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儘管他忍不住痛苦地向醫生求助,但他自己也明白的知道,他的《創業史》是寫不完了。儘管如此,這個黨性極強的共產黨人和具有使命感的藝術家,決不在他生命終止他自己的創業歷史。他知道,眼下,他自己的創業史和他所寫的《創業史》,都還是不完全的史詩。他同時也意識到,即就是《創業史》一書不能完成,作為他自己人生道路的創業史應該是一部完整無缺的史詩。

  不屈的敘事詩認正是抱著這個偉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儘管重病纏身、危在旦夕,他仍然在這間冷冰冰的病里,讓自己衰敗的身心燃燒起了熊熊的大火;他要讓生命在最後的一瞬間爆出耀眼的光芒——如同彗星在黑暗中消失之前那樣。

  他伏在窗著那破舊的圓桌前,比以往更使勁的用蠅頭小楷,連明晝夜地建造他未完工、也完工不了的宏傳建築。蠟黃的臉上,亮晶晶的汗珠,一串一串地淌下來,枯瘦而顫索的手指揩也揩不及。此刻,他就像一個笮於收麥季節的關中農夫一般和繁忙。他用越來越運用自如的筆,在已經勾划過了的畫布上,更出色的塗抹著五顏六色的農村生活;用靈巧熟練的藝術雕刀再一次精雕那些已經令從驚嘆的人物肖像。

  原來的那一大群人物繼續在蛤蟆灘、下堡村那一喧喧嚷嚷,翻天覆地;而梁生寶、郭振山等人已經被作家引到了渭原縣城——好騰出空子讓二流子兵痞白占魁鬧個事端吧!讓梁大藉此到黃堡鎮碰頭耍賴吧!讓馮有萬發火吧!讓高增福發愁吧!

  讓消息傳到渭原縣的三干會上吧!讓郭振山暢快地笑吧!然後再看梁三所稱作他的“偉人”兒子怎樣平息這場糾紛……

  所有象色都被這個匠心高超、病入膏盲的“導演”拉到了另一幕大劇之中;觀眾在前幾幕劇中已經熟悉的人物在新一幕中陸續登場;而從沒露過面的人物又耀奪目的相繼出現……

  他一邊喘息著,一邊賂口裡噴著藥劑,吞著藥丸,一邊統帥著《創業史》里各種階級、各種類型的人在他為他們鋪設的“道路”上喧囂地前進著。他把蛤蟆灘上所有的這些人都帶到這個病房裡來了。他強迫這些人物進入他的心靈;而他也要固執地走進這些人的心靈中去。他同時運用戲劇導演家的熱情和外科醫生式的冷靜來對付這群不太聽話的“熟人”(他常稱《創業史》里的那些人物為“熟人”)。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後半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生活在這一群“熟”中間的。他能離開自己生活中的親戚朋友,但永遠也離不開他所創造的這些人物,因為“所有這些人都是他的孩子,又都是戴著各種面具的他自己”(引號內為盧那察爾斯基的話)。

  在這些日子裡,焦急地關心著作家健康的《延河》文學月刊社的編輯們,時不時聽見他被抬進了搶救室;可他的《創業史》第二部的手稿還是一章又一章不斷頭的送到編輯部來了;字裡行間,猶聞他一片喘息之聲!這就是一個瀕臨死亡的人創造的跡——啊!我們這些體格健壯的人又能做出些什麼呢?

  現在請來看看吧,他是在一個什麼樣的境況中創造著這些奇蹟的——

  在這個不到十個平方米的空間裡,現在到處擺著維持和搶救生命的醫療器械:立在床頭角里的大氧氣瓶,像一顆小型飛彈一般矗立;床下是一個汽車輪胎,裡面裝的也是氧氣。

  那破舊圓桌靠牆的一邊,放著中國青年出版社送的夏雜的霧化噴藥器;而在他自己的手裡,還一刻不停的拿著一個帶嘴的橡皮囊,過不了幾分鐘,就要像給自行車打氣一般,往中里噴著止喘的霧劑。各種輸氧和輸液的皮管子,從這裡那裡交著伸到他的鼻孔里或者胳膊上,有些管子一天二十四小時不下身。在這個用皮管子把他和各處眾多的器械聯接在一起的房間裡,他本為簡直就像一部儀器的主體部分。他就牽引著這些“繩索”生活著,工作著。累了的時候,就蜷曲到床上,或者靠在家裡拿來的那把靠背上有個窟窿的破圈破圈椅里。病情危急時,雙目緊閉,喘成一團,臉立刻變得像蕎麥皮一般黑青,常常動不動就被護士們抬進了搶救室——有幾次的確過去了,後來又竟然神奇地活了過來。

  只要活過來,稍微積蓄了一點力氣,他就又伏在那張破舊的圓桌旁邊,握起筆,鋪開稿紙,面對著他那些可愛的和可僧的人物,全部神經都高度的集中起來了,就像不久前那個拿著聽診器站在他面前的醫一般嚴峻。

  要是這其間有客人出現在他面前,儘管他是多麼的不痛快,但還是立刻把所有創造中的愉快和肉體上的痛苦都一齊埋藏起來,恢復了他平時慣有的鎮定、幽默和樂觀的態度。他機敏的開玩笑;莊嚴地創造格言和警句;孩子般笑得前伏後仰!

  不論是踏破門限的約稿人,還是紛紛來探望病情的親戚朋友,或是為了虛榮心見一名人好出去吹牛皮的“文學界的社會活動家”們,他一律都謙虛和善意來接待。

  他病得實在說不成什麼話了,但總是認真傾聽別人說話。

  有時他也忍不住一邊喘息,一邊說了起來。在他高度文雅、遣詞酌句、極有教養的談吐中,有時冷不丁會冒出來一句他們陝北家鄉的粗魯話。這是一些非凡人物通常都具有的性格特徵。

  不論說什麼事,討論什麼問題,長期養成的思考習慣,使他對涉及到的一切都採取一種認真態度。決不因為嚴重的疾病壓身,或者所面對的問題和事情是屬雞毛蒜皮一類,就讓自己的精神和思想處於麻痹鬆懈狀態。哪怕是談論蘋果樹的栽培技術呢,他會立刻使自己處在園藝專家的位置上,動員他所有這方面的知識來參予這種談話。強烈的好勝心和自信心與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謙恭的領教精神在他身上好並不對立,而恰當的統一起來,然後力爭使自己在討論的這一個問題領域中,認識比別人領先,立足點比別人站的更高一些。這不是為了顯能。任何一個搞大事業的人就是時時處處這麼嚴格的把自己訓練到生活排頭兵的位置上。毫無疑問,在這個人的生活目標中,有一點是很明確的:一時一事都嚴格訓練自己,使自己最終能跑在同時代同行業人們的最前頭。這個個性很強的人,一生都是這樣要求自己的——就是眼下已經快要最後倒下去了,他手裡握著氧氣瓶,還繼續往前跑——他覺得最好是把所有的“文學健將”肟在他的身後!他並不伸出腳去絆倒跑在他前的人;他只是想用他自己的力量儘量跑在前面!

  現在,這個累得喘成一團的、帶著氧氣筒的文學“長跑運動員”,在六十年代初顯然已經取得了名列前茅的“名次”,但他仍然在拼命跑著——他自己為自己規定的“衝刺線”還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他知道他已經永遠失去了“衝刺”的機會,但他決不會因此而退下陣來。他還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他知道他已經就遠失去“衝刺”的機會,但他決不會因此而退下陣來。他殃在正和死亡一分一秒的爭奪著時間!

  社會上時刻都傳遞著他病危的消息。這些消息當然很快就被剛見過他的人證實了。的確。這個人時時刻都處在生命垂危之中!

  但他一天又一天頑強地活著,不停地創造著。他雕刻《創業史》里的人物,同時也在雕刻著他自己不屈的形象——這個形象對我們來說,比他所創的任何藝術典型都具有意義;因為在祖國將面臨的一個需要大量有進取心人物的時代里,他是一個具體、活生生的楷模!

  他所住的這個充滿各器械的、奇特病房裡,唯一的一扇戶是朝南開的。在曙色或者暮色中,他把輸氧的皮管用膠布固定在鼻孔里,佝僂著身子,孤獨地,若有所念地靜靜立在窗著前,向的遠方張望;眼前急切地穿過城市南面的一片高樓大廈,尋找雲霧繚繞的終南山巔——終南山下,正是那熟悉的稻田與麥田交織的田園啊!他在那裡的泥土中生活了十幾個年頭,可是現在卻不能回去了。皇甫村那個他住了十幾年的家連同他親愛的馬葳同志(他的愛人)都在文化革命中被毀滅了——現在那一切都已經成了痛苦的記憶。他現在真像《創業史》里的單身漢高增福一樣帶著一種悲壯的性格和一身傲骨率領著他的幾個還未成家立業的“才娃”,在姚士傑、郭世富、郭振山們的冷眼中,不屈不撓地進行艱苦的創業。他堅信地信仰了一生的事業不會毀滅,就像終南山和終南山下的大地田園永遠不會毀滅一樣——正因為如此,他才在這個間不到十平方米的病房裡,絲毫也不放棄神聖的使命和職責;全然不顧即將到來的死亡,仍然繼續為已經進筆但還沒有完成的一切拼命的奮鬥著!

  哦,尊敬的柳青同志,面對著病危中的你,我們簡直連一句安慰你的話也說不出口來;你已經孱弱到了這個樣子,但你比我們任何人都活堅強。讓我們所有的人都站在你的病榻前面吧,向你致以深深的、但絕不是最後的敬意,請你相信,就是一個最普通的勞動者,只要他從你的作品和你自己本身所具有頑強的進取精神中,接受過一些有益的教導,他就不會用鼾聲去回答生活的要求!

  根據過去的印象和感受寫於西安

  答《延河》編輯部問

  問:你在自己的作品中創造過許多藝術形象,你能向讀者真實地描述一下你自己嗎?

  答:自己很難描述自己。其實,我在我的作品中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袒露過自己。從一切方面說,我是一個極其普通的人。和大多數人一樣對生活抱有最實際的想法,並且根據自己的條件發揮自己的長處,爭聚獲得某種成功——對我來說,這往往得通過一連串的失敗才能達到。從來都輕視機遇,而把一切希望建立在自己切實的努力之上。只有誠實地勞動,才可能收穫,這是我的生活信務。當然,在生活歷程中,也還和常人一樣犯各種錯誤。

  我的最大愛好是一個人苦思冥想。思考的問題和事物廣泛而龐雜。當然不都是文學問題。內心越是活躍和激烈,外表卻越是平板和慵懶。相反,外表活躍的時候,內心卻在處於一種相對鬆弛的狀態。思考激烈的時候,路遇熟人,往往忘了禮貌性地打一聲招呼,為此總給別人得出驕傲的印象。加之眼睛近視,平時又不愛戴眼鏡,經常遭朋友們抱怨,說在街上和他們擦身而過竟然視而不見。有時候為避免失禮,行進中如覺有迎面走來,不管是否熟人,臉上慌忙先做出笑容可掬狀。我喜歡生活和藝術中一切宏大的東西,如史詩性著作,交響樂,主題深邃的油畫,大型雕塑,粗獷的大自然景象,未加修葺的古代建築和觀看場面狂熱的足球比賽等。生活習慣隨便,幾乎到了某種散漫的程度。吸菸無節制,已經到了一種不可收拾的地步。晚上讀書常引起失眠症,但治療失眠症還靠讀書,一直讀到書從手中自動失落為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