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諸葛小聖在木筏上慢慢的劃著名槳,木筏緩慢的開始移動。本來大帥認為,以諸葛小聖這樣的實力,只要稍微的運動一下靈力,就能使木筏移動,但他卻像一個漁夫一樣划動木槳。這可能與彌猴山的規矩有關吧。

  大帥禁不住問諸葛小聖道:“這是什麼地方?不像是你和你師傅平時在洞外修煉的地方啊。”

  諸葛小聖的一張不算難看的猴臉微笑著,回答道:“這裡當然不是我和師傅修煉的地方,一個山腸道里哪裡會有那些修煉所用的東西。你還記得我們剛才走在迷宮之中的時候有個岔道吧,岔道另一邊才是我們的洞外修煉之所,而這邊是另外一個地方,這是別人的地盤,呵呵。”

  “哦,那這裡是誰的地盤呢?我還以為是你和你師傅的修煉之所呢!”此刻大帥心中很多的疑問,但一時半會兒也問不完,所以就選擇了一個最近的疑問來問。

  兵書上說,凡到某地,必須把當地的地形搞清楚。此刻大帥就有這樣的心理,他知道,前面有著無窮變數等著他,所以他必須把這地方的來歷問個明白。

  諸葛小聖的猴臉上又是淡淡一笑,道:“呵呵,我知道你心中的疑問很多,我就慢慢的給你講吧。剛才你看到了,除了那些雕像,我和我師傅的修煉之所裡邊,其實空空如也,除了一些你們所熟悉的石器或者玉器之類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相信你不會真的感興趣,不過到達這裡,相信你一定會感興趣的。”

  “那這裡是到底是什麼地方呢?為什麼和山外的時間不一樣啊?”大帥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

  此刻大帥覺得,這裡的時間似乎和山外邊是相反的,外邊天黑已久,這裡好似剛剛天亮已久,雖然是在湖泊之上,但大帥遠遠地已經看見了一個像是陸地的地方。

  而且天邊之際,視野慢慢的越來越來,不像是太陽快要落下去的樣子。

  諸葛小聖道:“呵呵,你不要著急嘛,聽我慢慢給你講一講我們這大山裡的事情吧。”

  大帥、兔仙和王小丫當然想聽到彌猴山更多的秘密,於是都擺出一副洗耳恭聽的神態來。

  諸葛小聖款款道來:“到現在,我相信你們已經猜測到了吧,這大聖山,就是你們所嚮往的花果山啊!不過,這個真正的花果山,和你們想像的花果山樣子,相去甚遠是吧!”

  這裡就是真正的傳說中的花果山?!

  儘管此前大帥有過這樣的猜測,但是大帥還是不敢相信,真正的花果山會在這裡。

  依諸葛小聖這麼說,真正的花果山,並不是顯露在大千世界之中,而是隱藏在一個神秘的時空之中!

  大帥深深地驚異了,至於王小丫,簡直就是聽呆了。

  兔仙也感到驚奇。依她的修為,也沒有想到,真正的花果山會隱藏在這裡,它其實是一座山中之山。

  這時候,小筏子一拐,進入一個新的視野里,大帥頓時眼前一亮!

  水簾洞!

  前面,在一個高高的陡峭的懸崖上,一個高達數百米、寬達五六十米的一條大大的水簾,從高高的山崖上垂下來,在快要落下去的陽光照she下,那水簾閃著金光,發出嘩嘩的聲響。

  大帥徹底地驚異了。王小丫看呆了,兔仙也覺得眼睛不夠用了。

  對於西遊記里描寫的花果山,大帥自然非常感興趣,這些年裡,關於花果山到底在哪裡的爭論,從未停止過。界內人士爭論很多,網上也有不少傳聞。

  一個最多的說法是,花果山水簾洞,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中,當地人認為,這座大山因《西遊記》里的描寫而聞名海外。據當地人說,吳承恩就是受了這個水簾洞的啟發,才在《西遊記》中給早期的孫悟空提供了一個神話色彩十分濃郁的活動場所。

  然而,中國地大物博,從地理狀況來看,全國各地的數百個水簾洞的景物很多,但水簾洞這個名字,都是《西遊記》流行以後起的,而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水簾洞的名字,據當地人說是在《西遊記》風行以前便有了的。

  有人考古,說是明代海州人張朝瑞在為三元宮寫的一塊碑記里,便記載著水簾洞是香客必游之處。石壁上“高山流水”四個大字,是海州知州王同題寫的,時間為明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那時《西遊記》還不曾出書。

  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的花果山水簾洞,是一個天然裂隙洞穴,內有人工隧道可通往下層平台。洞門前有許多珍貴的題刻。“印心石屋”是清代道光皇帝手書,賜給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兩江總督陶澍的。

  道光十二年(1832年),陶澍奉命來海州改革鹽政,成效卓著,使清廷國庫轉虧為盈,出現了短時期的中興局面,因此皇帝給予他親書室名的殊榮。三年後,陶澍又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再次來海州巡視鹽政改革的成效,並發起雲台山廟宇的修繕工作,大興土木,使這一帶風景區頓時面貌一新。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當地人便將御書“印心石屋”發行量地水簾洞旁。“靈泉”二字是嘉慶年間知州師亮采的手筆,“靈泉”指的是洞裡那口方形小井,井雖不大,卻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間傳說通往東海龍宮的海眼就是指水簾洞,位於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中,因《西遊記》聞名海外。

  江蘇省連雲港市花果山位於世界地圖的東面,臨近東海,此地盛產水果,水果資源極其豐富,各種各樣的水果在此地幾乎都能找到,尤為出名的是各式各樣的桃子。

  風景怡人的花果山乃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家鄉,這裡居住著無數猴子猴孫,那水簾洞更是孫大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

  那麼,既然這裡是當年孫悟空的家鄉,孫悟空又哪裡去了呢?當地人說,由於孫悟空取經歸來後任菩提魔法學院院長,因此搬去了靈台方寸山,專心教育學生們去也,而這個水簾洞就只剩下威望頗高的不眠老猴鎮守……

  對於這個最普遍的說法,大帥是將信將疑的,畢竟沒有正史考證。

  所以今天大帥見到真正的花果山,原來竟在一個神秘的空間裡,於是便覺得人間那許多個說法,都有些站不住腳了。

  大帥看著諸葛小聖身邊默默而立的仙人屈原,問道:“我沒有想到,真正的花果山原來在一個神秘的空間裡!那麼請問,在中國的大地上,好多類似的地方,都自稱是真正的花果山,這除了當地要藉此出名之外,還說明什麼問題呢?”

  仙人屈原思考了一下,道:“其實有些事情,不是像人類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好多事情,不可輕易肯定,也不可輕易否定。”

  仙人屈原的這個回答,相當模糊,大帥看著仙人屈原,覺得他話中有話。

  大帥又微笑著對仙人屈原道:“如果我沒有理解錯的話,先生的意思是說,現實社會裡那些個花果山,也不可輕易否定?”

  諸葛小聖微微點頭,笑道:“嗯,你的理解能力,果然不一般!其實,所謂大千世界,正像一個萬花筒一般,它們本身就是旋轉的,變化的,甚至是帶有幻想色彩的,試想,假如讓老子回到你們的世界裡,他還能找到他當年的景物嗎?對於這個神奇的大千世界,我也解釋不清楚,也許等你見到彌猴山的最高統治者,他可以對你們說清楚吧!”

  “彌猴山最高統治者……”大帥深思著道:“這裡既然是花果山的真正所在地,那麼這位彌猴山的最高統治者,無疑就是那位神奇的孫大聖了。”

  “呵呵,這是你下的定論。”仙人屈原道,“也是啊,人類往往犯的毛病,就是給一些事物妄下結論。”

  大帥心裡聽了,一陣惑然。

  出於本書第一個大*的需要,這兩章要交待下重大背景,所以要引用一些傳說和資料,以為後續重大情節做一個鋪墊。

  V I P 章節 第412章 目標就是尋找真正的永生聖地(周年紀念章)

  站在竹筏上,抬頭看著視野之內的那個如夢幽幽的水簾洞,大帥忽又想到關於水簾洞的另一個版本的傳說,於是對仙人屈原道:“在人間,目前還有個傳說,說是孫悟空遠去靈台方寸山之後,不眠之中的他,孤單之餘,招攬了幾位年輕猴仙,過來陪他,如此一來,使得原本空空蕩蕩的水簾洞熱鬧了三分。靈台方寸山中也有個水簾洞,而且更加極其隱秘,如若沒有細膩的心思和敏銳的洞察力,恐怕很難找到入口,於是在這個花果山上,便出現了眾多想進入傳說中的水簾洞內修行者的身影……此說認為東莞東城的黃旗山為真正的花果山,而東莞南城的水濂山為水簾洞真正所在之地。”

  仙人屈原還沒有答話,這時諸葛小聖插進來問道:“哦,這個說法倒很新穎,不過他們這樣斷定,可有什麼根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