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映入他們眼中的,卻只有已然結束的戰場,和廣場當中持刀默然靜立的玄衣男子了。
梁首輔和身邊的幾位閣臣不由得面面相覷。
無論是與今夜種種變故相關或者不相關,看到最終的這副情景,都不由得愕然失措。
梁首輔在禁衛軍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由得沉聲問道:「魏左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魏明英卻沉默地看了他一眼,抹去了臉頰飛濺的血跡,靜靜地向謝石的方向走了過去。
-
一夜的雪和火終將止息,黎明的時候,籠罩了帝都一日一夜的陰雲靜悄悄地散開了。
文武百官之中,金吾衛左指揮使魏明英和兵部尚書溫揚的率先投誠,讓收拾殘局的許多事都變得容易許多。
江楚煙一夜都沒有睡,天亮的時候卻也沒有倦意,謝石沒有強迫她休息,由著她點了人手,先把前夜裡起火的那一處殿宇收拾了出來。
許多人在其中就已經被燒成了焦炭。
她找到了長公主的遺體,也找到了建德天子的——他躺在偏殿裡間的矮榻上,火箭向著殿前的人群射/出,那一間卻並沒有燒得十分徹底。
能分辨出他衣衫整齊,仿佛只是小憩,只是嘴角血跡斑駁,似咳血不息,油盡燈枯而死。
宋譽說起過故事裡的許多事,但沒有哪一次說過皇帝會有這樣的病症,或許有許多秘密已經隨著當事人一起掩埋於世,再也無從窺探了。
江楚煙心中嘆息。
下午的時候,宋譽跟著後來的一批黑椋衛一起進了宮。
謝石和文武百官們在玄極殿的偏殿議事,江楚煙替建德皇帝和聞人亭收斂了遺骨,又親自往內帑定了壽材,主持著將天子與長公主入了棺。
連同江汜已經凝成冰雕的軀體。
如今帝都大局已定,不管是皇帝布下的暗子,還是三皇子、五皇子黨,當此際天子大行,諸皇子奪嫡、謀逆不成,反受誅殺,這些人腹中千般話語也難以言說,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除此之外,朝中竟然還有相當幾位人數不多、但位置關鍵的官員暗中投效了江汜。
這些人大約是江汜真正的嫡系,態度與魏明英殊無二致。
當時魏明英執著江汜寫給他的密信,跪在謝石面前,對他說:「吾主遺命,言與謝君有三諾。一諾雖毀,余者仍踐。」
「吾主崩後,吾等當即奉謝君為新主。今後事君,一如昔日——」
謝石微微斂眸,卻最終默然而納。
群臣呼應,將進黃袍、玉璽,奉之為新君。
梁閣老文採風流,當即就寫了一封勸進之表。
謝石卻退了回來。
他說:「我受燕王江汜之禪。」
群臣都不免驚愕。
也就是說,他們還要先給江汜一個合理合法的身份,將他奉為陳天子,然後才能把皇位禪讓給謝石。
在此之前,謝石只以攝政王的身份處置政事。
如果換一個軟弱平凡些的「攝政王」,這些官員們大約巴不得對方不受皇位,讓他們慢慢地挑一個聞人氏正朔的新君,再把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攝政王踢到一邊去……
可惜遇上了已然羽翼豐滿,手握江南之地,行/事又果決莫測的謝石。
江楚煙想到當時那些老臣們憋得發紫的臉,不由得失笑。
午間她終於得以偷閒小憩了半個時辰,就接到宋譽進宮的消息。
謝石事務忙碌,宋譽來得遲了,就逕自先來找江楚煙:「阿石半夜把那個江陰侯送到莊子上去,他受傷太重,最後還是沒撐住死了。」
江楚煙頷首。
謝石要殺江陰侯杜季明,她是知道的,臨出發的時候還特地到長公主府,讓她不要擔心——只是沒有想到後來出了那麼多的事,一夜工夫,竟就天翻地覆了。
宋譽見她沒有說什麼,顯然謝石沒特地叮囑,就知道這事不大,稍鬆了口氣。
他在年前就因為白秋秋窺探到他的蹤跡而離了京,一直在京郊養兵的莊園裡理事,中途還回了一趟雁棲山,說起家裡的事:「最近永州事情太多,我勞煩槐序姑姑下了山,在永州的鋪子裡替我坐鎮,阿煙妹妹別責怪我才是。」
江楚煙知道他是怕她心裡積著心事,有意說些鬆快的話引她開懷,領情地露出笑來:「我們槐序姑姑的月俸銀子可不低,阿譽哥要借人,怎麼也要開個雙薪。」
宋譽滿口地答應:「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
謝石如今身份變化,宋譽作為他真正的心腹,往後恐怕擔子也不會有多麼輕鬆。
江楚煙抿著嘴笑了笑,沒有提醒他這一點。
宋譽倒有些躍躍欲試的,仿佛還有些遺憾,問道:「昨天夜裡究竟出了什麼事?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我竟然沒有在現場見證,人生不圓滿。」
江楚煙倒是親眼見證,但提起卻不免悵然,她想起那道沖霄而起的紫氣,想到宋譽平日裡最喜歡搗鼓這些「怪力亂神」之事,不由得將當時的場景描述了,問他:「你可能猜得出這是什麼緣故?」
宋譽聽得張大了嘴巴。
他喃喃地道:「還有這麼牛逼的事!」
滿臉的遺憾。
被江楚煙看著,才醒過神來,撓了撓頭,道:「我沒在現場見到,也不好說到底是不是人為的,要是給我足夠的工具和時間,我倒是能做出類似的光影效果,但是你說阿石當時看起來承受很大壓力,讓他很痛苦,這我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要仔細研究。」
梁首輔和身邊的幾位閣臣不由得面面相覷。
無論是與今夜種種變故相關或者不相關,看到最終的這副情景,都不由得愕然失措。
梁首輔在禁衛軍中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面孔,不由得沉聲問道:「魏左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魏明英卻沉默地看了他一眼,抹去了臉頰飛濺的血跡,靜靜地向謝石的方向走了過去。
-
一夜的雪和火終將止息,黎明的時候,籠罩了帝都一日一夜的陰雲靜悄悄地散開了。
文武百官之中,金吾衛左指揮使魏明英和兵部尚書溫揚的率先投誠,讓收拾殘局的許多事都變得容易許多。
江楚煙一夜都沒有睡,天亮的時候卻也沒有倦意,謝石沒有強迫她休息,由著她點了人手,先把前夜裡起火的那一處殿宇收拾了出來。
許多人在其中就已經被燒成了焦炭。
她找到了長公主的遺體,也找到了建德天子的——他躺在偏殿裡間的矮榻上,火箭向著殿前的人群射/出,那一間卻並沒有燒得十分徹底。
能分辨出他衣衫整齊,仿佛只是小憩,只是嘴角血跡斑駁,似咳血不息,油盡燈枯而死。
宋譽說起過故事裡的許多事,但沒有哪一次說過皇帝會有這樣的病症,或許有許多秘密已經隨著當事人一起掩埋於世,再也無從窺探了。
江楚煙心中嘆息。
下午的時候,宋譽跟著後來的一批黑椋衛一起進了宮。
謝石和文武百官們在玄極殿的偏殿議事,江楚煙替建德皇帝和聞人亭收斂了遺骨,又親自往內帑定了壽材,主持著將天子與長公主入了棺。
連同江汜已經凝成冰雕的軀體。
如今帝都大局已定,不管是皇帝布下的暗子,還是三皇子、五皇子黨,當此際天子大行,諸皇子奪嫡、謀逆不成,反受誅殺,這些人腹中千般話語也難以言說,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除此之外,朝中竟然還有相當幾位人數不多、但位置關鍵的官員暗中投效了江汜。
這些人大約是江汜真正的嫡系,態度與魏明英殊無二致。
當時魏明英執著江汜寫給他的密信,跪在謝石面前,對他說:「吾主遺命,言與謝君有三諾。一諾雖毀,余者仍踐。」
「吾主崩後,吾等當即奉謝君為新主。今後事君,一如昔日——」
謝石微微斂眸,卻最終默然而納。
群臣呼應,將進黃袍、玉璽,奉之為新君。
梁閣老文採風流,當即就寫了一封勸進之表。
謝石卻退了回來。
他說:「我受燕王江汜之禪。」
群臣都不免驚愕。
也就是說,他們還要先給江汜一個合理合法的身份,將他奉為陳天子,然後才能把皇位禪讓給謝石。
在此之前,謝石只以攝政王的身份處置政事。
如果換一個軟弱平凡些的「攝政王」,這些官員們大約巴不得對方不受皇位,讓他們慢慢地挑一個聞人氏正朔的新君,再把這個名不正言不順的攝政王踢到一邊去……
可惜遇上了已然羽翼豐滿,手握江南之地,行/事又果決莫測的謝石。
江楚煙想到當時那些老臣們憋得發紫的臉,不由得失笑。
午間她終於得以偷閒小憩了半個時辰,就接到宋譽進宮的消息。
謝石事務忙碌,宋譽來得遲了,就逕自先來找江楚煙:「阿石半夜把那個江陰侯送到莊子上去,他受傷太重,最後還是沒撐住死了。」
江楚煙頷首。
謝石要殺江陰侯杜季明,她是知道的,臨出發的時候還特地到長公主府,讓她不要擔心——只是沒有想到後來出了那麼多的事,一夜工夫,竟就天翻地覆了。
宋譽見她沒有說什麼,顯然謝石沒特地叮囑,就知道這事不大,稍鬆了口氣。
他在年前就因為白秋秋窺探到他的蹤跡而離了京,一直在京郊養兵的莊園裡理事,中途還回了一趟雁棲山,說起家裡的事:「最近永州事情太多,我勞煩槐序姑姑下了山,在永州的鋪子裡替我坐鎮,阿煙妹妹別責怪我才是。」
江楚煙知道他是怕她心裡積著心事,有意說些鬆快的話引她開懷,領情地露出笑來:「我們槐序姑姑的月俸銀子可不低,阿譽哥要借人,怎麼也要開個雙薪。」
宋譽滿口地答應:「能用錢解決的事都不叫事。」
謝石如今身份變化,宋譽作為他真正的心腹,往後恐怕擔子也不會有多麼輕鬆。
江楚煙抿著嘴笑了笑,沒有提醒他這一點。
宋譽倒有些躍躍欲試的,仿佛還有些遺憾,問道:「昨天夜裡究竟出了什麼事?改朝換代這樣的大事,我竟然沒有在現場見證,人生不圓滿。」
江楚煙倒是親眼見證,但提起卻不免悵然,她想起那道沖霄而起的紫氣,想到宋譽平日裡最喜歡搗鼓這些「怪力亂神」之事,不由得將當時的場景描述了,問他:「你可能猜得出這是什麼緣故?」
宋譽聽得張大了嘴巴。
他喃喃地道:「還有這麼牛逼的事!」
滿臉的遺憾。
被江楚煙看著,才醒過神來,撓了撓頭,道:「我沒在現場見到,也不好說到底是不是人為的,要是給我足夠的工具和時間,我倒是能做出類似的光影效果,但是你說阿石當時看起來承受很大壓力,讓他很痛苦,這我就不知道怎麼回事了,要仔細研究。」