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雍正四年十月,胤禛下旨為已故太皇太后加諡號為,孝康章昭敏武德仁宣懿純靖育天翊聖元皇后。後世史學家常成其為昭敏皇后,或者昭敏聖元皇太后,在少量情況下也稱孝康章皇后。
這個諡號其實已經僭越了應有的禮數。按照清朝上諡號的一貫規定,昭敏皇后應該跟隨自己丈夫的諡號被稱為章皇后。然而,昭敏皇后不但沒有遵循這個規定,反而在並不是世祖皇帝髮妻的情況下,被尊為元皇后。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哪個大臣敢因此而上書反對了。
雍正帝給出的解釋是,皇瑪嬤乃有清以來皇后攝政之第一人,實可配“元”字。何況皇瑪嬤的諡號中已經有了代表世祖皇帝的“章”字,不必在順序上多做計較。
昭敏皇后的寢陵,從雍正年間開始修建,足足花費了十多年,一直到雍正帝的兒子即位時,才完工。其中放入了大量珍貴的陪葬品,此後,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向皇陵內傾倒大量水銀,直至整個地宮皆填滿水銀,清朝皇室往寢陵中灌入水銀的習慣,也是從此時開始的。
清史稿中有關於昭敏皇后諡號由來的記載和解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孝”是一貫作為我朝皇后諡號中的第一個字,“康”是說她的長壽與多福,“章”是代表她是世祖的皇后。
“昭”是皇皇其華、功照千古的意思。“敏”者,銳也。既是在讚美她敏於政事,又在暗示她的手段鋒利。“武德”是在讚美皇后平定三藩的功績,“懿純”二子,皆是指女子的美好。
“靖”者,定也。是在讚美她能使天下安穩,河清海晏。“育天翊聖”是說,她既是聖祖仁皇帝的生母,又撫養教化了世宗憲皇帝。而“元”,不說是昭敏皇后僭越,而說是世宗皇帝孝順,這就是為尊者諱了。
番外3少年天子上
朕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從來沒有人想到,最後繼承大統的竟然會是年幼的朕,即使皇阿瑪給朕起了福臨這個名字。在朕之前,有太宗長子,軍功卓著的豪格,有在皇阿瑪萬分期待中盼來,宸妃所出八阿哥,在朕之後,也有著生母尊貴的博穆果爾。當朕被多爾袞報上龍椅的時候,朕還是懵懵懂懂,但是所有的叔伯兄弟大臣都在那時向朕跪下,三呼萬歲,滿洲的男兒,在骨子裡就是熱愛戰功和權利的。
也許朕曾經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但當朕慢慢長大,卻漸漸明白,自己能登上皇位,不過再也“巧合”二字。只是巧合,朕甚至不能確定,那算不算一種幸運?又或者,如果朕不是大清的皇帝,會不會過著另一種更幸福的生活。
同樣,多爾袞,那個把朕扶上皇位的男子,對他,朕終究分不清是何種感情,幼時的感激和慕孺之情,朕一度把他當做阿瑪一樣崇拜,長達後的厭惡和恐懼。尤其是他和皇額娘之間的事情始終風風雨雨,難辨清楚之後,這種厭惡逐漸轉變為憎恨。朕和皇額娘的關係,也是在那時開始變得很惡劣。或者……朕和皇額娘,究竟有沒有過母慈子孝的日子?也許,在皇阿瑪還未駕崩之前,是有過的吧。可是那短短的幾年時光,早已經淹沒在記憶里,連畫面都已經模糊了,最後只剩下無休無止的爭吵,從不曾褪色和忘卻。
朕才是大清的皇帝,朕絕不容忍有人凌駕在朕之上,皇額娘不可以,多爾袞更不可以!多爾袞死了,可是朕卻沒有一絲的高興。朕甚至更希望他再多活幾年,到朕成長,足夠打敗他。可是,他死了,他不是死在朕的手裡。朕的心裡空落落的,長久以來為之奮鬥的目標陡然消失了。朕始終不能忘記,到頭來朕都不曾打敗他。多爾袞死了,還留下一個大麻煩,一件婚約,朕和科爾沁親王之女的婚約。
那是朕的表妹,朕母親的嫡親侄女。這門婚約無疑可以增加蒙古對朕的支持,但是,朕不能不想,多爾袞他怎麼會這麼好心,去為朕選擇一門有利的親事。何況,對這門親事對滿意的,應該是朕的皇額娘吧!皇額娘的面子真不小,多爾袞在心裡可是把她這個做嫂子的看得比朕這個親侄兒還要重。
無論朕有多麼不情願,娜木鐘還是被娶進了門,無子又善妒,頻頻和朕爭吵。而皇額娘,她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和朕說,滿蒙聯姻是歷來國策,為了大清的江山,朕應該善待皇后。真不知道,這是為了朕大清江山,還是為了蒙古!可是,皇額娘她忘了!這已經不是滿洲要依靠蒙古的時候了!朕滿洲入主中原,成了錦繡河山的主人,而蒙古依舊龜縮一隅。從山海關被打開的時候,就註定滿洲和蒙古自己的關係,必然會改變。
朕和娜木鐘關係不睦,後宮也多是蒙古妃嬪,皇額娘為朕所選的,來自蒙古的貴女,驕矜而高大的蒙古女人。大婚以後的日子很苦悶,加之多爾袞死了,但有很多國事朕都還沒有上手,處理朝政十分艱難。於是,朕常去找玉林秀求教佛法,佛法總能讓朕靜下心來。
在廣濟寺,朕遇到了一個女子,那時朕並沒有想到,這個女子和朕之間會有這樣深的羈絆。她身量尚未長開,但是氣質太盛,太過明艷,只要一眼,就讓人難忘。而且眼波流轉一件,帶著些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淡淡風情和嫣華。朕第一次見到,有女子能這樣特別,帶著自相矛盾的,與生俱來的雍容凌厲和入骨妖嬈。在她以前,朕一直以為蒙古的女子粗魯無知,只有漢家細心教導出來的閨秀才是。
玉林秀的說,她抽到的簽文非常難得,主夫君子嗣貴不可言。貴不可言?京城這樣到處是貴人的地方,還有是怎樣的尊貴,才算是不可言?朕愛讀漢家的史書,曾經看到過一段文字,隋朝文帝讓相士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相,相士單單說楊廣貴不可言,後來楊廣成了煬帝。
貴不可言,從來都是用來隱晦的指天子之貴,九五之尊呀!得到這樣簽文的女子,換做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可能放她別嫁他人吧,何況朕本是一個極信佛法信因果的人。還好,她是滿洲的格格,先要經過選秀,才能論及婚嫁的。
在選秀的時候,朕果然又見到了她,原來她是佟圖賴的女兒,便將她封為了佟貴人。這一次的選秀很不痛快,皇后攔著將秀女的位份壓得很低,連皇額娘也偏幫著她。難道朕滿洲的貴女竟比不上蒙古的女人嗎?再次見到佟貴人是在御花園,她在和其他剛入宮的貴人們比賽騎馬,姿態翩躚,似鶯似燕。;離她入宮已經兩個月了。
雖然朕心裡清楚,後宮的女子好幾年都見不到聖顏是不奇怪的事情,但心裡仍有些覺得對不起她。那天晚上,朕去了景仁宮。她叫琬瀠,很好聽的名字。真是一個驚喜!琬瀠不但容貌極美,難得的是才情出眾,不像後宮很多女子那樣看不起漢學,相反,她對詩文典籍廣知深見。朕是否可以期待,這就是朕等到的,相知相守的眷侶。
這以後朕就常去琬瀠那裡。或是來景仁宮用膳,或是找她探討漢學,下一盤棋,聽一支曲子,又是乾脆只是為了稍微睡上一會,或者讓琬瀠給朕泡一杯茶。那一年,朝廷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情況都很不樂觀,朕和皇后關係日趨緊張,朕不願意向皇額娘訴說困惑,因為她總是找機會告誡朕要和皇后和睦相處,早日生下皇子。於是,琬瀠的景仁宮,成了一處溫馨的所在。朕無意中發現,精通漢文和各地地理民風的琬瀠能夠彌補自己由於語言素養而在朝政上出現的不足時,只是她並不願意插嘴,反而提醒朕去詢問太后和皇后,還為此和朕鬧了幾回便扭。
直到朕說了好幾次,她才謹守本分的旁敲側擊,而朕總能從中得到啟發。朕決定給琬瀠晉升位份,貴人的位份太委屈她了。然而琬瀠很擔憂,固辭不受,擔心不容於皇后和皇額娘。皇額娘偏心蒙古妃嬪的事情,朕早知道,但是她越來越過分了,朕聽說這些後很生氣,曾和琬瀠抱怨過皇額娘。
不錯,朕是的確對皇額娘有些不滿,但她是朕的生母,朕在琬瀠面前說這些話,更是想要弄明白琬瀠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還好,她沒有讓朕失望,流淚請求朕不要為了他和皇額娘生氣。她不在乎位份,只在乎夫君。家有賢妻,何愁不興?唯一的遺憾是,朕的皇后是娜木鐘,她是朕的表妹,背後站著科爾沁蒙古,朕總不能廢掉她。
但是娜木鐘實在太過分,她竟然找琬瀠的麻煩,幸好朕得到消息趕了過去,她差點逼死琬瀠。雖然這件事以琬瀠進位珍嬪結束,但是朕對娜木鐘已經由厭煩變為厭惡。朕給琬瀠珍嬪的封號,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她是朕所珍重的。娜木鐘如果就此罷手,朕也願意容忍她,大不了少去坤寧宮,如果她不知收斂,朕也不會再繼續姑息她。
秀氣雅致的四貞來到宮中,朕和她相談甚歡,互為知己。琬瀠和四貞也相交甚篤,情如姐妹。這就是琬瀠和娜木鐘的差別,娜木鐘永遠沒有琬瀠的氣度。為什麼朕的皇后偏偏是娜木鐘呢!
這個諡號其實已經僭越了應有的禮數。按照清朝上諡號的一貫規定,昭敏皇后應該跟隨自己丈夫的諡號被稱為章皇后。然而,昭敏皇后不但沒有遵循這個規定,反而在並不是世祖皇帝髮妻的情況下,被尊為元皇后。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哪個大臣敢因此而上書反對了。
雍正帝給出的解釋是,皇瑪嬤乃有清以來皇后攝政之第一人,實可配“元”字。何況皇瑪嬤的諡號中已經有了代表世祖皇帝的“章”字,不必在順序上多做計較。
昭敏皇后的寢陵,從雍正年間開始修建,足足花費了十多年,一直到雍正帝的兒子即位時,才完工。其中放入了大量珍貴的陪葬品,此後,又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向皇陵內傾倒大量水銀,直至整個地宮皆填滿水銀,清朝皇室往寢陵中灌入水銀的習慣,也是從此時開始的。
清史稿中有關於昭敏皇后諡號由來的記載和解釋,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孝”是一貫作為我朝皇后諡號中的第一個字,“康”是說她的長壽與多福,“章”是代表她是世祖的皇后。
“昭”是皇皇其華、功照千古的意思。“敏”者,銳也。既是在讚美她敏於政事,又在暗示她的手段鋒利。“武德”是在讚美皇后平定三藩的功績,“懿純”二子,皆是指女子的美好。
“靖”者,定也。是在讚美她能使天下安穩,河清海晏。“育天翊聖”是說,她既是聖祖仁皇帝的生母,又撫養教化了世宗憲皇帝。而“元”,不說是昭敏皇后僭越,而說是世宗皇帝孝順,這就是為尊者諱了。
番外3少年天子上
朕是太宗皇帝的第九子,從來沒有人想到,最後繼承大統的竟然會是年幼的朕,即使皇阿瑪給朕起了福臨這個名字。在朕之前,有太宗長子,軍功卓著的豪格,有在皇阿瑪萬分期待中盼來,宸妃所出八阿哥,在朕之後,也有著生母尊貴的博穆果爾。當朕被多爾袞報上龍椅的時候,朕還是懵懵懂懂,但是所有的叔伯兄弟大臣都在那時向朕跪下,三呼萬歲,滿洲的男兒,在骨子裡就是熱愛戰功和權利的。
也許朕曾經認為自己是天命所歸,但當朕慢慢長大,卻漸漸明白,自己能登上皇位,不過再也“巧合”二字。只是巧合,朕甚至不能確定,那算不算一種幸運?又或者,如果朕不是大清的皇帝,會不會過著另一種更幸福的生活。
同樣,多爾袞,那個把朕扶上皇位的男子,對他,朕終究分不清是何種感情,幼時的感激和慕孺之情,朕一度把他當做阿瑪一樣崇拜,長達後的厭惡和恐懼。尤其是他和皇額娘之間的事情始終風風雨雨,難辨清楚之後,這種厭惡逐漸轉變為憎恨。朕和皇額娘的關係,也是在那時開始變得很惡劣。或者……朕和皇額娘,究竟有沒有過母慈子孝的日子?也許,在皇阿瑪還未駕崩之前,是有過的吧。可是那短短的幾年時光,早已經淹沒在記憶里,連畫面都已經模糊了,最後只剩下無休無止的爭吵,從不曾褪色和忘卻。
朕才是大清的皇帝,朕絕不容忍有人凌駕在朕之上,皇額娘不可以,多爾袞更不可以!多爾袞死了,可是朕卻沒有一絲的高興。朕甚至更希望他再多活幾年,到朕成長,足夠打敗他。可是,他死了,他不是死在朕的手裡。朕的心裡空落落的,長久以來為之奮鬥的目標陡然消失了。朕始終不能忘記,到頭來朕都不曾打敗他。多爾袞死了,還留下一個大麻煩,一件婚約,朕和科爾沁親王之女的婚約。
那是朕的表妹,朕母親的嫡親侄女。這門婚約無疑可以增加蒙古對朕的支持,但是,朕不能不想,多爾袞他怎麼會這麼好心,去為朕選擇一門有利的親事。何況,對這門親事對滿意的,應該是朕的皇額娘吧!皇額娘的面子真不小,多爾袞在心裡可是把她這個做嫂子的看得比朕這個親侄兒還要重。
無論朕有多麼不情願,娜木鐘還是被娶進了門,無子又善妒,頻頻和朕爭吵。而皇額娘,她只會一次又一次的和朕說,滿蒙聯姻是歷來國策,為了大清的江山,朕應該善待皇后。真不知道,這是為了朕大清江山,還是為了蒙古!可是,皇額娘她忘了!這已經不是滿洲要依靠蒙古的時候了!朕滿洲入主中原,成了錦繡河山的主人,而蒙古依舊龜縮一隅。從山海關被打開的時候,就註定滿洲和蒙古自己的關係,必然會改變。
朕和娜木鐘關係不睦,後宮也多是蒙古妃嬪,皇額娘為朕所選的,來自蒙古的貴女,驕矜而高大的蒙古女人。大婚以後的日子很苦悶,加之多爾袞死了,但有很多國事朕都還沒有上手,處理朝政十分艱難。於是,朕常去找玉林秀求教佛法,佛法總能讓朕靜下心來。
在廣濟寺,朕遇到了一個女子,那時朕並沒有想到,這個女子和朕之間會有這樣深的羈絆。她身量尚未長開,但是氣質太盛,太過明艷,只要一眼,就讓人難忘。而且眼波流轉一件,帶著些與年齡不相符合的淡淡風情和嫣華。朕第一次見到,有女子能這樣特別,帶著自相矛盾的,與生俱來的雍容凌厲和入骨妖嬈。在她以前,朕一直以為蒙古的女子粗魯無知,只有漢家細心教導出來的閨秀才是。
玉林秀的說,她抽到的簽文非常難得,主夫君子嗣貴不可言。貴不可言?京城這樣到處是貴人的地方,還有是怎樣的尊貴,才算是不可言?朕愛讀漢家的史書,曾經看到過一段文字,隋朝文帝讓相士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看相,相士單單說楊廣貴不可言,後來楊廣成了煬帝。
貴不可言,從來都是用來隱晦的指天子之貴,九五之尊呀!得到這樣簽文的女子,換做任何一位皇帝,都不可能放她別嫁他人吧,何況朕本是一個極信佛法信因果的人。還好,她是滿洲的格格,先要經過選秀,才能論及婚嫁的。
在選秀的時候,朕果然又見到了她,原來她是佟圖賴的女兒,便將她封為了佟貴人。這一次的選秀很不痛快,皇后攔著將秀女的位份壓得很低,連皇額娘也偏幫著她。難道朕滿洲的貴女竟比不上蒙古的女人嗎?再次見到佟貴人是在御花園,她在和其他剛入宮的貴人們比賽騎馬,姿態翩躚,似鶯似燕。;離她入宮已經兩個月了。
雖然朕心裡清楚,後宮的女子好幾年都見不到聖顏是不奇怪的事情,但心裡仍有些覺得對不起她。那天晚上,朕去了景仁宮。她叫琬瀠,很好聽的名字。真是一個驚喜!琬瀠不但容貌極美,難得的是才情出眾,不像後宮很多女子那樣看不起漢學,相反,她對詩文典籍廣知深見。朕是否可以期待,這就是朕等到的,相知相守的眷侶。
這以後朕就常去琬瀠那裡。或是來景仁宮用膳,或是找她探討漢學,下一盤棋,聽一支曲子,又是乾脆只是為了稍微睡上一會,或者讓琬瀠給朕泡一杯茶。那一年,朝廷在軍事經濟等方面的情況都很不樂觀,朕和皇后關係日趨緊張,朕不願意向皇額娘訴說困惑,因為她總是找機會告誡朕要和皇后和睦相處,早日生下皇子。於是,琬瀠的景仁宮,成了一處溫馨的所在。朕無意中發現,精通漢文和各地地理民風的琬瀠能夠彌補自己由於語言素養而在朝政上出現的不足時,只是她並不願意插嘴,反而提醒朕去詢問太后和皇后,還為此和朕鬧了幾回便扭。
直到朕說了好幾次,她才謹守本分的旁敲側擊,而朕總能從中得到啟發。朕決定給琬瀠晉升位份,貴人的位份太委屈她了。然而琬瀠很擔憂,固辭不受,擔心不容於皇后和皇額娘。皇額娘偏心蒙古妃嬪的事情,朕早知道,但是她越來越過分了,朕聽說這些後很生氣,曾和琬瀠抱怨過皇額娘。
不錯,朕是的確對皇額娘有些不滿,但她是朕的生母,朕在琬瀠面前說這些話,更是想要弄明白琬瀠心裡究竟是怎麼想的。還好,她沒有讓朕失望,流淚請求朕不要為了他和皇額娘生氣。她不在乎位份,只在乎夫君。家有賢妻,何愁不興?唯一的遺憾是,朕的皇后是娜木鐘,她是朕的表妹,背後站著科爾沁蒙古,朕總不能廢掉她。
但是娜木鐘實在太過分,她竟然找琬瀠的麻煩,幸好朕得到消息趕了過去,她差點逼死琬瀠。雖然這件事以琬瀠進位珍嬪結束,但是朕對娜木鐘已經由厭煩變為厭惡。朕給琬瀠珍嬪的封號,就是要告訴所有人,她是朕所珍重的。娜木鐘如果就此罷手,朕也願意容忍她,大不了少去坤寧宮,如果她不知收斂,朕也不會再繼續姑息她。
秀氣雅致的四貞來到宮中,朕和她相談甚歡,互為知己。琬瀠和四貞也相交甚篤,情如姐妹。這就是琬瀠和娜木鐘的差別,娜木鐘永遠沒有琬瀠的氣度。為什麼朕的皇后偏偏是娜木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