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為一個深刻的思想家和不同凡響的小說藝術家,柳青的主要才華就是能把這樣一些生活的細流,千方百計疏引和匯集到他作品整體結構的寬闊的河床上;使這些看起來似乎平常的生活頓時充滿了一種巨大而澎湃的思想和歷史的容量。毫無疑問,這位作家用他的全部創作活動說明,他並不僅僅滿足於對周圍生活的稔熟而透徹地了解;他同時還把自己的眼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和整個人類的發展歷史中去,以便將自己所獲得的那些生活的細碎的切片,投放到一個廣闊的社會和深遠的歷史的大幕上去檢查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他決不是一個僅僅迷戀生活小故事的人。如果是這樣,他也許只能給我們留下一些勾勒得出色的素描,而不會把《創業史》那樣一幅巨大的油掛在我國當代文學的畫廊里。

  沒見過柳青的人,都聽過傳聞說這位作家怎樣穿著對襟衣服,頭戴瓜皮帽,簡直就是一個地道的農民,或者像小鎮上的一個鐘錶修理匠。是的,他就是這副模樣。可是,這樣一個柳青很快就能變成另外一個柳青:一身西裝,一副學究式的金絲邊眼鏡,用流利的英語和外國人侃侃而談。有關國內和國外的政治、經濟、民族、歷史、文化、地理,幾乎世界上的一切方面都在這個貌似農民的作家的視野之內;而且他不僅通曉這些方向的問題,也往往對這些問題有一種叫你感到新奇而獨到的見解。在他晚年換過幾處的寓所的牆壁上,沒有什麼其它裝飾,往往只掛一張中國地圖和一張世界地圖。

  他會不時走到地圖前,用枯瘦的手指頭一下子指住他正在談論的中國或外國的一個地方。他有時會指著地圖,給你講述半天有關英國或法國農業的歷史和現狀、有關加拿大小麥種植方面的情況等等。這時你會覺得他不是一個作家,而是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位專家。他在寫作《創業史》的時候,還寫了關於改變陝北山區農業經營方式的論文。他在論文中引用了大量有關國外農業方面的資料,使一些著名的農業專家感到吃驚。正是作家具有這種遼闊的視野和廣泛的學識,加上他對生活的透徹的了解,才能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種史詩的品質。他的作品決不能簡單地說成是“山藥蛋”。

  柳青的創作活動告訴我們,僅僅滿足於自己所認識的那個生活小圈子,或者乾脆躲進自己的內心世界去搞創作,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我們無法和他相比,但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儘量使自己的目光不僅僅停留在生活和認識的那個小天地里。

  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柳青五年前已經離開了我們。但這位作家無疑給我們留下了一份不薄的遺產。他在我們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曾經熱情地生活過,繁忙地創造過,也像任何常人一樣有過缺點和失誤。但他一生辛勞所創造的財富,對於今天的人們和以後的人們都是極其寶貴的。作為晚輩,我們懷著感激的心情接受他的饋贈。

  致蘇聯青年近衛軍出版社

  你們優秀的文學傳統曾對我的生活和創作產生過重大影響,由此,我始終對你們的國家懷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我的小說《人生》被你們譯成俄文出版,我深感榮幸。藉此機會,我謹向聞名於我國的青年近衛軍出版致以崇高的謝意。許多中國讀者都知道,H·奧斯特洛夫斯基著名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正是在這一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對我們來說極其珍貴。你們可以想到,此時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附:《人生》俄譯本後記

  〔蘇〕謝曼諾夫

  還在我去中國旅行這前不久,我在莫斯科就拜讀了路遙的中篇小說《人生》。那時就知道,路遙是“文革”之後登上文壇的中國作家。中篇小說《人生》是他在中國引起熱烈反響的第一部較大的作品。這篇作品最早把注意力引向對農村和城市交叉地帶的描寫,反映了當代尖銳的生活衝突,圍繞這部中篇小說,無論在讀者中間,還是在評論家中間,都引起了爭論。但是,爭論的最終結果是新作者被承認了,而且成為一九八三年度全國文學評比的獲將者之。

  以後,我看到過根據路遙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在世界各國放映,電影是感人的和富有特色的(特別是對農村婚禮的精彩描繪),但是,中篇小說始終揭示了社會衝突,在描繪否定人物、反映城鄉生活中展開。最後,我在中國和作家路遙本人會見了,他是一位純樸的、同時又是一個聰明的、善于思索的人。作家本人比我想像的要稍稍老一點,他已經是陝西作家協會的副主席。這個陝西是中國北方的一個省。而這個北方已經為中國和全世界輸送了許多優有的散文作家,例如趙樹理,他的短篇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和其他一些描寫中國農民的作品在我國已廣為人知了。

  更有意味的是,路遙不久之前寫成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一九八六年推出第一部)也是獻給農村的。這部長篇小說使讀者轉向“文革”時期。作家趙樹理正是在這個時期被迫害致死的。作者對歷史現實進行了廣泛的概括,積極地運用了民族傳統。同時,路遙既和歐洲文化,也和俄羅斯文學遺產聯繫著。

  現在,中國的社會生活正在發生著廣泛的變化,吸收歐洲文化已是一個現實問題,而路遙的思想是特殊的,他認為創作自由和民族責任感對於一個作家同等重要:“我們不能容忍社會上的某些低級的審美觀點”,“作家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喪失普通勞動者的感覺。我們一旦消極地對待勞動人民,那麼,我們的作品就會成為無根的糙。”

  人這裡流露出路遙的另一個重要思想,民族的根首先在農村。中篇小說《人生》像中國當匠其他許多作品一樣,在這一點上,接近我們的“農村”散文。作者沒有把農民理想化,既寫他們熱愛勞動、儉樸和正直,同樣又寫出他們缺乏文化、怯於和鄉村領導幹部鬥爭。正是這些農民——藉助各種必要的條件——終究成為中篇小說里道德原則的薈萃所在。

  近來年,全面的“尋根文學”在中國發展起來了,但是,這並不完全是路遙向我們提供的內容,而更準確的是以中國鄉土主義或拉丁美洲的“魔幻現實主義”精神對古代和原始力量的理想化。路遙帶著譴責的態度談到這種文學:“令人費解的是,為了‘尋根’,是不是要號召所有的作家和藝術家深入到‘原始森林’里去。”

  當然,年輕作者的中篇小說是在中國文化長期衰退的時期以後寫出來的。因而,中篇小說無論在藝術思想發展方面,或者是在風格表現手法方面,都絕不是沒有缺點的。但是《人生》以對中國當代文學不尋常的關注熱情,在十分溫柔的形式里所傳達的鮮明的社會性而吸引著人們。中國的評論家不是毫無緣由地說道:“中篇小說描繪出複雜的生活衝突。城市和鄉村,社會和家庭,奮進與沉淪,希望和悔恨,愛情和苦悶交相錯綜在一起,而所有這些都是在當代社會生活真實的畫面里展示出來的。”

  作家的勞動

  我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勞動歷史並不長,這裡所談的只是一些膚淺而零碎的認識。

  一個人想搞創作,一開就想接觸一些創作方面的理論和技巧,這是必要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學創作這種勞動。

  搞文學,具備這方面的天資當然是重要的,但就我來說,並不重視這個東西。我覺得,作品在某種意義上,不完全是智慧的產物,更主要的是毅力和艱苦勞動的結果。

  從工作特點來看,作家是個體勞動者。這種獨立性的勞動非常艱苦,不能指靠別人來代替。任何外在的幫助,都不可能緩減這種勞動的內在緊張程度。有時候,一旦進入創作過程(尤其是篇幅較大的作品),如同進入茫茫的沼澤地,前不著村,後不靠店,等於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篇紙上進行一場不為人所知的長片。時不時會垮下來,時不時懷疑自己能否走到頭,有時,終於被迫停下來了。這時候,可能並不是其它方面出了毛病,關鍵是毅力經受不住考驗了,當然,退路是熟悉的,退下來也是容易的,如果在這種情況下被困難擊敗了,悲劇不僅僅在這個作品的失敗,而且在於自己的精神將可能長期陷入迷惘狀態中,也許從此以後,每當走到這樣的“回心石”面前,腿就軟了,心也灰了,一次又一次從這樣的高度上退下來,永遠也別指望登上華山之巔。遇到這樣的情況,除過對自己所寫的東西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咬著牙,一步一步向前跋涉,要想有所收穫,達到目標,就應當對自己殘酷一點!

  文學創作的艱苦性還在於它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任何簡單的創造都要比複雜的模仿困難得多。平庸折作家會反複製造出一堆又一堆被同樣平庸的評論家所表揚的文學廢品,而任保一個嚴肅認真的作家,為尋找一行富有創造性的文字,往往就像在沙子裡面淘金一般不容易。如果說創作還有一點甜頭,那麼,這種甜頭只有在吃盡苦頭以後才能嘗到。

  為了適應這種艱苦的、創造性勞動的需要,我們必須一開始就培養自己的優良品質。

  首先要有堅強的性格。一個軟弱的人不能勝任這個長期艱苦的勞動。性格的堅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堅定這個基礎上的。

  一個人要是對社會、事業等等方面沒有正確的認識和堅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堅定性。而一個經常動搖的人怎麼可能去完成一項艱難困苦的事業?

  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長期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我們不僅應該在創作實踐中,更重要的是應該在日常生活中主動尋找困難,在不斷克服各種困難的過程中鍛鍊自己的性格,不要羨慕安逸和樂,不要陶醉在一時的順利和勝利中,我們應該不斷地強迫自己自找苦吃。

  對生活應該永遠抱有熱情。對生活無動於衷的人是搞不成藝術創作的。藝術作品都是激情的產物。如果你自己對生活沒有熱情,怎麼能指望你的作品去感染別人?當然,這種熱情決不是那種簡單的感情衝動。它必須接受成熟的思想和理智的指導。尤其是在過入藝術創造的具體過程中,應該用冷靜的方式來處理熱烈的感情,就像鐵匠的鍛造工作一樣,得把燒紅的鐵器在水裡蘸那麼幾下。不管怎樣,作家沒有熱情是不行的,尤其是在個人遭到不幸的時候,更需要對生活抱有熱情。

  應該有自我反省的精神,如果說,一個人的進取精神是可貴的,那麼,一個人的自我反省精神也許更為可貴。尤其是搞創作的人,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品質。一個對自己經常抱欣賞態度的作家是不會有什麼出息的,應該經常檢討自己,要有否定自己的勇氣。有些人否定別人很勇敢,但沒有自我否定的力量,而且對別人出自誠心的正確批評也接受不了,總愛上別人抬舉自己。人應該自,但不要連自己身上的瘡疤也愛。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就要不斷地進行自我檢討,真誠志聽取各種人的批評意見;即使別人的批評意見說得不對,也要心平氣靜地對待。好作品原子彈也炸不倒,不好的作品即使是上帝的讚賞也拯不了它的命運。這個真理不要光拿來教育別人,主要教育自己為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