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蚩離左手撐傘,右手去拿葫蘆。他俯下身體,那一瞬兩人靠得極近,可至清卻並無只覺,只任由蚩離靠近,又慢慢抬身離開。

  蚩離撥開酒塞仰首飲入一口,酒液順著唇邊流下,形成蜿蜒一路攀爬在雪白脖頸上。

  至清接過葫蘆,也仰首飲下一口。

  這酒葫蘆本就存酒兩口,只不過一人一口便差不多已經飲盡了。

  「東家,這雨漸漸大了,進艙避避雨吧。」忽而聽到老者此般說道,至清轉眼才發現湖面已然起了薄霧,分不出東西南北來,而雨也比之前大了些許,已經不是一柄傘能夠遮住的,便招呼蚩離一同進去。

  艙內空間並不大,老翁身披蓑衣站在雨中,對二人道:「前行並無方向,我便為二位釣幾尾魚吧,待到放晴時分可以熬魚湯。」

  「別看我是個粗人,手藝可是不錯哩,老婆子也時常誇我魚湯好喝……」老者灑下漁網,一邊對兩人笑說著。

  許是有薄雨落下,魚兒都浮起來暢遊幾許,不多時老者便已抓到了三尾湖魚。

  老人家抓著魚,正尋尋思著如何下手之時,蚩離卻是出艙接過三尾活蹦亂跳的魚來。他不顧打濕一扇的薄雨,對至清笑道:「若是至清不棄,我可為你洗手做魚湯。」

  至清眼中閃過幾分驚異來。雖道君子遠庖廚,可至清自知是個極其隨性的人,雖是記不太清,可每每飢餓之時卻都能知道如何烹製食物來。

  他略微睜大了眼睛,只是沒有想到蚩離這樣神仙般的人物竟也會這庖廚之事。

  至清還想推脫幾番,卻聽蚩離道:「遇到至清這般的妙人,我自也得真心相待。」說罷,他便靜靜看著至清,沉黑雙眸中帶著笑意。

  蚩離都如此說道,至清自然是不能再多推脫。

  老翁見蚩離要熬湯,也不多勸幾句,只披著蓑衣站在船頭,等待著這雨漸漸停下,薄霧漸漸散去。

  蚩離熬湯,至清自也不好意思只坐在那裡看著,便也起身幫忙打下手。

  老者看著二人一邊笑談著,一邊料理三位湖魚,心中也是思緒萬千。

  他第一次見那白衣人時,他還是個瀟灑浪蕩子,烏黑髮絲見都帶著灑脫。他總是臉上帶著幾分適時笑意與不羈。

  而今,同樣的模樣,他卻是披著滿頭雪白,沉在這一日日輪迴中無法走出,此情此景,他也並非第一次看到了。

  那個名叫蚩離的人,一次次對著至情說:「我叫蚩離。若是你不嫌棄,可以叫我阿離。」

  笑語聲中,層雲之中忽而探出幾許曦照落於玉離島上,一瞬天光便至,從薄霧中露出行至前方的路徑來。

  老翁忽而爽朗一笑,道:「兩位客官,湯得慢慢熬,我給二位唱一首小曲兒吧。」

  老者身披蓑衣,手拿竹篙,站在船頭對著玉離島朗聲唱道:「淺灣里,碧溪上,牧童乘牛把家還。我今兒架漁舟,我明兒下湖裡,捉它一尾大鯉魚,給我家婆姨熬魚湯……」

  蒼茫嘶啞的聲音在湖面上盪開,至清嗅著鼻間隱隱魚湯的香氣,只覺得此時此景煞是美妙。

  玉離島越來越近了,至清起身站立船頭,朗聲道:「此般山河,實在震撼。」

  他回首,道:「我心有隱疾,記不住事情。故此我想寫一本書,名為《千秋錄》。」

  「我就記這壯闊河山,記那千百眾生。」至清回首看向蚩離,一雙黑瞳璨如星子,「阿離,你覺得如何。」

  蚩離走過去遞給他一碗魚湯,與他並肩,道:「甚妙。可我觀你左手不便,不如我與你隨行,還可助你寫就這《千秋錄》。」

  至清接過魚湯,呼氣幾許飲下一口,深呼一息道:「那豈不是更好。若是阿離願意,我們便一同走過這千山萬水。」

  蚩離點首,道:「好。」

  願山河無恙,此情甚長。

  攜手記這壯闊河山,記那千百眾生。

  作者有話要說:  完結!撒花!我愛你們!!番外也更新完啦!這一段其實才是正文裡面我想寫的結局,然後把它改成了這一篇番外,希望大家對這個故事還能感到幾分滿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