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地底里沒有墓場。「家長」的遺體火化了,骨灰撒進一條地下水流。他們說,這水流與泰晤士河連接。

  同時火葬的還有歌荻亞和被鎖在石廊道那幾個男人。當然還有布辛瑪。

  ◇◇◇◇

  ……布辛瑪遺下的札記里,並沒有記載任何製造「默菲斯丹」的方法。也許全都記在他自己的腦袋裡吧。不過我從中隱約找到了「開膛手傑克」相隔百年才重現的原因。根據他兩個多月前的記述,他想到了一個可能「改造『默菲斯丹』的靈魂」的方法,因此再次把封存多年的「傑克」喚醒。實驗的結果再度失敗,「傑克」又一次失控出走。這亦是最後一次。

  我把這些札記都帶走了。當然還有那本《永恆之書》。

  這到底是什麼書呢?外表看來竟然有點像《聖經》。是吸血鬼的《聖經》嗎?

  「吸血鬼公會」。一個吸血鬼的嚴密組織,理應能夠輕鬆地稱霸世界,然而他們沒有這樣做,而且許多年來一直保持神秘。那麼它的成立有什麼目的?……

  ◇◇◇◇

  ……到現在我還是搞不清楚,「默菲斯丹」的血液為什麼沒有殺死我。或許是因為我的身體有一半是人類吧?

  這次經歷喚醒了我。一直以來我都太在意自己的吸血鬼因子,而對自己另一半的人類因子失卻了信心。「我」到底是什麼?也許我要重新再思考一次……

  ◇◇◇◇

  ……布辛瑪的札記里,當然也沒有記載能夠「治療」我的方法。可是我卻在其中找到了另一個答案。

  假如身為吸血鬼的布辛瑪能夠真誠地愛著人類女性,身為半吸血鬼的我又如何?如果我的身體能夠克服「默菲斯丹」之血,我的靈魂或許也可以自我救贖吧?

  就像里繪所描述的數碼世界:What you think is what you get。

  慧娜。

  我要回來了。

  EVIL STILL LIVES AMONG US

  十二月三十日早上九時十二分 希斯羅機場

  在里繪的堅持下,拜諾恩提早一天離開倫敦。

  「你不怕千禧蟲危機嗎?」她當時這樣說。「要是客機在半途失控了,或是找不到機場降落,那可不是說笑的。任你有多厲害,在三萬呎高空也沒有辦法吧?」

  她沒有來送行。「我討厭這種場面。」她的臨別禮物是一具掌上電腦。「裡面有我所有的聯絡方法。只要接通電話線便行。小心,別讓特工處或FBI拿到它。否則我會有麻煩。」

  假護照上的相片跟他毫無相似之處,這並不重要,反正只要向海關人員施一點催眠工夫便能輕鬆通過。帶著裝滿刀子的皮囊經過保安檢查時也是用這一套。

  波波夫已經寄存在特別艙,他看看腕錶,差不多是登機的時候了。

  機場裡並不擁擠。由於除夕夜正好是周五,旅客高峰期自然延至周日下午才開始。

  二〇〇〇年,拜諾恩對這日子始終沒有什麼感覺。里繪卻興奮不已,還說那也許是「新世界秩序」的開始,又向他描述種種可能出現的糟糕景況:大停電及糧食斷運引起都市巨大的恐慌與暴亂,銀行的戶口記錄全部被抹消或出現錯誤……

  在顯示航班時間的電腦屏幕前,人群出現了騷動。拜諾恩好奇地走過去察看。許多人指著顯示屏幕上其中一列文字。

  那正好是拜諾恩乘坐那航班之下的一列。航班號碼及時間都消失了,代之以一句話:

  FAREWELL MY FRIEND NICK(再見好友尼克)

  拜諾恩失笑了。又是「速吻」的傑作。

  接著的四列航班時間也變換成文字。這次人群沉默了下來——包括拜諾恩。

  JACK THE RIPPER(開膛手傑克)

  HAS DEPARTED(已經離去)

  BUT THE EVIL(但是邪惡)

  STILL LIVES AMONG US(仍然活在我們之間)

  幾十雙眼睛就這樣久久無言凝視這些文字,直至屏幕被機場人員以手動關閉掉。

  人群議論紛紛地散去。

  拜諾恩依舊佇立原地,凝視那面已熄滅的顯示屏幕。

  黑暗的玻璃上有他自己的倒影。

  《殺人鬼繪卷》完

  後記

  獵人同時也是旅人。

  喜歡把小說背景設定於不同的國度與城市,其中許多是我從未親身踏足的。這多少有點是為了補償自己旅行的欲望。

  倫敦是唯一我在動筆前曾實地「考察」的城市,前後加起來逗留了接近兩星期,然而「考察」得來的成果,最終能夠用在這本書中的並不如想像般多。或許我去的不是時候。我看到的是盛夏中充滿生氣的倫敦,而不是一本恐怖小說所需要的那個潮濕、陰鬱的倫敦。

  已經是三年前的經驗,可是每當陽光普照的下午,或是聽到Oasis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時,總是想Covert Garden的跳蚤市場和街頭賣藝。

  終於三十歲了。與數年前的自己比較,最大的改變莫過於比從前「柔」了。這對於寫小說——特別是我這種風格的小說——也許是壞事,但對於生活卻是好事。

  到了某一天當這種矛盾到達了界限時,我會開始寫一些比較快樂的故事。

  Hacker,一般中文書刊譯作「黑客」或「駭客」,都帶著貶斥的意味,因此在本書中我寧可沿用英文原字。Hacker名稱本身是中性的,卻在傳媒積非成是之下變成與電腦犯罪者同義。假如擁有某種知識或能力本身便構成犯罪嫌疑的話,世界上所有男人都應該把那話兒鎖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