直播呢。”

  他這麼一說,陳煥之反而慚愧了,老劉帶了她整十年,感情真是不薄,他吃的是體制內的飯,領導們讓“勸勸她”,他又能怎麼辦呢?砸飯碗嗎?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兒,正如老劉所說,她從沒翻過船啊。

  雖然是世錦賽,可是她現在的百米成績比世界快半秒多,這對她來說確實不是什麼大風大浪。

  “當然不翻船,今天晚上的金牌肯定還是我的。”陳煥之輕聲說,“我也一個多月沒跟您聯繫了,您現在心臟怎麼樣?”

  問了劉鑫源的身體情況,又問了他上次提起的有天賦的好苗子,終於劉鑫源還是把話題轉回來了,“說實話,小陳,他們跟我說你想退役,別說其他人,我也理解不了,你現在這個年紀可不算大,又沒傷病、成績又稱霸天下,你不趁這幾年再多拿幾個冠軍,難道以後還有機會嗎?”

  陳煥之沉吟片刻,組織了一下語言,“我只是……想要一點改變。”

  “什麼樣的改變?”

  “什麼樣的都行。”陳煥之說,“以前這改變可以從打破自己的紀錄中尋求,但是現在我沒這個能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