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德音!”殷希聲怒火上沖,不管不顧地吼道:“德音!找!去找!把賞令貼出去!一年半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都把人給我找回來!去找!”
殷希聲失態道:“你滿意了嗎?!”
以奴反而柔和了神色,眉眼彎彎,帶出一抹溫柔的笑:“爺能從心就好。”
殷希聲一瞬間潰不成軍。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殷希聲哪裡不夠好?平州也沒有找到樓嵐起。是殷希聲不夠好嗎?以奴也不願成為殷夫人。
“我願意。”以奴說,“今日起,殷氏主母,名陳以奴。”
殷氏大喜!
直到喜服加身,殷希聲還有些踏不著實地的飄飄然感。
“你不是不喜歡我…”殷希聲自言自語,又自我困惑,“那為什麼先前不肯答應我?”
以奴拿過桌上的玉梳,給陷入思考的殷希聲挽發:“我要嫁與的,是一個男人,而不是一位家主。你當初太輕浮,扛得起一個大姓,自己的人生卻還飄蕩著沒有歸依;且男人要成長,總要先有成長的目的。一無根基,二無目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可靠的丈夫的。”
“你曾度過的光陰,就是你成長的根基;想找到那位朋友,就是你成長的目的。二者俱全,你已經具備成為一位丈夫的條件了。”以奴扶正殷希聲的發冠,含笑的視線與丈夫在鏡中相遇:“我也是第一次當一個妻子,共勉吧,夫君。”
以奴對於殷希聲,是妻,是友,更是師。
以奴是個極上進的人,還沒學會做好一個妻子,就要先學會做一個主母,其中艱難,不是外人能道的。但以奴將兩者都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閒暇時光,也會和殷希聲學琴藝和丹青。從冬雪初下時學起,到桃花落的時候,以奴筆下桃花已經栩栩如生,可引蜂蝶了。
“我也有一個桃花的故事。”以奴洗過筆,把新成的畫卷掛起來,緩緩開口,娓娓訴說:
“她是花柳巷一個無名的流鶯,我很小的時候,她就在巷裡了,那時候,她是梨堂街最美的女人。
花柳巷裡是沒有桃樹的——想來這種靈秀的植株,也不願長在污濁之地。出了花柳巷,要到過兩條街才有一株小桃。我那時還小,母親不許我出門,每一年的春天,都是她走過兩條街,去折一枝桃花。她留一朵,剩餘春色都歸我。
突然一年春天,她是空著手回來的,她告訴我,那株小桃沒有了。我問她,沒有了是什麼意思?她說,沒有了,連春天也沒有了。第二年,她就病逝了。
待我大到能夠一個人出梨堂街時,就去找了那株小桃,桃樹沒有了,只剩一個孤零零的坑洞——連木樁都被挖走了。
後來的許多年,再也沒有人在春天折一枝桃花,她留一朵,剩餘給我。沒了那枝桃花,我連春訊都察覺得遲了。”
“到如今,我在看見桃花之前,都感覺不到春天。”以奴說,“春天吶,還是要有桃花。”
殷希聲深以為然。
以奴即將臨盆時,正是樓嵐起離去後的兩年整。
以奴問殷希聲:“甘心嗎?”沒頭沒尾的一句,殷希聲卻聽懂了。
“不甘心。”殷希聲回答。
不甘心,樓嵐起還沒有回來,問題也沒有答案,還是不甘心。但不困惑了,樓嵐起不回來就不回來,問題沒有答案就沒有答案,想知道的事情,可以等到樓嵐起願意回來的時候心甘情願地說。
不甘心,但不遺憾。以奴聽遍了殷希聲和樓嵐起的故事,也陪殷希聲張過賞令,發過通告,尋找一朵小桃花的路上,殷希聲並不是踽踽獨行。
“以奴,以奴。”殷希聲叫他的夫人。
即將進入產房的以奴回過頭。
“以奴。”殷希聲看著他的夫人,像是話將出口,最終全數咽下,只叫她:“以奴。”
只有喜歡才需要宣之於口,那不用言說的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呢?
以奴會心一笑。
最艱難的生死關頭已經過去,殷氏有了一位少主,卻將失去一位主母。
以奴臉色蒼白,殷希聲跪在榻邊,握著她冷汗涔涔的手。
以奴費力道:“夫君,夏天要過去了。”
殷希聲握緊她的手:“是啊。”
“下一個春天前…”以奴笑道,“要把桃花找回來呀。”
“好。”
長久的沉默。殷希聲握緊以奴的手,握緊一些,再緊一些,光陰迅景縱然難留,人要走時,卻比時間更無情。
“夫君。”以奴叫他。
“在。”
以奴挪動手指,與殷希聲十指相扣。
“我也喜歡你。”
能宣之於口的只有喜歡,話中未盡的,比喜歡更沉默,也比喜歡更喧囂的感情,你聽得出來嗎?大音希聲,有餘音留存嗎?
殷希聲把最後一吻落在亡妻的手心:“我聽見了。”
殷希聲失態道:“你滿意了嗎?!”
以奴反而柔和了神色,眉眼彎彎,帶出一抹溫柔的笑:“爺能從心就好。”
殷希聲一瞬間潰不成軍。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不甘心,殷希聲哪裡不夠好?平州也沒有找到樓嵐起。是殷希聲不夠好嗎?以奴也不願成為殷夫人。
“我願意。”以奴說,“今日起,殷氏主母,名陳以奴。”
殷氏大喜!
直到喜服加身,殷希聲還有些踏不著實地的飄飄然感。
“你不是不喜歡我…”殷希聲自言自語,又自我困惑,“那為什麼先前不肯答應我?”
以奴拿過桌上的玉梳,給陷入思考的殷希聲挽發:“我要嫁與的,是一個男人,而不是一位家主。你當初太輕浮,扛得起一個大姓,自己的人生卻還飄蕩著沒有歸依;且男人要成長,總要先有成長的目的。一無根基,二無目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可靠的丈夫的。”
“你曾度過的光陰,就是你成長的根基;想找到那位朋友,就是你成長的目的。二者俱全,你已經具備成為一位丈夫的條件了。”以奴扶正殷希聲的發冠,含笑的視線與丈夫在鏡中相遇:“我也是第一次當一個妻子,共勉吧,夫君。”
以奴對於殷希聲,是妻,是友,更是師。
以奴是個極上進的人,還沒學會做好一個妻子,就要先學會做一個主母,其中艱難,不是外人能道的。但以奴將兩者都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閒暇時光,也會和殷希聲學琴藝和丹青。從冬雪初下時學起,到桃花落的時候,以奴筆下桃花已經栩栩如生,可引蜂蝶了。
“我也有一個桃花的故事。”以奴洗過筆,把新成的畫卷掛起來,緩緩開口,娓娓訴說:
“她是花柳巷一個無名的流鶯,我很小的時候,她就在巷裡了,那時候,她是梨堂街最美的女人。
花柳巷裡是沒有桃樹的——想來這種靈秀的植株,也不願長在污濁之地。出了花柳巷,要到過兩條街才有一株小桃。我那時還小,母親不許我出門,每一年的春天,都是她走過兩條街,去折一枝桃花。她留一朵,剩餘春色都歸我。
突然一年春天,她是空著手回來的,她告訴我,那株小桃沒有了。我問她,沒有了是什麼意思?她說,沒有了,連春天也沒有了。第二年,她就病逝了。
待我大到能夠一個人出梨堂街時,就去找了那株小桃,桃樹沒有了,只剩一個孤零零的坑洞——連木樁都被挖走了。
後來的許多年,再也沒有人在春天折一枝桃花,她留一朵,剩餘給我。沒了那枝桃花,我連春訊都察覺得遲了。”
“到如今,我在看見桃花之前,都感覺不到春天。”以奴說,“春天吶,還是要有桃花。”
殷希聲深以為然。
以奴即將臨盆時,正是樓嵐起離去後的兩年整。
以奴問殷希聲:“甘心嗎?”沒頭沒尾的一句,殷希聲卻聽懂了。
“不甘心。”殷希聲回答。
不甘心,樓嵐起還沒有回來,問題也沒有答案,還是不甘心。但不困惑了,樓嵐起不回來就不回來,問題沒有答案就沒有答案,想知道的事情,可以等到樓嵐起願意回來的時候心甘情願地說。
不甘心,但不遺憾。以奴聽遍了殷希聲和樓嵐起的故事,也陪殷希聲張過賞令,發過通告,尋找一朵小桃花的路上,殷希聲並不是踽踽獨行。
“以奴,以奴。”殷希聲叫他的夫人。
即將進入產房的以奴回過頭。
“以奴。”殷希聲看著他的夫人,像是話將出口,最終全數咽下,只叫她:“以奴。”
只有喜歡才需要宣之於口,那不用言說的是什麼?到底是什麼呢?
以奴會心一笑。
最艱難的生死關頭已經過去,殷氏有了一位少主,卻將失去一位主母。
以奴臉色蒼白,殷希聲跪在榻邊,握著她冷汗涔涔的手。
以奴費力道:“夫君,夏天要過去了。”
殷希聲握緊她的手:“是啊。”
“下一個春天前…”以奴笑道,“要把桃花找回來呀。”
“好。”
長久的沉默。殷希聲握緊以奴的手,握緊一些,再緊一些,光陰迅景縱然難留,人要走時,卻比時間更無情。
“夫君。”以奴叫他。
“在。”
以奴挪動手指,與殷希聲十指相扣。
“我也喜歡你。”
能宣之於口的只有喜歡,話中未盡的,比喜歡更沉默,也比喜歡更喧囂的感情,你聽得出來嗎?大音希聲,有餘音留存嗎?
殷希聲把最後一吻落在亡妻的手心:“我聽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