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畢竟, 巡撫下頭的知府是朝廷委派的, 不一定是巡撫的人。而且知府是那些官員的直系上峰,官員犯的事很難瞞過知府越級報到巡撫那裡去,在巡撫出手之前,知府一般就已經把事情報上朝廷了。

  如今各地的巡撫大多是太子一脈或保皇黨,六皇子剛剛嶄露頭角, 沒那能耐收買巡撫,逸王暗中發展倒是有那麼一兩個親信。於是慕離風先放過這兩個州省,將太子一脈巡撫轄區內的蛀蟲清理掉。

  “先把知府以下的替換了,然後再動知府。”慕離風在太子來看望他的時候,與他密謀道,“知府以下的多是縣令一流,即便消息傳到逸王耳中,也不會引起他的警惕。”

  “可以順便打探出逸王傳信的渠道。”太子微微頷首。

  通過縣令這些魚餌,把逸王的人勾出來。一網打盡之後,後面對付逸王一脈的知府就簡單了,沒有這些人通風報信,太子可以悄悄把知府替換了。

  “趁著這段時間,表兄你要儘量把持住朝中上下。”

  對付縣令可以給太子贏得一段不短的緩衝期,在這個時期里,太子要儘快熟悉監國的各項事宜,如果能建立起鐵桶一塊的體系就更好不過了。這樣後期對付知府乃至巡撫的時候,逸王也沒有辦法從中作梗。

  比如這個處理知府,太子要瞞著逸王先把替換知府的命令下了,而且需要替換的新知府先一步出京。等到旨意一抵達州府,新知府就可以立刻換下舊知府,以免夜長夢多,叫逸王半途截胡。

  因此,這全套下來必須朝中無人給逸王通風報信,那麼太子就必須把朝中上下整治妥帖。

  等到逸王知道這件事時,木已成舟,他也沒有辦法再反抗了。

  “軍中的事情可以交給我。”陸景恆也過來湊了一句,“逸王野心大得很,他在好幾個軍中都安插了人,早就被我發現了。走之前我還讓副將盯著他們,就等個合適的機會把他們收拾了。”

  現在機會來了,軍中是最難往外遞消息的,所以逸王的人即便被弄死了,想要得到消息也得等幾個月才行。

  “其他軍隊裡也有他的人?你都知道?”慕離風驚訝地問道。

  陸景恆洋洋得意:“那可不,我都跟那群混蛋通過氣了。”

  他嘴裡的“混蛋”就是其他軍隊的統帥,像他們這樣的地方大將,雖然明面上不能有私交免得得了帝王猜忌,但除非關係很差的,否則暗地裡不可能沒有聯繫。畢竟皇帝這種生物,一旦對武將起了疑心,他可不會單獨疑心一個,一懷疑就是一群的。

  再說了,唇亡齒寒,他們也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皇帝收拾了一個將軍而無動於衷。為了確保整個武將群體的利益,背地裡定要互通有無,一旦發現皇帝打算對付誰了,大家立刻呼換消息,然後相互拉一把。免得今天作壁上觀,明天倒霉的就成了自己。

  相對和平的年代,武將本來就勢弱,文官還天天想著削弱兵權削減軍隊編制和開銷,他們再各掃門前雪,那就等著一起玩完吧。反正只要不是某個武將犯了通敵賣國或是造反篡位的大罪,拉一把都不要緊。

  陸景恆在發現自己軍中有逸王奸細(其實是上輩子慕離風幫他發現的)之後,立刻秘密通知了所有軍隊統帥,讓他們也一起排查軍中的高層。小兵不怕,就怕軍中有將領是逸王的人。

  所以現在陸景恆才能夠底氣十足地說軍隊這邊交給他,因為他也不需要做什麼,只需要給老夥計們遞個消息,告訴他們可以動手解決掉這些渣滓了。

  不過這也不一定是萬無一失的,畢竟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有藏得極深的暗樁。所以處理了那些人之後,還需要緊盯著剩下的人,以免誰偷偷搞小動作。

  太子和陸景恆交流了一番之後,確認陸景恆這邊並不會拖後腿,便放心地把這件事交給陸景恆了。而陸景恆等太子一走,二話不說開始召集自己的訓練的暗衛。

  傳消息這種事情,最安全的方法自然不是用什么小紙條。暗衛輕功卓越,又擅長反偵察,不用擔心被人跟蹤,還能迅速趕到邊疆,讓他們親自走一趟去傳消息最好不過。

  而且暗衛都是信得過的親信,同時也是陸景恆的象徵,更能取得各軍統帥的信任,不會被當成是騙子。

  這些事做完後,慕離風進宮去看望了一下靜養的皇帝。

  他進宮不為別的,就是想打探一下皇帝的態度。他現在突然讓太子監國,到底是考驗太子居多,還是信任太子居多。態度不同決定了後面他和太子的計劃是否要進行更改。

  如果皇帝對太子信任居多,那麼他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不用擔憂皇帝還朝之後會因為太子手伸得太長而翻臉。

  陸景恆自然是要跟著去的,而且他打著小算盤,想趁機跟丈母娘坦白。

  如今陸家那邊已經見過家長了,就差個貴妃。至於慕家,那倒不用擔心,慕離風和他們關係並沒有好到那個地步。慕離風連皇帝都打算瞞著,慕家在他心裡的地位難道還能比得過皇帝?

  貴妃不僅是慕離風的養母,也是陸景恆的親姑姑。陸景恆摸了摸下巴,琢磨著他姑姑應該不會氣到弄死他,畢竟以前小時候姑姑還是很疼他的。

  試想一下,疼愛的大侄子成了自己“兒婿”,不用擔心兒子以後嫁人被欺負,多好啊!那麼多人喜歡把自家閨女嫁給娘家侄兒,想必換成兒子,也差不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