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頁
薛直站在門邊上,見著一盆盆的血水被端出來,早就急的滿頭大汗,背脊發寒。
鄭繡活了兩輩子了,也沒遭受過這種疼痛,到後來已經是連喊疼的力氣都沒有了,意識也慢慢開始陷入混沌……
旁邊產婆看著不對勁,立刻用力掐了她人中一把。
“二太太,就快生出來了,老奴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另一個產婆也跟著大喊道。
鄭繡咬緊牙關勉強振作起來,跟著產婆的號子開始發力……因為咬合的力道過猛,嘴裡都覺出血腥味兒來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鄭繡已經被浪cháo是的陣痛折磨得快脫力的時候,產婆忽然大聲道:“出來了,出來了!”
鄭繡心頭一松,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很快,一聲嘹亮的哭聲傳了出來——
“生了生了!”產婆一邊賀喜,一邊用棉布把孩子裹住。丫鬟已經備好了熱水,立刻便有人先把孩子身上的血污洗了,擦過後換上新的襁褓。
鄭繡又被放平了,躺在產床上。
貴和長公主和薛直都擠到了床邊。
薛直握住鄭繡汗涔涔的手,關切道:“可還好?還疼嗎?”
鄭繡見他這般緊張,伸手拭了拭他額頭的汗珠,微微一笑,輕聲道:“不大疼了。”
貴和長公主在旁推了薛直一把,“好了阿直,讓醫女先給阿繡止血吧。”
薛直點了點頭,這才退開到一邊。
產婆在旁抱著孩子,心中也是納罕,她也接生過不少孩子了,卻也沒見著哪家人家是光顧著產婦,倒把孩子落在後頭的。難道是因為生下來的是個女孩兒?
那也不對啊,到眼下還沒人問起孩子的性別呢。
薛直被貴和長公主拉到一邊,醫女上前探查鄭繡的情況,他還是不錯眼地盯著。方才他的阿繡出了那麼多血,也不知道眼下能不能止住。
貴和長公主便過去看孩子,產婆抱著孩子笑道:“是個漂亮的女孩兒,您看看。”
貴和長公主也笑道:“女孩兒好,這家裡都是小子,來個女兒可是好的。”說著便接過孩子抱了抱。
襁褓里的孩子已經安靜下來,閉著眼睛鼓著嘴兒,皮膚還泛著紅。
貴和長公主又把孩子報給薛直看,“阿直,你瞅瞅,真的是個很漂亮的孩子呢。”
薛直卻一心記掛著鄭繡的安危,匆匆看過孩子一眼,揚起嘴角笑了笑,便又轉過了頭去。
醫女收拾了片刻,給鄭繡用了止血的藥物,擦了擦滿頭的汗水,道:“公主,二爺,二太太的血已經止住了。”
薛直這才鬆了一口氣,快步走到床邊。
鄭繡累的不行,差點就睡著了,此時卻也是強打起精神道:“孩子呢,抱來讓我瞧瞧。”
薛直從貴和長公主手裡接過孩子,抱到鄭繡眼前讓她看。
襁褓里的孩子粉糰子似的一個,鼻子眼睛嘴都小小的,抱在手裡軟乎得像沒有骨頭。
鄭繡一看就移不開眼似的,只覺得襁褓里這小小的一個人兒怎麼都瞧不夠似的。薛直方才匆匆看過一眼還沒覺出什麼,此時再看到孩子也是愛的不行,伸出手指輕輕撫弄起女兒的小臉蛋。
鄭老太在旁邊也忙了好大一會兒,方才體力不支被人攙出去休息了會兒。這會子又進了來,見到鄭繡已經雖然面色蒼白了些,精神頭卻看著極好,面上也露出由衷的笑意。
鄭繡見了她,便笑道:“奶奶快來瞧瞧,我家女孩兒長得像不像我小時候。”
鄭老太上前一看,不禁笑道:“鼻子和嘴像極了你,臉型看著倒像阿直。”
鄭繡卻是看不出什麼的,只覺得自家女兒不論怎麼看都是那麼精緻可愛。
熱鬧地說了一陣話,鄭繡也確確實實感覺到乏了。
孩子就被貴和長公主抱了過去,她生養了兩個小子,對這精緻可愛的女孩兒著實沒什麼抵抗力,又抱著逗弄了好一會兒。外頭鄭仁也早就趕到了,只是不方便進產房,貴和長公主抱了一會兒,便依依不捨地讓鄭老太接了手,將孩子抱出去給鄭仁和鄭纖瞧。
外頭茗慧等人已經忙著發紅雞蛋,派喜錢。
薛直一直都陪著鄭繡,看著她睡踏實了,才輕手輕腳地出了產房。
他和貴和長公主從宮中趕出來的時候才是不到正午,此時卻已經是夕陽西斜。夕陽下,慶國公府眾人一派喜氣洋洋,見他出來便都陸續上前賀喜。
薛直微笑著時不時點著頭。
等人都散去後,他在產房外站住了腳。
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似乎只有他,方才驚得一身身地出冷汗。他是真的怕了,看著他的阿繡那麼撕心裂肺地疼,那麼無助,可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他害怕他的阿繡若是出了什麼意外……
好在,他的阿繡沒事,孩子也沒事,闔家圓滿。他憂心了那麼多個日日夜夜,終於一切都平安地過去了。
薛直的小廝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見他站了許久也不動,便偷偷抬頭打量了他一眼——
他的主子自來遇事沉著冷靜,巋然不動的,眼下卻不知道怎麼眼睛發紅。
“二爺,您……您沒事吧?”
薛直閉了閉眼,搖頭輕輕笑了笑,“沒事,風有些大,迷了眼。”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寶寶們這麼久的陪伴,算下來7月份開文,寫到現在也4個月了。四個月里,一百多個日日夜夜,因為有你們,所以作者君才沒有那麼孤單,能把這個故事寫下去……
這個故事寫到這裡,正文就結束了。當然下面還會有很長的番外,還要交代許多的事情,一些前面沒有解開的疑團也會在番外里解開(比如薛劭到底是不是慶國公的孩子,莊子裡那個瘋掉的丫鬟又到底是誰等等)
番外今天會更一些,明天也會更一些。不過一直追文的寶寶也應該知道,最近作者君最近身體實在不大舒服,所以沒能保持穩定更新。明天作者君要去醫院檢查拍片,接下來的更新就看檢查結果(我這麼可愛,檢查結果應該會沒事吧~)。所以肯定會在這個月全部完結!比心~
照理求一發至關重要的作者君專欄的收藏,戳按鈕跳到專欄求收下我吧!
☆、第一百八十八章番外一
鄭繡的孩子生了下來,一大家子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回了肚子裡。
薛直和鄭繡兩個想了好些個名字,總覺得到時候肯定是夠用的。
可是等孩子生下來,挑挑揀揀的,卻覺得哪個都不適合。
幸好孩子還小,也不急著起大名,起個辱名叫著也是一樣。
貴和長公主看他們夫妻二人拿不定主意,便幫著出主意:“咱們一家都是小子,難得阿繡生了個女孩兒,辱名就叫寶兒吧。”
鄭繡和薛直自然將孩子看成心中至寶,這辱名又親切順口,於是孩子的辱名就這麼定了下來。
薛寶兒在鄭繡的肚子裡待了十個月才出聲,生下來就有五斤快六斤的樣子。眼下一斤還是十六兩制,可想而知這小丫頭是生的多麼圓潤。
貴和長公主從前還和鄭繡開玩笑說,等她生下孩子後借她逗弄幾日,眼下卻是真的每日都日都要來瞧瞧襁褓里的寶兒,一瞧就移不開眼似的,在浩夜堂一待就是半個下午。連寶兒的洗三,抓周,滿月酒都是貴和長公主一手操辦的,其喜愛之情可想而知。
薛勉都覺得自己失寵了,可是他下學後和薛劭一起回來了,瞧見寶兒香香軟軟,玉雪可愛的模樣便又醋不起來了。尤其是想到自己眼下也是哥哥了,得給妹妹做個榜樣,最不經事兒的薛勉都以十分可觀的速度成長起來。
鄭繡在月子裡調養著,薛直仍然擔心她的心病,還是讓蘇清如跟隨鄭繡左右。
蘇清如也確實有她的過人之處,別的不說,說法逗樂的法子那是一個接一個,讓人目不暇接。
鄭繡看著女兒一天天在長大,家人又都在自己身邊,心裡倒是沒有那麼多憂慮了,月子裡調養下來,身子是一日比一日好了。
寶兒三個月的時候,鄭繡自覺自己已經沒有抑鬱的傾向了,便讓薛直把蘇清如送回兩淮。
蘇清如在她身邊待了這麼久,她也能看出來蘇清如一心記掛著家裡的叔伯兄弟,並不是發自內心想留在京城的。
薛直聽了,便道:“反正你覺得同她投契,便讓她留在府里當大夫不好麼?”
鄭繡差點給聽笑了,啐了他一口道:“別以為我不知道是你軟硬兼施,逼著人家來給我醫病的。如今我都好了,怎麼好再強人所難?還是讓蘇姑娘回兩淮,同家人相聚吧。”
薛直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卻還是把蘇清如又留了半年,確保鄭繡是真的康復了,才讓人把蘇清如送回了兩淮。
鄭繡自然是捨不得她的,她讓薛直給了豐厚的酬金不說,還讓人裝了一馬車的禮物讓她帶了回去。
蘇清如跟她亦是相處出了真情實意,臨行前還同鄭繡說以後若是有什麼需要她的地方,便使人去兩淮找她,她一定會來京城幫忙。
送走蘇清如後沒多久,鄭纖的婚事也有了著落。
鄭仁幫著相看了京城本地的一個秀才,姓黃。這位黃秀才家鄉山洪傾瀉,一家子都造了難,只有他因為留宿在半山上的荒屋廢寢忘食讀書,而逃過了一劫。黃秀才在家鄉為父母守過了丁憂,孤身一人上京投靠了遠房親戚。
這家遠房親戚乃是鄭仁的同僚,家裡雖然也不算富裕,但家人清正,為人甚好。
鄭仁也見過這個黃秀才幾次,考校過他的人品和學問。十分滿意之下,才起了結親的心思。但鄭纖眼下也是有主意的人,鄭仁也沒有擅自做主,而是透過鄭老太去問過了鄭纖的意思。
鄭纖信不過她娘朱氏給挑的人家,因而在石牛鎮上遲遲沒有說人家。眼下婚事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父母年紀大了,爹娘不頂用,她能仰仗的自然也只有鄭仁。
因此商量過後,鄭仁便把黃秀才請到了府上做客。鄭纖隔著鏤空的雕花屏風看過了一眼,又聽著他們說了一會兒話。黃秀才一表人才,又溫文知禮,對答有度,鄭纖自然也就點了頭。
黃秀才一屆秀才,能同鄭仁接親,已然是不敢想的事兒了。後頭兩人又在長輩的默許下,見過幾面,更是覺得投契。婚事便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鄭纖的婚事定下來後,鄭仁才把鄭全和朱氏從石牛鎮上接了過來。
朱氏對這樁婚事本是頗有微詞的。她和鄭全還都在呢,怎麼就輪到大房的伯父去做主侄女兒的婚事了呢。不過鄭全在上頭壓著,她也不敢表達出來,只想著上了京城,見了鄭纖,可得同她好好說道說道。
鄭繡活了兩輩子了,也沒遭受過這種疼痛,到後來已經是連喊疼的力氣都沒有了,意識也慢慢開始陷入混沌……
旁邊產婆看著不對勁,立刻用力掐了她人中一把。
“二太太,就快生出來了,老奴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另一個產婆也跟著大喊道。
鄭繡咬緊牙關勉強振作起來,跟著產婆的號子開始發力……因為咬合的力道過猛,嘴裡都覺出血腥味兒來了。
又過了好一會兒,鄭繡已經被浪cháo是的陣痛折磨得快脫力的時候,產婆忽然大聲道:“出來了,出來了!”
鄭繡心頭一松,吃奶的勁兒都使出來了。
很快,一聲嘹亮的哭聲傳了出來——
“生了生了!”產婆一邊賀喜,一邊用棉布把孩子裹住。丫鬟已經備好了熱水,立刻便有人先把孩子身上的血污洗了,擦過後換上新的襁褓。
鄭繡又被放平了,躺在產床上。
貴和長公主和薛直都擠到了床邊。
薛直握住鄭繡汗涔涔的手,關切道:“可還好?還疼嗎?”
鄭繡見他這般緊張,伸手拭了拭他額頭的汗珠,微微一笑,輕聲道:“不大疼了。”
貴和長公主在旁推了薛直一把,“好了阿直,讓醫女先給阿繡止血吧。”
薛直點了點頭,這才退開到一邊。
產婆在旁抱著孩子,心中也是納罕,她也接生過不少孩子了,卻也沒見著哪家人家是光顧著產婦,倒把孩子落在後頭的。難道是因為生下來的是個女孩兒?
那也不對啊,到眼下還沒人問起孩子的性別呢。
薛直被貴和長公主拉到一邊,醫女上前探查鄭繡的情況,他還是不錯眼地盯著。方才他的阿繡出了那麼多血,也不知道眼下能不能止住。
貴和長公主便過去看孩子,產婆抱著孩子笑道:“是個漂亮的女孩兒,您看看。”
貴和長公主也笑道:“女孩兒好,這家裡都是小子,來個女兒可是好的。”說著便接過孩子抱了抱。
襁褓里的孩子已經安靜下來,閉著眼睛鼓著嘴兒,皮膚還泛著紅。
貴和長公主又把孩子報給薛直看,“阿直,你瞅瞅,真的是個很漂亮的孩子呢。”
薛直卻一心記掛著鄭繡的安危,匆匆看過孩子一眼,揚起嘴角笑了笑,便又轉過了頭去。
醫女收拾了片刻,給鄭繡用了止血的藥物,擦了擦滿頭的汗水,道:“公主,二爺,二太太的血已經止住了。”
薛直這才鬆了一口氣,快步走到床邊。
鄭繡累的不行,差點就睡著了,此時卻也是強打起精神道:“孩子呢,抱來讓我瞧瞧。”
薛直從貴和長公主手裡接過孩子,抱到鄭繡眼前讓她看。
襁褓里的孩子粉糰子似的一個,鼻子眼睛嘴都小小的,抱在手裡軟乎得像沒有骨頭。
鄭繡一看就移不開眼似的,只覺得襁褓里這小小的一個人兒怎麼都瞧不夠似的。薛直方才匆匆看過一眼還沒覺出什麼,此時再看到孩子也是愛的不行,伸出手指輕輕撫弄起女兒的小臉蛋。
鄭老太在旁邊也忙了好大一會兒,方才體力不支被人攙出去休息了會兒。這會子又進了來,見到鄭繡已經雖然面色蒼白了些,精神頭卻看著極好,面上也露出由衷的笑意。
鄭繡見了她,便笑道:“奶奶快來瞧瞧,我家女孩兒長得像不像我小時候。”
鄭老太上前一看,不禁笑道:“鼻子和嘴像極了你,臉型看著倒像阿直。”
鄭繡卻是看不出什麼的,只覺得自家女兒不論怎麼看都是那麼精緻可愛。
熱鬧地說了一陣話,鄭繡也確確實實感覺到乏了。
孩子就被貴和長公主抱了過去,她生養了兩個小子,對這精緻可愛的女孩兒著實沒什麼抵抗力,又抱著逗弄了好一會兒。外頭鄭仁也早就趕到了,只是不方便進產房,貴和長公主抱了一會兒,便依依不捨地讓鄭老太接了手,將孩子抱出去給鄭仁和鄭纖瞧。
外頭茗慧等人已經忙著發紅雞蛋,派喜錢。
薛直一直都陪著鄭繡,看著她睡踏實了,才輕手輕腳地出了產房。
他和貴和長公主從宮中趕出來的時候才是不到正午,此時卻已經是夕陽西斜。夕陽下,慶國公府眾人一派喜氣洋洋,見他出來便都陸續上前賀喜。
薛直微笑著時不時點著頭。
等人都散去後,他在產房外站住了腳。
所有人都喜氣洋洋的,似乎只有他,方才驚得一身身地出冷汗。他是真的怕了,看著他的阿繡那麼撕心裂肺地疼,那麼無助,可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他害怕他的阿繡若是出了什麼意外……
好在,他的阿繡沒事,孩子也沒事,闔家圓滿。他憂心了那麼多個日日夜夜,終於一切都平安地過去了。
薛直的小廝亦步亦趨地跟在他身後,見他站了許久也不動,便偷偷抬頭打量了他一眼——
他的主子自來遇事沉著冷靜,巋然不動的,眼下卻不知道怎麼眼睛發紅。
“二爺,您……您沒事吧?”
薛直閉了閉眼,搖頭輕輕笑了笑,“沒事,風有些大,迷了眼。”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寶寶們這麼久的陪伴,算下來7月份開文,寫到現在也4個月了。四個月里,一百多個日日夜夜,因為有你們,所以作者君才沒有那麼孤單,能把這個故事寫下去……
這個故事寫到這裡,正文就結束了。當然下面還會有很長的番外,還要交代許多的事情,一些前面沒有解開的疑團也會在番外里解開(比如薛劭到底是不是慶國公的孩子,莊子裡那個瘋掉的丫鬟又到底是誰等等)
番外今天會更一些,明天也會更一些。不過一直追文的寶寶也應該知道,最近作者君最近身體實在不大舒服,所以沒能保持穩定更新。明天作者君要去醫院檢查拍片,接下來的更新就看檢查結果(我這麼可愛,檢查結果應該會沒事吧~)。所以肯定會在這個月全部完結!比心~
照理求一發至關重要的作者君專欄的收藏,戳按鈕跳到專欄求收下我吧!
☆、第一百八十八章番外一
鄭繡的孩子生了下來,一大家子懸著的心總算是落回了肚子裡。
薛直和鄭繡兩個想了好些個名字,總覺得到時候肯定是夠用的。
可是等孩子生下來,挑挑揀揀的,卻覺得哪個都不適合。
幸好孩子還小,也不急著起大名,起個辱名叫著也是一樣。
貴和長公主看他們夫妻二人拿不定主意,便幫著出主意:“咱們一家都是小子,難得阿繡生了個女孩兒,辱名就叫寶兒吧。”
鄭繡和薛直自然將孩子看成心中至寶,這辱名又親切順口,於是孩子的辱名就這麼定了下來。
薛寶兒在鄭繡的肚子裡待了十個月才出聲,生下來就有五斤快六斤的樣子。眼下一斤還是十六兩制,可想而知這小丫頭是生的多麼圓潤。
貴和長公主從前還和鄭繡開玩笑說,等她生下孩子後借她逗弄幾日,眼下卻是真的每日都日都要來瞧瞧襁褓里的寶兒,一瞧就移不開眼似的,在浩夜堂一待就是半個下午。連寶兒的洗三,抓周,滿月酒都是貴和長公主一手操辦的,其喜愛之情可想而知。
薛勉都覺得自己失寵了,可是他下學後和薛劭一起回來了,瞧見寶兒香香軟軟,玉雪可愛的模樣便又醋不起來了。尤其是想到自己眼下也是哥哥了,得給妹妹做個榜樣,最不經事兒的薛勉都以十分可觀的速度成長起來。
鄭繡在月子裡調養著,薛直仍然擔心她的心病,還是讓蘇清如跟隨鄭繡左右。
蘇清如也確實有她的過人之處,別的不說,說法逗樂的法子那是一個接一個,讓人目不暇接。
鄭繡看著女兒一天天在長大,家人又都在自己身邊,心裡倒是沒有那麼多憂慮了,月子裡調養下來,身子是一日比一日好了。
寶兒三個月的時候,鄭繡自覺自己已經沒有抑鬱的傾向了,便讓薛直把蘇清如送回兩淮。
蘇清如在她身邊待了這麼久,她也能看出來蘇清如一心記掛著家裡的叔伯兄弟,並不是發自內心想留在京城的。
薛直聽了,便道:“反正你覺得同她投契,便讓她留在府里當大夫不好麼?”
鄭繡差點給聽笑了,啐了他一口道:“別以為我不知道是你軟硬兼施,逼著人家來給我醫病的。如今我都好了,怎麼好再強人所難?還是讓蘇姑娘回兩淮,同家人相聚吧。”
薛直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卻還是把蘇清如又留了半年,確保鄭繡是真的康復了,才讓人把蘇清如送回了兩淮。
鄭繡自然是捨不得她的,她讓薛直給了豐厚的酬金不說,還讓人裝了一馬車的禮物讓她帶了回去。
蘇清如跟她亦是相處出了真情實意,臨行前還同鄭繡說以後若是有什麼需要她的地方,便使人去兩淮找她,她一定會來京城幫忙。
送走蘇清如後沒多久,鄭纖的婚事也有了著落。
鄭仁幫著相看了京城本地的一個秀才,姓黃。這位黃秀才家鄉山洪傾瀉,一家子都造了難,只有他因為留宿在半山上的荒屋廢寢忘食讀書,而逃過了一劫。黃秀才在家鄉為父母守過了丁憂,孤身一人上京投靠了遠房親戚。
這家遠房親戚乃是鄭仁的同僚,家裡雖然也不算富裕,但家人清正,為人甚好。
鄭仁也見過這個黃秀才幾次,考校過他的人品和學問。十分滿意之下,才起了結親的心思。但鄭纖眼下也是有主意的人,鄭仁也沒有擅自做主,而是透過鄭老太去問過了鄭纖的意思。
鄭纖信不過她娘朱氏給挑的人家,因而在石牛鎮上遲遲沒有說人家。眼下婚事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祖父母年紀大了,爹娘不頂用,她能仰仗的自然也只有鄭仁。
因此商量過後,鄭仁便把黃秀才請到了府上做客。鄭纖隔著鏤空的雕花屏風看過了一眼,又聽著他們說了一會兒話。黃秀才一表人才,又溫文知禮,對答有度,鄭纖自然也就點了頭。
黃秀才一屆秀才,能同鄭仁接親,已然是不敢想的事兒了。後頭兩人又在長輩的默許下,見過幾面,更是覺得投契。婚事便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鄭纖的婚事定下來後,鄭仁才把鄭全和朱氏從石牛鎮上接了過來。
朱氏對這樁婚事本是頗有微詞的。她和鄭全還都在呢,怎麼就輪到大房的伯父去做主侄女兒的婚事了呢。不過鄭全在上頭壓著,她也不敢表達出來,只想著上了京城,見了鄭纖,可得同她好好說道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