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老攤主笑道:“這位軍爺,我這可不拿雞蛋換。”

  劉承低頭一笑,將那寶石放回去:“唐突了。”

  尹春秋打量劉承一眼,朝那老攤主笑道:“老人家,他穿得普普通通,您是如何看出這是位軍爺的?”

  劉承今日確實未著甲,穿的不過是一身黑色的圓領袍服,他連御賜的金玉蹀躞帶都沒配上,換成了普通革帶。雖然衣服料子看上去是好了些,但這邊疆之地也不缺富貴人。他這一身打扮,常見得很。

  也就是,人高了點,看起來雄毅絕倫了點。

  “這位小公子,你看,軍爺腰間兩把刀上刻的,那可是黑衣旅的紋飾。我大小就住在這兒,黑衣旅來這邊才十幾年啊,我可是看著他們過來的。”老攤主樂呵呵地道,“若是黑衣旅的軍爺要跟我換,雞蛋是不行,幾枚銅錢倒可以。”

  尹春秋聽到後面,只覺驚奇,居然還有人肯用那麼價值連城的寶石去換幾枚銅錢麼?他道:“老人家不怕虧麼?”

  老攤主道:“我樂意,軍爺還不樂意占人便宜呢。”

  “此話怎講?”

  老攤主手撫鬍鬚,回憶道:“前些年戰事吃緊,城中百姓家家捐錢捐物,給軍爺軍娘們送了過去。結果全被黑衣旅給退回來了,說他們本就是為了百姓守的邊關,如今怎麼能讓我們這些老百姓因他們而沒有飯吃。黑衣旅的人,都是這樣的啊……”

  尹春秋望劉承一眼,湊近輕聲道:“看來黑衣旅是深得民心啊,劉將軍。”

  “謬讚謬讚。”劉承笑著垂下眸去,隨意往攤上看兩眼。

  他這一低頭,忽然從那堆成小山的寶石中間發現了一點白玉。那白玉溫潤,在這堆閃著光的寶石中間顯得極為樸素,反倒容易讓人發現。

  在這遍地都是寶物的地方,玉石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可劉承卻怔住了。

  “我可以看看那東西麼?”他望向老攤主,待那老攤主點頭,他連忙將那些細碎的小寶石撥開,露出下面的東西來。

  是一個玉質龍紋圓環。

  龍紋……

  “這個玉環……”劉承將玉環拿起來撫摸片刻,眼神變了許多。

  尹春秋見他神情有異,不解道:“怎麼了?”

  “很眼熟……”劉承又仔細看了許久,似乎是在確定什麼極為重要的事情一樣,許久之後喃喃道,“就是這個……這是軍長的……”

  尹春秋驚詫,這竟然會是白糾的東西?

  白糾已經埋骨邊關那麼多年,連屍骨都沒有找到……居然讓他們在這裡遇見了他的東西麼……

  見了劉承所崇敬之人的遺物,尹春秋也跟著興奮起來,不由多看了兩眼。劉承則是當即將這玉環買下,便要回官衙去。

  路上尹春秋忍不住好奇道:“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劉承把玉環小心握在手中,道:“這本來是用同一塊玉磨製出來的兩個玉環。無論是用料,還是這樣式工藝……在這世上都是獨一無二。”

  “兩個?”尹春秋不解,這玉環明明只有一個,另一個又去哪裡了。

  “本來是兩個。”劉承嘆息一聲,“從製成那日起,這兩個玉環就是相扣在一起的,兩個玉環都沒有缺口,完全無法分開……除非其中一個碎掉。”

  尹春秋又朝劉承手上看一眼,可惜那玉環被劉承握著,他是什麼也沒看見。如今見到的只是其中一個玉環,那另一個該是已經碎了,想到此處,他自是覺得可惜。

  劉承把玉環拿出來,注視著道:“這是聖上當年賜給軍長的……軍長一直攜帶在身,每次見到軍長,總是能看見這對玉環。”

  尹春秋望著那玉環,心中感慨萬千。

  兩個出自同一塊玉,相扣在一起無法分開的玉環……這是什麼寓意,不必多說。那小皇帝把這樣的東西賜給白糾,白糾還總是隨身帶著……這兩人,還真是君臣情深。

  也不知失去了那麼一位大將軍,小皇帝心中是何感想。

  “當年軍長殉國之後連屍身都未找到,卻讓我們尋到了其中一個碎成了幾段的玉環……另一個玉環則不知所蹤。軍長的衣冠冢中,也只有那個碎掉的玉環。沒想到那麼多年之後,居然能在這裡看見另一個。”劉承說著說著,越來越欣喜,“軍長畢生所願,便是能停戰止戈……若這一次和談能成……他泉下有知……”

  “他想看到的,你們真的要做到了……”尹春秋覆上他手掌,兩人十指緊扣,那玉環便在兩人手心之中慢慢變得溫熱。

  劉承將玉環交給了魏王。

  魏王則將這玉環派人送回京城,抵達當日,皇帝親迎。

  第81章 和談

  兩國和談一事,並沒有那麼順利。

  大月王位之爭還未塵埃落定,那兩個王子,一個要議和,一個要打。要議和的那個偏偏是處於下風,看得黑衣旅眾人好生心急。

  先前三王子送來的那份求和書被壓著,本來想著大月內鬥之後無力再生事了,再傳回去交由當今聖上定奪。可惜三王子實在是不爭氣,大月確實如黑衣旅之人所想,已經內鬥得不剩多少力氣,但這位三王子也被自己哥哥弄得快不行了。黑衣旅不可能再等下去,這個位子必須要讓三王子坐上。

  三王子那邊也知自己實力不如二哥,知道夏國也有和談之意,更是向夏國求援結盟,許諾得了王位之後定然不犯夏國邊境。

  這樣的許諾正是他們想要的,魏王欣喜萬分,可他卻做不了主。他把那求和書千里加急送回京,在這邊只是先派了小部分人前去幫扶三王子。

  此事一傳回京城,朝堂之上便議論紛紛。

  大月年年來侵擾大夏,兩邊結下的仇怨頗深,如今竟然要結盟,許多朝臣那點不合時宜的骨氣就跑出來作怪了。

  大夏朝豈能與蠻夷結盟?

  一時之間,滿朝文武說什麼的都有。有少數人覺得議和可行,如今國內連年天災,不宜再動武力。而多數人是覺得,如今大月內耗了一番,正該抓住機會,黑衣旅精兵數萬,如今的大月怎麼也不是對手。

  兩邊吵得不可開交,有些挑撥離間的,還說該不是魏王想擁兵自重了,竟然將這種東西送回來。

  如此下來,反對的聲音還要更多一些。

  朝堂之上天天在吵,卻遲遲也沒吵出什麼結果。在西北的人等得焦急,卻也沒什麼用。

  魏王看著信件上所說的情況,越看越是無可奈何,最後冷笑出來:“窮兵黷武……這幫人都沒腦子麼?上戰場的又不是他們。我們這些帶兵打仗的,天天想的是怎麼少打仗,怎麼讓更多的人活著。他們倒是巴不得我們天天打仗,巴不得我們全部戰死沙場。”

  他們是想著,這次拼一次,指不定就能永絕後患。可對黑衣旅來說,拼不過是在作無用的犧牲,明明有更好的一條路走,何必再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