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謝安接過禮單先遞給林遵文,林遵文接了瞧了眼,再遞迴來:“這事你娘拿主意就是,我沒什麼特例要標記的。”
“哦。”
林阿寶抬手去接可不想沒拿穩,禮單摔在棋盤上把交纏一起的黑白棋子砸成一鍋粥,眼瞧是下不成了。原本愁眉苦臉憋著勁的林遵文神色一松,佯裝怒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輕沒重?我好不容易贏一回,瞧瞧,都被你毀了。”
林阿寶並不上當。“阿爹贏過?”
這話扎心了兒子。
謝安但笑不語,抬手把雜亂的黑白棋子收回棋盒,對被林阿寶扎心之言傷的不輕的林遵文道:“這盤權當林叔贏了。”
‘權當’這兩個字一看就是帶著水份,但林遵文不敢較真,因為他一但較真謝安石就敢復盤給他看!棋雖沒下完,但誰輸誰贏林遵文還是心知膽明的,想到這頗為惱羞成怒的瞪眼林阿寶:“還愣著幹什麼?還不把禮單給你娘送過去?”
把林阿寶攆回去送禮單,林遵文擺開棋子看眼頗為擔憂的謝安,心下頗為好笑卻不言明,只問:“阿寶的及冠禮沒幾日了,禮賓名單這些我們沒什麼好說的,只是阿寶取字一事,必須由我來。”
說到給林阿寶取字一事,林朝那邊每隔三天來一封信言道寶貝弟弟的字必須由他來取,顧愷之那邊也從年前就開始騷攏,現在加個林遵文,三方角力,但他們忘了最重要一個。
謝安穩穩落下棋子,神情頗為淡然。“不用,阿寶的字已經取好了。”
晴天霹靂!林遵文瞠目結舌:“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誰取的?!”
“取字‘司梵’,‘司’有司掌教之意,‘梵’有佛門之意,合阿寶失魂症復發時老道長及天台寺主持救治之意。”
這是救命之恩,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林遵文能說不嗎?原本說好結契不過是個形式,林阿寶想回林府就回林府,可事實呢?十天半月不見得能回,及冠禮這麼重要的事都要在謝府舉辦,想著怎麼著兒子取字也該有自己來吧,可結果呢?早就已經取好了!
“林叔。”謝安頷首。
林遵文抬手截斷餘下的話,神態間頗為頹廢。半晌,揮手道:“你走吧,讓我靜靜。”
其實謝安正是此意,當即起身:“我去瞧瞧阿寶。”雙手虛搭往前讓了讓,揖禮轉身離開。
望其從始至終挺撥背影,林遵文心情極為複雜。夫夫倆感情好他實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給兒子取個字的機會都沒有,心情就不是那麼美麗了。不說這廂林遵文如何心情複雜,那廂謝安迎上林阿寶,垂目溫情與他攏了攏裘皮衣領。
“取字的事林叔同意了。”
林阿寶眨了眨眼:“那我阿爹是不是生氣了?”
“並未。”
聞言林阿寶鬆了口氣:“沒生氣就好。那我以後就叫‘司梵’了?三爺也要改口嗎?”
謝安失笑:“表字是同齡相交及外出交友時用的,親近之人自是該怎麼叫就怎麼叫。”看著林阿寶清轍晶瑩的眼眸,謝安點點他鼻尖:“回吧,外面風大。”
司梵。思凡。望你相思凡塵不渡飛仙。
隨及冠禮的日期臨近,贈賀林阿寶及冠大喜的賀禮便陸續開始送了過來,到真應了紀夫人之前那種句,比起生辰禮的份額這及冠禮的賀禮才是真正讓人瞠目結舌,上到各宗氏婚親到琅琊王氏等世家,小到各地刺史、太守,禮單都寫了三張,早有準備的阮夫人特意空出來的倉庫都堆不下,只能堆放在露天院子裡,曉是如此都足占了兩個院子。
林阿寶看著抄了一天才抄寫出來的賀禮單子,不用想都知道自己的身家估計要漲一倍不止了!捧著賀禮單子,林阿寶算是明白為什麼那些人要提早那麼多天送過來了,因為這麼多東西沒個幾天哪歸整的完!
阮夫人也沒想到送賀禮的人會有這麼多,好些都是沒發帖子的都送了賀禮來,對於這些人送的東西少不得要清理出來,瞧著不合適就給退回去的。曉是不用自己動手但總要過目的林阿寶看賀禮看到頭暈眼花,好在緊敢慢緊,總算在及冠禮前兩天把賀禮等物歸置完畢,狠狠養了兩天神,直到及冠禮這日。
莊重大氣、纖塵不染的謝府門前賓客接踵而至,馬車從街頭連接到街尾,好懸有不少衙差指揮方向,否則怕不是要堵個水泄不通。而台階之上盛名天下的君子謝安石親自門前迎客,謝奕謝據一旁幫手,看其勢頭甚至比當初結契大禮那日還要熱鬧。不過也是,當時的陳郡謝氏不過就謝奕一人朝中居於高位,上有琅琊王氏及司馬宗氏兩府大山,下有崔、蕭兩氏追趕其背,但如今司馬宗氏還要依靠陳郡謝氏手中之物奪回江山,琅琊王氏在之前種種情況表明兩家是為盟友,更別說崔、蕭兩氏了,如今的陳郡謝氏早已非昔日的陳郡謝氏。
大門那賓客絡繹不絕,主院內林阿寶在菊華的服侍下換上新衣,只待謝安前來迎領他去前堂。
“阿寶。”謝安一身華服頭戴玉冠,莊重之感比之結契大喜時有過之而不及,但不變的卻是看向林阿寶的眼神。那般溫情,那般溫柔,就如建康官道時那掀起車簾的一眼。“與我來。”
謝安抬手,林阿寶下意識把手放上去,放完回神頓時臉上發燒,吶吶道:“我識路……”
聞言謝安卻並未放手反比之前握的更緊,拉近身邊悄聲說了句,林阿寶瞪大眼睛受驚不小,謝安摸摸他:“無防,把之當成普通人就好。我在。”
林阿寶的贊冠者自由謝安擔任,戴冠大賓之前商議好後由琅琊王氏現任家主擔任,但剛才突發情況,宮中突來車駕,司馬聃領宗氏長者前來賀禮,到是知道自己年紀小不適合替人加冠,卻是言明由宗氏德高望重的長者為林阿寶加冠。
司馬聃是現任皇帝,是君,而司馬氏那位長者確是以德服人之輩,且陽壽極長,脾性光明磊落,王彪之甘願退居讓賢。雖說現在世家之勢強於宗氏,但古人對‘宗氏’兩字的概念還是有些不同,雖論不上榮耀至極,但還算得上是錦上添花了。
進到前堂,觀禮大賓們早已等候多時,林阿寶在謝安的指示下規規矩矩行完大禮,三拜三起,再拜,聆聽長者對自己美好的祝詞,接過各種代表著美好喻意的玉器,爾後才是在一眾注目下戴上第一得布冠;布冠之後林阿寶起身揖禮拜謝,之後回屋換上新的禮服再三拜三起,加上皮弁;皮弁之後恭敬拜謝,回屋換上更為隆重的禮服,直到加上最為重要的爵弁、取字。此時才算禮成。
禮成畢,謝安攜林阿寶對一眾大賓們隆重揖禮,原本以為可以前去吃吃喝喝的大賓們卻是被顧愷之隆重留了下來,在一眾狐疑視線下,攜林阿寶揖禮道:“今日即是愛徒及冠禮,亦是愛徒出師禮,雖無拜帖但好事成雙,還望諸君做個見證。”
這是林阿寶提出畫展概念時顧愷之決定的,他自認已經無甚可教的了,林阿寶畫技風骨已成,缺少的不過時間沉澱。
“哦。”
林阿寶抬手去接可不想沒拿穩,禮單摔在棋盤上把交纏一起的黑白棋子砸成一鍋粥,眼瞧是下不成了。原本愁眉苦臉憋著勁的林遵文神色一松,佯裝怒道:“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輕沒重?我好不容易贏一回,瞧瞧,都被你毀了。”
林阿寶並不上當。“阿爹贏過?”
這話扎心了兒子。
謝安但笑不語,抬手把雜亂的黑白棋子收回棋盒,對被林阿寶扎心之言傷的不輕的林遵文道:“這盤權當林叔贏了。”
‘權當’這兩個字一看就是帶著水份,但林遵文不敢較真,因為他一但較真謝安石就敢復盤給他看!棋雖沒下完,但誰輸誰贏林遵文還是心知膽明的,想到這頗為惱羞成怒的瞪眼林阿寶:“還愣著幹什麼?還不把禮單給你娘送過去?”
把林阿寶攆回去送禮單,林遵文擺開棋子看眼頗為擔憂的謝安,心下頗為好笑卻不言明,只問:“阿寶的及冠禮沒幾日了,禮賓名單這些我們沒什麼好說的,只是阿寶取字一事,必須由我來。”
說到給林阿寶取字一事,林朝那邊每隔三天來一封信言道寶貝弟弟的字必須由他來取,顧愷之那邊也從年前就開始騷攏,現在加個林遵文,三方角力,但他們忘了最重要一個。
謝安穩穩落下棋子,神情頗為淡然。“不用,阿寶的字已經取好了。”
晴天霹靂!林遵文瞠目結舌:“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不知道?誰取的?!”
“取字‘司梵’,‘司’有司掌教之意,‘梵’有佛門之意,合阿寶失魂症復發時老道長及天台寺主持救治之意。”
這是救命之恩,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林遵文能說不嗎?原本說好結契不過是個形式,林阿寶想回林府就回林府,可事實呢?十天半月不見得能回,及冠禮這麼重要的事都要在謝府舉辦,想著怎麼著兒子取字也該有自己來吧,可結果呢?早就已經取好了!
“林叔。”謝安頷首。
林遵文抬手截斷餘下的話,神態間頗為頹廢。半晌,揮手道:“你走吧,讓我靜靜。”
其實謝安正是此意,當即起身:“我去瞧瞧阿寶。”雙手虛搭往前讓了讓,揖禮轉身離開。
望其從始至終挺撥背影,林遵文心情極為複雜。夫夫倆感情好他實該高興才是,可一想到給兒子取個字的機會都沒有,心情就不是那麼美麗了。不說這廂林遵文如何心情複雜,那廂謝安迎上林阿寶,垂目溫情與他攏了攏裘皮衣領。
“取字的事林叔同意了。”
林阿寶眨了眨眼:“那我阿爹是不是生氣了?”
“並未。”
聞言林阿寶鬆了口氣:“沒生氣就好。那我以後就叫‘司梵’了?三爺也要改口嗎?”
謝安失笑:“表字是同齡相交及外出交友時用的,親近之人自是該怎麼叫就怎麼叫。”看著林阿寶清轍晶瑩的眼眸,謝安點點他鼻尖:“回吧,外面風大。”
司梵。思凡。望你相思凡塵不渡飛仙。
隨及冠禮的日期臨近,贈賀林阿寶及冠大喜的賀禮便陸續開始送了過來,到真應了紀夫人之前那種句,比起生辰禮的份額這及冠禮的賀禮才是真正讓人瞠目結舌,上到各宗氏婚親到琅琊王氏等世家,小到各地刺史、太守,禮單都寫了三張,早有準備的阮夫人特意空出來的倉庫都堆不下,只能堆放在露天院子裡,曉是如此都足占了兩個院子。
林阿寶看著抄了一天才抄寫出來的賀禮單子,不用想都知道自己的身家估計要漲一倍不止了!捧著賀禮單子,林阿寶算是明白為什麼那些人要提早那麼多天送過來了,因為這麼多東西沒個幾天哪歸整的完!
阮夫人也沒想到送賀禮的人會有這麼多,好些都是沒發帖子的都送了賀禮來,對於這些人送的東西少不得要清理出來,瞧著不合適就給退回去的。曉是不用自己動手但總要過目的林阿寶看賀禮看到頭暈眼花,好在緊敢慢緊,總算在及冠禮前兩天把賀禮等物歸置完畢,狠狠養了兩天神,直到及冠禮這日。
莊重大氣、纖塵不染的謝府門前賓客接踵而至,馬車從街頭連接到街尾,好懸有不少衙差指揮方向,否則怕不是要堵個水泄不通。而台階之上盛名天下的君子謝安石親自門前迎客,謝奕謝據一旁幫手,看其勢頭甚至比當初結契大禮那日還要熱鬧。不過也是,當時的陳郡謝氏不過就謝奕一人朝中居於高位,上有琅琊王氏及司馬宗氏兩府大山,下有崔、蕭兩氏追趕其背,但如今司馬宗氏還要依靠陳郡謝氏手中之物奪回江山,琅琊王氏在之前種種情況表明兩家是為盟友,更別說崔、蕭兩氏了,如今的陳郡謝氏早已非昔日的陳郡謝氏。
大門那賓客絡繹不絕,主院內林阿寶在菊華的服侍下換上新衣,只待謝安前來迎領他去前堂。
“阿寶。”謝安一身華服頭戴玉冠,莊重之感比之結契大喜時有過之而不及,但不變的卻是看向林阿寶的眼神。那般溫情,那般溫柔,就如建康官道時那掀起車簾的一眼。“與我來。”
謝安抬手,林阿寶下意識把手放上去,放完回神頓時臉上發燒,吶吶道:“我識路……”
聞言謝安卻並未放手反比之前握的更緊,拉近身邊悄聲說了句,林阿寶瞪大眼睛受驚不小,謝安摸摸他:“無防,把之當成普通人就好。我在。”
林阿寶的贊冠者自由謝安擔任,戴冠大賓之前商議好後由琅琊王氏現任家主擔任,但剛才突發情況,宮中突來車駕,司馬聃領宗氏長者前來賀禮,到是知道自己年紀小不適合替人加冠,卻是言明由宗氏德高望重的長者為林阿寶加冠。
司馬聃是現任皇帝,是君,而司馬氏那位長者確是以德服人之輩,且陽壽極長,脾性光明磊落,王彪之甘願退居讓賢。雖說現在世家之勢強於宗氏,但古人對‘宗氏’兩字的概念還是有些不同,雖論不上榮耀至極,但還算得上是錦上添花了。
進到前堂,觀禮大賓們早已等候多時,林阿寶在謝安的指示下規規矩矩行完大禮,三拜三起,再拜,聆聽長者對自己美好的祝詞,接過各種代表著美好喻意的玉器,爾後才是在一眾注目下戴上第一得布冠;布冠之後林阿寶起身揖禮拜謝,之後回屋換上新的禮服再三拜三起,加上皮弁;皮弁之後恭敬拜謝,回屋換上更為隆重的禮服,直到加上最為重要的爵弁、取字。此時才算禮成。
禮成畢,謝安攜林阿寶對一眾大賓們隆重揖禮,原本以為可以前去吃吃喝喝的大賓們卻是被顧愷之隆重留了下來,在一眾狐疑視線下,攜林阿寶揖禮道:“今日即是愛徒及冠禮,亦是愛徒出師禮,雖無拜帖但好事成雙,還望諸君做個見證。”
這是林阿寶提出畫展概念時顧愷之決定的,他自認已經無甚可教的了,林阿寶畫技風骨已成,缺少的不過時間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