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如今看來,李治雖然年輕,但腦子還是很清楚的,並沒有被活捉松贊干布的喜悅沖昏了頭腦。
想想又不由得啞然失笑,人家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高宗,我什麼時候有資格去評論人家了?
既然諸事安排妥當,那剩下的,就是看李大帝如何利用好這個意外之喜,來跟吐蕃打擂台了。呵呵,對於這個,就更不是我所需要考慮的範疇。
……
……
對陣亡將士的祭奠簡單而莊重。
李治腰系白綾,頭戴白巾,親自主持了這場祭奠。一片悼詞寫的慷慨激昂,豪邁悲壯。
青青糙原上,一方紀念碑聳立於天地之間,上書兩行斗大楷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河西鎮全體唐軍將士,素服白袍,單膝跪在碑前,這些用自己血肉之軀捍衛著大唐邊疆的鐵打硬漢,此刻也哽咽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雖然一肚子豪言壯語,但卻說不出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不是一句豪言,而是一聲悲吟。
……
……
報捷的軍報呈上去了。如今要做的就是等,等李大帝乾坤獨斷。
邊境上,吐蕃二十萬大軍還在虎視眈眈,卻因投鼠忌器而不敢輕舉妄動。
而與此對應的,唐軍也虎視眈眈的,大有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勢。可咱自己人都知道,這也就是假象,還是那句話,那片高原,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沒啥吸引力。
都說等待是最漫長的,但時間終究還是在流逝的。
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消息終於傳來。
李大帝親自來邊陲了。而隨同這個消息一同傳來的另一個好消息是雙兒順利為我生了一對雙胞胎――倆姑娘。看來我這李府還真有變成女兒國的危險啊!
……
……
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初八,李大帝親臨河西鎮。
一場大交易下來,吐蕃上書請降,割地求和,承認永為大唐屬國,此後年年請安,歲歲朝貢。
同年九月初一,李大帝攜我等一行鞭敲金蹬響,人唱凱歌還,舉國大慶。
此次參與諸將皆有封賞,或進爵,或加官,總之人人高興,各個開心。
而我,也爵進一級,正式成為大唐琅邪國公。但與此相應的,免卻了我所有官銜,只留一句回京另用。
自此,大唐四邊安定,威震萬邦,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世第一強國。
……
……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貞觀二十三年春,李大帝病危之時,一道聖旨,遣琅邪國公送倭國遣唐使返倭。
呵呵,又這一套,父抑子揚。李大帝到底還是不放心我啊。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那就乾脆去禍害禍害倭國人好了。
長安城外,李治淡淡一句:“樂休此去,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定可悠然而回。”
笑笑,揮手告別了前來送行眾人。踏上了遠去倭國之路。(全書終)
……
《唐農》寫至今,也算結束了。越往後寫越痛苦,越寫越感覺寫不出自己喜歡的文字,也不敢再污了大家的眼。所以,還是就此打住吧。感謝一路支持至今的書友,正是你們的支持,讓小鬼我堅持至今。小鬼我鞠躬拜謝了!等小鬼我理順了心情之後,還會繼續寫故事,到時希望大家能來湊個熱鬧!
呵呵……咱們回見!
【
想想又不由得啞然失笑,人家可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唐高宗,我什麼時候有資格去評論人家了?
既然諸事安排妥當,那剩下的,就是看李大帝如何利用好這個意外之喜,來跟吐蕃打擂台了。呵呵,對於這個,就更不是我所需要考慮的範疇。
……
……
對陣亡將士的祭奠簡單而莊重。
李治腰系白綾,頭戴白巾,親自主持了這場祭奠。一片悼詞寫的慷慨激昂,豪邁悲壯。
青青糙原上,一方紀念碑聳立於天地之間,上書兩行斗大楷書:“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河西鎮全體唐軍將士,素服白袍,單膝跪在碑前,這些用自己血肉之軀捍衛著大唐邊疆的鐵打硬漢,此刻也哽咽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
雖然一肚子豪言壯語,但卻說不出來。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不是一句豪言,而是一聲悲吟。
……
……
報捷的軍報呈上去了。如今要做的就是等,等李大帝乾坤獨斷。
邊境上,吐蕃二十萬大軍還在虎視眈眈,卻因投鼠忌器而不敢輕舉妄動。
而與此對應的,唐軍也虎視眈眈的,大有趁你病,要你命的架勢。可咱自己人都知道,這也就是假象,還是那句話,那片高原,對於如今的大唐來說,沒啥吸引力。
都說等待是最漫長的,但時間終究還是在流逝的。
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初三,消息終於傳來。
李大帝親自來邊陲了。而隨同這個消息一同傳來的另一個好消息是雙兒順利為我生了一對雙胞胎――倆姑娘。看來我這李府還真有變成女兒國的危險啊!
……
……
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初八,李大帝親臨河西鎮。
一場大交易下來,吐蕃上書請降,割地求和,承認永為大唐屬國,此後年年請安,歲歲朝貢。
同年九月初一,李大帝攜我等一行鞭敲金蹬響,人唱凱歌還,舉國大慶。
此次參與諸將皆有封賞,或進爵,或加官,總之人人高興,各個開心。
而我,也爵進一級,正式成為大唐琅邪國公。但與此相應的,免卻了我所有官銜,只留一句回京另用。
自此,大唐四邊安定,威震萬邦,成為當之無愧的當世第一強國。
……
……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貞觀二十三年春,李大帝病危之時,一道聖旨,遣琅邪國公送倭國遣唐使返倭。
呵呵,又這一套,父抑子揚。李大帝到底還是不放心我啊。
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那就乾脆去禍害禍害倭國人好了。
長安城外,李治淡淡一句:“樂休此去,多則一年,少則半載,定可悠然而回。”
笑笑,揮手告別了前來送行眾人。踏上了遠去倭國之路。(全書終)
……
《唐農》寫至今,也算結束了。越往後寫越痛苦,越寫越感覺寫不出自己喜歡的文字,也不敢再污了大家的眼。所以,還是就此打住吧。感謝一路支持至今的書友,正是你們的支持,讓小鬼我堅持至今。小鬼我鞠躬拜謝了!等小鬼我理順了心情之後,還會繼續寫故事,到時希望大家能來湊個熱鬧!
呵呵……咱們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