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林端穆與蕭展如望向周圍已染上煙塵,甚至還有不少地方已傾塌的神殿,對這些人的選擇也只能感慨一聲。然而要讓這麼多人留在此地等死……蕭展如忽地一拍腰間飛劍,身化銀光消逝於空中。林端穆也能猜到他要去做什麼,便耐心地坐在原地等他回來,順便將自己在山崖外布下的法陣講給眾人,告訴他們這山從今後只能進不能出,他布下這法陣也是為防止將來黑暗陣營的人從此地借道攻擊光明陣營云云。
這當然是隨口胡謅,這麼高的山,又是直上直下,毫無借力之處,大軍要翻過來絕不可能。他的用意不過是要告訴眾祭司,他們要留在這聖殿中,除了等死實在再無他途,要讓人從外接應,仍如原先一般遙控大陸政局是絕不可能了。眾人領會到他的意思,心裡便又涼了一截,想到將來竟要被活活餓死在這殿裡,誰都無法淡然處之。正在眾人內心劇烈鬥爭時,林端穆忽地問起聖殿外的魔法陣如何開啟一事。大祭司神情恍忽,腦子更是不清楚,便將開陣之法教給了他,林端穆暗記於心,便當場試用此法,雖是自他這裡看不出什麼,但不久蕭展如便從天而降,證明此法非假。
蕭展如這趟飛得極快,不到一晝夜便從提蘭打了個轉回來,將先前交與那爾遜和肯迪的兩面雲幢要了一面回來。回來後他便將小旗交到大祭司手中,傳授了運用之法:“你們若要離開此地,只須手捻住這小旗,想著我二人形貌,便能飛到我們身邊。到時候或是要採買食物,或是要另尋住處,我們都會替你安排,若要再回這裡來,也可送你回來。只是這旗你們無法隨心使用,去不了別處,且若無我二人相送,這山外法陣你們打不開,離了這裡便再回不來了。”
給眾人留下一條生路後,他們也再無必要呆在這山上,帶了要走之人,乘劍一路往薩斯堡奔去,也將他們放在同一地方,教他們自行求生去便是。薩斯堡自來便是光明陣營的頭一道關隘,駐守人員複雜,卻不在任何一國領土之內,而算作了光明聖殿的廟產,這些人投了那裡,想必自有一番造化,林端穆與蕭展如便不再多管了。
不過兩日工夫,原先處處掣肘的光明聖殿便零落至此,也教二人平添了幾分世事無常的感慨。他們也未去羅耶斯,而是直接回了提蘭的三清宮,將此事從頭到尾告訴了兩名徒弟。那爾遜和肯迪聽到前半段時還時驚時喜,有些心悸,待聽到最後時臉上已全無表情,呆若木雞。林端穆拍了拍二人,見他們全無清醒過來的意思,便直接將二人推出方丈,掩了大門,順便留下話叫他們去將獨角獸的幻影收回,自己則去廚房燒了淨水,與蕭展如沐浴淨身。
兩人都疲憊不堪,身上處處沾滿灰土,便也就不拘禮節,共浴一盆熱水,淨身解乏。那木桶並不大,雖是二人都不算魁梧,同盆共浴也有些擁擠。林端穆是元神之體,身上溫度略低,攪得一盆水也涼得快,又沒人再與他們添來,只得匆匆揩抹一番便出去穿衣。他前腳起來,蕭展如後腳便也站了起來,一把拽過他正要往身上套的中衣,擦找起身上的水滴來。他故意在林端穆面前擦了一會兒,竟不是擦身,而是赤、裸、裸的勾引了,看得林端穆也忍奈不住,乾脆衣裳也不穿了,直接搶了那件中衣來扔到地上,攬住眼前之人吻了下去。
直到天色已晚,他們才從沉迷中喚回神智。林端穆幹活成了習慣,看著身上床上的一片狼籍,想也不想地便要下地收拾,蕭展如卻抱著他的腰,不肯放他離開,口中喃喃:“再待會兒,咱們倆再待會兒。”林端穆應了一聲,重又俯下身,嘴唇在他頸邊流連許久,低聲問道:“怎麼了,不舒服嗎?還是昨天死的人太多,你有負罪感?”
“都不是,我就是有些累。我不過是初度劫的散仙,竟要承擔傳道重任,且咱們一路上又經歷了無數險阻,雖是都能度過,卻也勞力勞心……我現在只想和你多待一會兒,就咱們兩個人。”
“好,這又有何難。反正傳道非一日之功,我陪你慢慢歇著,什麼時候休息夠了,咱們再去做應做之事。”
這一休息就休息了三年多,二人將一切事務交待給了徒弟們,自己重回魔獸森林結廬而居,日日打坐行功,溫養黃芽,直到蕭展如再度結出金丹,他們才想起自己當師父的責任,決定重回凡間探望徒弟。
這一回重入世間比從前的心境又自不同,那爾遜和肯迪如今早已能獨當一面,在各國都被敬若神明,而光明聖殿也在薩斯堡重建——自山上下來的眾祭司怕招來他們的怒火,不敢再回締提山脈,只好在薩斯堡重整大旗,原先聖殿裡的祭司看著前途無望,漸漸也就都從殿中撤了出來,只剩下大祭司等幾名老人留在其中,過許久才出來採買一次東西。
回去後,兩名徒弟便將他們在各國傳道的情況告知了二人,又重安排宴會等,請各國國王往三清宮飲宴,自上而下推行其道。似這般過了百幾十年,全大陸上都建起道觀,供奉各路神仙,香火之旺,不下於原先的光明神殿。此消彼長,那光明聖殿的威勢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少年人多隻知道教神仙的由來,卻不知光明神在大陸的各種傳說了。且就連那黑暗帝國,這百餘年來因連戰連敗,又知光明陣營有神使坐鎮,自己縱然打點再多兵馬也無勝算,也就慢慢消停了,大陸一時之間風波不起,國泰民安。
隨著時光消逝,林端穆與蕭展如除了為這些轉變歡喜之外,心中還常夾有幾分忐忑,原因無他,林端穆三百六十年一度的天劫之期將要到了。以他的修為,加之傳道的功德,度過了此次天劫,怕就能成就天仙位份了。蕭展如今年不過修道五百年出頭,若林端穆真成了天仙,二人少說也要有二百餘年不能相見,甚或從此就要天人相隔了。
天劫越到眼前,林端穆心中便越不安,恨不得乾脆不要這天仙之份,叫蕭展如在他未升天時打散他護體神光,這樣便可再多留於凡間數百年。蕭展如卻是死活不肯,說什麼也要讓他先成天仙,只說傳道這般大功德,你可成天仙我自也可成,難不成兩人還一輩子都留在這大陸上了?硬逼著林端穆答應了先成天仙,日後二人再在天上相見之事。孰知林端穆心中早打定了主意,暗自許下了誓言,除非蕭展如能成天仙位業,他自己絕不成天仙。
不過天劫將臨,他們也無法再住在凡人中間,以免天雷劈下時牽累眾人,正好光明聖殿那裡空置許久,其上又有多種魔法陣防護,卻是度劫最好的地方。二人算計好時間,帶著那爾遜和肯迪二人一同到了聖殿中,又多布了幾層陣式抵禦天劫,也就各自默運玄功,等待天時而已。
百年不過轉瞬間,何況一天光景。直到這一天日落月升,復又日升月落,林、蕭二人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天劫竟未到來!
“天劫的日子咱們已反覆算過多次,怎麼竟沒到來呢?就算不是雷劫而是魔劫,你總也該有些感覺吧,怎麼會這樣……這,難道是天劫已經過去了?不可能啊,以咱們的功德,就算不能成天仙,地仙實是囊中之物……”蕭展如已是語無倫次,苦思冥想他們未經天劫的緣故。
他正驚惶失措之間,林端穆卻一把按住了他的手,啞聲道:“沒有天劫,豈不更好?既無天劫,咱們就可以長長久久地一塊兒生活下去了,也不必擔心將來成了天仙后能不能如現在一般悠閒,也不必擔心咱們成了仙,徒弟們又該如何……這都是天數,硬爭也爭不來。咱們就當是成了地仙,從此後與地同壽,就在此地住下,清清靜靜,又不必歷那二千年一度的天劫,豈不是好?”[注]
看著兩位師父相依相偎,情話綿綿,徒弟們也十分自覺地退到遠處,給二人騰出空間。不過蕭展如對此總不肯死心,直到三百年後,他與兩名徒弟度劫之日都過了,卻始終無天劫落下,他才終於死心,只當是留在此地當一介地仙罷了。
雖無天劫降下,但三百年後,那爾遜與肯迪也終於修得功行圓滿,元神也得解脫肉身。林端穆與蕭展如總嫌他二人的肉身不潔,趁機替他們兵解了,又將二人元神送到山下,托生到一戶人家,直到滿了三歲才接回山上,重新教養。
他二人雖不得飛升天外,也難再回歸中土,但二人共居光明聖殿之中,日子過得十分清淨。平日淨誦《黃庭》,勤修功行;閒暇時調、教徒弟,煉丹製藥;不時也離開聖殿,重入人間,帶著徒弟們扶危濟困,做些憐老惜貧之事,好替他們積下善功。
他們已這般過了三數百年,往後不知還要再過幾萬億年,雖是平平淡淡,卻也應了二人當初所願:此身但存一日,便不教分離,相互扶持,朝夕與共,直至這片大陸、這個世界消逝之時。
【
這當然是隨口胡謅,這麼高的山,又是直上直下,毫無借力之處,大軍要翻過來絕不可能。他的用意不過是要告訴眾祭司,他們要留在這聖殿中,除了等死實在再無他途,要讓人從外接應,仍如原先一般遙控大陸政局是絕不可能了。眾人領會到他的意思,心裡便又涼了一截,想到將來竟要被活活餓死在這殿裡,誰都無法淡然處之。正在眾人內心劇烈鬥爭時,林端穆忽地問起聖殿外的魔法陣如何開啟一事。大祭司神情恍忽,腦子更是不清楚,便將開陣之法教給了他,林端穆暗記於心,便當場試用此法,雖是自他這裡看不出什麼,但不久蕭展如便從天而降,證明此法非假。
蕭展如這趟飛得極快,不到一晝夜便從提蘭打了個轉回來,將先前交與那爾遜和肯迪的兩面雲幢要了一面回來。回來後他便將小旗交到大祭司手中,傳授了運用之法:“你們若要離開此地,只須手捻住這小旗,想著我二人形貌,便能飛到我們身邊。到時候或是要採買食物,或是要另尋住處,我們都會替你安排,若要再回這裡來,也可送你回來。只是這旗你們無法隨心使用,去不了別處,且若無我二人相送,這山外法陣你們打不開,離了這裡便再回不來了。”
給眾人留下一條生路後,他們也再無必要呆在這山上,帶了要走之人,乘劍一路往薩斯堡奔去,也將他們放在同一地方,教他們自行求生去便是。薩斯堡自來便是光明陣營的頭一道關隘,駐守人員複雜,卻不在任何一國領土之內,而算作了光明聖殿的廟產,這些人投了那裡,想必自有一番造化,林端穆與蕭展如便不再多管了。
不過兩日工夫,原先處處掣肘的光明聖殿便零落至此,也教二人平添了幾分世事無常的感慨。他們也未去羅耶斯,而是直接回了提蘭的三清宮,將此事從頭到尾告訴了兩名徒弟。那爾遜和肯迪聽到前半段時還時驚時喜,有些心悸,待聽到最後時臉上已全無表情,呆若木雞。林端穆拍了拍二人,見他們全無清醒過來的意思,便直接將二人推出方丈,掩了大門,順便留下話叫他們去將獨角獸的幻影收回,自己則去廚房燒了淨水,與蕭展如沐浴淨身。
兩人都疲憊不堪,身上處處沾滿灰土,便也就不拘禮節,共浴一盆熱水,淨身解乏。那木桶並不大,雖是二人都不算魁梧,同盆共浴也有些擁擠。林端穆是元神之體,身上溫度略低,攪得一盆水也涼得快,又沒人再與他們添來,只得匆匆揩抹一番便出去穿衣。他前腳起來,蕭展如後腳便也站了起來,一把拽過他正要往身上套的中衣,擦找起身上的水滴來。他故意在林端穆面前擦了一會兒,竟不是擦身,而是赤、裸、裸的勾引了,看得林端穆也忍奈不住,乾脆衣裳也不穿了,直接搶了那件中衣來扔到地上,攬住眼前之人吻了下去。
直到天色已晚,他們才從沉迷中喚回神智。林端穆幹活成了習慣,看著身上床上的一片狼籍,想也不想地便要下地收拾,蕭展如卻抱著他的腰,不肯放他離開,口中喃喃:“再待會兒,咱們倆再待會兒。”林端穆應了一聲,重又俯下身,嘴唇在他頸邊流連許久,低聲問道:“怎麼了,不舒服嗎?還是昨天死的人太多,你有負罪感?”
“都不是,我就是有些累。我不過是初度劫的散仙,竟要承擔傳道重任,且咱們一路上又經歷了無數險阻,雖是都能度過,卻也勞力勞心……我現在只想和你多待一會兒,就咱們兩個人。”
“好,這又有何難。反正傳道非一日之功,我陪你慢慢歇著,什麼時候休息夠了,咱們再去做應做之事。”
這一休息就休息了三年多,二人將一切事務交待給了徒弟們,自己重回魔獸森林結廬而居,日日打坐行功,溫養黃芽,直到蕭展如再度結出金丹,他們才想起自己當師父的責任,決定重回凡間探望徒弟。
這一回重入世間比從前的心境又自不同,那爾遜和肯迪如今早已能獨當一面,在各國都被敬若神明,而光明聖殿也在薩斯堡重建——自山上下來的眾祭司怕招來他們的怒火,不敢再回締提山脈,只好在薩斯堡重整大旗,原先聖殿裡的祭司看著前途無望,漸漸也就都從殿中撤了出來,只剩下大祭司等幾名老人留在其中,過許久才出來採買一次東西。
回去後,兩名徒弟便將他們在各國傳道的情況告知了二人,又重安排宴會等,請各國國王往三清宮飲宴,自上而下推行其道。似這般過了百幾十年,全大陸上都建起道觀,供奉各路神仙,香火之旺,不下於原先的光明神殿。此消彼長,那光明聖殿的威勢卻是一年不如一年,少年人多隻知道教神仙的由來,卻不知光明神在大陸的各種傳說了。且就連那黑暗帝國,這百餘年來因連戰連敗,又知光明陣營有神使坐鎮,自己縱然打點再多兵馬也無勝算,也就慢慢消停了,大陸一時之間風波不起,國泰民安。
隨著時光消逝,林端穆與蕭展如除了為這些轉變歡喜之外,心中還常夾有幾分忐忑,原因無他,林端穆三百六十年一度的天劫之期將要到了。以他的修為,加之傳道的功德,度過了此次天劫,怕就能成就天仙位份了。蕭展如今年不過修道五百年出頭,若林端穆真成了天仙,二人少說也要有二百餘年不能相見,甚或從此就要天人相隔了。
天劫越到眼前,林端穆心中便越不安,恨不得乾脆不要這天仙之份,叫蕭展如在他未升天時打散他護體神光,這樣便可再多留於凡間數百年。蕭展如卻是死活不肯,說什麼也要讓他先成天仙,只說傳道這般大功德,你可成天仙我自也可成,難不成兩人還一輩子都留在這大陸上了?硬逼著林端穆答應了先成天仙,日後二人再在天上相見之事。孰知林端穆心中早打定了主意,暗自許下了誓言,除非蕭展如能成天仙位業,他自己絕不成天仙。
不過天劫將臨,他們也無法再住在凡人中間,以免天雷劈下時牽累眾人,正好光明聖殿那裡空置許久,其上又有多種魔法陣防護,卻是度劫最好的地方。二人算計好時間,帶著那爾遜和肯迪二人一同到了聖殿中,又多布了幾層陣式抵禦天劫,也就各自默運玄功,等待天時而已。
百年不過轉瞬間,何況一天光景。直到這一天日落月升,復又日升月落,林、蕭二人才從震驚中清醒過來——天劫竟未到來!
“天劫的日子咱們已反覆算過多次,怎麼竟沒到來呢?就算不是雷劫而是魔劫,你總也該有些感覺吧,怎麼會這樣……這,難道是天劫已經過去了?不可能啊,以咱們的功德,就算不能成天仙,地仙實是囊中之物……”蕭展如已是語無倫次,苦思冥想他們未經天劫的緣故。
他正驚惶失措之間,林端穆卻一把按住了他的手,啞聲道:“沒有天劫,豈不更好?既無天劫,咱們就可以長長久久地一塊兒生活下去了,也不必擔心將來成了天仙后能不能如現在一般悠閒,也不必擔心咱們成了仙,徒弟們又該如何……這都是天數,硬爭也爭不來。咱們就當是成了地仙,從此後與地同壽,就在此地住下,清清靜靜,又不必歷那二千年一度的天劫,豈不是好?”[注]
看著兩位師父相依相偎,情話綿綿,徒弟們也十分自覺地退到遠處,給二人騰出空間。不過蕭展如對此總不肯死心,直到三百年後,他與兩名徒弟度劫之日都過了,卻始終無天劫落下,他才終於死心,只當是留在此地當一介地仙罷了。
雖無天劫降下,但三百年後,那爾遜與肯迪也終於修得功行圓滿,元神也得解脫肉身。林端穆與蕭展如總嫌他二人的肉身不潔,趁機替他們兵解了,又將二人元神送到山下,托生到一戶人家,直到滿了三歲才接回山上,重新教養。
他二人雖不得飛升天外,也難再回歸中土,但二人共居光明聖殿之中,日子過得十分清淨。平日淨誦《黃庭》,勤修功行;閒暇時調、教徒弟,煉丹製藥;不時也離開聖殿,重入人間,帶著徒弟們扶危濟困,做些憐老惜貧之事,好替他們積下善功。
他們已這般過了三數百年,往後不知還要再過幾萬億年,雖是平平淡淡,卻也應了二人當初所願:此身但存一日,便不教分離,相互扶持,朝夕與共,直至這片大陸、這個世界消逝之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