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此乃後話,現在子浩一過了八月十五便要離開衛宅,所以他這兩天更使足了勁幫大家做事。雖然不太待見他,看在他要離開的份上,也沒有人為難他。
青溪現在完全接過了子浩的工作,找了兩套藍色和青色的衣服,便從衛樂和易鋒的房間中出來。
“兩位公子,請更衣。”
青溪來到客房,把兩套乾淨的衣服放在桌上。
“多謝。”
許子青拿起兩套看著就沒有上過身上的衣服,把藍色的那一套遞給了楚景。
“這個衛子樂,究竟是什麼樣啊!”這兩件衣服的料子全是上等料子,京城也不多見,就這樣送給他們穿,再加上這麼大的一個山莊,還有山下的衛宅,對於京城的傳言他現在似乎有點相信了。
“什麼樣的人也不管我們的事,只需謹守本份就是了。”看太上皇和衛子樂的關係顯然非同一般,不是他們能得罪得起得。說來還是楚景有見識,投奔了這麼一個大靠山,現在兩人是真的不用擔心被抓回去了。
“對了,你說的流言是?”
許子青為自己換好衣服,又替楚景整理衣冠。
“說柳大人把全家財產都給了衛子樂,所以他才能在鄉下置辦這麼大一攤子家業啊!不過我瞧著未必,要知道衛兄當初從衛侯府分家得了一萬兩,這點家業對他來說應該是置辦得起的。”
再說衛樂本身也是個有才幹的,幾年間家業翻了幾倍也不出奇。
“是嗎?有這樣的流言嗎?”
許子青手放在嘴前,沉思起來。
“不,不對。他當初還給了一筆銀子給衛侯府的人,把他們安排在了縣城,這些事我也聽說過,因為是光明正大的安置瞞不了人,有證可查。所以衛兄的家業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這麼簡單,正如他這個人一般。”
能不聲不響和太上皇搭上關係,兩人關係瞧著還很不錯的樣子,但是京城裡卻沒有一絲風聲傳出來,這樣的人能簡單?反正許子青是不信的。因為楚景的決定,給他們兩人帶來了希望,所以難得誇了楚景一句。
“哈哈哈,我就說嘛,衛兄肯定不是那樣的人,雖然只是一句承諾,但是我們回京後聞得的那些傳言,除了少數不服者外,誰不誇他好。而且觀字如觀其人,我父親正好看過衛兄的字,還拿我去跟衛兄比,把我批得一無是處,卻對衛樂從頭夸到尾,你要知道我父親是個多嚴肅的人啊,又是個武將卻對衛兄這麼誇獎,可見他人確有不凡之處。”
楚景想到楚世子把衛樂夸上了天,把他比起了狗屎就忍不住心酸。這是親爹?肯定不是。親爹會罵自己兒子是狗屎,連給衛子樂端茶倒水都不配。
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人家,被強行分出侯府不明沒有落沒下去,甚至努力向天,掙下一份家業不說,還拜得名師做先生,弱冠中得解元。再加上一筆大儒都稱讚的好字,和助人為樂的善行,哪怕是被比成了渣,楚景也服氣。
更不要說衛樂還很講義氣,在衛侯府遇上了那樣的事後還主動出來收拾例殘局,把衛侯府的主子們安排得好好的,給了他們謀生的家業。
可以說,在京城說衛樂不好不但不會引起眾人的贊同,反而還會為自己引來一身騷,世人只會認為他是妒忌賢良。由此可見衛樂在京城人士們的名聲有多高,有多好。甚至好些以前不曾服氣的學子在看過衛樂中舉後的文章時也都服氣,只遺憾他沒有進京會考的打算,安心做一輩子的隱士。
☆、第228章
一身學問才能被埋沒,讓眾人唯有嘆息。
楚景也曾遺憾過,因為他真的很難想像現在的衛樂是他當年見過的那個小小少年,說話都不敢大聲,卻能闖出如今的名聲,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兩人換好衣服出來,正好午飯也擺好了,只等兩人出來吃飯。
“坐吧!”看到兩人,指了指程勇和向天哥平時的座位。
“謝夏爺。”
因趙安有提點兩人,所以他們知道在這裡不能叫太上皇這些可以表是夏爺身份的稱呼,而是隨著衛宅的人一起稱之為夏爺。
“楚兄,許兄,不要客氣,家裡不比京城,清茶淡飯還請諒解。”
衛樂看小雪把湯放在他和夏琝面前,對剛來的兩人微笑道,面部表情十分親切,但卻讓兩人人差點又生出一身汗來。
“不敢不敢。”
他們可不敢嫌棄,再說這滿足的菜雖只是鄉野小菜,卻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食谷欠大漲,這樣的菜都嫌棄,那他們在軍營里吃的是什麼?狗屎嗎?
當然哪怕心中真嫌棄兩人也不會表露出來,要知道這上面還坐著一位太上皇呢,人家都沒有嫌棄半點,還和普通人一樣坐在上首吃菜,他們有什麼資格嫌棄菜不好?
不過讓兩人沒想到的是這菜不僅聞著香,在吃進嘴裡後更香。兩人本來就胃口好,見滿桌人都和平時一樣的吃飯,沒見他們對太上皇有什麼顧及,兩人也就放開了胃吃。
幸好雖走了程勇和向天哥,但大小雪這兩天煮飯時習慣性煮了同樣的飯量,方才沒有因為多了兩個胃口好的人而沒飯可食的尷尬場景。
他們的胃和向、程二人差不多,吃到最後鍋里只剩下一碗飯,甚幸。大小雪擦了擦汗,打算晚上再多煮一碗米,不然這也太險了點。
飯不夠吃沒什麼,怕的就是丟少爺的臉。
“兩位兄中暫時在山莊安置,山下易宅我已經派人去收拾,等過了中秋我們便搬回山下居住。”衛樂讓金豐把生活用品送上,又好言安慰兩人,讓他們把山莊當成是自己家,不要拘束。
“謝謝。”兩人朝衛樂行大禮,被他閃開來。
“使不得使不得,當年楚兄還幫過我,要說謝也是我。”要是沒有那件僅能出門見客的斗篷,以原主那嬌弱的身體能不能撐過寒冬還非常難說呢!
京城寒冷,他的屋子裡又沒有坑,只靠著一點炭取暖這哪行啊。原主冬日睡覺都要把斗篷搭在被子的上面方才暖和一點,和家中別的庶兄嫡兄比起來,他那屋子簡直如同冰窖。原主又不是一個強硬的人,連鬧都不敢鬧。
再說嫡母給他的東西完全是按照公中的份例來的,只是把上等皮毛換成了普通皮毛,上等的銀霜炭換成了中等炭而已,但以衛樂從記憶中的來看,這事些定不是嫡母吩咐的,但她沒有管也是事實。
她的不問不管,便是原主身體不強壯的原因之一。
因此,即便是衛侯府一家子基因不差,身體高壯,衛樂的身體也強壯不起來,個子更是不如幾位兄長。
多番原因加在一起,原主死前最到的刺激便成了催發劑,讓他一命嗚呼了。說真的,原主死得真冤,偏生還沒理找人報復回去。嫡母有苛待他嗎?沒有。那都是下人自己做的,他自己不也沒說嗎?如果他說出來的話,這些下人肯定是會處理的,何人再敢欺壓主子?至於嫡母,她被人隱瞞了啊!鬧出來頂多一個識人不清的罪名,連根汗毛都不掉,關她什麼事呢!
但他能說嗎?也不能。
原主真要說出來就是在打嫡母的臉面,到時嫡母生氣是小,背後記恨他原主才防不勝防,所以原主情願自己吃啞巴虧也不願意鬧出來讓嫡母難看。有些事明明不對的是對方,卻偏偏怨恨起了無過錯的一方,這樣的事原主也不是沒見過,所以他真不想被嫡母惦記上,這樣他在衛侯府便沒有好日子過了。
即使他在當時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可在後宅他又能做什麼呢?嫡母隨便吩咐一聲就讓他有苦說不出,甚至拿出孝道來,他的前程也完了。
所以原主只能忍耐,結果不想忍耐到最後是被趕出家門。
如果不是對方心急著要趕原主出門,他也不會被氣死。以原主的性格也不是為一萬兩銀子而生氣,而是因為衛侯府的做法太過寒心。他才十六歲,連親都沒有娶,就這樣給一萬兩銀子打發了。而他的兄長們十六歲在幹嘛呢?家裡正四處為他們說親,不像原主別說談門親事了,還被迫分親趕出侯府,不怪原主氣不過一命嗚呼換了芯子。
衛樂有原主的記憶,自然知道原主並不是因為被趕出家門而生氣,他氣的是這些人的迫不及待,好待等他說上親成了婚,滿弱冠後再說分家啊!他也不是死皮賴臉的人,可為什麼不多等幾年?
就幾年而已,這也容不下他?這才是原主被氣死的真相。
只有細細品過原主記憶的衛樂,也是在幾年之後才明白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最開始以為原主只是因為被迫分家才一氣之下死了,還為原主的怒其不爭而生氣,不就是分家嘛,為啥這麼大氣性把自己氣死了呢!現在才知道是他誤會了,分家原主不怕,他是大好男兒只要自己肯努力,總能掙得一份家業。
他生氣的原因不過是這些人的迫不及待,以及他們對自己的毫無親情可言的態度。這便是原主憋氣死的原因,原主是個敏感的人,親娘早死,父親對他也無半點慈愛,祖母同樣不在乎他這個庶孫,嫡母主張分他出去,嫡兄和庶兄更是推手。
偌大一個侯府,他居然沒有一個人關心,除了嫡母他們都與自己有血緣關係啊,一份親情都無太讓人寒心了。
所以事後不管衛家怎麼送信要見他,衛樂都不曾應。他要是去見了,怎麼對得起含冤而死的原主。
生活了十幾年,阿貓阿狗也應該有幾分情誼啊!做為血親他們卻對原主的難視而不見,明知道被分出去後他的日子會難過,還是執意做了。雖然原主中了秀才有了名功,可他連親也沒有娶,這樣的做法讓人難以接受。
既然你們對原主無情,這時再來談及親情豈不是可笑?衛樂一封封信拒絕,徒留遺憾給衛家人。
生不見人,死與不同葬一處,衛樂是真的與他們撕裂開來了。在衛宅不祭衛家祖宗,只祭姨娘也原主。雖然原主因他只能默默燒香燒紙,但是對衛樂來說他們母親如今已得幸福,燒香紙不過是為二人祈禱,不僅來世享受,此後世世代代都不再受苦。
雖然這份心意未必能送到,但做是一回事,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衛樂堅持在每年姨娘的忌日為他們燒香燒紙,世人以為他這是想自己親娘了,其實不是。他還在中元節時順便為爺爺奶奶祭祀一下,別的時間找不到理由啊!哦對了,還有清明,這個節日他可以燒紙。但是沒辦法上墳,這讓衛樂特別的遺憾。
對於姨娘遷墳一事雖有疑惑,但是主持出來說了不用,讓她在那裡就很好。做為親爹,他有足夠的發言權,不管是世俗還是孝道,都沒有人能用姨娘來攻擊衛樂。親爹不願意遷,做為外孫雖是親娘也得要尊敬祖輩不是嗎?
其實遷與不遷對衛樂和主持來說都沒有意義,不過衛樂還是每年有讓人去姨娘的墳前上墳燒香,就算是為了遮住世人的嘴巴還是需要做的。
如此一來,衛樂便只有在清明忌日和中元節時為爺爺奶奶順道一起燒個香。在世人的眼中他是原主,他沒辦法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燒香,平時也只能在心裡想念他們。如果說衛樂真有什麼遺憾的話,也只有這個了。
前世的事他不能對任何人說,一來是保密,二來也是為了大家好。穿越重生之事本來就稀奇,古人發現都是用火燒死或是直接來個沉塘,衛樂不敢保證衛宅的人能夠接受。至於易鋒,按理說他不應該隱瞞才對,但衛樂每次面對他都說不出口。而且易鋒心中還有一些不安全感,生氣自己拋棄他,要是讓他知道自己的來歷,他會不會變得神經兮兮起來,比如生怕自己某一天就沒了呼吸穿回前世?
以衛樂對易鋒的了解,只要有關他的事對方很有可能變成這樣。為了易鋒好,這事還是不要說了,說出來又怎麼樣呢?他又不打算回去,這不是讓易鋒白擔心嗎?讓他為了自己的事緊張得睡不好吃不午又何必呢!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連主持也不贊同他把事情說出來。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雖然少了向、程二人,卻多了夏琝和楚景、許子青幾人,還有夏正陽,他終於可以陪自己的伴侶過一個團圓節了。
“雖然我很高興大家主動幫忙,但是我能不能問一下,你們打算剝多少柚子?”
衛樂看著桌子上擺著的十幾個剝好的柚子,這麼多吃得完嗎?最讓他無語的是夏琝他們還在剝,這是打算比賽剝柚子嗎?剝是沒問題,但是……
“誰剝的誰吃。”
一句話正在剝柚子的眾人停下了手,傻傻地看著自己手上和已經剝好的柚子,他們這群人當中最少的也都剝了一個,唯二沒剝的是衛樂和易鋒。
☆、第229章
“做為好朋友,應該出來為朋友兩肋插刀了。”夏琝剝了兩個,加上手中正在剝的就是三個。他直接拿起兩個給了衛樂和易鋒一人一個。
“小暑小暑,這兩個歸你們了。”衛凡拖了壯丁,把自己和夏正陽剝的分了一半給小暑小寒。
正在幹活的小寒和小暑快哭了好嗎?
“青溪,你和金豐還沒有對不對,這兩個給你們了。”
趙安這個坑貨,他本來是幫主子剝的,結果不小心使勁過了頭,一下子剝了四個,他分出去兩個還有兩個,於是把剩下的兩個分給了隱藏在暗處的暗衛。
求放過啊,我們隱藏在暗處,這關我們什麼事?有本事你剝了你自己吃啊!陷害我們算什麼本事?
暗衛拿著柚子谷欠哭無淚道。
趙安才不管他們,直接把夏琝面前的柚子拿過來自己吃。
現在夏琝面前沒了柚子,老得意了。
衛樂冷笑一聲,把他手中的直接放在了夏琝的面前。
青溪現在完全接過了子浩的工作,找了兩套藍色和青色的衣服,便從衛樂和易鋒的房間中出來。
“兩位公子,請更衣。”
青溪來到客房,把兩套乾淨的衣服放在桌上。
“多謝。”
許子青拿起兩套看著就沒有上過身上的衣服,把藍色的那一套遞給了楚景。
“這個衛子樂,究竟是什麼樣啊!”這兩件衣服的料子全是上等料子,京城也不多見,就這樣送給他們穿,再加上這麼大的一個山莊,還有山下的衛宅,對於京城的傳言他現在似乎有點相信了。
“什麼樣的人也不管我們的事,只需謹守本份就是了。”看太上皇和衛子樂的關係顯然非同一般,不是他們能得罪得起得。說來還是楚景有見識,投奔了這麼一個大靠山,現在兩人是真的不用擔心被抓回去了。
“對了,你說的流言是?”
許子青為自己換好衣服,又替楚景整理衣冠。
“說柳大人把全家財產都給了衛子樂,所以他才能在鄉下置辦這麼大一攤子家業啊!不過我瞧著未必,要知道衛兄當初從衛侯府分家得了一萬兩,這點家業對他來說應該是置辦得起的。”
再說衛樂本身也是個有才幹的,幾年間家業翻了幾倍也不出奇。
“是嗎?有這樣的流言嗎?”
許子青手放在嘴前,沉思起來。
“不,不對。他當初還給了一筆銀子給衛侯府的人,把他們安排在了縣城,這些事我也聽說過,因為是光明正大的安置瞞不了人,有證可查。所以衛兄的家業可能沒有我們想的這麼簡單,正如他這個人一般。”
能不聲不響和太上皇搭上關係,兩人關係瞧著還很不錯的樣子,但是京城裡卻沒有一絲風聲傳出來,這樣的人能簡單?反正許子青是不信的。因為楚景的決定,給他們兩人帶來了希望,所以難得誇了楚景一句。
“哈哈哈,我就說嘛,衛兄肯定不是那樣的人,雖然只是一句承諾,但是我們回京後聞得的那些傳言,除了少數不服者外,誰不誇他好。而且觀字如觀其人,我父親正好看過衛兄的字,還拿我去跟衛兄比,把我批得一無是處,卻對衛樂從頭夸到尾,你要知道我父親是個多嚴肅的人啊,又是個武將卻對衛兄這麼誇獎,可見他人確有不凡之處。”
楚景想到楚世子把衛樂夸上了天,把他比起了狗屎就忍不住心酸。這是親爹?肯定不是。親爹會罵自己兒子是狗屎,連給衛子樂端茶倒水都不配。
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人家,被強行分出侯府不明沒有落沒下去,甚至努力向天,掙下一份家業不說,還拜得名師做先生,弱冠中得解元。再加上一筆大儒都稱讚的好字,和助人為樂的善行,哪怕是被比成了渣,楚景也服氣。
更不要說衛樂還很講義氣,在衛侯府遇上了那樣的事後還主動出來收拾例殘局,把衛侯府的主子們安排得好好的,給了他們謀生的家業。
可以說,在京城說衛樂不好不但不會引起眾人的贊同,反而還會為自己引來一身騷,世人只會認為他是妒忌賢良。由此可見衛樂在京城人士們的名聲有多高,有多好。甚至好些以前不曾服氣的學子在看過衛樂中舉後的文章時也都服氣,只遺憾他沒有進京會考的打算,安心做一輩子的隱士。
☆、第228章
一身學問才能被埋沒,讓眾人唯有嘆息。
楚景也曾遺憾過,因為他真的很難想像現在的衛樂是他當年見過的那個小小少年,說話都不敢大聲,卻能闖出如今的名聲,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兩人換好衣服出來,正好午飯也擺好了,只等兩人出來吃飯。
“坐吧!”看到兩人,指了指程勇和向天哥平時的座位。
“謝夏爺。”
因趙安有提點兩人,所以他們知道在這裡不能叫太上皇這些可以表是夏爺身份的稱呼,而是隨著衛宅的人一起稱之為夏爺。
“楚兄,許兄,不要客氣,家裡不比京城,清茶淡飯還請諒解。”
衛樂看小雪把湯放在他和夏琝面前,對剛來的兩人微笑道,面部表情十分親切,但卻讓兩人人差點又生出一身汗來。
“不敢不敢。”
他們可不敢嫌棄,再說這滿足的菜雖只是鄉野小菜,卻香氣四溢,讓人忍不住食谷欠大漲,這樣的菜都嫌棄,那他們在軍營里吃的是什麼?狗屎嗎?
當然哪怕心中真嫌棄兩人也不會表露出來,要知道這上面還坐著一位太上皇呢,人家都沒有嫌棄半點,還和普通人一樣坐在上首吃菜,他們有什麼資格嫌棄菜不好?
不過讓兩人沒想到的是這菜不僅聞著香,在吃進嘴裡後更香。兩人本來就胃口好,見滿桌人都和平時一樣的吃飯,沒見他們對太上皇有什麼顧及,兩人也就放開了胃吃。
幸好雖走了程勇和向天哥,但大小雪這兩天煮飯時習慣性煮了同樣的飯量,方才沒有因為多了兩個胃口好的人而沒飯可食的尷尬場景。
他們的胃和向、程二人差不多,吃到最後鍋里只剩下一碗飯,甚幸。大小雪擦了擦汗,打算晚上再多煮一碗米,不然這也太險了點。
飯不夠吃沒什麼,怕的就是丟少爺的臉。
“兩位兄中暫時在山莊安置,山下易宅我已經派人去收拾,等過了中秋我們便搬回山下居住。”衛樂讓金豐把生活用品送上,又好言安慰兩人,讓他們把山莊當成是自己家,不要拘束。
“謝謝。”兩人朝衛樂行大禮,被他閃開來。
“使不得使不得,當年楚兄還幫過我,要說謝也是我。”要是沒有那件僅能出門見客的斗篷,以原主那嬌弱的身體能不能撐過寒冬還非常難說呢!
京城寒冷,他的屋子裡又沒有坑,只靠著一點炭取暖這哪行啊。原主冬日睡覺都要把斗篷搭在被子的上面方才暖和一點,和家中別的庶兄嫡兄比起來,他那屋子簡直如同冰窖。原主又不是一個強硬的人,連鬧都不敢鬧。
再說嫡母給他的東西完全是按照公中的份例來的,只是把上等皮毛換成了普通皮毛,上等的銀霜炭換成了中等炭而已,但以衛樂從記憶中的來看,這事些定不是嫡母吩咐的,但她沒有管也是事實。
她的不問不管,便是原主身體不強壯的原因之一。
因此,即便是衛侯府一家子基因不差,身體高壯,衛樂的身體也強壯不起來,個子更是不如幾位兄長。
多番原因加在一起,原主死前最到的刺激便成了催發劑,讓他一命嗚呼了。說真的,原主死得真冤,偏生還沒理找人報復回去。嫡母有苛待他嗎?沒有。那都是下人自己做的,他自己不也沒說嗎?如果他說出來的話,這些下人肯定是會處理的,何人再敢欺壓主子?至於嫡母,她被人隱瞞了啊!鬧出來頂多一個識人不清的罪名,連根汗毛都不掉,關她什麼事呢!
但他能說嗎?也不能。
原主真要說出來就是在打嫡母的臉面,到時嫡母生氣是小,背後記恨他原主才防不勝防,所以原主情願自己吃啞巴虧也不願意鬧出來讓嫡母難看。有些事明明不對的是對方,卻偏偏怨恨起了無過錯的一方,這樣的事原主也不是沒見過,所以他真不想被嫡母惦記上,這樣他在衛侯府便沒有好日子過了。
即使他在當時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可在後宅他又能做什麼呢?嫡母隨便吩咐一聲就讓他有苦說不出,甚至拿出孝道來,他的前程也完了。
所以原主只能忍耐,結果不想忍耐到最後是被趕出家門。
如果不是對方心急著要趕原主出門,他也不會被氣死。以原主的性格也不是為一萬兩銀子而生氣,而是因為衛侯府的做法太過寒心。他才十六歲,連親都沒有娶,就這樣給一萬兩銀子打發了。而他的兄長們十六歲在幹嘛呢?家裡正四處為他們說親,不像原主別說談門親事了,還被迫分親趕出侯府,不怪原主氣不過一命嗚呼換了芯子。
衛樂有原主的記憶,自然知道原主並不是因為被趕出家門而生氣,他氣的是這些人的迫不及待,好待等他說上親成了婚,滿弱冠後再說分家啊!他也不是死皮賴臉的人,可為什麼不多等幾年?
就幾年而已,這也容不下他?這才是原主被氣死的真相。
只有細細品過原主記憶的衛樂,也是在幾年之後才明白事情並不是他想的那樣。最開始以為原主只是因為被迫分家才一氣之下死了,還為原主的怒其不爭而生氣,不就是分家嘛,為啥這麼大氣性把自己氣死了呢!現在才知道是他誤會了,分家原主不怕,他是大好男兒只要自己肯努力,總能掙得一份家業。
他生氣的原因不過是這些人的迫不及待,以及他們對自己的毫無親情可言的態度。這便是原主憋氣死的原因,原主是個敏感的人,親娘早死,父親對他也無半點慈愛,祖母同樣不在乎他這個庶孫,嫡母主張分他出去,嫡兄和庶兄更是推手。
偌大一個侯府,他居然沒有一個人關心,除了嫡母他們都與自己有血緣關係啊,一份親情都無太讓人寒心了。
所以事後不管衛家怎麼送信要見他,衛樂都不曾應。他要是去見了,怎麼對得起含冤而死的原主。
生活了十幾年,阿貓阿狗也應該有幾分情誼啊!做為血親他們卻對原主的難視而不見,明知道被分出去後他的日子會難過,還是執意做了。雖然原主中了秀才有了名功,可他連親也沒有娶,這樣的做法讓人難以接受。
既然你們對原主無情,這時再來談及親情豈不是可笑?衛樂一封封信拒絕,徒留遺憾給衛家人。
生不見人,死與不同葬一處,衛樂是真的與他們撕裂開來了。在衛宅不祭衛家祖宗,只祭姨娘也原主。雖然原主因他只能默默燒香燒紙,但是對衛樂來說他們母親如今已得幸福,燒香紙不過是為二人祈禱,不僅來世享受,此後世世代代都不再受苦。
雖然這份心意未必能送到,但做是一回事,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所以衛樂堅持在每年姨娘的忌日為他們燒香燒紙,世人以為他這是想自己親娘了,其實不是。他還在中元節時順便為爺爺奶奶祭祀一下,別的時間找不到理由啊!哦對了,還有清明,這個節日他可以燒紙。但是沒辦法上墳,這讓衛樂特別的遺憾。
對於姨娘遷墳一事雖有疑惑,但是主持出來說了不用,讓她在那裡就很好。做為親爹,他有足夠的發言權,不管是世俗還是孝道,都沒有人能用姨娘來攻擊衛樂。親爹不願意遷,做為外孫雖是親娘也得要尊敬祖輩不是嗎?
其實遷與不遷對衛樂和主持來說都沒有意義,不過衛樂還是每年有讓人去姨娘的墳前上墳燒香,就算是為了遮住世人的嘴巴還是需要做的。
如此一來,衛樂便只有在清明忌日和中元節時為爺爺奶奶順道一起燒個香。在世人的眼中他是原主,他沒辦法為自己的爺爺奶奶燒香,平時也只能在心裡想念他們。如果說衛樂真有什麼遺憾的話,也只有這個了。
前世的事他不能對任何人說,一來是保密,二來也是為了大家好。穿越重生之事本來就稀奇,古人發現都是用火燒死或是直接來個沉塘,衛樂不敢保證衛宅的人能夠接受。至於易鋒,按理說他不應該隱瞞才對,但衛樂每次面對他都說不出口。而且易鋒心中還有一些不安全感,生氣自己拋棄他,要是讓他知道自己的來歷,他會不會變得神經兮兮起來,比如生怕自己某一天就沒了呼吸穿回前世?
以衛樂對易鋒的了解,只要有關他的事對方很有可能變成這樣。為了易鋒好,這事還是不要說了,說出來又怎麼樣呢?他又不打算回去,這不是讓易鋒白擔心嗎?讓他為了自己的事緊張得睡不好吃不午又何必呢!都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連主持也不贊同他把事情說出來。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
雖然少了向、程二人,卻多了夏琝和楚景、許子青幾人,還有夏正陽,他終於可以陪自己的伴侶過一個團圓節了。
“雖然我很高興大家主動幫忙,但是我能不能問一下,你們打算剝多少柚子?”
衛樂看著桌子上擺著的十幾個剝好的柚子,這麼多吃得完嗎?最讓他無語的是夏琝他們還在剝,這是打算比賽剝柚子嗎?剝是沒問題,但是……
“誰剝的誰吃。”
一句話正在剝柚子的眾人停下了手,傻傻地看著自己手上和已經剝好的柚子,他們這群人當中最少的也都剝了一個,唯二沒剝的是衛樂和易鋒。
☆、第229章
“做為好朋友,應該出來為朋友兩肋插刀了。”夏琝剝了兩個,加上手中正在剝的就是三個。他直接拿起兩個給了衛樂和易鋒一人一個。
“小暑小暑,這兩個歸你們了。”衛凡拖了壯丁,把自己和夏正陽剝的分了一半給小暑小寒。
正在幹活的小寒和小暑快哭了好嗎?
“青溪,你和金豐還沒有對不對,這兩個給你們了。”
趙安這個坑貨,他本來是幫主子剝的,結果不小心使勁過了頭,一下子剝了四個,他分出去兩個還有兩個,於是把剩下的兩個分給了隱藏在暗處的暗衛。
求放過啊,我們隱藏在暗處,這關我們什麼事?有本事你剝了你自己吃啊!陷害我們算什麼本事?
暗衛拿著柚子谷欠哭無淚道。
趙安才不管他們,直接把夏琝面前的柚子拿過來自己吃。
現在夏琝面前沒了柚子,老得意了。
衛樂冷笑一聲,把他手中的直接放在了夏琝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