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呃……我的本意是什麼?我的本意是想合著老丈人賺錢來著。但如今看來,這利益太大,連李大帝恐怕都眼紅啊!

  於修明一時間被李道宗的歪理說的有點兒胸悶,正想再說什麼。

  李大帝擺了擺手,制止了於修明。然後看看我道:“樂休制此織機的本意如何?”

  到底是李大帝,這一把火就直接燒我身上了。

  看了看李大帝,瞄了一眼於修明,想了想道:“陛下,這織機效力確實非凡。我當初制此織機,其本意是想掙倆小錢養家餬口來著。”

  一句話說完,貌似連李大帝都有點兒氣樂了的感覺。李治和錢公公定力差點兒,都乾咳兩下來掩飾自己的笑意。

  “但既然於大人認為這織機有用,那微臣也絲毫沒有奇貨自居的念頭。不如這樣,微臣把織機的製法詳細繪製成圖,交給陛下。至於陛下如何處置,微臣不敢有絲毫疑議。但還請格外施恩,讓微臣自己也建個布坊,解決些家用。”

  李道宗什麼角色,立馬心領神會,點頭道:“陛下,樂休說的有理。國用之處,我這女婿自然不敢藏私。但其自用之處,也望陛下成全。畢竟樂休還有制機之功,您看呢?”

  這話意思再明白不過了,您李大帝打算怎麼用這織機,您隨便,但我們自己怎麼用這織機,您也得允許不是,畢竟這織機是我們倒騰出來的,沒有不讓我們自己用的道理不是。

  “江夏王爺剛才說的道理也卻有其憂。”趁機會我也趕著說道:“這織機效力非凡,若任其民間流傳,則民求近利之下,勢必影響正經糧食的種植,所以,臣認為,當予以控制,否則非福實禍也。”

  李大帝點點頭,認可了這話。

  “也好!”李大帝想了想道:“樂休有此心意,朕心甚慰。修明,既然樂休願意將如何製造織機傳授於工部,那你就派幾個信得過的人來跟樂休學習。至於織機所需的棉花,也派人來跟樂休學學怎麼種。至於日後如何運用,另議。”

  “謝陛下鴻恩。”於修明可是樂壞了。

  “至於布坊嘛。”李大帝看看李道宗:“朕不干預。但切莫影響農耕為妙。”

  “這個臣等自然理會得。”李道宗笑笑,算是應了。

  行了,交易達成。至少近一兩年,不用擔心工部跟我們搶生意了。李大帝說了,先教怎麼種棉花,再教怎麼造織機,這沒個一兩年,能學得會嘛?呵呵,李大帝已經變向的退了一步,先讓我們掙兩年,後面工部的織坊一出來,這布料的價格肯定得大跌。咱得拎得清才行。

  這一點咱不擔心,商品的價值某種程度上得看消費群體,咱得目標還是精品路線,不會去跟工部的大眾路線搶生意的。而且李大帝也答應了控制織機,這就變向保證了這生意的利潤。咱還擔心什麼?

  這事兒啊,就算定了!

  送走了李大帝一行,咱還沒來得及高興,就得了一份李治的信――李明達偷著給李雪雁的。

  拆開一看,鬱悶,怎麼又是我啊!

  信的內容很簡單,吐谷渾之事已布置妥當,吐谷渾將出兵五萬跟吐蕃叫板。

  但打輸那是預料之中的,所以咱大唐也得提前準備了。

  按李治的意思,李治親自領兵出征,我是行軍長吏,至於將領,李治列了份名單,想讓我幫著參考參考。這份名單里,老將名宿一個沒有,基本都是新進將領,其中程福之、尉遲寶琳、薛仁貴直接就排在了前三的位置。

  唉――這事兒是我自找的,這也不可能推脫了。

  細想了一下之後,提筆寫了一個軍中職位和一個人的名字――軍需司馬,侯君集!

  老侯閒的日子也不短了,既然李大帝是等著留給李治用的,那在李治手裡給老侯拉出來再合適不過了。

  雖然軍需司馬的職位不高,但掌管全軍糧糙軍械,是個重中之重的要職。以老侯的能力和經驗,這活兒也就他干我放心。要是放了別人手裡,我這心裡沒底啊!

  直接給小侯抓來,然後將李治的信和我寫的條子塞在一起,用火漆封了口,交給小侯道:“讓你爹看完直接燒了。切忌,不可大意。”

  小侯平時看著跳脫,但大事兒上從來不掉鏈子,是個有擔當的材料。所以我這次也打算帶著他一起,也當是給這小子長長經驗見識。

  “李大哥放心,保證妥妥噹噹。”侯承業點點頭,給信揣了懷裡。

  安排完一切,我想了想,給李治寫了封信,然後給李雪雁,交代她挑個日子去看看李明達,順便把信送了。

  看到李雪雁有些擔心我的眼神,我笑了笑,把事情的前因後果對她講清楚,然後道:“這事兒是幫太子做的,所以不能搶了太子風頭。故而隱秘了些。但想來陛下和皇后都是知道的,所以你別擔心。”

  李雪雁釋懷的笑了笑,輕輕點頭。

  然後依偎在我懷裡道:“你這人啊,這才清閒了沒幾天,就有要出去了。”

  我輕輕撫摸著她的後背笑道:“這次的事兒結束了,那咱們大唐就算真的太平了。後面我就窩了家裡,不出去

  了。”

  李雪雁在我懷裡點了點頭。

  既然決定去跟吐蕃玩玩,那還是那句話,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次沒打算帶很多人,為啥?這還不簡單。五千破五萬的功勞大,還是五萬破五萬的功勞大?雖然吐蕃那邊兒的人數不可能只有五萬,但咱還真就不吝他!

  五千人足矣!

  連弩,必須的,這個得讓李治跟李大帝講清楚,五千把和相應弩釘,就算於修明加班加點兒也得給我造出來。

  千機弩炮!明朝錦衣衛的看家寶貝,類似現在的火箭彈車,說白了就是筒針的放大版。

  每個鐵筒有二指粗細,筒長一臂,內設三段彈簧,she出去的不是針,是一指長短的鐵釘,每筒可裝二十二發鐵釘。一百五十筒架在一起,橫五豎十,呈一個長方體。設兩段扳機。一次可發she三千三百發鐵釘,能連續發she三次。有效殺傷距離七十步,最遠能she一百步。一門這個東西,就差不多相當於一隊弓箭手的威力。she出去的鐵釘黑壓壓一片,跟下雨似的。十門這個東西連一塊兒,那效果……想想就發寒。

  當第一門試製品出來後,李治、程福之、尉遲寶琳和尉遲剛有幸成為第一批觀眾,看完效果,連一向大大咧咧的程福之都嘬牙花。

  還是交給李治,跟他說,一百門,配套鐵釘彈五十套。換句話說,就是每門弩炮能發she一百五十次。

  為了保險,咱還偷著做了一百五十顆土質手榴彈。

  黑火藥混著鐵針,給巴掌大小的葫蘆塞滿,前後泥封,葫蘆身體塗油防水。留一條浸油後曬乾的引線,下雨天也點得著。

  試著放了一個,那效果,嘿嘿,妙不可言啊!

  ----------------------------

  今天的加昨天的,一併發了。昨天家裡停電到晚上,今天單位里寫的!嘿嘿

  225

  第二百二十五章閒趣

  貞觀二十一年三月二十,雨。

  淅淅瀝瀝的春雨已經下了有兩三天,天空雖然有些陰暗,但古老的長安城卻像是沐浴了一把一樣,顯得有些格外清新。

  就在這一天,西市口上的新客棧水月居開張了。

  地還是這塊地,門臉樓閣卻全是新的。紅磚綠瓦,三層樓台,中有空廊橫貫,下游假山綠樹相映襯,要是後世之人見了,怕立馬就能認出來,這蘇州園林式的風格咋跑長安來了?或許唯一欠缺的,就是一灣碧水相依了。

  二十五個獨立套房,錯落分布在這三層紅樓之中,而後院一間獨立小院,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東西廂房,廳堂廚房,樣樣不缺。正是為賽貂蟬這個女掌柜準備的居處。

  只有天字號房的水月居,這裡有最好的白酒,最新式的菜餚,最精緻的餐具,最流行的小吃,最濃醇的香茶,還有一個很妖精的老闆娘。

  “新店剛開張,你不忙著去招呼客人,行麼?”小院裡,我臨窗而坐,而賽貂蟬像是一隻慵懶的貓,斜靠著我肩上,似寐非寐的犯瞌睡。窗子正中,一串黃銅腰鈴被這位當做風鈴一樣掛著。有風吹過時,會發出一陣摩挲聲。

  “有芊芊照應著,我才不擔心。”賽貂蟬無所謂的微微一笑,柔軟的身子調整了一下姿勢,讓自己能更舒服的靠著我。

  “你把明月樓的紅牌都打包了?”我錯愕一下:“老鴇能答應?”

  “貴姐和奎哥不久之後就會帶著全明月樓的姑娘來這兒!”賽貂蟬笑眯眯的看看我:“以後沒有明月樓了,只有水月居。”

  “客棧改花樓了?”我揉揉賽貂蟬的腦袋,微微有點兒犯愁:“她們住哪兒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