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兩個人雖然沒有什麼山盟海誓,但感情在逐步的加深。
轉眼兩年過去了,劉和已經十八歲了,方升也已經十四歲了。
這兩年,方懷讓劉掌柜忽悠的跟著趙喻去了南邊販貨,方家漸漸的也富裕起來。翻蓋了五件青磚瓦房,還買了十畝地,方曾也被接到鎮上讀私塾。通過劉掌柜的牽橋搭線,陳捕快和方懷也成了好友。
並讓兩家定了娃娃親,方曾和陳墨再續前緣,成了准未婚夫夫。每每想到這兒,劉掌柜都覺得自己甚有功德,給方家和陳家都找了門好親事。
同時,劉掌柜也在沈家村打聽過,知曉了沈雪現在十五歲了。慢慢要開始定親了,因為沈家貪得無厭,想賣哥兒給自己小子攢錢娶夫郎,所以沈雪現在還未定下來。
劉掌柜私底下想過,既然方升和他家小子成了婚,那麼他家的阿莊還會不會來呢。是不是還是會由沈雪做阿麼,一時間,劉掌柜對著沈家關注起來。
第125章 番外完
劉和已經不去私塾了,劉掌柜讓他去讀書是為了家裡的生意和劉阿麼的心愿。但他也清楚,自己兒子學的時候歲數太大了,要是走科舉恐怕沒什麼前途。為此,趁著這個時候,不如讓劉和跟著自己去學做買賣,還有把家裡買的那些地弄明白了。
方升跟著劉阿麼管布行已經很是手到擒來了,算盤打的比劉阿麼還精,盤貨理貨樣樣來手。甚至,劉阿麼這兩年一有時間還手把手的教方升做飯,告訴他那些是劉和喜歡吃的,那些是劉掌柜喜歡吃的。
有時間的時候,還細細的給他說說家裡人的喜好,甚至有熟人來,都讓方升跟著招待。劉阿麼本就是不難相處的,上輩子丈夫沒了,兒子沒了,守著個孫子尚且能不古怪。這輩子合家團圓,自然性子中更帶幾分包和寬容。
方升能幹品行端正,是個你對他好一分他要還十分的性子。劉怎麼如此對他,方升哪能不感激不親近,雖然比不上自己阿麼那樣。可也時時恭敬,平日裡做了鞋子衣物給劉阿麼。
劉掌柜和劉和瞧著,心裡都很滿意,家裡和和美美才是正事。不然,金山銀山也過不安穩。
劉掌柜一回來的時候買了不少的地,總歸細細算起來有一百五十畝左右。就在各個村落,他們自己不種都是佃出去給其他農戶種。每年過了秋收之後,在趕著騾車每個村子去收租子,今年劉掌柜帶著劉和仔細的和他交代那些田地。
劉掌柜在沈家村有三十畝地,他對著沈雪一家很是忌憚,上輩子畢竟是給他家阿和做夫郎的。為此,本想繞過沈家村不讓自己兒子去的。可惜,沈家村那幾戶佃戶出了些麻煩,劉掌柜只能硬著頭皮帶著劉和和小廝。
他不知道為什麼很心煩,特意的讓小廝跟緊了劉和。劉掌柜在沈家村的三十畝地分別租給五戶人家,偏偏這五戶中有兩戶這兩年存了銀錢想買地不做佃戶了。這也沒什麼,反正地少人多,他們不種有的是人種。
可惜,這兩戶起了歪心思,想在今年的租子是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租子上面一層是金黃的稻子,下面卻放了一半的粗糧。劉掌柜起先是讓五戶人家放在一道,自己打算去一趟的。
沒想到其他三戶發現了,忙鬧了出來,這不是害他們嗎。這兩家不種劉掌柜的地這麼不誠實,劉掌柜一氣之下要是收回沈家村的地自己派人種他們吃西北風去啊。於是就把劉掌柜和劉和鬧了出來。
劉掌柜可不是以為的鵪鶉了,他先去找了里正,拉著這兩家人去說話。里正是個明白人,不明白不行,他們和林家村離的也不遠。自然是知道方懷家就是靠著劉掌柜發家的,原本是個獵戶連地都沒有,現在卻是林家村數的上的富戶。
這樣的勢力,里正是不敢擼虎鬚的。他責罵了一頓,讓那兩家趕緊把租子拿出來。本以為事情就完了,劉掌柜卻是不肯的,要拉著他們去衙門好好說道,至少陪些銀錢,嚇的那兩家痛哭流涕,連連討饒,加了幾成租子才算了事。
這下,沈家村人見識了劉掌柜的厲害,不該動的心思都收了起來。當然,這不包括沈雪和沈家人。沈雪也不知道怎麼了,瞧著劉和就覺得他應該是自己的當家。
他對劉和的關注就多了起來,一打聽,知道劉掌柜家產豐厚,劉和是獨子以後嫁給他就是少夫郎。更為可惡的是,他們定的哥兒竟然是個什麼也比不上自己的方家哥兒。
沈雪起了心思,他是瞧過方升的,他長得可比方升好看多了。想著劉和礙於爹麼之命不得不定下方升,可他不一定喜歡。沈雪的心思很明顯,家裡的爹麼也都看了出來。
他們不僅不反對還十分的贊成,想到方家就因為是劉家的姻親發了家。這要是他們家哥兒嫁給了劉和,自己他們家也就發達了。反正他們本就是要攀高枝的,劉和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肥羊。
為此,全家人商量對策,打算怎麼把劉和拿下。
劉掌柜可不知道有人在算計他家兒子,沈家村這邊,他帶著兒子運了三天,差不多就要收尾了。劉和給他打下手外加一個小廝,三個人瞧著還有一車,決定晚上加班加點把糧食運走。
劉掌柜其實還是農戶心態,對著糧食格外的看重。他當年收到的糧食除了留下自己家吃的,從來不賣,建了糧倉都收起來。每年收了新糧再賣舊糧。他在南邊當兵的幾年是見過災荒的,所以,每次運糧食都是自己信任的人,從不假他人之手。寧可自己辛苦些,也要瞧著糧食到家才安心。
轉眼兩年過去了,劉和已經十八歲了,方升也已經十四歲了。
這兩年,方懷讓劉掌柜忽悠的跟著趙喻去了南邊販貨,方家漸漸的也富裕起來。翻蓋了五件青磚瓦房,還買了十畝地,方曾也被接到鎮上讀私塾。通過劉掌柜的牽橋搭線,陳捕快和方懷也成了好友。
並讓兩家定了娃娃親,方曾和陳墨再續前緣,成了准未婚夫夫。每每想到這兒,劉掌柜都覺得自己甚有功德,給方家和陳家都找了門好親事。
同時,劉掌柜也在沈家村打聽過,知曉了沈雪現在十五歲了。慢慢要開始定親了,因為沈家貪得無厭,想賣哥兒給自己小子攢錢娶夫郎,所以沈雪現在還未定下來。
劉掌柜私底下想過,既然方升和他家小子成了婚,那麼他家的阿莊還會不會來呢。是不是還是會由沈雪做阿麼,一時間,劉掌柜對著沈家關注起來。
第125章 番外完
劉和已經不去私塾了,劉掌柜讓他去讀書是為了家裡的生意和劉阿麼的心愿。但他也清楚,自己兒子學的時候歲數太大了,要是走科舉恐怕沒什麼前途。為此,趁著這個時候,不如讓劉和跟著自己去學做買賣,還有把家裡買的那些地弄明白了。
方升跟著劉阿麼管布行已經很是手到擒來了,算盤打的比劉阿麼還精,盤貨理貨樣樣來手。甚至,劉阿麼這兩年一有時間還手把手的教方升做飯,告訴他那些是劉和喜歡吃的,那些是劉掌柜喜歡吃的。
有時間的時候,還細細的給他說說家裡人的喜好,甚至有熟人來,都讓方升跟著招待。劉阿麼本就是不難相處的,上輩子丈夫沒了,兒子沒了,守著個孫子尚且能不古怪。這輩子合家團圓,自然性子中更帶幾分包和寬容。
方升能幹品行端正,是個你對他好一分他要還十分的性子。劉怎麼如此對他,方升哪能不感激不親近,雖然比不上自己阿麼那樣。可也時時恭敬,平日裡做了鞋子衣物給劉阿麼。
劉掌柜和劉和瞧著,心裡都很滿意,家裡和和美美才是正事。不然,金山銀山也過不安穩。
劉掌柜一回來的時候買了不少的地,總歸細細算起來有一百五十畝左右。就在各個村落,他們自己不種都是佃出去給其他農戶種。每年過了秋收之後,在趕著騾車每個村子去收租子,今年劉掌柜帶著劉和仔細的和他交代那些田地。
劉掌柜在沈家村有三十畝地,他對著沈雪一家很是忌憚,上輩子畢竟是給他家阿和做夫郎的。為此,本想繞過沈家村不讓自己兒子去的。可惜,沈家村那幾戶佃戶出了些麻煩,劉掌柜只能硬著頭皮帶著劉和和小廝。
他不知道為什麼很心煩,特意的讓小廝跟緊了劉和。劉掌柜在沈家村的三十畝地分別租給五戶人家,偏偏這五戶中有兩戶這兩年存了銀錢想買地不做佃戶了。這也沒什麼,反正地少人多,他們不種有的是人種。
可惜,這兩戶起了歪心思,想在今年的租子是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租子上面一層是金黃的稻子,下面卻放了一半的粗糧。劉掌柜起先是讓五戶人家放在一道,自己打算去一趟的。
沒想到其他三戶發現了,忙鬧了出來,這不是害他們嗎。這兩家不種劉掌柜的地這麼不誠實,劉掌柜一氣之下要是收回沈家村的地自己派人種他們吃西北風去啊。於是就把劉掌柜和劉和鬧了出來。
劉掌柜可不是以為的鵪鶉了,他先去找了里正,拉著這兩家人去說話。里正是個明白人,不明白不行,他們和林家村離的也不遠。自然是知道方懷家就是靠著劉掌柜發家的,原本是個獵戶連地都沒有,現在卻是林家村數的上的富戶。
這樣的勢力,里正是不敢擼虎鬚的。他責罵了一頓,讓那兩家趕緊把租子拿出來。本以為事情就完了,劉掌柜卻是不肯的,要拉著他們去衙門好好說道,至少陪些銀錢,嚇的那兩家痛哭流涕,連連討饒,加了幾成租子才算了事。
這下,沈家村人見識了劉掌柜的厲害,不該動的心思都收了起來。當然,這不包括沈雪和沈家人。沈雪也不知道怎麼了,瞧著劉和就覺得他應該是自己的當家。
他對劉和的關注就多了起來,一打聽,知道劉掌柜家產豐厚,劉和是獨子以後嫁給他就是少夫郎。更為可惡的是,他們定的哥兒竟然是個什麼也比不上自己的方家哥兒。
沈雪起了心思,他是瞧過方升的,他長得可比方升好看多了。想著劉和礙於爹麼之命不得不定下方升,可他不一定喜歡。沈雪的心思很明顯,家裡的爹麼也都看了出來。
他們不僅不反對還十分的贊成,想到方家就因為是劉家的姻親發了家。這要是他們家哥兒嫁給了劉和,自己他們家也就發達了。反正他們本就是要攀高枝的,劉和簡直就是送上門的肥羊。
為此,全家人商量對策,打算怎麼把劉和拿下。
劉掌柜可不知道有人在算計他家兒子,沈家村這邊,他帶著兒子運了三天,差不多就要收尾了。劉和給他打下手外加一個小廝,三個人瞧著還有一車,決定晚上加班加點把糧食運走。
劉掌柜其實還是農戶心態,對著糧食格外的看重。他當年收到的糧食除了留下自己家吃的,從來不賣,建了糧倉都收起來。每年收了新糧再賣舊糧。他在南邊當兵的幾年是見過災荒的,所以,每次運糧食都是自己信任的人,從不假他人之手。寧可自己辛苦些,也要瞧著糧食到家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