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十二章|我養你好了

  和每年的新年一樣,這個新年總是有許多事情要做。

  初二的時候,她和江家上下去墓園祭掃了父親,和去年一樣,在江家吃了一頓飯——看上去,這事兒似乎快成她的固定活動了。

  飯桌上傅女士問她畢業後的安排,唐宓說已經找到工作了。他們都是很有見識的人,也沒法對這份工作道出半個“不好”來。起初傅女士還有給她找份好工作的想法,此時更是真真切切認識到,她壓根不需要別人的幫忙也可以過得很好。

  初三的時候,一家人回了一趟唐家村。唐衛東和蔣雲祭掃之後很快就走,唐宓和外婆則留下來再住兩天,老房子兩三年無人居住,推門而入,呈現一種衰敗的氣息,尤其是樓上居然還漏水了。和其他家蓋的新房比較,更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好在房子雖然破舊,打掃之後勉強還可以居住,存糧則是一點都沒有了——往年外婆在家的時候,屋子裡總是有上百斤米、面,還有好幾罐做好的醃菜、熏魚和臘肉。沒了食物,只好去別人家吃飯。正月里唐家村很熱鬧,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陸陸續續回家探親,村里人的主要活動也就只剩下“吃”和走親戚兩件事,到哪家都可以湊合一頓。

  祖孫兩人回來後,又是一番禮尚往來。不得不說,祖孫兩人還是很有存在感的——倘若唐家村這地方真有“靈氣”這種東西,光是唐衛東和唐宓甥舅二人,基本就占了唐家村靈氣的十之八九。唐宓也第一次感覺到了出社會的沉重,她學校好、名氣大,村裡有兩三個和她同齡同輩的年輕人都過來問她“能不能幫忙找份工作”,唐宓只得無奈搖頭。

  她徹底明白了唐衛東為何每次回村後都是馬上就走。

  對比那些找工作還要靠關係的人,唐小剛就顯得卓然不群。唐小剛同學由淳樸的鄉村徹底成熟起來了。唐宓上上下下瞧著這個跟著自己一起長大的弟弟,深覺大學是個塑造人的地方。他即將大學畢業,因為就讀的專業是電氣工程,找工作不成問題。

  在唐家村待了三天,臨走之前,祖孫兩人在隔壁的二嬸家吃飯。

  飯桌上二嬸談起祖孫兩人苦盡甘來,這次離開唐家村,又得過很久才回來了,外婆搖了搖頭:“誰說的?我年後要搬回來的。”

  一桌人吃了一驚,只有唐宓不覺得太意外。這幾年來,外婆時不時地表露出“不想在寧海待”的想法,只是礙於唐衛東才留了下來。現在,她回了唐家村,臉上的笑容都多了起來。

  “可是家裡什麼都沒有呢。”一旁的二嬸連忙說。

  外婆不以為然:“我還有一雙手,有手,那就什麼都有了。”

  二嬸頓了頓,表情忽然猶豫尷尬起來,神神秘秘地問:“不是……衛東怎麼了?”

  外婆搖了搖頭:“不是。我還是不習慣大城市。”

  “外婆,你不習慣寧海也沒什麼。”唐宓敏銳地馬上接話,“外婆,你跟我去燕京吧,我年後就要開始工作了。”

  外婆有點吃驚地看她:“我去那麼遠幹什麼?人生地不熟的。”

  “陪我啊。”唐宓拉著外婆的手搖了搖。

  外婆不以為然:“你都這麼大了還要人陪?外婆不會陪你一輩子的。”

  這是一句非常真實的話,沒有誰會陪著誰一輩子,越是親人越是如此。

  唐宓心中一酸,臉上卻露出大大的笑容:“外婆,總之,對我也不能厚此薄彼呀,燕京還是很好玩的,至少跟我一起住一年半載啊。”

  外婆滿是皺紋的臉上也看不出太大的情緒,她只是拍了拍唐宓的手,沒再說什麼。

  唐宓知道,這就是外婆的默認了。

  從唐家村回來後的當晚,唐衛東把唐宓叫到臥室。

  兩人在沙發上坐下,唐衛東推了推早早放在茶几上的文件夾,點頭示意:“你看看。”

  唐宓接過文件夾,豈料在看到標題的時候臉色就微微變了變,這是一份遺囑。

  唐宓深呼吸一口氣,問:“舅舅,這是什麼?”

  唐衛東抬了抬手,示意唐宓冷靜下來,然後道:“幾年前的我也覺得,寫遺囑還早了些,我生病之後就明白了,人有旦夕禍福,短短的一生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很多事情還是先做好打算更好。”

  唐宓抿了抿嘴,輕聲道:“舅舅,這個道理我也不是不明白,但是……”

  她其實也知道,寫遺囑,並不是年老體弱、疾病纏身的人才需要做的事。每個人的一生中可能都需要提前安排好後事,對有財產的人尤其如此,但她還是感覺輕微的不適,因為二十歲的年輕人是想不到寫遺囑的,只有感受過死亡的人才會有如此舉動。

  我年後就會和蔣雲登記結婚,如果不事先做好財產規劃和分配的話,如果我有了什麼萬一的話,第一繼承權是她,你外婆和明朗得到的會太少,所以我不能不提早安排。正常情況下,這份遺囑可能幾十年都不會用到。你看一下,在證明人處簽個字。”

  “好的。”

  遺囑寫得很簡短內容也很簡單,和任何遺囑一樣,都是對財產的分配。唐衛東現有的資產不算很多,主要包括現在住的這套房子和其他資產,比如存款投資股票,總計大約八十萬。在這份遺囑中,他將房產留給了唐明朗,將其他資產的三分之二留給了外婆,剩下的三分之一留給蔣雲。

  總的來說,這是一份相當合理的遺囑。

  唐衛東看著唐宓:“唐宓,至於你,我就沒有留給你什麼了。”

  “舅舅,我去美國留學的錢都是你給的。”

  唐衛東不以為意:“那不算什麼。我沒留錢給你是因為你非常優秀,有足夠的能力讓自己在未來的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就不再需要我的畫蛇添足了。”

  唐宓遲疑片刻後問:“舅舅,如果你和蔣阿姨再婚後有孩子,怎麼辦?”

  “到時候再修改,不過也許未必。”唐衛東失笑,"你蔣阿姨的財產比我多得多。”

  唐宓露出一點笑意。

  唐衛東說的是實情,他現在的收入比在國企時低得多,完全沒辦法跟蔣雲這種生意人比。

  遺囑的事情已經解決,唐宓想趁機跟他聊一聊別的事情。

  “舅舅,外婆說要回唐家村。”

  唐衛東點了點頭,老人的這點心思,他是看得出來的。

  “但我認為,外婆是絕對不能回村里去的。她年紀也大了,都快七十歲了,雖然看著身體還好,但是已經不能負擔那麼沉重的農活。”唐宓認真道,“舅舅,我馬上就可以工作了,最多三個月後,我就會接外婆去燕京,跟我起住。”

  “唐家村確實不能再回去,但是跟你去燕京?在寧海這兩三年,你外婆都不習慣,去北方不是更不習慣?”

  唐宓已經深思熟慮過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沒有半點含糊:“舅舅,不試試誰也不知道結果,事在人為,至少外婆已經答應跟我去燕京待一段時間。”

  唐衛東看著她:“你是擔心我做得不夠?結婚後對外婆不好?這一點不用擔心,我和蔣雲談過這個問題,她支持我的任何決定。何況房子也夠大,並不會出現住在一個屋檐下的矛盾。”

  這個想法唐宓還真沒有,從唐衛東這幾年的表現看,不是那種會拋下母親的人,蔣雲看上去也很善良溫和。但是夫妻都不太喜歡和老人住在一起,唐宓相信唐衛東和蔣雲不是例外。

  唐宓垂眸想了片刻,然後抬起頭,清凌凌的目光和唐衛東直視:“舅舅,我沒有不相信你,我只是希望我可以照顧外婆,就像外婆小時候照顧我一樣。舅舅,從小到大,我努力的最大動力也只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

  “……”

  唐衛東無言以對。出身同樣的家庭,對那份清貧苦寒他了解得太深刻,母親終日操勞早出晚歸忙著田裡忙著養牲口,雖不至於食不果腹,可生活質量就算在農村也是最低程度。他和唐雪兩人在昏暗的油燈下寫作業算題,連睡覺都在背單詞。那時候的他,唯一的夢想就愛跳出“農門”,希望全家人有一個更安穩更富足的生活,不用為金錢發愁。

  後來,他的確跳出了那個貧寒的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過得如此富足,自欺欺人地忘記了還在農村的母親和外甥女。

  他看著唐,苦笑了一聲:“雖然我也沒有立場指責或者教訓你,但是有一點你要知道,外婆撫養你長大,不是為了讓你報答她,她也從不追求更安逸的生活。你要外婆和你一起去大城市過更好的生活,想法本質上沒錯,但是你要明白,這是你的自我滿足還是她真正想要的?

  宛如當頭棒喝,唐宓只覺得一股冷汗從後頸滑到了脊背。外婆的根在唐家村,她卻不可能再回到村里。是啊,強行帶著外婆離鄉背井去大城市,是她的自我滿足還是外婆想要的?

  她面孔一陣紅一陣白,沉思了好一會兒才回答。

  “讓我想一想,舅舅。”

  唐衛東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把遺囑放回了抽屜。

  新學期開學之後,唐宓的生活也進入了新階段。

  三月的時候,她那篇金融模型的論文得到發表,學院裡的其他同學感想各異,羨慕嫉妒恨的比比皆是,但吃驚的一個都沒有,她的數學功底和基礎遠超同級生,這點早已經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新學期開學後,她準時去了國投的投資政策部報到。

  三年過去,投資政策部的人員變動倒是不算太大,當年自己的老上司焦敏調職去了其他崗位,算是升了一級。

  看到唐宓回來,廖暉在辦公室跟她握手,說了句:“歡迎回來。”

  唐宓很認真地說:“總監,我會努力。”

  廖暉從桌子上拿起一本期刊,眼中一派激賞:“我剛剛看到你的論文,非常棒。”

  那是影響因子不錯的英文SSCI期刊,能在上面發表文章,的確當得起這份讚揚。

  唐宓現在也知道面對讚美不應該僅說“我還做得不夠”之類的話,她頓了頓說:“但也只是紙上談兵,我經驗不足。”

  “工作一段時間就有經驗了。”廖暉失笑,指了指沙發,“坐下說。”

  上級欣賞,新人聽話,兩人用了很簡短的時間敲定了崗位問題和待遇問題,預簽了合同,直接約定下周一就開始工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