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展培看到公孫明月,強忍的淚水不禁噴涌而出,他疾步上前,緊緊的拽住公孫明月那已經冰涼的雙手,聲音嘶啞地說道:“公孫大哥。”
龐策接過檀木盒子,緩緩地走向案桌,坐定之後,遲遲不敢打開,他怕。
許久之後,等到所有人都在為公孫明月的離去而傷心欲絕的時候,龐策輕輕地打開盒子,盒子裡有許多畫,還有一封他從未見過的信,他猶豫片刻之後,最終小心的打開信封,直到這一刻他的情緒再也無法掩飾,他邊看信邊任由那心痛的淚水肆意揮灑。
龐策:
百尺冰泉,縱身一躍,自此心眸相許。寒庭密室,輕輕相挽,而今朝朝暮暮。月下相酌,款款深情,往後心心念念。邊關塞外,天涯咫尺,方知相思入骨。
念,入骨血,實已靈藥難醫。思,入心扉,恐那情關難渡。
不曾想過,終有一天也會為情所傷。從未料到,百轉千回竟是如影相隨。也許經過了方知情深,愛過了才知緣淺,如果重回谷底,你還會輕身躍下,取我真心?如果不曾相識,你還會跋涉千里,暖我情意?
重逢是怨,傾情是債,怨也好,債也罷,既已知曉緣由,何苦久久糾纏。進不得,退不得,既知無望長久,然只能淚眼相忘。
緣起緣滅,終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分分合合,到頭來也逃不脫凡世俗情。雖有千般唯願,萬般不舍,終落得天上人間,人鬼殊途。如百年之後,歲月安好,只求能香茶一盞,青煙一縷,慰藉那黃泉之下淡薄輕鬼。
望來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保重!
公孫明月。
他從未親口承認過對他的情,原來並不是他無情,而是他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他卻不知,自己也已然知曉結果,可仍對他情難自禁。
他知道他有很多顧及,禮教,人言,道德……,但是他可知,為了他的顧及,他可以拋棄所有,只求他能回應自己。他要的並不多,只求同進同出,相濡以沫,但是現在一切的夢想都已破滅,他後悔自己沒有霸道地將他留在自己身邊,並將他深深地囚禁在自己的心海,讓他掙不脫也逃不走。
龐策看著手中的信,淚如雨下,此時此刻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心意,那份對自己的情,那份隱忍時的痛,他將信緊緊的貼近胸口,看著塌上逐漸失去生氣的臉龐,心裡的痛如決提般噴涌而出,侵蝕他身體的每一寸肌膚和血肉,並深深地扎進骨髓。
自此之後,世間再無大將軍龐策,有的只是被人奪去了魂魄的冢中枯骨。
第70章 後記
明淺並沒有將張園一起送回南夏,張園如若回到南夏,必然還會引起南夏跟朝廷的又一場戰役,於是他半路就解決了他,並造成是耶律俊才授意的假象,成功的挑撥了南夏跟乾國的矛盾。
秋兒在到達南夏的第二年就鬱鬱而終,他辜負了公孫明月,辜負了朱雀,每時每刻他都生活在深深地自責里,他後悔當初回乾國找尋自己的親人,如果那時候他沒有回去,那麼他還是朱雀身邊那個傻傻的孤兒,也不會落得客死異鄉的結局。
公孫明月死後,龐策被派往邊境著手與南夏的和談
慶曆四年,李秉昊同意和談,日益虛弱的馬大夫見到龐策,就知公孫明月已死,他搖搖頭表示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他擔心一旦仙遊,李秉昊便不受控制,那時候朝廷怕又要禍起邊疆。
龐策知道公孫明月想看的是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他決定終身鎮守邊疆,完成他的遺願。
同年乾國與南夏在河曲大戰,南夏勝,乾國敗。
慶曆六年,馬大夫卒,至始至終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認識他的人都叫他馬大夫。
李秉昊於同年性情大變,荒淫無度,濫殺無辜,終於在慶曆八年初被兒子殺死於內殿,自此一代梟雄黯然落幕。
完
第71章 番外篇
公孫明月感覺自己睡了好久,久到讓他覺得醒來後渾身精神,他看著外面耀眼的陽光,覺得身心都是暖暖的,既然身體恢復的如此好,那麼自己應該去找龐策跟他說清楚了吧?
一轉身,只見龐策歪倒在案桌上,輕輕地抽泣,他覺得奇怪,就站起身向他走去。
“龐策,龐策。”可是不管公孫明月如何叫喚,龐策都好像聽不見一樣,依然趴在案桌上一動不動。
公孫明月想要將他推醒,但是卻發現不管自己如何用力,都無法觸摸到他,手划過他的身體,緩緩掉落,再試一次,還是如此,正在納悶地時候,外面有人叫道:“將軍,靈堂已經設好,你……”
龐策緩緩地抬起頭,憔悴的臉頰讓公孫明月心頭一痛,他真想開心地告訴他,自己沒有死,自己就在他面前,但是接下去來人的一句話,卻讓他怔在當場,不知所措。
“既然公孫公子不能死而復生,將軍你也要節哀順變。”
死?我死了嗎?
公孫明月不敢相信的伸手去拉龐策,但是自己就像幽靈般始終無法觸摸他的身體,難道自己真的是留戀塵世的一縷魂魄?
直到他看到那躺在棺柩中的自己時,他才確信自己真的不過是死前那一點點對人世的痴念罷了,終究是要被黑白鬼帶去走奈何橋,喝孟婆湯,也終究會將他忘得一乾二淨。
龐策接過檀木盒子,緩緩地走向案桌,坐定之後,遲遲不敢打開,他怕。
許久之後,等到所有人都在為公孫明月的離去而傷心欲絕的時候,龐策輕輕地打開盒子,盒子裡有許多畫,還有一封他從未見過的信,他猶豫片刻之後,最終小心的打開信封,直到這一刻他的情緒再也無法掩飾,他邊看信邊任由那心痛的淚水肆意揮灑。
龐策:
百尺冰泉,縱身一躍,自此心眸相許。寒庭密室,輕輕相挽,而今朝朝暮暮。月下相酌,款款深情,往後心心念念。邊關塞外,天涯咫尺,方知相思入骨。
念,入骨血,實已靈藥難醫。思,入心扉,恐那情關難渡。
不曾想過,終有一天也會為情所傷。從未料到,百轉千回竟是如影相隨。也許經過了方知情深,愛過了才知緣淺,如果重回谷底,你還會輕身躍下,取我真心?如果不曾相識,你還會跋涉千里,暖我情意?
重逢是怨,傾情是債,怨也好,債也罷,既已知曉緣由,何苦久久糾纏。進不得,退不得,既知無望長久,然只能淚眼相忘。
緣起緣滅,終不過是水中月鏡中花,分分合合,到頭來也逃不脫凡世俗情。雖有千般唯願,萬般不舍,終落得天上人間,人鬼殊途。如百年之後,歲月安好,只求能香茶一盞,青煙一縷,慰藉那黃泉之下淡薄輕鬼。
望來世,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保重!
公孫明月。
他從未親口承認過對他的情,原來並不是他無情,而是他已經知道了結局,但是他卻不知,自己也已然知曉結果,可仍對他情難自禁。
他知道他有很多顧及,禮教,人言,道德……,但是他可知,為了他的顧及,他可以拋棄所有,只求他能回應自己。他要的並不多,只求同進同出,相濡以沫,但是現在一切的夢想都已破滅,他後悔自己沒有霸道地將他留在自己身邊,並將他深深地囚禁在自己的心海,讓他掙不脫也逃不走。
龐策看著手中的信,淚如雨下,此時此刻他才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心意,那份對自己的情,那份隱忍時的痛,他將信緊緊的貼近胸口,看著塌上逐漸失去生氣的臉龐,心裡的痛如決提般噴涌而出,侵蝕他身體的每一寸肌膚和血肉,並深深地扎進骨髓。
自此之後,世間再無大將軍龐策,有的只是被人奪去了魂魄的冢中枯骨。
第70章 後記
明淺並沒有將張園一起送回南夏,張園如若回到南夏,必然還會引起南夏跟朝廷的又一場戰役,於是他半路就解決了他,並造成是耶律俊才授意的假象,成功的挑撥了南夏跟乾國的矛盾。
秋兒在到達南夏的第二年就鬱鬱而終,他辜負了公孫明月,辜負了朱雀,每時每刻他都生活在深深地自責里,他後悔當初回乾國找尋自己的親人,如果那時候他沒有回去,那麼他還是朱雀身邊那個傻傻的孤兒,也不會落得客死異鄉的結局。
公孫明月死後,龐策被派往邊境著手與南夏的和談
慶曆四年,李秉昊同意和談,日益虛弱的馬大夫見到龐策,就知公孫明月已死,他搖搖頭表示自己也將不久於人世,他擔心一旦仙遊,李秉昊便不受控制,那時候朝廷怕又要禍起邊疆。
龐策知道公孫明月想看的是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於是他決定終身鎮守邊疆,完成他的遺願。
同年乾國與南夏在河曲大戰,南夏勝,乾國敗。
慶曆六年,馬大夫卒,至始至終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認識他的人都叫他馬大夫。
李秉昊於同年性情大變,荒淫無度,濫殺無辜,終於在慶曆八年初被兒子殺死於內殿,自此一代梟雄黯然落幕。
完
第71章 番外篇
公孫明月感覺自己睡了好久,久到讓他覺得醒來後渾身精神,他看著外面耀眼的陽光,覺得身心都是暖暖的,既然身體恢復的如此好,那麼自己應該去找龐策跟他說清楚了吧?
一轉身,只見龐策歪倒在案桌上,輕輕地抽泣,他覺得奇怪,就站起身向他走去。
“龐策,龐策。”可是不管公孫明月如何叫喚,龐策都好像聽不見一樣,依然趴在案桌上一動不動。
公孫明月想要將他推醒,但是卻發現不管自己如何用力,都無法觸摸到他,手划過他的身體,緩緩掉落,再試一次,還是如此,正在納悶地時候,外面有人叫道:“將軍,靈堂已經設好,你……”
龐策緩緩地抬起頭,憔悴的臉頰讓公孫明月心頭一痛,他真想開心地告訴他,自己沒有死,自己就在他面前,但是接下去來人的一句話,卻讓他怔在當場,不知所措。
“既然公孫公子不能死而復生,將軍你也要節哀順變。”
死?我死了嗎?
公孫明月不敢相信的伸手去拉龐策,但是自己就像幽靈般始終無法觸摸他的身體,難道自己真的是留戀塵世的一縷魂魄?
直到他看到那躺在棺柩中的自己時,他才確信自己真的不過是死前那一點點對人世的痴念罷了,終究是要被黑白鬼帶去走奈何橋,喝孟婆湯,也終究會將他忘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