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頁
很快,舊城難以控制地衰敗,工廠停止生產商店停止服務,如果不是控制系統依舊在盡職盡責地為人類維持秩序,許多人甚至等不到末日降臨就會先迎來死亡。
末日降臨之前,這種崩潰狀況達到了頂峰,負責給城市供電的核電站發生泄露,還生存在城中的人生活質量一落千丈,連存活都成為難題,但是這樣的狀況卻沒有持續多久。
末日降臨的那一天,人類社會陷入徹底崩潰,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經受了輻射的無情洗禮,徹底失去希望的人們在絕望中陸續死亡,卻就是在這時,他們聽說了救世組織的事跡。
當文明陷入絕境時,一些人反而會再度覺醒出理智的光輝,當意識到地球與人類都還有傳承的希望後,還活著的人類竟然沒有找出冬眠基地的位置讓所有人同歸於盡。
正相反,無數的人將人生最後的意義寄托在可能倖存的兩萬個嬰孩身上,他們渴望這些帶著最優秀基因的後輩們能傳承曾經的輝煌,然後終於有人想起:“我們要給他們留下一片乾淨的城市,這樣他們就可以延續現有的文明。”
起初只有少數人這麼呼籲,只是很快這樣的思想竟然成為了主流,人們用最後的生命,開始整理之前幾年中被破壞得一團糟的舊城。
泄露的核電站被陸陸續續治理,早已處在生命倒計時的人們已經不在乎再度接受核輻射,而在核污染初步控制之後,人們開始修復城市風貌。
被破壞的建築又被漸漸修復,損壞過於嚴重的則在標註危險記號後直接被放棄,停擺許久的社會重新開始了工作,等一切都處理妥當後,整個舊城中只剩下一個待處理事項——即將死亡的人。
此時距離輻射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已經陸續有人因輻射死亡,人們掩埋了逝者,還活著的人則結成數十萬人的大型團隊,離開舊城盡力走向荒涼的遠方,在那裡,人們給自己挖好了墓地。
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墓地,每一個都足以掩埋數百萬人,人們安靜地走到大墓地中,在瘋狂了十年後終於能平靜面對自己的死亡。
當地球上最後一個人也死亡後,各個舊城控制系統的指令被激活,機器人們繼續著人類沒完成的任務,將死在城中的人送去大墓地一併掩埋,做完這一切後,機器人與系統也陷入了休眠,帶著全人類的希望等待著後來者的拜訪。
那些被百年前的人們稱為後輩的年輕後在研究這段歷史時,都被文明陷入絕境後,人類決絕又偉大的行為所震撼,他們將這次全人類活動稱為二次覺醒,而在提到與他們相隔五百年的“父輩”時,他們總會敬畏地說:“那是一群偉大的人。”
正因為二次覺醒的存在,新世界上的新文明以超過所有人想像的速度,建立起來。
舊城中儲備著大量的工業資源,新人類們則夜以繼日地學習著知識,儘快將這些資源投入使用。
工業開始飛速發展,人們將新人類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年稱為新世界元年,舊城被發現發生在新世紀二十四年。
新世界二十五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星球又一次發生,三年後,第二次工業革命隨之發生,電與磁重新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中,車輛也再一次在道路上風馳電掣。
人們在舊城旁邊建立了新城,新世界三十年,新城終於完成建設,第三次工業革命則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人們以短短几年時間,重新掌握了曾經的文明的大多數知識。
舊城也恢復了電力供應,城市中危險的部分已經盡數拆除,成為了一座平靜而安全的歷史博物館,許多人會在閒暇時駕車進入舊城。
舊城中央,在控制中心不遠處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館,數百年前的人類修建了這裡,用這座博物館來記錄曾經的地球文明,館內是數十萬種動物的標本,其中許多被救世組織保留到如今,卻還有許多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博物館的正中,是一枚漂亮的晶片,晶片中記錄著舊世界十億人對過去的記錄,與他們對新世界的期望和祝願,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祝福。
陶子蘇與迷憲依舊每天處於忙碌之中,新人類文明發展得越來越快,在很多方面甚至已經不再需要他們的領導,幾年之後,兩人終於一致認為新人類已經不需要兩位神引導他們前行。
新世界三十七年,陶子蘇與迷憲終於決定退休,他們已經為建立新文明付出了無數時間精力,而此時人類文明也已經恢復到曾經的水平,因此兩人都覺得,是時候休息了。
對於兩人的決定,新世界的所有人都表示支持,迷憲與陶子蘇這些年的辛勞他們都看在眼中,因此,儘管在心態上還依賴著一直引領他們前行的首領,但人們開始漸漸學習自己發展。
在退隱之前,陶子蘇與迷憲留下的最後的命令是絕不能輕易自滿,永遠不能停下對未知、對宇宙的探索。
之後,陶子蘇與迷憲就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中,被培養教導多年的趙甲錢乙接任了領導新文明的重任,按照陶子蘇迷憲最後的命令,開始了對於航天領域的發展。
陶子蘇與迷憲回到了降神部落曾經居住的地方,在經過了過於忙碌的十幾年後,兩人一時間只想度過一段休閒的田園生活。
兩人一同開闢了一片菜地,種植著兩個人都喜歡的幾種作物,在播種的時候,陶子蘇看著迷憲,突然想到什麼般露齒一笑,打趣道:“在剛這個世界醒來時,我還以為我穿越到了什麼異世大陸,要開始種田生活了。”
迷憲在陽光下微微眯起眼睛,他們兩個人其實都不擅長耕種,其實放鬆的意味比勞作意味更濃,他也微微一笑,問道:“當時沒有想到這些年會這麼波瀾壯闊吧?”
陶子蘇連忙搖頭:“怎麼可能想到,不過幸好我們做的不錯,而且現在也有了過種田生活的機會。”
迷憲卻露出瞭然的神情,問道:“你真的能悠閒地開始種田生活?”
陶子蘇佯裝出苦惱的神情,嘆了一聲:“怎麼什麼都瞞不住你呢,好吧,我承認,休息一段時間後我就要去研究所了。”
迷憲點頭道:“我知道。”
“你怎麼會知道?”陶子蘇看著迷憲思索片刻,然後恍然大悟:“你也去了?”
迷憲的雙眸熠熠生輝,聲音中罕見地帶著些少年意氣:“就要重新成為科研人員了,比比誰的研究成果更具有意義?”
這樣的遊戲兩個人從上一世玩到了現在,陶子蘇自然欣然應戰:“好啊。”
又七年後,在陶子蘇與迷憲的共同努力下,基因修復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基因突破技術可以大幅提升人類的壽命,被認為是新世界又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
在基因修復術第一次臨床實驗的那天,新世界終於建造出了第一艘航天飛船。
舊世界曾在幾十年內就研製出足以把人送上月球的航天飛船,只是之後的百餘年間人們滿足於舒適的生活,漸漸失去了探索宇宙的興趣,新世界卻以此為戒,繼續加緊發展航天業。
末日降臨之前,這種崩潰狀況達到了頂峰,負責給城市供電的核電站發生泄露,還生存在城中的人生活質量一落千丈,連存活都成為難題,但是這樣的狀況卻沒有持續多久。
末日降臨的那一天,人類社會陷入徹底崩潰,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經受了輻射的無情洗禮,徹底失去希望的人們在絕望中陸續死亡,卻就是在這時,他們聽說了救世組織的事跡。
當文明陷入絕境時,一些人反而會再度覺醒出理智的光輝,當意識到地球與人類都還有傳承的希望後,還活著的人類竟然沒有找出冬眠基地的位置讓所有人同歸於盡。
正相反,無數的人將人生最後的意義寄托在可能倖存的兩萬個嬰孩身上,他們渴望這些帶著最優秀基因的後輩們能傳承曾經的輝煌,然後終於有人想起:“我們要給他們留下一片乾淨的城市,這樣他們就可以延續現有的文明。”
起初只有少數人這麼呼籲,只是很快這樣的思想竟然成為了主流,人們用最後的生命,開始整理之前幾年中被破壞得一團糟的舊城。
泄露的核電站被陸陸續續治理,早已處在生命倒計時的人們已經不在乎再度接受核輻射,而在核污染初步控制之後,人們開始修復城市風貌。
被破壞的建築又被漸漸修復,損壞過於嚴重的則在標註危險記號後直接被放棄,停擺許久的社會重新開始了工作,等一切都處理妥當後,整個舊城中只剩下一個待處理事項——即將死亡的人。
此時距離輻射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已經陸續有人因輻射死亡,人們掩埋了逝者,還活著的人則結成數十萬人的大型團隊,離開舊城盡力走向荒涼的遠方,在那裡,人們給自己挖好了墓地。
那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墓地,每一個都足以掩埋數百萬人,人們安靜地走到大墓地中,在瘋狂了十年後終於能平靜面對自己的死亡。
當地球上最後一個人也死亡後,各個舊城控制系統的指令被激活,機器人們繼續著人類沒完成的任務,將死在城中的人送去大墓地一併掩埋,做完這一切後,機器人與系統也陷入了休眠,帶著全人類的希望等待著後來者的拜訪。
那些被百年前的人們稱為後輩的年輕後在研究這段歷史時,都被文明陷入絕境後,人類決絕又偉大的行為所震撼,他們將這次全人類活動稱為二次覺醒,而在提到與他們相隔五百年的“父輩”時,他們總會敬畏地說:“那是一群偉大的人。”
正因為二次覺醒的存在,新世界上的新文明以超過所有人想像的速度,建立起來。
舊城中儲備著大量的工業資源,新人類們則夜以繼日地學習著知識,儘快將這些資源投入使用。
工業開始飛速發展,人們將新人類來到這個世界那一年稱為新世界元年,舊城被發現發生在新世紀二十四年。
新世界二十五年,第一次工業革命在這個星球又一次發生,三年後,第二次工業革命隨之發生,電與磁重新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中,車輛也再一次在道路上風馳電掣。
人們在舊城旁邊建立了新城,新世界三十年,新城終於完成建設,第三次工業革命則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人們以短短几年時間,重新掌握了曾經的文明的大多數知識。
舊城也恢復了電力供應,城市中危險的部分已經盡數拆除,成為了一座平靜而安全的歷史博物館,許多人會在閒暇時駕車進入舊城。
舊城中央,在控制中心不遠處是一座真正的博物館,數百年前的人類修建了這裡,用這座博物館來記錄曾經的地球文明,館內是數十萬種動物的標本,其中許多被救世組織保留到如今,卻還有許多就此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
博物館的正中,是一枚漂亮的晶片,晶片中記錄著舊世界十億人對過去的記錄,與他們對新世界的期望和祝願,那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的祝福。
陶子蘇與迷憲依舊每天處於忙碌之中,新人類文明發展得越來越快,在很多方面甚至已經不再需要他們的領導,幾年之後,兩人終於一致認為新人類已經不需要兩位神引導他們前行。
新世界三十七年,陶子蘇與迷憲終於決定退休,他們已經為建立新文明付出了無數時間精力,而此時人類文明也已經恢復到曾經的水平,因此兩人都覺得,是時候休息了。
對於兩人的決定,新世界的所有人都表示支持,迷憲與陶子蘇這些年的辛勞他們都看在眼中,因此,儘管在心態上還依賴著一直引領他們前行的首領,但人們開始漸漸學習自己發展。
在退隱之前,陶子蘇與迷憲留下的最後的命令是絕不能輕易自滿,永遠不能停下對未知、對宇宙的探索。
之後,陶子蘇與迷憲就消失在公眾的視線中,被培養教導多年的趙甲錢乙接任了領導新文明的重任,按照陶子蘇迷憲最後的命令,開始了對於航天領域的發展。
陶子蘇與迷憲回到了降神部落曾經居住的地方,在經過了過於忙碌的十幾年後,兩人一時間只想度過一段休閒的田園生活。
兩人一同開闢了一片菜地,種植著兩個人都喜歡的幾種作物,在播種的時候,陶子蘇看著迷憲,突然想到什麼般露齒一笑,打趣道:“在剛這個世界醒來時,我還以為我穿越到了什麼異世大陸,要開始種田生活了。”
迷憲在陽光下微微眯起眼睛,他們兩個人其實都不擅長耕種,其實放鬆的意味比勞作意味更濃,他也微微一笑,問道:“當時沒有想到這些年會這麼波瀾壯闊吧?”
陶子蘇連忙搖頭:“怎麼可能想到,不過幸好我們做的不錯,而且現在也有了過種田生活的機會。”
迷憲卻露出瞭然的神情,問道:“你真的能悠閒地開始種田生活?”
陶子蘇佯裝出苦惱的神情,嘆了一聲:“怎麼什麼都瞞不住你呢,好吧,我承認,休息一段時間後我就要去研究所了。”
迷憲點頭道:“我知道。”
“你怎麼會知道?”陶子蘇看著迷憲思索片刻,然後恍然大悟:“你也去了?”
迷憲的雙眸熠熠生輝,聲音中罕見地帶著些少年意氣:“就要重新成為科研人員了,比比誰的研究成果更具有意義?”
這樣的遊戲兩個人從上一世玩到了現在,陶子蘇自然欣然應戰:“好啊。”
又七年後,在陶子蘇與迷憲的共同努力下,基因修復技術取得突破性發展,基因突破技術可以大幅提升人類的壽命,被認為是新世界又一個里程碑式的發明。
在基因修復術第一次臨床實驗的那天,新世界終於建造出了第一艘航天飛船。
舊世界曾在幾十年內就研製出足以把人送上月球的航天飛船,只是之後的百餘年間人們滿足於舒適的生活,漸漸失去了探索宇宙的興趣,新世界卻以此為戒,繼續加緊發展航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